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工会理论的探索、要点及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要点论文,工会论文,特色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工会理论,最早萌发于苏区、根据地、解放区的工运方针和政策之中,尤其是解放战争后期“六次劳大”通过的决议精神和方针、政策,不仅为新中国工会理论的创建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成为其开拓的起点。而后,在中国工人阶级取得政权的四十多年中,新的工会理论又经过长期艰难的探索,最后终于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容体系、逻辑结构和风格。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关于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工会存在客观基础的探讨
在建国前夕,李立三就得出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国营企业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是兼顾和协调国营企业中的公私矛盾。毛泽东提出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同时也是工会工作的方针。刘少奇进一步阐明了国营工厂内部的基本矛盾、性质和解决方法。他认为,工人阶级的国家把工厂收为国有,国营工厂内部就再没有对抗和剥削关系存在了,工厂管理机关与工人们的关系就从根本上变为一种同志式的关系了。工厂管理机关与工人群众之间的矛盾,应该用同志式的、和解的、团结的办法来处理。刘少奇的这篇文章,实际上为新中国工会存在的客观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赖若愚以此为基础,突出工会的本质属性、独特任务以及它与工人政党的区别和不同特点,阐明工会存在的必然和重要。他认为,党要从事计划经济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转变,在依靠全国人民的同时,首先要依靠工人阶级。党同工人阶级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工会实现的。他认为,工会的独特任务“在于联合和团结全体工人阶级,保护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并且以共产主义精神来影响、教育广大职工群众,使广大群众和自己的先锋队紧密地联系起来。”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只包括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它是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但它并不是工人阶级的“本队”,而工会却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它几乎包括工人阶级的全体成员,也可以说它是工人阶级的“本队”。正是由于有工会组织,才能把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和落后部分连结在一起,成为党团结本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纽带。赖若愚的这一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了工会的地位,并指导了工会工作的开展。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工会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客观事实出发,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要求,对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又从理论上进行了更全面、深刻的探讨。
2.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工会地位的探讨
首先,建国前夕,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后,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刘少奇强调把头等的和工作能力最强的干部派到工会去工作。总之,当时中共中央的加强和提高工会地位并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的指导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建国前后,李立三和刘少奇等同志开始对新中国工会理论探讨时,对工会的地位问题也有所阐明。李立三认为,一方面,要强调各级工会接受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对于基层工会,要特别强调其本质属性及特点,强调工会创建时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坚持自觉自愿的原则;强调党对工会的领导本着工人的工会大家办的宗旨,工会干部通过会员民主选举;党的指示、决定,通过党员的宣传,说服工会会员行动起来,把党的决定变成群众的决定。在工会与行政的关系上,他认为,工会是行政的依靠,又需要行政的帮助。二者在维护国家和整体利益方面,基本立场是一致的;但在关于工人个人利益的具体立场往往是不一致的。工会和行政的工作应有所侧重。在调整二者的意见分歧时,李立三认为,工会与行政的矛盾性质,是属于同一阶级的内部矛盾,应采取平等、协商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采取相互帮助、相互补充和协调的方法解决。刘少奇对此问题的观点与李立三是基本一致的。他认为党与行政一定要重视工会,彼此的矛盾,应该用同志式的、和解的、团结的办法来处理。总之,李立三和刘少奇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如果说有不同,那就是,后者的观点是建立在前者探讨的基础上而又比前者全面、深刻和准确。
再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计划经济建设时期,赖若愚认为,所谓工会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是工会与各方面的关系问题,这里尤其以工会和党、政以及工人群众的关系最为重要。在党和工会的关系上,“工会必须接受党的领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组织上工会应该是独立的。工会要“根据群众的意见、习惯、爱好来开展具有工会特点的独立活动,这是保证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所必需的”。党对工会的领导,是通过工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去实现的。在工会与工人群众的关系上,赖若愚特别警告了工会脱离群众的危害,工会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群众,同时也必须经过群众,依靠群众。
最后,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到来之后,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工会十二大,这期间,中共中央领导人、广大工会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再次对工会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进行更为系统、深刻的探讨,逐渐理顺工会与党、政等外部关系以及工会内部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的文件、条例和政策,予以公布和实施,从而使工会的地位比建国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所提高。
3.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工会职能的探讨
首先,关于维护职能,根据列宁关于工会双保护的原则,李立三、刘少奇等同志,从新中国各级工会创建的伊始,就特别注意对其本质属性研究,强调工会既要坚决支持和保卫各级人民政权,在工矿企业教育工人个人利益、眼前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和长远利益,又要特别关怀和维护工人群众日常的、具体的利益。例如,赖若愚在李立三、刘少奇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计划经济建设时期的新特点,认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工会所具有的独特任务之所以仍然是保护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不仅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最后消灭阶级,工人阶级既然存在,就需要工会组织保护,而且还由于我们阵营中,必不可免地会长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官僚主义倾向,反对官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斗争。
其次,关于工会在生产建设中的职能,生产建设是工会的重要任务,在李立三主持全总工作时,他认为,工会的首要任务是动员、组织工人群众,协助行政完成政府规定的生产任务。他还说:“组织和领导工人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是工人阶级最高的利益,也是中国工会工作的最基本的任务。”赖若愚接替李立三主持全总工作后,进一步强调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主义工业化中的作用。在他领导和主持召开的中国工会七大、八大所制定的方针,都是以生产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新时期到来后,中国工会以实现“四化”为中心的思想更明确。
第三,关于工会的教育职能,早在共产党诞生前后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职能就列入首先或重要地位。建国后的四十多年里,在中国工会历次代表大会或全总召开的重要会议上,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工会的主要干部,都一再明确强调工会对广大职工群众的教育作用和职能。中国工会七大、八大所制定的工运方针中,把工会的教育职能列入以生产为中心的三项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新时期到来后,经过文革的沉重创伤和痛定思痛,对工会的教育职能的探讨又有新的进展。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向工会九大的致词中指出:“工会要教育全体会员认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意义,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管理、技术和文化水平。”从而为这一时期工会的教育职能提出明确的方向。不久,在工会十大、十一大上,又强调中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和主人翁地位,强调工人阶级在坚持社会主义新时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伟大斗争中,一定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把广大职工教育和培养成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和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四,社会主义新时期到来后,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的新路子。
经过工会十大尤其是十一、十二大,在广泛吸收自六次劳大以来所有工运理论探讨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工会终于明确宣布具有维护、建设、教育、参与四项职能,从而使新中国工会理论开出灿烂之花。
4.建国以来工运理论探索的特色
新中国工会理论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探索与实践,不仅有自己的内容体系,而且独具特色。
第一,探讨理论时指导思想正确。纵观建国以来工会理论探讨的内容及经过,自始至终贯彻一条线,即是为了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总方针,开拓和振兴工运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工会这个组织形式,加强党与广大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便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做到“既教育职工群众正确对待国家利益,又要组织职工群众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总之,其开拓工会理论指导思想的核心,就是为了党和工人阶级更好地创建和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和奔向共产主义。
第二,探讨理论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从建国前后到社会主义新时期,新中国工会理论的开拓者、继承者探讨工会理论时,都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紧密结合中国工人运动的实际,并参照国际尤其是苏联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周密调查,反复思考和不断实践,从而才不断地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和工会实际的理论。
第三,勇于开拓的求实精神。在建国前后,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工运领袖,就是根据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和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性质,来确定工运的方针和政策,特别强调为发展生产一定要兼顾劳资和公私两方面的利益。不久,在赖若愚探索工会理论的过程中,既有李立三被错误批判的前车之鉴,又有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日益“左”倾以及政治体制越来越高度集中的不利形势,他以无限忠于工人阶级和党的一颗赤心,毅然决然开拓于工会的政治地位、独特任务尤其与党政关系这些重大而敏感的理论领域,并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扩大和国内尤其国际形势特别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广大工会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又在从事更艰难和伟大的理论开拓,从而指导新中国的工会理论和工作又跨入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