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门越来越渴求精神方面的满足,对城市绿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作为影响城市市貌的主体工作,受到了人们的热切关注。事实上,要想实现预设工作目标,必须要关注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只有落实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展现出园林绿化的人文价值、生态价值,从而为大众更好生活提供更舒适的服务。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化;对策;管理
1园林景观施工与养护的关系
景观设计和建筑通常分为不同的单元,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景观建筑的构建过程是将景观设计师的理念和意图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这是一个相对短期的过程。然而,景观的长期维护需要后期维护管理。景观设计、施工和维护似乎是分开的,但实际上,它们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园林建设是整个工程的中期。重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结合实际,注重最终结果。园林维修处于整个工程的后期阶段,力求美观实用,使景观得以延续和更加完善。为达到预期效果,工程必须首先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幼苗的形状、规格,并按照幼苗的生长习惯进行修剪和种植,并确保植物的生存率。标准的施工程序,完整的施工数据,为后期维修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园林景观施工的措施
2.1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专业技能
园林景观在发展的同时,其建设中所用到的材料、工艺以及技术也会相应的发展以更好的满足园林建设的各种需要。园林建设的技术提高就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掌握新技术,以使先进的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园林建设,园林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对园林建设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加强园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责任意识,并且要创造同行业内的交流机会,使他们互相分享经验,以更好地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更好地促进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
2.2要因地制宜做好整体规划
园林景观的规划以及布置不能仅仅考虑是否美观的问题,还需要考虑所选择的植物与园林的实际条件以及当地的气候是否相适应,否则会致使园林中植物生病、死亡等现象发生的频率增大,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园林的破坏。因此,城市园林景观在进行设计以及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植物与当地气候的适应性,尽量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进行园林的建设,但是如果某种植物确实需要种植在园林中,可以在不破坏整体规划的前提下,采取将土壤以及地形进行改良的措施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以使建设出的园林景观达到预期的效果。
2.3采取措施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一个工程项目内需要很多种植物的互相搭配,但是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对水和气候的要求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加强植物的维护工作,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植物的选择并在运输以及种植过程中要做好一定的养护措施,从而使植物的成活率得到保证。例如在进行苗木的运输时,要尽可能在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进行运输,尽可能的避开高温天气,防止植物流失过多的水分。并且苗木的摆放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在运输车内要铺设草垫子,要做到梢部向后、根部向前并且需要摆放整齐,从而避免树根受到伤害,如果是长途运输还需要每隔一定时间对其进行一定量的喷水,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在苗木的种植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防雨措施,排水设施也要满足要求,保证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积水,从而使植物在运输以及种植过程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养护,进而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2.4原材料的选用要符合规范要求
城市园林景观在建设过程中所用到的原材料的质量与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因此,选择原材料时必须要按照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选择能够满足标准要求的原材料,以使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并且避免由于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而返工的现象发生。城市园林景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坚持认真仔细的原则,对各项施工工作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每一项工作都符合建设标准的要求,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专业以及质量的检测与审核,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关的报告。同时,园林景观在投入使用后还需要加强养护工作,尽可能避免园林景观遭到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园林景观与道路绿化的养护管理对策
3.1施肥
在园林景观与道路绿化养护过程中,确保植物营养元素供给十分关键。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肥环节规范处理。首先,深入分析植物类型,以及成长情况,深入分析植物成长过程中缺失的微量元素。之后,根据分析结果,合理选择肥料,控制好施肥量,从而保证植物营养充足,茁壮成长。
3.2灌溉
水分在园林景观以及道路绿化养护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植物健康成活的必要条件。因此,施工人员在基础施工、引栽完成之后,需要加强水分灌输。根据植物类型确定缺水程度,并控制水分灌溉量和灌溉时间,避免因为水分过多或者过少,导致植物出现缺氧或缺水。
3.3土壤排水
土壤排水在养护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植物成活几率。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从植物所在土壤的角度控制,将坡度范围控制在0.1%-0.3%范围内。如此一来,在强降雨天气环境下,植物所在土壤内部的水分可以有效排出,避免因为土壤水分过多,造成植物呈现涝害风险。
3.4植物养护
为保证园林景观和道路绿化体系建设更加良好,施工单位在植物引栽之后,还需要重视后期养护工作。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植物层次布局进行合理养护,定期修剪植被,突出植物之间的层次感,从而保证植物光照合理,提高成活几率。尤其针对病害残枝部位需要定期修剪,保证植物健康成长。同时,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植物是否出现病变,并及时用药,杜绝病变、虫害范围蔓延。
4提高园林景观绿化和道路绿化养护水平的思考
4.1提高养护人员专业素质
为提高园林景观和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效果,相关单位必须在思想上提高对养护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视。定期组织园林和道路绿化养护技能培训,向养护人员渗透全新的设计理念,保证养护工作体系更加规范,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针对园林和道路绿化养护工作,可以定期组织技术研讨会,将不同地区的养护队伍集中在一起,共同研讨养护措施。
4.2重视土壤改良
为全面提高园林和道路绿化领域的植物存活率,相关单位必须重视土壤改良工作。根据植物成活条件,对土壤内部杂质进行清理,调整土壤内部酸碱度,从而保证土壤内部环境,符合植物成长要求,提高植物存活率。
4.3将园林和道路绿化相结合
为保证养护工作更加高效、高质地完成,相关单位需要将园林与道路两者有效结合,构建综合性的绿化养护体系。在关注园林景观基本养护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根据道路绿化标准,进行养护体系完善,改良养护措施,协调两者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城市整体绿化性能,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结束语
园林景观施工与绿化养护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与管理中,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控制和管理。城市的发展与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做好园林景区的施工和后期的绿化养护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子钦.探究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策略[J].民营科技,2017(09):198.
[2]汤义祥.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J].江西建材,2017(10):186.
[3]刘炳坤.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管理与道路绿化养护[J].江西建材,2017(09):222-223.
论文作者:何佳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园林论文; 道路论文; 土壤论文; 工作论文; 成活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