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 010020
【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例心结梗死患者以及同一时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相同数量的正常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2例心肌梗死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将同一时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2例健康人设定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然后对比观察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以及PNN50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分析,观察组患者的24小时频域总功率以及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检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检测的临床意义重大,可根据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其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心肌梗死;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临床价值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之中,在针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传统的心电学检查指标任然就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关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相关研究日益突出。心率变异性是以测定正常心搏间期变化的大小和快慢反映窦房结自律性,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的作用,是观测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及其平衡的非侵入性指标,是评价心脏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1种无创伤性检查手段。为了进一步探讨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检测的临床意义,我们对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例心结梗死患者以及同一时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相同数量的正常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例心结梗死患者以及同一时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相同数量的正常人。我们将这22例心肌梗死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将同一时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2例健康人设定为对照组。所有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心肌梗死疾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在本次研究开始之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6例,他们的年龄在4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以下至少一项心肌缺血的相关指标:1.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肌缺血变化,即新的ST段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按心电图是否有ST段抬高分为ST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3.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4.影像学证据显示新的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在对照组研究对象中,有男性15例,女性体检者7例,所有对象的与本研究相关的指标经临床检测均为正常,且本组对象并没有服用影响心率以及其他血管活性类药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同时对两组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然后对比观察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的注意事项为:第一:动态心电图检测应在上午8点至次日8点这个时间段内进行,实践部的少于23个小时;第二:对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时应选在患者的心肌梗死早期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9.O软件包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以及PNN50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分析,观察组患者的24小时频域总功率以及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检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一。
3.讨论 心率变异性是测定窦性心律不齐的重要方法,临床上通常利用此种方法来判断患者的心脏自助神经的平衡状况。研究表明,现在临床上通常使用动态心电图法来对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测量和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法及频域分析法两种。时域分析指标中,
SDNN、SDANN、SDNNindex是反映交感神经的指标,rMSSD、PNNSO则是反映迷走神经的指标,频域分析指标中,LF由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双重控制,HF是迷走神经神经活动的可靠指标。交感神经占优势时HR、指标减低,迷走神经占优势时HR、指标增高,其中交感神经的活动更为重要。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联合,能全面的反映HR、的变化。
正常生理状态下,窦房结接受受交感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且迷走神经占有优势,HRV减低提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或)迷走神经活动受抑。在本次研究中的结果显示各项检测指标均比较正常体检这来说明显较低,结果说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自助神经功能已经收到损害。其受损的原因分为功能性损害和器质性损害两大类,研究表明,HRv对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价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HvR降低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AMI直接破坏心肌的末梢神经纤维、心肌交感神经抑制器受损、以及坏死心肌释放大量介质刺激交感神经末梢有关。
综上所述,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HRV)检测的临床意义十分重大,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其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
[2].郭继鸿,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15一934.
[3].武留信,阎春连,王纪宇,等.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HRV分书i的临床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1994,33:220.
[4].李正荣,任艳琴,郭任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心率变异性特点[J].1临床医药实践,2007,16(6):428一429.
[5].宋滇平,和四宏,林建华,等.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J[].云南医药,1998,19(l):4一5.
作者简介:殷瑛,女, 1978年4月出生,籍贯:天津市, 2009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心血管内科,现工作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从事部门:心内科,研究方向:心肌梗死引发钙瞬变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
论文作者:殷瑛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变异性论文; 患者论文; 心率论文; 指标论文; 迷走神经论文; 交感神经论文; 《名医》(学术版)2016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