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及体会论文_朱翠瑕

74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及体会论文_朱翠瑕

湖北省阳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35200

摘要:报告了74例胃肠减压患者置管前、置管后的护理过程,总结出只有通过积极的操作前准备、耐心的心理护理、正确的操作流程、细致的置管后护理,才能顺利的完成胃肠减压,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胃肠减压;护理;体会

[Abstract]reported 7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catheter before and after catheter nursing process,summed up only by positive operation preparation,patient's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correct process,meticulous set tube nursing,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reduce the patient pain.

[keyword]nursing experi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是胃肠外科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操作之一,常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主要起到缓解患者胃肠胀气症状的作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临床上要掌握规范、科学的胃肠减压方法,并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将胃肠减压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现总结74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及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从2014年1月至3月,行胃肠减压患者有74人,其中大肠癌28人、肠梗阻21人、胰腺炎16人、胃癌19人、肠穿孔12人,男性患者45人、女性患者29人。所有患者均不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者、食管阻塞者、身体处于极度衰弱状态者。

1.2胃肠减压的方法

1.2.1置管前的评估 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心理状况,疾病情况及鼻腔有无鼻中隔偏曲、出血、受外伤史。协助男患者刮胡须,清洁面部油渍,特别是鼻翼两侧。告知其施行胃肠减压的目的及重要性,多与其交谈,介绍插管的方法,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1.2.2置管时要点 根据解剖原理,将患者取半坐位或者右侧卧位,有利于插管。昏迷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以免误入气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胃管后,将胃管从一侧鼻腔轻轻地插入患者的胃内,边插边嘱其做吞咽动作。

1.2.3置管深度 成人鼻胃管置入长度一般为45~55cm[1],由于普外科的患者常取半卧位,胃肠减压时胃管前端需到达胃体较低的部位,才能保证胃管前端及侧孔都能进入到胃内液面以下,以达到引流目的。相关研究表明,成人置管55~68cm可以达到最优的胃肠减压效果[2]。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紧张、害怕,从而不能很好的配合,这样会增加操作困难。置管前要充分评估,向其讲解操作目的及重要意义,使其明白这是根“救命管”。还可以让其与其他上过胃管的患者交流。插管时嘱其放松、深呼吸,让其像“吞面条样”做吞咽动作,边操作边表扬,一般插管均会成功。待胃管到胃内之后,妥善固定,告知患者胃肠减压期间,不能自行拔除,否则会重新插管,这样会更加痛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平常不要活动太频繁,以防增加咽部不适。注意保持胃管的有效引流,防牵拉、折叠、堵塞,负压引流器保持负压状态。

2.2置管后的护理

2.2.1妥善固定 插管后擦干面部石蜡油,用医用胶布固定在鼻翼两侧和面颊,再用别针固定负压引流器置于床沿。每次巡视病房,发现胶布松动,要及时更换,同时注意引流是否通畅。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要及时检查管道情况,或调整长度及角度,若管道堵塞,冲管无效,要重新置管。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定时进行胃肠减压,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则要及时排查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2.2口腔护理及饮食护理 患者如果需要长时间进行胃肠减压,则要加强患者的口控护理,每天进行雾化吸入护理,以免患者出现咽喉不适的现象;雾化时注意尽量避免刺激患者咽喉部位,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由于长期滞留胃管导致的咽喉疼痛。胃肠减压过程中要绝对禁食、禁饮,停止服用药物;如胃内需要注药则在注药后进行夹管处理;暂停减压护理操作1h左右;对患者进行适当补液,做好营养支持护理工作,以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2.2.3观察引流的颜色、量、性质 正常胃液清晰无色,当胆汁返流时,胃液呈蓝色或草绿色,胃部术后胃液呈红色或暗红色,陈旧性出血为咖啡色,必须定期观察引流物的流量,及时清理胃管负压器中的引流物,以便阻止胃内引流物再次回流到胃部,让胃管处于一个稳定的负压状态中,以此确保胃肠减压的效率。

2.2.4对症处理 胃肠减压期间,需要加强口腔护理,每天2次。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溃疡、感染,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胃管机械性刺激会引起咽喉部不适,可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加西瓜霜剂,充分摇匀进行雾化吸入每天3~5次[3]。

2.2.5拔管的护理 拔管前取得患者合作,先将胃管折叠捏紧,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时拔管,边拔边用纱布擦胃管,到咽喉部时快速拔出。及时清理面部,可用松节油擦去胶布痕迹。当患者不再需要进行胃肠减压时,必须及时拔除置留体内的胃管,在移除胃管之后,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使用清水漱口,引导患者恢复进食;在移除置留胃管当天,医护人员必须叮嘱患者要饮用温水,1至2小时一次,每次饮水量约为5毫升,在移除胃管一天之后,如果患者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即可进食米汤,每天6至7次,每次50至80毫升;第3天的进食量可增加到每次100至150毫升每次。

3.体会

在临床工作中,胃肠减压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操作,该技术是将患者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的积气引流排出,缓解患者腹胀症状,减轻患者缝合口的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并且胃肠减压还可以改善胃肠壁内的血液循环,降低患者并发各类炎症的机率,正确有效地胃肠减压,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胃肠道压力,还可通过对胃液的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在此过程中,由于人体生理解剖的特点,加之患者本身的因素,行胃肠减压术有一定的难度。在为患者插管时,要尽量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及置管后的护理,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插管并积极配合,力争达到理想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由此可见,护理人员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操作水平,熟练掌握胃肠减压的操作及护理方法,增强护理责任心,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帮助患者建立胃肠减压的信心,缓解其心理压力,将胃肠减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

[2]张华,刘纯艳,李卫东.胃肠减压患者置管长度及与身高关系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6):10-11

[3]欧阳剑波,欧阳咏梅.甘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2006,5:24

论文作者:朱翠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74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及体会论文_朱翠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