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新版教材使用说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册论文,使用说明论文,北师大论文,新版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师大一年级2012版新教材相对于2007版旧教材来说无论从课标理念落实、教材内容编排、内容呈现方式、课时结构设计、练习编排体例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变。笔者曾撰文对新教材整体的课标理念落实、课时结构特点、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给予了较详尽的说明,并就一年级上册新教材的具体板块内容、课时安排建议、练习编排体系及内容特点、存在问题等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说明。文章发表后,笔者收到了许多不同地区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师朋友的反馈,他们认为这样的教材使用说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高的实用性,对他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他们希望教材解读说明可以再详尽些、具体些。所以本文关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新教材的使用说明就聚焦在教材编排体系、教材编写意图、新增板块说明、教材特色上。
一、编排体系及内容变化
(一)新旧教材目录对比
2007版
一生活中的数
二观察与测量
三加与减(一)
我和小树一起长
四有趣的图形
整理与复习(一)
五加与减(二)
小小运动会
七加与减(三)
今天我当家
整理与复习(二)
2012版
一加与减(一)
二观察物体
三生活中的数
四有趣的图形
整理与复习
五加与减(二)
六加与减(三)
(二)单元板块及内容的变化
(1)旧教材及新教材中虽然都有“加与减(一)、加与减(二)、加与减(三)”三个板块,但是板块内容发生了极大变化。旧教材中的“加与减(一)”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新教材中的“加与减(一)”主要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旧教材中的“加与减(二)”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新教材中的“加与减(二)”主要内容则是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旧教材中的“加与减(三)”主要内容是100以内三个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新教材中的“加与减(三)”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可以看出新教材的编排知识点减少,知识难度降低很多。
(2)因为新教材第一单元“加与减(一)”只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所以旧教材中的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100以内数的认识)移到新教材第三单元。旧教材第六单元“购物”、第八单元“统计”在新教材中没有出现。去掉了一年级小朋友比较“窝心”的“人民币的认识”及简单钱款计算,方法及策略上的要求也随之降低。
(3)旧教材中的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在新教材中以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代替。明确指出只从两个方向上观察物体,会辨析(教材中偶尔也出现了从上往下看,但不作很高要求,旧教材明确要求四个方向)。去掉了使一年级小朋友头痛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的认识,去掉了厘米与米的关系认识,去掉了了解测量方法多样性及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必要性的认识。
(4)一年级下册新教材也增加了一个“综合实践”类的“数学好玩”板块。其中的章节知识内容分为“分扣子”和“填数游戏”。
(5)旧教材八个单元14个板块,约105个页码,建议教学使用课时数约为72课时。新教材六个单元9个板块,约95个页码,建议使用课时数约52课时,教材知识内容从容量和难度上都有所降低。课时数的减少也正暗合了一年级下学期的时间短暂。
二、新教材编写意图理解
1.以新教材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为例:在旧教材一年级上册的“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材编写中分为“买铅笔”“跳伞表演”“练习五”“美丽田园”四个章节,其中“买铅笔”一课中试图说明及要求学生掌握“20以内减9、减8、减7”;“跳伞表演”一课中试图说明及要求学生掌握“20以内减6、减5、减4、减3、减2”等知识内容,还有比多比少的内容。整个知识体系编排显得凌乱而繁杂。而在新教材中这一单元分为“买铅笔(减9)”“捉迷藏(减8)”“快乐小鸭(减7、减6)”“开会了(会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求缺多少,也是减6、7、8、9的综合)”“跳伞表演(巩固减6、减7,迁移至减2~5)”“美丽田园(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一(单元练习)”“做个减法表(单元复习,主要是找规律)”八个章节,断课清晰,有章可循。
2.以新教材中的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为例:旧教材试图在第一章节“数铅笔”中表达四种数数的方式,从“一个一个地数”到“两个两个地数”到“五个五个地数”到“十个十个地数”。方法多,跨度大,小朋友顾此失彼,应接不暇!而在新教材中,编者把这一板块内容分解为“数花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数一数(十个十个地数,加强理解10个一与1个十的表达)”两个章节内容,数的时候还增加多种器具。这样的内容编排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激发了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当然还有很多章节内容的合理编写,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新增板块内容说明
1.“数学好玩”这一板块内容在一年级上册就出现过,主要分为“淘气的校园”“一起做游戏”两个章节。一年级下册则分为“分扣子”“填数游戏”两个章节。这个板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淘气的校园”有类似以“分类问题”为载体,“一起做游戏”有类似以“几何问题”“简单运算”为载体,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是知识点复习课,而是要着重于“说清方法规则、动手完成任务、体会愉悦心情”。一年级只要求能“按问题完成任务”就行,不要拔高到做“小课题”的地步!而一年级下册分为“分扣子”“填数游戏”两个章节也有各自独特的要求。
(1)“分扣子”章节中的分类比一年级上册的“淘气的校园”中的分类标准更细而且步骤连续,是第二层次的分类要求。即要让学生明白不管以怎样的标准,只要每次以“单一标准不断往下分”,分类的结果都一样!这种分类只是让学生初步地感受“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是单一标准、单一步骤地分,是第一层次的分类。在这个章节中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教材的整个情境串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也就是说“做一做”的步骤是与“议一议”中的分法连续的,最后到“想一想”出结果。所以在自己编制练习时可以起码编出两个分类标准,即至少可以分两次的分类题,但是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又不可以编得很难,这对教师是个挑战!同时教师在一年级下册作业本的练习编写中也应尽量遵循这个原则。
(2)在“填数游戏”中,根据教材编写说明的要求,是为了渗透“数学有趣,数学好玩”的思想,引导小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之美、数学的规律。这个章节的数格填数游戏只要求“给出的数字在每行每列全部用完”,不要求去观察横行、竖列及对角线位置的数字和特征,强调不要以“数独”形式来训练!还有一点与“分扣子”相同的是,在这个章节中的情境串也是递进且步步深入的!
2.在“整理与复习”板块中,与以往不同的是分为“我学到了什么”“我的成长足迹”“我提出的问题”“巩固与应用”几个片段。其编排的主要目的是“在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已经学过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小朋友提出问题、困惑及猜想”。当然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也许提不出书上的那些问题,或者会提出与书上根本不同的问题,但这也没关系。
四、新教材编写特色
首先,教材的编排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示情境,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听得懂、体会得到的场景。这样的教材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觉到了数学的有趣和作用,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同时新教材删去了许多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繁难深奥”的内容,这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其次,整本教材编排脉络清楚、目标清晰、训练巩固到位。
以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为例,在明确章节“减9、减8、减7等内容”目标之时还明确了课时教学目标“还剩几个?多几个?缺几个?少几个?”等,使教师断课清晰,上课有章可循。同时每个重要或是比较难的章节内容都配有“试一试”,相当于增加了一节练习课,使学生知识运用训练加大,对数学的领悟加深,方法能力得到提高。
再者,本册内容编排较之以往旧教材来说情境丰富,问题解决方法策略多样化。
在许多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用具:有小棒、小方块、计数器,还有直尺等工具,形象直观,富有童趣。使学生在方法技能的掌握上不仅有情境的载体,更有具体用具的依托。
同时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以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等环节,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断深入体验和学习数学,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产生、运用和发展”更有显性的认识:知道源头,了解过程,略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