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血常规
在临床疾检测中,常见的一种检测方式就是血常规检验,这种检测方式能帮助医生初步了解及判断患者病情,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检测方式[1]。对于幼儿来说,相比于静脉血采集,更倾向于采集末梢血[2]。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常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出现偏差,进而不能较好的判断疾病[3]。本文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300例,观察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4月至2018年9月,选取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幼儿300例,男性、女性分别为167例、133例,年龄1至5(2.57±0.32)岁。
1.2方法
幼儿均进行末梢血检验,仪器为希森美康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1000i(日本希森美康有限公司生产)。将采取的末梢血分别置于抗凝管中,每份约100ul摇匀后放置于20至25℃的室温中,然后在采集即刻、30min、2h、4h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观察采集即刻、30min、2h、4h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血红蛋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即刻检验血小板(251.3±70.4)×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9.10±0.68)PL,血小板分布宽度(15.37±2.0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4.9±11.4)%,淋巴细胞百分比(55.8±9.7)%,与放置4h相比,P<0.05,放置30min、2h、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P>0.05,见表1。
3讨论
血常规检测是一种临床常见操作,主要对患者采集的静脉血、末梢血标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检测技术,能根据结果了解患者病情及健康情况,找出病因,尽早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临床上,检测时常采集静脉血,但是对于幼儿来说,静脉血的采集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多采集末梢血进行检测。采集末梢血置于温室中,血小板会出现可逆性聚集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就要考虑检验时间会影响检测结果,不利于医生对幼儿病情进行准确判断[4]。
本文结果中,即刻检验血小板(251.3±70.4)×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9.10±0.68)PL,血小板分布宽度(15.37±2.0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4.9±11.4)%,淋巴细胞百分比(55.8±9.7)%,与放置4h相比,P<0.05,放置30min、2h、4h检验与即刻检验相比,P>0.05。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导致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差异的原因较多,如样品数量、工作人员数量等,进而导致检验结果偏差,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末梢血采集后放置时间2h后,由于抗凝剂等的影响,会导致血小板肿胀、破裂,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由此可见,检测结果会受到不同检验时间的影响,且影响较大。有研究表明,针对存在血小板异常的患者,仪器法变异系数高于镜检法,因此,这类患者应进行手工技术复检,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血常规检测数量存在差异,发送报告的时间也存在差异,有些基层医疗场所,由于就诊患者少且不需要排队,因此,可在末梢血采集后立刻进行检测,发送报告时间较短。
所以,在血常规检验中,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不能即刻检验,需要放置5-10分钟,同时放置时间不能多于2h,因此,要控制好幼儿末梢血放置时间,保证检验结果稳定性,提高检验结果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恒.末梢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6(23):3609-3610.
[2]王娴默,肖林,李彦林.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12-13.
[3]冯子阳,祝丽双,唐河山,等.标本放置时间对成分献血者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7):704-705.
[4]谢萍,李键.不同模式检测血常规对PLT、WBC、Hb及RBC影响的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6):1577-1579.
[5]刘茜,豆虎,LIUXi,等.不同储存条件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1):49-52.
论文作者:肖方洪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末梢论文; 血小板论文; 时间论文; 血常规论文; 幼儿论文; 百分比论文; 粒细胞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