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自动化是一种高效率电气系统管理模式,是以微型计算机结合信息传输系统,在中心计算机的参数自动调控下,合理依据数据而实现电气控制。由于其具备良好的使用效率,且能够较大程度节约人力资源。所以,电气自动化已然成为电气管理体系中较为常见的模式之一。
关键词:电力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
引言
当今世界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日益上升,是促进社会与经济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电力生产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是应用于保持电厂稳定、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电力生产起到控制、优化、发展的作用,是代表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技术力量与重要产物。
1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自动化,是集电子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多种技术相融合的一门技术,且广泛运用于工业领域。以其技术特征来进行分析的话,其具备自动化的理念与模式,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系统、电力系统等多系统之间的自动化管控。
2当前电力生产技术的现状
2.1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这项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进而向用户输送稳定、可靠的电能。其实电能质量控制技术也满足了当前社会对于电能供给高可靠性的需求,现如今很多企业都将机器人以及变频驱动器等精密仪器投入到了生产使用之中,加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对电能供给的质量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当今的生产模式之下,任何供电质量的恶化其实都能够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所以,提高电能供给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能的供给提供了帮助,提高电能的供给质量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人士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专门用于配电网的电子电力装置,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够实际应用。
2.2燃料电池发电技术
简单而言,燃料电池就是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综合相关的数据分析,当前新型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其联合循环效率已经达到了25%.燃料电池的规模与其总体的负荷对发电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其发电的过程能够跟踪负荷快速变化。环境污染小以及省水是燃料电池发电的最大优点,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当前国内大气环境的基本状况,也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经过实践的检验,采用燃料电池发电技术能够有效节省输电建设的投资,且便于后期设备的扩建。早期航空航天行业中运用的大都是碱性燃料电池,而现在磷酸燃料电池已经实现了商用,所以,这方面技术的发展还是比较让人们期待的。
2.3交流输电技术
目前,交流输电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交流输电技术一定会在电力传输以及分配方面带来很大的变革。交流输电技术是指在大功率电子器件所组成的大功率开关的作用下,与其他电力设备组成FACTS(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这样就能够对线路的阻抗以及相位角等参数进行调节,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传输水平,降低其损耗。目前,中美等国家的电力部门正在重点研究FACTS(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案,未来该项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前景,但相关的技术难题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
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3.1与物理学技术研究密切
当下,电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固体物理学则融合了三极管技术与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制造。物理学的发展和电气自动化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一定程度来讲,正是由于物理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样,此技术不但延伸到了物理学领域,还和微机电与生物系统也有很大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发展
伴随网络技术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及企业管理上,同样也不断应用于电气自动化领域。因为网络技术具备快捷、灵活等优势,因此被广大企业及人众认可,另外,它的使用也非常方便,后期维护的可靠性高,进而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良好平台。
3.3结合IT平台发展
当下大部分企业已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和IT技术有效结合,进而将技术的整体含量加大。从实际来看,当相关企业在处理一系列的业务数据时,应实时存取生产中的相关数据。另外,信息技术的横向发展也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且渗透于产品的各层面,在传感器、仪表以及控制器等方面上都有效结合了IT技术。
3.4和现代技术结合应用
除了以上几种应用,电气自动化中也有效结合了生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一系列的现代技术。通过融合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功能越来越丰富,也能有效提升电气管理的整体成果及效率。
4电力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
电力生产技术未来发展的制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如何摆脱不可再生资源的约束。从中国变为石油的进口国以来,难以借助于石油发电,且因为技术因素的限制,国内水力发电的推广与应用存在很大的问题,新型风力发电设备虽然在大力扶持建设之中,但是要真正走向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所以,煤炭将是未来稳定电能供给的重要能源,但我们没有办法解决煤炭资源短缺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②环境治理任务艰难。由于过于依赖煤炭资源,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国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日本的3倍之多,部分地区酸雨对土地以及农作物造成的破坏已经非常严重。即使不消耗煤炭资源的水力发电中在运行中如果控制较差,也会产生大量的渣子等废物。未来,国内电力生产技术的发展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积极发展水电,优化新能源的开发,优化调整开发布局;在可控范围内发展核电,大力推进沿海核电产业的建设;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加速煤炭发电的产业转型。
5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5.1绿色化
生态与环境间的问题是目前全球发展中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因此为全面保障自然生态环境、有效利用生产资源,应发展绿色型产品,而当下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逐步突破了绿色化发展,节能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同时,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已渗透到了生产中的一系列环节,是当前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核心趋势之一。
5.2微型化
微型化也是当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从机械设备的整体实用性能来看,相关机械制造产品的体积正逐渐减小,灵活性不断增强,且耗能也在不断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将产品生产的整体运行成本有效节约,且环保节能,同时,能将机械设备的实际利用率进行扩大,全面提升经济利润。另外,微型化的电气自动化产品也广泛应用于信息、医疗及军事等领域。
5.3网络化
现阶段,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等新型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且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很大应用,网络技术不但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所改变,还推动了机械制造领域的极大发展。而当下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将网络技术利用到生产与研发过程,能够有效提高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另外,将网络技术运用到设计生产自动化产品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改善设计缺陷,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产品的使用性能以及设计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一个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与集中化为一体的时代,高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是其最鲜明的特点。电气生产也逐渐趋向于现代化、智能化与自动化,为推动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简国伟.试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电子世界,2016(10):39.
[2]林建勋.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及其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258.
[3]李青山.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分析[J].科技风,2014(12):113.
论文作者:朱学春,李丙光,车家民,程龙林,贺云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技术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燃料电池论文; 电气论文; 应用于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