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周盛”,即丹都周伯义--清代中国古典小说“扬州梦”作者考_小说论文

“焦东周生”即丹徒周伯义——清代文言小说《扬州梦》作者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周论文,扬州论文,文言论文,清代论文,作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扬州梦》,清代文言小说集,以叙述扬州风土人情世态、妓女士人情爱琐事为主。全书分四卷,卷一“梦中人”,共收记扬州烟花女子事二十篇,文笔灵动;卷二“梦中语”,辑同时友人的诗词文等,内容多涉及上卷所记风月场中诸女子;卷三“梦中事”,载作者与前述女子及友人之琐事,又广涉扬州民间风情、器皿用物、花鸟鱼虫;卷四“梦中情”,述异闻奇事及诸多梦境,兼有作者种种细腻之“情”,亦真亦幻。今存民国四年(1915)上海文明书局石印《说库》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文皆据此征引)和民国二十五年(1936)世界书局排印《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本等。

关于该书作者,《说库》辑者王文濡著录为“清周生著”,当是根据卷首大题下所署“清焦东周生著”而来。但是二十年后朱剑芒(1890-1970)先生似已注意到这一著录有些问题,他在《扬州梦考》中曾说:“《扬州梦》作者,自署为焦东周生,他的名字叫甚么,已无从考究。”(注:朱剑芒著《扬州梦考》,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民国二十五年(1936)世界书局排印《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本。)可见他并不认为作者名字是周生,只是没有予以深究。而建国后出版的相关著作如《中国丛书综录》(注: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子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2页。)、《中国文言小说书目》(注:袁行霈、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2页。)、《清代笔记小说类编》(注:陆林主编《清代笔记小说类编》,黄山书社1994年版。)等,均沿袭《说库》的说法;《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亦称该书为“周生撰。未见著录”,并进而指出“其人事迹不详。仅据书中所题,知为乾隆间焦东(其地未详)人。”(注:宁稼雨编著《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386页。)因此,焦东周生究竟是何人,焦东所指为何,周生究竟是一个实名(姓周名生)抑或只是一位姓周的书生的代称,具体名字是否无从查考,都还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本文拟从“焦东”入手,对《扬州梦》作者“周生”其人进行考证。经查著录最为繁富的《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字号与“焦东”一词有关的只有两人,一是“焦东山民”丁洲,一是“焦东野史”、“焦东野叟”周伯义(注:杨廷福、杨同甫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海古籍出版杜2001年版,上卷第495页、下卷第302页。),两人皆为丹徒人。前者与“周”氏无关,不去管他;周伯义,字子如,室号焦东阁,这一周伯义是否可能就是小说作者周生呢?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圣瑞尔说过:“小说,原是生命旅途中的一面镜子。”《扬州梦》全书主要是以作者亲历之人、事、地为本而创作,作品本身便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凭借,细读文本应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小说中透露出的一些信息,通过参证有关别集、方志等文献资料,我们认为焦东周生就是丹徒周伯义。

一、周生与周伯义籍贯相同

周伯义是镇江府丹徒县人,周生籍贯,《说库》本《扬州梦》王文濡提要有“作者为维扬人”之说。此当为主观臆测而产生的误解。其实《扬州梦》虽记扬州事,作者却非维扬人。因为小说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辛丑五月,搭散人船,赴广陵”,一个“赴”字,便已说明作者不是扬州(广陵、维扬)人了。下面再举数例材料:

1.谈客又作而起曰:“诸君亦知吾润有毕生手?”——卷一《毕生妇》

2.周生遭黜,复游广陵。——卷一《兰娟》

3.辛亥处扬州花月海……初,翼风兄来邗……十三归……余曰:“……且出游一年,即买妾归,人将谓我何?”……明年癸丑,订期将近。会以逆匪犯镇,邗亦失守。余避地四十九峰,大江阻隔,闻姬他走,不知所终。——卷一《月仙》

4.吾乡多善人……吾高其义,思得奇人配之,恐不可。将往扬州保赤堂谒主事者……越一二年,余客扬州,吟庵亦以事来邗。——卷一《玉林》

5.郡中毕生名芬,寄食扬州,不得志。——卷二《毕生诗扇歌》小序

6.眼波直与水争流,泪滴扬州到润州。——卷二《用赠云仙旧韵志别》

7.扬州为斗牛分野,人物文秀,上应天星,地支在丑。丑亦属牛,其卧看牵牛之地乎。我从隔江来,不妨拟渡河会天女也。——卷三第一页

8.大雪初止,小窗多明。小痴邀同紫星、啸仙、瘦芝、素亭、鲁乡坐木石园前轩,为蕙君题照。时余将南旋,不可以待。——同上

9.若吾乡二疋头短衣市轿,街头小儿见之辄笑,大远即指为镇江人。——卷三第九页

10.吾郡人惜费,早坐教场茶馆,数十钱使堂管买上好酱醋麻油,至面馆下干拌,称言爱洁,作骄贵儿如意态以掩之。扬人目为镇江派,迩来此种人亦少。——卷三第十三页

从语词表达上来探究,若周生确为扬州人,怎有“赴广陵”、“复游广陵”、“处扬州”、“往扬州”、“客扬州”之说,又何需有“归”、“从隔江来”、“出游”、“南旋”之述。显然,周生只是出游、客居扬州,因地因时因事因人,颇多感悟,而作《扬州梦》,以记扬州人、扬州事、扬州物。那么,周生究竟是何地人?解决此问题,上述材料亦有一叶知秋之用。材料1.5都提及毕生事,姑且暂不认定《毕生妇》中的谈客即为周生,联系周生《毕生诗扇歌》序中的“郡中”,可知“毕生”与“周生”为同郡(府)人,此“郡”即为“吾润”。“润”之所指,实即周生“志别”诗中“泪滴扬州到润州”的“润州”。镇江古名润州,“隋置,取州东润浦为名。寻废,唐复置,改曰丹阳郡,寻复曰润州。宋曰润州丹阳郡,升为镇江府。”(注:臧励榖等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影印民国二十年(1931)初版本,第1177页。)且从地理位置来说,镇江府治丹徒县与扬州府治江都县(即广陵)隔江相望,在其之南,正符合“我从隔江来”、“余将南旋”之说。同时,材料9中“吾乡二疋头短衣市轿”被街头小儿笑指为土气的“镇江人”一事,材料10中“吾郡”人吃早茶之法被称为“镇江派”,凡此种种,都指明了一个事实——周生,是镇江府人。

再看卷首作者所署名号——焦东周生。焦东,所指为何?古人常以居地为其名号,如白居易晚居香山,遂自号“香山居士”。朱剑芒在《扬州梦考》中称:“焦东,大致是镇江的别称。”此说法不是太确切。镇江旧为府名,辖丹徒、丹阳、金坛、溧阳四县;今为市名,以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闻名。焦东,当指焦山之东,应为作者居地,在清代当为府治丹徒的代称,在当代或可为今镇江市的代称。联系《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著录字号与“焦东”有关的丁洲、周伯义均是丹徒县人,不妨进一步认定“焦东”周生亦为此邑人士。故在籍贯上,周生与周伯义是完全相同的。

二、周生与周伯义交游相同

由于种种原因,《扬州梦》小说中作者对与自己交往的文人一般均采用省略姓氏、仅署字号等较为隐晦的称谓,因而许多都无从考证,但从中仍可发现一些与周伯义同时甚至接触颇为密切的人。

1.解铁如。《扬州梦》卷四有“解铁如出《仕女图》索词,题《读画》[玉交枝]”云云(第11页),由此可知,周生当与解铁如有交往。而“周生”的这位友人,在周伯义所撰《解布衣诗钞序》中有介绍:“布衣解氏,名为干,字铁如,人或呼老铁、铁公,号蓝野。……时过义赏古谈诗,辄忘形,踪迹甚亲,人合呼为‘二如’。临没,以三世家稿托焦东阁。”(注:[清]周伯义辑《京江后七子诗钞》,民国二十一年(1932)解树强刻本。)解为干(1820-1878)与周伯义交好,关系亲密,时常相与谈诗论词,临终将诗稿托付给周伯义;周伯义将他的诗作辑入《京江后七子诗钞》,并为其作序,可谓不负亡友。

2.钱吟安。周伯义在《焦东阁诗钞》自序中提及自己“十七岁欲为伟人,与同砚钱吟安读天文、地理、兵法、百家者言,兼习武事。而所交率奇诡不纯士,积久可贻累”(注:[清]周伯义著《焦东阁诗存》,《京江后七子诗钞》附,民国二十一年(1932)解树强刻本。),其中讲到“钱吟安”是他的同学。在《焦东阁诗钞》中又有诗《寄赠廖晴江兼里钱吟安》,此人名又出现了一次。《解布衣诗钞》中也有《送钱吟安之任杭州》。可见,钱吟安当为周伯义又一私交较深的同乡同学。在《扬州梦》中“吟安”此名出现于卷四:“吟安笑曰:‘周生工于言情,宜受风流小报。’”(第11页)此外文中还屡次出现“唫庵”,如卷一《月仙》中,周生就纳娶月仙一事征询唫庵;《玉林》篇中,唫庵也曾为玉林事谋划奔走;前所列材料四中亦有“唫庵亦以事来邗”,再结合其他卷中对“唫庵”的提及,知其与周生为好友、同乡。“唫”是“吟”的异体字,且“安”、“庵”同音,两者当为同一人,此“唫庵”(吟安)即为彼“钱吟安”,这或许又是周生的“障眼”法之用。

3.江皋张五。《扬州梦》卷二载江东侠少(即周生)的骈体文《近词简江皋张五》。此“江皋张五”,极有可能为号“江皋词客”的同邑张正路。据《续丹徒县志·人物志》载:“张正路,字由甫,号江皋词客,学仁子,诸生,能传父业,……所著诗词甚富。”(注:张玉藻等修《续丹徒县志》卷十三《人物志·文苑》,民国十九年(1930)刻本。)原注摘于《焦东志》,而此书出于周伯义之手。由伯义为其作传判断,二人极有可能有诗文交往。

此外,小说中对“庄问樵”的记载颇堪玩味。如卷三记:“庄问樵太史守中,诗书画曲,一时四绝。散馆后,周流名胜,所得馈遗,随手辄尽。尝假人百金南下,有伶人追送,即赏之。得名姬奁物数万,转以与他姬。制《盂兰会》四剧,脍炙人口。晚寓扬州,教群芳歌舞,手持檀板,俨一严师。不甚近女色,夜卧桌上,悬首倒垂,纳妾二三,五十无子。诗书皆有逸致,而画兰尤胜,花叶翩,素心本色,是能化百炼钢为绕指柔者。”(第7页)同卷还有“问樵子题史公祠联云:‘生有自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十四字实包忠正一生”之说(第2页)。

此撰《盂兰会》四剧的“问樵子”、“庄问樵”,便是晚清词曲家、丹徒严保庸。此人字伯常,号问樵,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因曾以庶吉士入翰林院,故时人尊称之为“太史”。光绪《丹徒县志·人物志》有其传:“严保庸,……改庶吉士,散馆发山东,任栖霞县知县。天才高旷,于书画诗词、声曲弦管靡不工细。久客京师,好作狭斜游,视金钱如土芥。既之山东,以官署为词场歌榭,坐是罢官。尤善画兰,著《兰谱》。感旧作《兰花步》传奇,又尝著《同心言》、《奇花鉴》、《红楼新曲》诸院本,风行都下。唐陶山方伯集句赠之云:‘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梦中诗。’纪实也。其楹联之工,与茅三峰埒。两人联语,多载梁中丞章钜《楹联丛话》中。最可传者,如扬州史公祠联云:‘生来自有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焦山夕阳楼联云:‘夕阳无限好,高处不胜寒。’皆天然入妙。晚年客袁浦,咸丰间卒。”并言其“画兰竹有逸致,旁及写意花卉”(注:何绍章等修《丹徒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志·文苑》,光绪五年(1879)刻本。)。

对照此“问樵”与彼“问樵”生平事迹,可断定两者实为一人——严保庸。《盂兰梦》为严保庸所撰杂剧,今存多种版本,演绎张佩珊女鬼与庄守中梦中相会事。《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严保庸《盂兰梦》条下,在引述了焦东周生《扬州梦》所记“庄问樵”逸事后,按曰:“盖庄、严本一姓,误剧中之庄守中为作者名。”(注: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66页。)据有关记载,严保庸曾于咸丰二年(1852)居广陵(注:杨积庆主编《江苏艺文志·镇江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页。)。而咸丰一、二年间,周生正在此地,至三年太平军攻陷扬州,才返回江南(参上引小说《月仙》),即小说记载的严保庸“晚寓扬州”诸逸事是作者周生亲眼目睹的(甚或还参与其事)。“庄、严本一姓”,当是指庄氏本楚庄王之后,以谥为姓,因避汉明帝讳改姓严(注:臧励榖等编《中国人名大辞典》,上海书店1980年影印民国十年(1921)商务印书馆排印本,附录《姓氏考略》第40、80页。)。故将“严”写为“庄”,并非是笔误或传抄之“误”(否则《盂兰梦》作者便成为并不存在的“严守中”了),而是周生记载此事时故意以“庄守中”隐讳其人,又以“庄问樵”暗示其人。严保庸与周伯义同乡,亦大约同时,因而两人有交往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若周伯义撰《扬州梦》,就很有可能在文中提及此人。

三、周生与周伯义排行相同

《扬州梦》小说中作者周生多次自称或被称为“周八”:

1.人有呼蕙娘弟者,欲其答以兄也。蕙娘诧曰:“谁与君拜盟者?”他日余作书,蕙娘于余砚写“八兄”二字。其人适见之,诧曰:“谁与君拜盟者?”报之速如此。——卷三第8页

2.余为云仙作五色屏,树亭见之,笑周八亦多情种子。——同上

3.余书喜作古奇字,尝拟镌“别字秀才周家老八”章。——卷三第16页

4.著《扬州梦》将成……(扶箕)笔录曰:“……周八周八,我教汝法,现身说法,是无上法。”——卷四第1页

但是,所谓“周八”,并非指其兄弟八人,此当为堂兄弟之间的排行。因为小说卷一《月仙》篇中,月仙主动提出要托付终身于周生时,曾说:“我岂草率哉!君独子,太夫人当必怜爱。”由此可知,周生乃独子,无兄弟。

无独有偶的是,丹徒周伯义幼而丧父,亦是独子,只有一姐。相关记载如下:

1.母张,与父性皆孝,见邑乘……周岁而孤,母教之。——《焦东阁诗钞》自序

2.儿时失怙事频仍,为我披肝洒热血。家无昆季亲朋友,两世相承情益厚。——《焦东阁诗钞·寄赠廖晴江兼里钱吟安》

3.我生无兄弟,同胞姐与我。我姐适张氏,所生亦止汝。——《焦东阁诗钞·送甥女之江堰》

甚为关键的是,周伯义也有“周八”一称。其好友,京江后七子之一刘炳勋(1811-1881)就有诗为《辛酉秋日寄张十一正廉、周八伯义》(注:[清]刘炳勋、刘炳奎撰《二征君诗钞》,民国二十一年(1932)解树强刻《京江后七子诗钞》本。)。相同的“周八”称谓、相似的“家无昆季”的状况,难道仅仅是芝麻掉到针眼里的巧合?

四、周生与周伯义生年相同

《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称周生为“乾隆间焦东人”,并称此结论乃是“据书中所题”,实不知其根据何在。正如王文濡《说库》提要中所说,《扬州梦》中多处写到“洪杨肆劫”之事,即太平天国起义。洪秀全、杨秀清起义于1851年爆发,《扬州梦》中亦有相关记载,卷一《月仙》中载“明年癸丑,订期将近。会以逆匪犯镇(镇江——引者按),邗亦失守。余避地四十九峰”。癸丑指咸丰三年(1853),《续丹徒县志》卷七《兵事》中记“咸丰三年,全城失守”。此时的周生正处青壮年。其实,周生确切的生年从文中自述是可以准确推算出的。如卷三云:“兰恬旧赠予‘江东侠少’章。辛亥年二十九,将不能用。”(第16页)此处所谓“辛亥”当为咸丰元年(1851),由此上推,可以得出“周生”应生于道光三年(1823)。在六十余年前问世的朱剑芒著《扬州梦考》中,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

再看周伯义的生年,这在《焦东阁诗钞》自序中亦有清楚的交代:“母张,与父性皆孝,见邑乘,晚生义,故乳名得,时道光癸未七月二十六也。”道光癸未即道光三年,两者生年完全吻合。查《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其具体出生日期为公元1823年8月31日。世界上断无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焦东周生与丹徒周伯义之间如此多的一致,决非巧合所能解释。一致的生年为确证周生即周伯义这一事实添上极有说服力的一笔。

五、周生与周伯义的其他相同点

周伯义创作小说一事虽不为世所知,但他在当地却并非是无名之辈,如民国《续丹徒县志》列其事迹入《儒林》中:

周伯义,字子如,号焦东野史,岁贡生。少喜豪侠,稍长折节读书,经史子集无不窥。擅诗古文辞,工篆隶铁笔。喜收藏金石字画,见即保存。性笃孝,事亲善养志。其学以植品为基,躬行为本,课门弟子先器识后文艺,成就者众。学使者按试,每激赏之。平居尚气节,勤任恤,敦礼让,足不履官府。长吏下车辄先加礼,咨询利病无不言。而和易近人,取与不苟,一乡推为人师。中年曾参戎幕,因母老,数日即辞去。晚益收罗掌故,阐扬幽隐,积稿盈箧。光绪初年修邑志,赖其采辑之力为多。盖身不出里闬,而四方通人隐士榷艺投书更仆难数,此可见其学养矣。光绪纪元,荐举制科,固辞。著有《焦东丛书》、《焦东志》、《焦东阁诗词稿》、《焦东阁日记》,重修金、焦、北固山志,辑《京江后七子诗》。其门下士为刊《焦东阁诗存》行于世,余待梓。

将此段方志以及《焦东阁诗钞》自序与《扬州梦》其他一些细节描写加以比较,亦可觅得“周生”即周伯义的“蛛丝马迹”,至少还有以下三点:

1.周生之“江东侠少”印章正与周伯义之“少喜豪侠”经历作一呼应。小说卷四罗列了许多似真非真、如梦如幻的奇闻异事,如严斌以妙计为夫纳妾事,活无常孙三所见鬼魂回报恩怨事,亦与方志所述周伯义“收罗掌故,阐扬幽隐”之好甚合。

2.周伯义在《焦东阁诗钞》自序中提及,“年十一,从邵式淇师游,始学诗……十七请复读,游学四十九峰”。《焦东阁诗钞》中有诗名为《登四十九峰望浮玉山哭张达夫母舅》。“四十九峰”此地名在《扬州梦》中多次提及。如,卷一《月仙》“会以逆匪犯镇,邗亦失守,余避地四十九峰”;卷四,“余幼时读书四十九福地”(第1页)。

3.《扬州梦》卷四末尾,记“戊午梦与诗人会。一潘姓少年,谓我曰:‘君在邗,颇识清臣否。清臣著《梦华录》,多言五年近事,自叙谓取《焦东文集》中说梦痴人之义。’”其中,提到《焦东文集》,表明周生有关作品曾以“焦东”为名辑成专书,而方志记载周伯义曾编撰《焦东丛书》、《焦东志》、《焦东阁诗词稿》、《焦东阁日记》等著作。

4.小说卷三有“以人谓余圆通,有比之葫芦者”句(第15页),从中可知“周生”为人随和通达。县志中说周伯义“和易近人”,其《焦东阁诗钞》自序中又自称其“所慨十岁即知圣贤,而迂腐志辄过甚。长虽不为人恶,虑近乡愿,慎亦非直。”两者性格特征相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扬州梦》的作者“周生”即为号焦东野史、焦东野叟的江苏丹徒人周伯义。

至此,或许会有人产生疑问,周伯义既作《扬州梦》,虽非呕心沥血,亦是真情投入,为何含糊其词,不仅文中人名均以字号代之,且署名亦只以“焦东周生”示人。对于此问题的回答,仍要回到《扬州梦》上来。此书四卷,卷卷不离广陵烟花之事,且内容多涉及作者及其友人与妓女间的琐事及往来诗词唱和。作为后来被“一乡推为人师”(注:郑鹤声编《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中华书局1981年影印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排印本,第616页。)的“候选教谕”(注:[清]周伯义撰 《焦东阁日记》附陈庆元跋,国学图书馆抄本。),作为受到后学景仰的“学识之士”、“吾邑名宿”(注:[清]罗志让撰《亿堂文钞》,清末刻《横山草堂丛书》本。),有此等经历、有此种作品,决不是件值得宣扬的光彩事。所以周伯义本人对此段经历一直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在《焦东阁诗钞》自序略述生平时,他绝口不提曾游历扬州,并以颇具自省意味的语气讲其青少年时“所交率奇诡不纯士,积久可贻累”。因而,周伯义在署名及记友人名时设置的“小小雾障”也就可以理解了。此外,小说卷四周生自述“余词多绮语。往岁科试诗《拟古团扇词》,余破格倚声,收句有‘寄语美人须记切,花房莫扑双飞蝶。’传者谓坐是摈弃。吟安笑曰:‘周生工于言情,宜受风流小报。’初作《扬州梦》,亦有一事类此。笔墨售世,何苦以之招尤?遂立意痛改。……后爱者谓《扬州梦》可传,促其补成。冯妇不悛,正恐坠犁舌地狱,岂止误富贵功名?”(第11页)悔其少作的心态十分明显,对于为何不署真名也是颇具说服力的解释。

六、关于《扬州梦》作者周伯义卒年及著述

作为一个颇具才华的下层文人,周伯义虽“经史子集无不窥,擅诗古文辞”,但其科举之路极不顺畅,最终只是以“岁贡生”终其一生。关于其卒年,在邑人陈庆年(1862-1929)为其《焦东阁日记》所作的跋中,有极为清楚的交代,“光绪乙未先生归道山,年七十有三。”可知其卒于光绪二十二年(1895),由享年七十三岁亦再次证明其生于道光三年(1823)。

周伯义著述甚丰,根据县志、有关书目及本文的考证,汇录于下:

1.《焦东阁日记》一卷

史部传记类 存

2.《金山志》二十卷首二卷史部地理类 存

3.《北固山志》十四卷首一卷 史部地理娄 存

4.《焦东志》

  史部地理类

5.《扬州梦》四卷

子部小说类 存

6.《花史》(《杨州梦》卷三:“以旧著《花史》,有‘花史氏’连环章。”)

 子部小说类

7.《京江后七子诗钞》七卷集部总集类 存

8.《焦东阁诗存》一卷

集部别集类 存

9.《焦东阁诗词稿》 集部别集类

10.《焦东诗话》(见《京江后七子诗钞》扉页,谓续出)集部诗文评类

11.《焦东丛书》丛部自著丛书类

以上考证,只是一家之言,甚为粗略,谨求教于高明读者。

标签:;  ;  ;  ;  ;  ;  ;  

“胶东周盛”,即丹都周伯义--清代中国古典小说“扬州梦”作者考_小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