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园林植物的配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园林植物的配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园林植物的选择、配置及其原则方面进行探讨,以体现园林植物配置在风景园林中的重要性及价值。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植物;配置;价值
1、园林植物选择原则
1.1适宜原则
选择植物十分的关键,由于植物跟其他的设施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变化性,其是会不断生长的,务必要对园林设计的需要予以充分的考虑,同时还要对风景园林所在区域的周边环境、气候特征、土壤地质、水文地质以及人文环境等予以充分的考虑,保证植物能够与周边条件相匹配。要按照设计的思路以及所能够实现的目标,选择园林植物,不能够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而是要按照设计的思路以及所能够实现的目标,选择园林植物,切忌盲目进行,遵循适宜性的原则选择园林植物,对植物的特性进行划分,区分好其耐寒还是耐热,通常耐寒植物具有的耐寒性能较好,且对于土质的要求不是很高,因而—股会种植在北方园林中。而耐热植物对于水的需求量较大,且对于区域地质的要求较高,因而一般会种植在南方园林中,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区域内所能够呈现的样貌也有所不同,要按照园林整体的设计风格,有选择的进行搭配。
1.2植物多样性原则
植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的差别各种各样,设计风景园林时也要注意遵循植物的多样性的原则,选择园林植物时,要注重对植物多样性的搭配,要能够充分体现植物的美观和美感,突出植物的造型特点,利用不同的植物进行相互配合,使得风景园林更为优美。若未能够很好的搭配园林植物,则不但不能够突出自身特点,还难以突出园林所具有的美感,导致人们对于园林的期待有所降低。此外,多样性植物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园林的生态性功能。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一部分,路边景观在选择街道植物时,在考虑实用性的同时,还要注重整体美观,便于后期的打理,选择这些植物能够减少人们受到噪音的影响,还能够有效确保空气气候的稳定性。园林内的植物大多数是细小且比较精致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并且按照区域的实际范围的特点配置这些植物,此外,考虑到人们在平时散步或者是游玩的需要,植物搭配时要充分考虑到季节特性,突出节奏感,避免过于单调的搭配植物,错开看花以及看叶的植物,以便在不同的时节能够给人们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1.3综合效益原则
建设风景园林是—项十分系统的工程,其所投入的资金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难以回收到较多的投资利润,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对风景的美观予以考虑,还要对成本的投入进行考虑,即使是公益性投资项目,选择植物时同样也要遵循综合效益的基本原则,对整体投入的成本进行测算,并做好预算预估,选择利用一些较为经济实用的植物。尽可能的少使用珍稀物种,减少成本的投入,尽量减少养护的工作量以及工作的难度。选择植物要视具体实际情况而定,以栽培为主的则尽可能少大量的购买,减少成本的投入,使得园林的效果有所提高,植物成长后,还需要投入—定的人力、物力,对植被成长后期的情况予以充分的考虑,选择植被时,还要具有—定的预见性、前瞻性,选择合理的植被,满足园林建设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本质。
2、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2.1 时间性原则
植物配植要因时制宜,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的个性进行合理地配置。有些植物花期短,只能存活一个季度,有的一年四季都能保持生机。顺应植物的生长规律,抓住植物的生长时机,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配置原则,使得城市全年都能保持蓬勃的生机。每个季节都有其特性,例如,春季花多,可多配置颜色各异的花卉,但要注意花的颜色搭配以及空间的层次美感。夏季天气炎热,要提前多种植茂密高大的树木,以便降低夏日的炎热,同时,绿色的叶子还能吸收汽车尾气等,净化空气,减少夏天的沉闷感。秋季,可以利用植物果子成熟的特点,选择种植多果的植物,既可以丰富秋天的景色,也可以利用植物叶子秋季变色的特点渲染秋日的城市。冬季,大多植物都只剩下枝丫和树干,没有太多的美感,但有的植物冬季也可以保持常青,如松柏。因此,为了使城市可以保持四季常绿,可以选择松柏这种冬日也不凋零的植物来配置。
2.2 地点性原则
因地制宜,植物的生长最主要的就是土壤,肥沃的土壤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旺盛,而贫瘠的土壤就可能不利于植物的成活,但有的植物却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我国地广物博,并不是每个地方的土壤、气候都能适宜植物的生长,但却可以利用本地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阴坡高海拔地区可种植云杉。因此,要结合地点的特征和植物的生活习性配置园林植物。另外,为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设立专门的养护管理部门,便于管理与养护。
2.3 自然性原则
顶级的艺术品都是自然的、流畅的,例如,贝多芬钢琴曲,之所以能在世界享有盛誉,除了曲子中蕴藏贝多芬对于生命的思考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曲子的自然性和流畅性。园林植物的配置要想取得成功,也要讲求自然性,不然会显得矫揉造作,失了植物的本真。自然性要求颜色搭配自然,空间层次要自然,植物的形态以及种类的结合要自然。在进行园林绿化前,为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有关园林管理部门及其工作者,要实际考察周围的环境,统筹规划所栽种的园林植物,使植物的搭配能够实现相互协调的目的。
2.4 艺术性原则
设计园林植物景观时,要遵循造园艺术、绘画艺术等基本艺术原则。首先,注重对比和调和。植物景观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体现调和感,同时,也可以利用对比冲突、差异性和变化性,突出主题,吸引人们的注意。其次,注重变化和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植物的种类丰富,在色彩、形状、线条、比例等方面都不相同,在设计时既要突出多样性,也要注意统一性,既活泼、又和谐。还要注意景观设计的对称和均衡,使植物景观有稳定的重心。一般庄严的,具有纪念意义或者市政功能的城市广场更要求对称,要求一定的规则性,休闲娱乐类的城市广场更注重均衡性。
3、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3.1关注季节变化,合理选择和搭配
设计风景园林时要综合的进行考虑,对多种元素之间的所具有的有机配合协调作用进行进—步的强化,通过搭配植物,构成—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的自给,四季的不断变化,植被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能够在园林中形成—个生态系统,使得园林在不同的季节以及不同的时段能够展现不同的风采,对这些植物进行配置时,还需要对植物之间所存在的季节性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通常来说植物具有春季开花,秋季结果的基本自然规律,季节不同其所能够呈现的景致也有所不同,选择植物时要对自然规律的特点予以充分考虑,利用春天的花朵以及秋天的落叶,展现出不同时段园林景观的独特景致。配置植物时要选择具有显著季节性代表的植物,以便能够在不同的时节给人们以不同的启示,充分展现出园林的艺术氛围。春天使用到桃花、樱花以及梨花等植物,会使得园林更加美丽。夏季利用荷花则更具季节特色:秋天梧桐落叶则给人营造出秋实感,
产生无限的遐想;冬天的冬青、雪松等植物,会在萧瑟的冬季带给人一线生机。不同的景观所呈现出来的景致也是不—样的,因此,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要对立体播种进行考虑,防止出现春季花期—过,园林里顿时显得破败和萧条。根据植物的生长时间,选择花期相近的几种植物,对园林景观的观赏时间进一步延长,使得园林的功能效果有所提升。
3.2绿色植物与花卉相结合,做到相映成趣
选择园林植物以及配置时,要就园林建设的整体协调性、统—性以及和谐性出发,充分的展现出风景园林的景观所具有的美感。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理之间的情况差异相差较大,拥有的植物的种类也较为丰富,因此,配置植物时要对植物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调查研究,并开展引种驯化工作。例如,可以将乔灌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或者可以将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并利用适当的花草予以点缀,以便形成层次较多的复合结构,使得群落更具观赏价值,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加,这样—来,群落的稳定性则能够得到保障,减少了其受到有害生物的入侵,最终能够同时实现植物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以及植物所具有的观赏性的特点。
3.3根据植物的特性以及种类配置,突出风景园林特点
配置园林植被时,要按照环境因素进行合理的搭配,现阶段,设计园林风景时最根本的—个理念就在于进行园林分区的设计,利用分区域建设的形式,突出山、水以及林木的特质,使园林更能够突出自身的特点。例如,中式园林中,首选植物则会是竹子,可以选择同一类型的竹子,也可以种植多种类型的竹子,以此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
4、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价值
4.1 改善生活环境
生物学上,人们的生活环境由多方面因素组成,大致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非生物,如建筑、交通工具、土地、太阳、山川、河流等,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体,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基础。生物部分除了人类自己,还有其它动物以及植物等,其中植物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大部分植物都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园林植物属于其中之一。园林植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城市规划中占据着不小的影响,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园林植物存在于城市中,以其丰富的颜色增添城市的色彩;以其四季的色彩更替,使没有生机的城市建筑框架变得生机勃勃。同时,有些园林植物能净化空气或者起到安神宁息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4.2 调节生态环境
稳定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中国著名的长寿乡,由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良好,使得人们身心愉悦,这是造成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植物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植物能够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园林植物的存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巨大作用,这是由于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缺少光合作用,会使得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缺失,而且园林植物所进行的光合作用还能净化空气。
4.3 展现城市风尚
园林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植物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例如,梅花象征孤傲、菊花象征闲适、松柏象征坚韧,许多植物都具有其代表意义。每个城市都具有独特的一面,所以,很多城市都用市花来象征自己。市花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景观和精神风貌等,属于对城市风貌的显现。而且每个城市绿化的好坏或是园林植物配置的优良,已经成为城市景观评比的一项重要指标,符合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
5、结束语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风景园林中,植物具有很高的重要性,选择或者配置植物不但能够对风景园林的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还能够对风景园林以及城市的自然空气进行适当的净化,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时,要充分认识到植物选择以及配置的重要性,按照植物配置的步骤、基本原理以及方法选择并配置好植物。
参考文献:
[1] 张鸣灿,林萍,潘耕耘等.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J].安徽农业 科学,2010(5).
[2] 吴威,尚晓倩.城市公园中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手法的应用[J].安徽农业 科学,2011(35).
[3] 崔磊,徐淑梅.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J].北方园 艺,2011(6).
[4] 王清志.浅析园林植物配置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2(8).
论文作者:张智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城市论文; 原则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景观论文; 自然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