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之下,推动住宅建筑向着节能层面设计是紧跟时代、行业趋势的重要途径。这也需要建筑设计秉持“绿色节能”理念,以社会实际、大众需求为导向展开设计。但当前节能设计仍旧伴有诸多问题,下面便针对此类问题展开探析,随后总结相应的节能设计策略,为增强住宅建筑的绿色效益夯实基础。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有效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可持续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绿色、节能、环保的居住建筑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提高住宅建筑的能效,实现建筑节能,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研究节能住宅设计的应用对今后节能住宅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现存问题探析
1.1建筑设计未能契合节能需求
有的开发商虽然知道推动住宅建设向着节能层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实际设计并未有效落实。部分投资并不能契合节能设计,进而造成无谓的浪费。同时实际操作时也没有对施工投资进行把控,进而导致建筑成本无法控制于预算之内,此时若施工单位发现问题,那么施工时原本的节能设计可能会改变,最初方案也便很难落实。
1.2节能设计相对单一且深度不够
现阶段,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其节能设计并未对节能因素做到全面考虑,权衡方面也欠缺综合性。很多设计人员仅仅是对部分简单的节能环节加以考虑,并且部分建筑设计也没有对门窗、屋顶等进行节能考虑,多是依照常规形式的设计规律进行,没有添加节能设计。不论是建筑外墙还是屋面均会因未添加节能设计而消耗较多能源,进而加大建筑整体的能耗量。部分开发商针对住宅建筑进行开发时,为了确保建筑的节能、绿色水平契合相关标准,仅仅是为了“节能”而节能,其深度很难契合节能需求。节能设计多是通过建筑表面来呈现,或者说仅能够从表面来显现节能设计,但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建筑节能在施工层面质量也不容乐观,不论是节能设计还是施工效果均无法得到保障。
1.3验收环节科学性相对欠缺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需要借助验收环节来对节能设计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但是具体实施时在验收方法上面显得不够明确,不论是检测规则还是检测标准均相对欠缺,那么验收效果便很难契合预期标准,使得节能设计无法得到保障,对于后续住宅应用影响较大。
2建筑节能技术
2.1屋面节能设计
作为建筑的外部结构,其内外温差和屋顶的热量消耗明显大于任何一面墙,因此屋顶的节能设计应予以重视。第一,储水设计。设计师可以在坚硬的防水层之上建造一个蓄水层,利用水蒸发来驱散一部分太阳射线的辐射热,从而降低屋顶温度,提供良好的隔热效果。其次,可以进行倒置式屋面设计。这种设计方法打破了以往屋顶结构的概念,建筑保温层设计在屋顶的防水层之上。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可以选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例如CFC四合一隔热板,它为保温(隔热)、防护、防火、装饰一体化的产品,利用经过特殊防水处理的CFC板为芯材,表面复合硬质面层作为耐磨层及饰面层,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屋面的保温。
2.2门窗节能技术
现代建筑不仅从房屋的供暖设备入手,而且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采集太阳能,将房屋的门窗结构和材料进行的改进,将以往的钢、铝合金材料的门窗更替为现代的铝木复合门和玻璃门窗,大大增加了冬季室内保暖效果;另一方面,不仅仅是提高了门窗材料的保温性能,现代门窗技术更是在密闭方面做出了努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而言之,民用建筑关于节能材料,不仅仅是在材料上进行了改进,而且在门窗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采光通风面积及效果。
2.3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能源,如果我们能够将有关的太阳能技术进行开发和创新,将会带来巨大的效益,这也是高耗能企业或是建筑所追求的。因为其不仅仅可以节约能源低能耗,而且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有利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在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第一步。另一方面,太阳能有着免费、清洁的优点,能否在住宅建筑充分利用将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与否,有着重大意义。太阳能技术主要包括两大技术分别是光电技术和光热技术,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较为常见的就是光热技术,所谓太阳能光电技术就是在白天,通过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然后储存在特定的装置中,在晚上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白天储存的电能,通过放点控制装置将电能释放出来,来满足路灯、室内照明以及其他需电设备。而太阳能光热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太阳能转化就是将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热能的技术。
3住宅建筑推动节能设计的有效策略
3.1新能源或新技术的应用
现在各项新能源、新技术在不断兴起,但实际工程施工中却并没有用到很多新能源或新技术:①因为技术手段的不成熟;②因为新能源或新技术的应用造价成本过高,地热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使用多年,但却应用的并不十分广泛,而且用途也不是十分明显,至少在住宅建筑中不能代替电能。这就需要技术手段的创新来解决成本问题,也需要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使用,政府机关要颁布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新技术、新能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2建筑体型及其空间组织设计
对于节能设计而言,为了避免建筑及其外部出现频繁性的热量交换,需要对其体型以及空间组织进行考虑。首先,建筑体型系统指的是建筑外表面积及其内部体积之间的比值,若外部环境保持一定的状况下,其体型系数通常与能量消耗联系密切。若系数增大,那么建筑物相应的散热量便会提升,能量消耗也就更多。因此设计时需要借助相应措施来对其体型系统进行把控。因为该系数通常和平面分布、形状、通风与采光等联系密切,所以设计人员除了确保建筑功能契合住户需要之外,还应改善其空间组织设计,可以从横竖方向来分离建筑平面,确保室内环境足够合理,从而强化节能效果。
3.3减少设计和施工中的人为污染
住宅建设过程中产生建筑污染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在设计节能住宅时,应首先考虑潜在污染,严重污染的情况和较轻的污染应该分清,以减少相对严重的污染,例如固体废物污染、扬尘污染和噪声污染,尽量避免施工造成的交通拥堵。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可以减少因施工污染影响到周围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同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施工的时间,减少对人们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的影响,减少干扰的可能性,有效地保护住宅建筑的施工过程。
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企业不断壮大,建筑业的能源消耗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为了不断提高住宅建筑能耗利用率,完成住宅建筑节能,节能住宅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在确保住宅功能契合大众需要的同时,需要住宅建筑秉持“绿色节能”的理念展开建筑设计,以此推动建筑建设向着节能化发展。当前节能设计仍旧存在的设计单一、深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人员需要从围护结构、平面设计、建材使用、建筑体型以及光条件等层面出发展开设计,有效强化节能效果,为提升住宅建筑的绿色效益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东生.节能设计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6(6)
[2]董代全.建筑物全生命周期节能策略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8.
[3]陈华,郭娟利,贾怡红,等.建筑节能参数对全年耗热量的影响研究[J].建筑节能,2018,46(1):90-94.
论文作者:李晴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节能论文; 建筑论文; 住宅论文; 技术论文; 太阳能论文; 建筑节能论文; 门窗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