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学生学习数学五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生学习论文,途径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新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迫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戴着面具做痛苦表演,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科学;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那么,究竟如何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呢?
一、创设体验过程的情境
课堂情境极为复杂。从不同层面上看,课堂既呈现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课程又呈现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课堂还呈现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总之,课堂是动态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比得出数学结论更具有意义。因为在体验过程中,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怎样学习;能帮助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因此,要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创设体验过程的情境尤为重要。
案例1
在二年级小学生中教学“确定位置”,特别是让学生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4个方向,学生必须从其亲历中获得认知和情感,否则,难以辨认不同的方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对教材(苏教版)的情境进行适当调整。针对不同地域学校,分别设计了以下学生熟悉的示意图:
这种情境的调整与设计,更有利于学生亲历过程、体验过程。
案例2
小学三年级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读、写一些数字。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数的意义,更没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和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一位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两个方案:
一是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哪些信息是用万以内数来表示的;二是给学生播放一个录像片,上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长江源头海拔大约6543米;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约是4028米;世界第一斜拉索桥——上海杨浦大桥全长8354米……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壮丽的图景,形象地理解了图中的每一个数字,体验了数的运用,感受了自然界与数的关系,加深了数感。
当每位儿童都沉浸在学习之中而忘却了自己曾是被迫而来的时候,学习的情境就是积极的。达到这种状态可以促使每位学生抓紧目标。惟有如此,儿童才会被感动。
二、提出感悟生活的问题
儿童学习数学,应该体验现实,感悟生活的真谛。而数学学习又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感动儿童学习数学的关键。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案例3
一位老师在上“百分数意义”时,她在屏幕上打出“走进西部”的图像并给学生出示了一组数据:
1.西部地区面积54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面积的56%。其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约占48%。
2.西部地区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36%;石油储量约占全国的12%;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的53%。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就有120多种,约占全国的85.7%。
3.西部地区人口2.85亿,约占全国人口的23%。
接着,教师提出:读到这些数据,你想到了什么?
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问:“从这些数据上看到,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是那么的丰富,西部人口又那么少,为什么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还不富裕?”话音刚落,全班所有学生都沸腾起来了。其中一位学生说:“我们只要比一比56%和48%这两个百分数,就可以找到答案了。恶劣的生存环境是造成西部地区人民贫穷的一个根本原因。”另一位同学争论说:“恶劣的环境是造成西部地区人民贫穷的一个根本原因。”另一位同学争论说:“恶劣的环境造成西部地区交通不便,长期封闭,不能对外界开放,所以造成了经济不发展。”还有的学生想到了西部的教育落后,人才资源缺乏等等。其中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尽管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好,但我认为西部有丰富的资源有待开发。我从电视上看到,西部的好多自然环境比我们东部保护得好。我认为参加西部大开发很有作为。”
这位老师用赞许的目光深情地看着这位学生。
从这里可以看出,没有感悟生活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三、组织互动参与的课堂
教学的本真意义是互动与参与,教学的本质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对话,教学中使用语言的互动行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提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目前,新课程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明确的分工,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
必须明确,课堂是师生共有课堂,而且更是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整、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提高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教师应在课堂里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产生互动的学习氛围。
案例4
一位老师在一年级教学“我们认识的数”一课时,根据教材中设置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实验、猜想、讨论、交流等等。全体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的学习活动,并且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就在这时,教师突然问:在我们学校校园里,你还能数出哪些物体的个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有的说,我可以数班上的桌子,有的说,我数班上的凳子……这时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说:老师,我上学进校门时,数了从校门口到我们教学楼的方块砖有98块。在这位学生启发下,又有一位小朋友说:老师,我下课时数了我们教学楼面前有56棵小松树。就这样,学生又一次在互动中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由此可见,一个互动参与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是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提出,有活力、有智慧和有情趣的课堂有6个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这就说明,学习的主要意义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
四、设计启迪思考的练习
一堂好的数学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与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我们的练习设计就在于学生的互动和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力器官。必须提出的是,这里的“练习”,不单纯是做几道书面习题,它包括实验、调查、搜集信息和解决有关问题等,也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案例5
一位老师在一年级小学生初步认识的人民币以后,布置了一道练习:回家让爸爸妈妈给50元一张的人民币,自己独立的到超市去购买26元钱的东西,多余的钱找回给爸爸妈妈,买的东西种类越多越好。第二天将买的这些东西带到学校来交流。第二天教师组织了一个实践活动课: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买了哪些东西,说出每种东西的价钱,并交流买的过程一些策略。然后,由小组长组织将小组里购买的东西分类统计,并算出小组里购买同一类东西的数量,再把各组的统计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
这样的练习,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和管理知识,也是对课堂的进一步延伸和开放,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是一次“回授”。
案例6
一位老师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后,他给学生布置了写“数学日记”的练习,其中一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这样写道:“三角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这部分知识我学得很好。上课时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放学回家路上发现建筑工人搭的竹架高高的,点了一下,大约有十几层,叔叔们都用竹竿在竹架上扎一个个大三角形,竹架就安稳了。原来是应用了我们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数学知识真有用啊!我到家后立即拿出课本,认真地自学有关三角形还没有教的知识。老师您还没教我就知道了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分成几种不同的三角形。还懂得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呢!”
有人也许会问,这是数学练习吗?甚至这能叫“练习”吗?是的!这是练习,这是一个心灵沟通、体验情感的练习,它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兴趣,而且还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
五、构建享受成功的评价
课程目标最终将由学习的结果来表现,不能没有结果的学习,也不能学习没有结果。传统的教育评价就是单纯的考试成绩,学生为应付每学期最后的一张试卷而背着沉重的负担。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的评价就要给学生全面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要构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评价。
案例7
一个三年级班级,在期终学习结果的评价中安排了这样一次实践活动:先估计一下自己家离学校有多少米(千米),再估算一下每次自己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时间。如果学校规定每天上午8:00到校,你最迟什么时间离开家?(要考虑过几条马路,遇几个红绿灯和到校的交通工具等)并规定这个活动在两天内完成。
结果每位学生都在认真地有步骤有计划地完成这项活动,并且在完成过程中进行交流和争论。例如从家到学校的时间,过去好多学生都没有注意,有的学生在路上耽误了好多时间。在这次活动中,全班每位同学都经两次以上的演练。学生上学有步行到校的,有坐公交车到校的,也有是家长用车送到学校。他们都认为估计的路程和时间越精确,说明活动越是成功。(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凡是平时是家长送到学校的学生,通过这次活动,绝大部分都不要家长送了。)
这个班级选择这样的评价活动很有意义,收到这样几方面效果:
1.整合了各学科的知识。因为这个活动,是以数学学科为主,涉及到好多学科的知识,如交通规则、地理位置、行为习惯等等。
2.关注养成教育的隐性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时效观念、遵守交通规则和学会独立的良好习惯等等。
3.活动过程中,既有合作,也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活动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各人都不尽相同。这样既给学生一个空间,也给学生一个冲突。
4.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
我以为这种评价还给我们几点启示:
1.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2.实践性评价有利于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3.留有空间和时间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体验过程,享受成功。
4.这样的评价没有给学生过重的压力,但有一定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