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局面论文,二五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是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贯彻实施好《纲要》,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强调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努力编制出一个反映人民意愿、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规划。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了规划《纲要》起草小组,在历时两年多的编制过程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组织70多个研究机构,完成了5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收到社会各界的建议6.47万多份,多次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反复起草修改20多稿,最后形成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送审稿。在全国人代会期间,又根据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做了38处修改,最终形成目前发布的《纲要》。可以说,《纲要》的编制过程,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认识的过程,是一个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过程。《纲要》汇集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体现了国家战略与人民意愿的统一。
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关于指导思想
《纲要》根据中央《建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略。一是强调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坚持“一个主题”,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三是贯穿“一条主线”,即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四是明确基本着眼点,就是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与时俱进地谋划新思路新举措,为人民谋福祉。五是突出总体目标,就是要继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体现上述指导思想,《纲要》贯彻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着力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城乡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二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四是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五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关于主要目标
《纲要》在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等7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勾画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蓝图。同时,按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两类,设置了24个主要指标,为科学引导各方面的行为提供依据,为落实主题主线要求提供考核的标准。目标指标的设置,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坚持长短结合,做好“两个衔接”。即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进一步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做到当前和长远、五年和十年的有机结合。比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到2020年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要求,《纲要》明确提出了城镇化率累计提高4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率提高到2.2%的目标。
二是突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了经济结构、科技教育、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比如,针对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提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五年提高4个百分点的目标。
三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纲要》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问题,相应设置了9个主要指标,占指标总数的近4成。
四是强化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为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纲要》提出的12个约束性指标,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领域。例如,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明确了单位GDP能耗降低等指标。同时,新增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并在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中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
(三)关于政策导向
《纲要》围绕主题主线,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特别是需求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等突出矛盾;围绕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等,进一步明确了“十项政策导向”: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这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的必要手段。二是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这是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增长能力的重要着力点。三是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这是提高投资效益、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四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出路。五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这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六是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这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在要求。七是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这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八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的首要任务。九是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这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必然要求。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十项政策导向”是“十二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是政府制定各项政策和年度计划的基本方向,也是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强烈信号,它突出强调要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居民收入增长、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基础上,目的是为了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真正引导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各方面的注意力和工作重心切实转换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统一,实现当前发展与长期持续发展的统一。
关于“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
这里重点介绍7个方面。
(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在我国实现30多年高速增长后,仍然强调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在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仍排在100位以后,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解决我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矛盾,最终还是要靠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抓住并用好机遇就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作为承上启下的五年,“十二五”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为后五年的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四是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压力长期存在。据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约1000万人,加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超过2000万。不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难以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难以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纲要》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要求,统筹考虑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特别是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有空间的基础上,将“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长速度确定为7%。
在未来一个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建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充分挖掘和释放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既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深度调整,外需增长可能放缓。国际经验也表明,立足内需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有占世界20%的人口,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同时,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建设都孕育着巨大的需求。基于以上考虑,《纲要》在政策导向中明确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并将扩大内需战略贯彻落实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相关篇章,从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多措齐举,力争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同时,强调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共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
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从当前的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复苏基础还很脆弱,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尚未消除。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通胀预期有所增加,一些影响经济平稳增长的因素还在显现。《纲要》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一个重要政策导向,强调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强调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强调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的有机结合,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切实实现经济增长与质量、效益的统一。
(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满足13亿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的重大举措,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具体来讲,第一,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看,全球需求结构面临深刻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必将对我国部分面向外需的生产能力带来压力和挑战,迫切要求我们主动适应国际需求结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城乡居民对消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也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提供质量更好、更能满足群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第二,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制造业大而不强,一些行业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产能低水平过剩、集约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而且不利于缓解就业状况,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第三,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我国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以制造业为例,我国已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但多数行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仍严重依赖进口。随着国内资源要素成本上升和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我国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逐步减弱。在各国都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产业结构将有可能被长期锁定在国际分工的低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基于上述考虑,《纲要》分别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三篇,对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进行了部署。总的思路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要增强三次产业的协调性,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加快发展服务业,使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同发展。二是要把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整体素质。
《纲要》针对不同产业的发展,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举措: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强调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我国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及在党和国家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不能动摇。在改造提升制造业方面,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装备制造、船舶、汽车、冶金、建材、石化、轻纺等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与兼并重组。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提出要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加快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在积极发展服务业方面,强调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水平。
(三)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生活达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面临两大难点:从人口结构看,重点在农民,难点也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从空间结构看,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没有西部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因此,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长期任务,也是“十二五”时期要着力抓好的迫切任务,必须打赢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攻坚战。
改革开放之初,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了率先发展。上世纪末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有力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随着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需要进一步丰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首先,要从以人为本出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在区域发展中,要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的差距,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不同地区的居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其次,要更加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发展条件迥异,要素禀赋各具特色。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增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引导各地区发挥好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第三,要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既有丰富的资源,也有巨大的内需空间,是我国发展的回旋余地所在。今后要在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在中西部培育壮大一批集聚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极,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纲要》在区域发展篇中提出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任务。这两大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完整战略格局。
要继续实施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坚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优先位置。西部地区,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点是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中部地区,重点是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三基地一枢纽”的地位。东部地区,重点是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同时,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要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家战略,这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国家区域调控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必将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为此,《纲要》对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了强调和进一步细化。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主要是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细化落实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特别是对限制和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通过加大生态补偿力度,使其更加自觉地把精力放到保护生态上来。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标志,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内需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这意味着有一半以上人口将工作和生活在城镇,这是我国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此,既要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重要机遇。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和两难选择,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有序引导好城镇化进程。
《纲要》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强城镇化管理,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把符合城镇落户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在这一问题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积极稳妥的态度,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特别是要充分尊重农民在进城或留乡问题上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即使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目前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仍将有4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同时,城乡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为此,《纲要》提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一,建设“两型社会”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从能源储量看,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满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源资源进口越来越多,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50%,供应风险明显增加。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
第二,建设“两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损害成本大,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弊端。我国单位GDP能耗明显偏高,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已居世界前列。
第三,建设“两型社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种需要不仅应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容忽视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的重要因素。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纲要》提出了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总体要求,并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一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明确提出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并要求在能源规划中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二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和节约各类资源,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使资源产出率提高15%。四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积极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环境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五是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六是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基础上,积极开展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点上。从国际看,全球进入创新密集时代,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可能引发全球产业结构新一轮变革。这既有可能强化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长期占优势的局面,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科技水平差距,对依靠现有技术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生产能力造成严重冲击。同时,也为在更多领域同步参与新一轮科技创新,在一些关键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提升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契机。从国内看,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许多核心技术、大型成套设备、关键元器件和重要基础件都受制于人,严重依赖进口,随着我国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不断减弱,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的任务更为紧迫;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创新队伍,研发投入总额已位居世界第三,近年来在航天航空、大型计算机、高速铁路等领域取得骄人成绩,已具有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因此,既要有忧患意识,也要有机遇意识,既要迎难而上,又要满怀信心。
基于上述考虑,《纲要》强调,“十二五”时期,要以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中长期规划《纲要》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形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格局。在科技创新方面,首先,要选择好创新路径,特别是要着眼于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制高点,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集中攻关,努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其次,要构建好创新体系,重点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第三,要营造好创新环境,通过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等,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在教育发展方面,一是要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并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二是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完善教育体系,使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三是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进考试招生办法,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针对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造就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优先是《纲要》的一个突出特点,《纲要》处处体现着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十一五”时期,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事业加快发展,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展开。但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高、分布不均衡,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仍比较突出,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大幅提高,人均年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和133.6元增加到2010年的1.91万元和5919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格局初步形成。但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仍不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且呈下降趋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三是社会管理面临新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利益关系和诉求日趋复杂多样,加之人口流动和信息传播加快,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增强、参与能力提升,以及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社会管理的复杂性。
《纲要》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把解决好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完善制度和增加投入两个方面强化保障措施,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的首要任务,并首次明确了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强调政府要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增加财政投入,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二是从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发展社会救助事业等方面,制定了多项措施,特别是提出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要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统筹建设一批重大民生工程。三是把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作为重大任务,提出要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四是适应形势变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制。
(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我国目前所取得的发展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十二五”时期,要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随着利益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改革涉及许多深层次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已进人“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要有打攻坚战的勇气和准备。首先,要搞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目前很多领域的丁作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把各项改革措施联系起来,进行通盘考虑,设计出系统方案,这样才能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而且强化改革的制度性设计,也可以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其次,要把握好改革的顺序和重点。改革措施出台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各个步骤环环相扣,只有权衡利弊,合理安排顺序,才能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和步骤,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第三,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以坚决的态度推进改革,也要充分考虑相关方面的承受能力,特别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注重总结基层好的做法和经验。《纲要》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等方面,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下一步,还要根据《纲要》确定的改革方向,编制和实施《重点领域改革规划》,扎实地推进这些领域的改革工作。
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经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放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通过利用国际市场和引进资金,不仅拓展了我国的市场空间,增加了就业,还带来了技术、管理、人才和理念的更新,外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强调扩大内需,并不是要压缩外需,而是在开放背景下的扩大内需,与改革开放前在封闭半封闭条件下不得不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完全不同的。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继续保持并增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关键是要突出“两个转变”:一个是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所谓稳定和拓展外需,是建立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并不是单纯地扩大出口规模,而是要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同时,要发挥我国巨大市场规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步扩大进口,并发挥好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优化贸易收支结构。另一个是由吸收外资为主转向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并重。在保持利用外资大国地位的同时,还要逐步扮演好对外投资大国的新角色,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这也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在突出这“两个转变”的同时,《纲要》还提出了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重要任务。《纲要》从扩大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的角度,提出要深化沿海开放,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开放,通过协同推动沿海、内陆、沿边开放,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
除了上述7个方面,《纲要》还阐述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的重大任务和保障措施。
关于规划的组织实施
(一)完善综合评价考核
对《纲要》中明确的重要指标和主要任务,应结合各地实际,科学合理地提出分解落实的办法,特别是要做好约束性指标的分解落实。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是政绩考核的核心,也是引导各方面行为的重要风向标。针对过去绩效考核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轻社会的情况,在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上,要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要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有反映经济发展数量的指标,更要有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指标;既要反映经济发展的情况,更要反映民生改善的情况、反映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二)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规划监测评估是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曾开展了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推进规划监测评估工作的制度化。一是要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估。为强化动态监测,《纲要》提出,在继续开展中期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要对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并提交规划实施进展情况报告,向社会公布。二是要做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对主要指标应当设置年度目标,充分体现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年度计划报告要分析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三是要强化评估结果的运用。评估结果要能够迅速反馈到决策层面,并根据评估报告提出的建议对规划的方案进行修正,对规划实施不力的领域强化实施的举措。
(三)强化专项规划支撑
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总体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和抓手。《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重点工程,有相当一部分都需要在专项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做好专项规划的编制对推动《纲要》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组织编制好国家级专项规划,特别是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要编制并实施好18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把《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规范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围绕起草、衔接、论证、实施等环节,创新专项规划工作方法,确保专项规划符合总体规划方向、与相关规划相协调,切实形成落实《纲要》的合力。三是增强专项规划的可操作性,要在做深做实上下工夫,发展目标尽可能量化,发展任务尽可能具体明确、重点突出,政策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以切实为“十二五”时期指导特定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四)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纲要》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主要是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各级政府必须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推动规划顺利实施,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全国人民的创造力;又要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特别是要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因篇幅所限,略有删节)
标签:十二五规划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科学论文; 战略实施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产业规划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