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张利

张利 (中一东北国际医院;辽宁沈阳110013)【摘要】目的:评判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挑选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的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以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处理,分为观察组、参照组,每组各(n=30)。观察组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参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咽鼓管功能障碍量表ETDQ-7评分比较(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ETDQ-7评分比较(P<0.05)。结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接受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效果显著,同时利于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关键词: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价值分泌性中耳炎,也可以叫作渗出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感染、免疫反应等均为引发该病的基本原因[1]。临床表现:耳痛、听力下降、耳内闭塞、耳鸣等。本文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主,比较采取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常规手术的临床效果。1.一般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随机平行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分为了观察组30例、参照组3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岁15~70,平均年龄(42.5±4.4)岁。参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3.2±4.5)岁。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P>0.05。入选标准:①通过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2];②接受耳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有中耳积液;③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器质性功能障碍;②咽鼓管畸形;③手术禁忌。1.2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鼓膜置管术治疗,手术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在鼓膜前下象限作弧形切口,逐层将患者皮肤组织切开,将骨膜分开、负压吸引黏膜。充分冲洗术腔后,在骨膜切口局部置入T型通风管。观察组通过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实行咽鼓管测压,将咽鼓管开放后测定进到中耳气体。然后进行咽鼓管球囊扩张,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麻醉,收缩鼻腔5min,通过导管尖端于70°下放置咽鼓管鼻咽入口,以导管导入导丝、直至咽鼓管位置,予以水泵加压、打胀球囊处理,缓慢增加到10atm,时间为2min。最后实行水泵减压、吸引负压,将导丝、球囊退出后,吸除咽鼓管四周分泌物。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ETDQ-7评分。临床效果的判定:经治疗鼓室导抗图恢复到A型,且骨气导差在10dB以下,显效。经治疗鼓室导抗图恢复到As型和C型,同时骨气导差有一定缓解,有效。经治疗没有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标准,无效。前2项指标相加/100%=总有效率。经咽鼓管功能障碍量表ETDQ-7对患者咽鼓管功能评分,分数更低表示改善效果更好。1.4统计学分析处理方法本研究的临床数据以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5.0为主处理,计数资料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以率%形式表示、X2统计检验;计量资料两组手术前、后ETDQ-7评分对比以均数差X±S方式体现、t统计检验。组间比较结果为P<0.05,为统计学意义存在。2.结果2.1 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3.讨论慢性中耳炎发生后,致使患者出现听力下降表现,通过常规手术鼓膜置管术治疗,利于促使鼓室腔中耳积液排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症状。不足:部分患者置管脱出后易发生中耳积液复发情况,严重情况会诱发骨膜再穿孔,无法很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所以应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治疗[3]。本次研究应用的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利于在特定压力球囊条件下持续扩张咽鼓管、峡部管腔,加速管腔恢复的进程,同时能够有效修复咽鼓管功能。总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效果理想,而且能改善患者咽鼓管功能。参考文献:[1]杨巍,刘亚峰.鼻窦炎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毒症病程中的角色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4):330-332.[2]杨静,赵守琴.咽鼓管乳头状瘤合并分泌性中耳炎一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53(11):851-852.[3]肖林,寇巍,胡思洁等.腭裂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43(2):94-97.

论文作者:张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  ;  ;  ;  ;  ;  ;  ;  

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张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