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政给排水工程行业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国内城市居民的用水量正在不断增加,因此节水改革势在必行。以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施工为例,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节水措施在其中的应用。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节水措施;应用
现阶段,国内能源形势并不乐观,而市政工程则是关键的耗能大户。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正面临的“短缺”和“污染”的双重考验,为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我们需要不断转变观念、利用好节水措施、节水新技术。
一、现阶段国内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现状
1、“超压出流”问题
规划设计是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设的起点,这一环节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按期完工以及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结合实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当前“超压出流”已经成为了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建设阶段遇到的最为主要的问题,这类问题将会使供水网络中出现很多巨大而且不易发现的水资源浪费点,从节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出发,对这类问题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不能从源头解决“超压出流”问题,就会使大量水资源无缘无故损失掉,最终将影响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更会影响到节水措施的推进落实。
2、管路、配件设计不合理而导致滴、渗、漏问题
市政给排水工程中铺设的管路大都位于地下,因此很多潜在的问题我们并不能及时发现。这里所指的“潜在问题”大都是某些管路或管路与配件连接位置非常细小的跑、冒、滴、漏,但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同样会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再者,若发生于地下管路上的渗漏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将影响到用户的使用,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市政给排水设计人员要在前期设计阶段把好关,合理规划线路并选择可靠性高的管材配件,从而全面提高市政给排水管网的稳定性。
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中应用节水措施的意义
社会在发展,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全球范围内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近些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渐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施工给排水系统中所带来的巨大的能耗,从长远角度考虑,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理必将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空间。结合国内实际经济现状分析,由于水资源短缺或污染引发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面对全新的行业发展形势,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也早已提出了以“绿色、环保、可持续”为核心的发展新理念,为真正将这一发展理念落实到位,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节水措施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实践应用。我们需要找到发展经济、满足民众基本生活供给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间的平衡点,并以此为起点,发挥好相关改革中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能,确保节水措施能够切实有效的落实到位,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重实际应用是市政给排水设计施工建设的一大特点,它既承担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任务,又是保护水资源的社会循环、生态功能以及保障水质等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过去,国内各大城市均将给排水工程设计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寻找新水源之上,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实际操作中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新形势下,其实我们可以尝试转换一下思路,通过科学严谨的技术及管理措施弥补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措施的实践应用便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环节,如果条件允许,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尝试通过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的节水环保意识,为相关工作的开展落实打好基础。
三、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中节水措施的具体应用
1、对系统水压进行科学控制
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很多公共建筑的水压都被控制在了0.3—0.35MPa,像如医院、旅馆、商用写字楼以及住宅等等,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给水配件及器具的使用效能。除上述建筑之外,我们需要将部分其他建筑的系统水压控制在0.4—0.45MPa之间。为体现出上述数值的差异,并实现减压限流,可以在设计中使用对孔板或是截流塞,要确保用水管网的水出水值可以大于卫生洁具的给水配件流出水值。可以在市政给水管网中通过配置减压装置的目的来起到控制水压的作用,从而较好的保证其水压限数。减压阀在这一环节中的应用可以达到良好的减压节水效果,而且它还具有投资较少,方便管理的特点。当然至于究竟选择哪种方法来控制系统水压,还需要参考系统水质以及水压稳定性来确定。但结合已有的经验分析,在水质较高、水压相对稳定的给水系统中采用减压阀要比对孔板更具优势。
2、加强对中水的回收、净化以及再利用处理
“中水”即再生水,主要指的是城市生活污水经一定处理后达标可用于某些方面的水资源,例如工业冷却用水、园林灌溉用水以及道路保洁用水等等。目前国际上对于中水的开发利用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它成为了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也应当重视中水的利用,由此着手不仅可以减缓水资源的消耗速度,又可以从源头控制污水总量。因此投资并开发市政中水处理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将城市现代城市建设的一大趋势。新形势下,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人员需要在紧跟国家政策、明确工作目标的前提下做好中水的回收、净化以及再利用【1】。首先应将“分质供水”措施落实到位。因为技术水平所限,处理之后的中水无法达到引用标准,所以需要通过推广分质供水为中水的二次利用打好基础。地方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城市居民的实际用水状况科学、严谨的划分生活用水标准并出台完善的水质质量控制体系。之后才能够在保证居民用水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水质标准,并建立集中化的中水处理设施。按上述思考开展这方面的改革才能够真正使中水的安全再利用成为可能,这其中地方政府部门要扮演好引导、干预的角色,为相关技术、政策的推广落实保驾护航。
3、调整水价,加强监督管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水价也能够达到提高民众环保、节水意识的效果。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分类水价制度,可以对自来水、自备水以及再生水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之后优化城市供水管网,这便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调整水价的基础上,还应当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各地政府可以尝试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约束民众的用水行为,尤其对其中难以监管或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更需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管理细则。
节水措施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的应用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时期在相关部门的引导下这方面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上文中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孟大勇.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节水措施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6(17):100.
论文作者:孔炯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水资源论文; 市政论文; 给排水论文; 措施论文; 水压论文; 中水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