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贸易转折对国内外钢价动态关系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钢价论文,国内外论文,关系论文,动态论文,钢铁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12-0009-05
2005年是中国钢铁贸易由一个长期净进口大国首次转变为钢铁净出口国的“转折年”。2006年实现年净出口钢材3062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3016万吨,相当于2006年新增产量的40%,成为全球头号钢铁产品出口国。钢铁贸易的转折,使中国钢铁成为世界市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更多的国外评论开始关注中国钢铁,有客观的分析[1,2],也有非理性的抨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行动,如“中国钢铁威胁论”[3~5]、“产能过剩论”[6]和日益增加的贸易摩擦[7]。因此,以开放的市场视角,将钢材价格作为市场行情的指针来比较分析钢铁贸易转折前后国内外钢材市场互动及其波动关系的变化,研究如何辩证地看待中国钢铁给国际市场带来的影响,是冲击?威胁?还是相互促进?对于避免过度的低价竞争和贸易摩擦,实现钢材产品的价格回归,提高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国内外有关钢铁贸易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贸易策略的制定[8,9]、贸易保护政策的影响[10]和反倾销问题上[11]。Richardson的研究从进口国的角度分析了东欧国家钢材的大量出口对欧洲市场钢材价格的影响[12],类似的还有Gallet对美国钢材价格波动的研究[13];Barbezat的研究发现国际钢铁出口卡特尔通过卡特尔联盟实现统一定价,有效垄断了钢铁进口国的资源,从而对全球钢材的某些细分市场的价格产生了显著的影响[14]。尽管上述研究的结论都反映了钢铁贸易对钢材市场价格变动有显著影响,但总的来说,有关钢铁贸易的转变对地区市场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是有关钢铁贸易的变化对于不同地区市场间关系影响的研究更是少有涉及,且缺乏基于时间序列的长期动态的计量分析。因为同比增长率的比较存在着基数高低的问题[15],不能全面地分析贸易变化对市场的影响,而基于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既可以突出长期的趋势和关系,也可以反映在长期关系中短期波动的影响。因此,本文以2005中国钢铁贸易的进出口逆转为转折点,从国内外钢材市场的互动性以及价格波动关系两个方面来比较转折点前后国内外钢材市场动态关系的变化。
一、数据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由上海钢联电子商务公司发布的MYspic,具有发布及时性与不间断性,使其在行业内和学术界的影响力日趋扩大[16],选择该指数中的综合周指数作为国内钢材价格(以下简称中国钢价)。以2005年1月7日为中国钢铁贸易逆转的起点,其中2005年1月7日前的钢材价格指数记为FMYspic,2005年1月7日后的记为BMYspic,数据样本区间为自2000年7月28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周数据。
由英国商品研究所(CRU)编制和发布的CRUspi(全球钢材价格指数,www.cruspi.com),是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指数,选择其中的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作为全球市场的钢材价格(以下简称全球钢价),同样,2005年1月7日前的全球钢材价格指数记为FCRUspi,2005年1月7日后的记为BCRUspi,数据样本区间为2005年1月7日至2007年2月23日的周数据。
本文拟从国内外钢材市场的互动性以及价格的波动性两个方面对2005年中国钢铁贸易转折前后国内外钢材市场的动态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一)国内外钢材市场的互动关系检验方法首先,虽然各地市场各有特点,但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市场中,国内外钢材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应该具有长期一致性。为此,我们先对钢材价格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来确定序列的平稳性,如果价格序列是非平稳的,那么用传统最小二乘法检验无偏性是无效的。在此基础上,采用Engle和Grange的两步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国内外钢价序列进行两两协整检验,即分析那些潜在的随机趋势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
其次,依据资本流动性原理,国内外钢材市场的投资收益率应该是相等或相近的。这里需要计算变量序列的周收益率。用相邻两周的价格指数对数的一阶差分来表示钢材价格指数的周收益率,以转折前的中国钢材市场为例来说明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如下式:
最后,互动的市场必存在互动的作用机制,由于这种互动作用机制的存在,一个地区价格的变动或周收益率的变化可能是另一个地区价格变动或周收益率变化的原因,这就需要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验证转折点前后期国内外钢价、周收益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即转折点前期或后期全球的钢价和收益率是否分别对转折点前期或后期中国钢价和收益率的预测有帮助,反之亦然。
(二)波动关系检验方法如果两个价格序列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当建构他们之间短期联系的模型时,就需要用误差校正机制以确保系统长期均衡的信息能够被考虑在内,即需要建立VECM(误差修正模型)来进一步地考量这些价格序列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
以转折点前中国钢价与全球钢价的误差修正模型(VECM)为例,其模型可表示为:
钢材价格短期的波动可以由其自身的扰动所引起,也可能是受到相关市场变动的影响。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以从精细的层面来描述这种影响。
脉冲响应函数刻画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一次性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直接影响这个变量,并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内生变量。文中采用Pesaran和Shin提出的GIR(Generalised Impulse Responses)方法进行研究,避免协方差矩阵进行方差分解不唯一的缺点。
二、中国钢铁贸易转折前后国内外钢材市场的互动关系检验
(一)协整检验通过对转折点之前的中国钢价FMyspic和全球钢价FCRUspi序列以及转折点之后的国内钢价BMyspic与全球钢价BCRUspi进行ADF单位根检验,验证出上述序列均为单整I(1)序列,这样我们就不能用回归方程来描述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而要进行协整检验来考察这些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采用Engle和Granger的两步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FMyspic FCRUspi序列以及BMyspic与BCRUspi序列进行两两协整检验,结果见表1:
表1的检验结果显示,无论在转折点之前还是之后,中国与全球钢价序列都存在两两协整关系,转折之前的协整关系式表明全球钢价指数提高1点,相应的中国钢价指数就会提高0.7252点;转折点之后,全球钢价对中国钢价的影响力降低了,全球钢价指数提高1点。仅相应提高中国钢价指数0.6394点。
(二)周收益率均值与方差同一性检验为了验证国内外钢材市场收益率相等的假设,分别对转折点前后期国内外钢材市场的周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是否相同进行比较(见表2)。
表2结果显示,无论在转折点之前还是之后,中国与全球钢材周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都相等。
(三)Granger因果检验采用基于VAR (6)的模型分别对转折前后中国与全球钢材市场的价格和周收益率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见表3、4)。表3结果显示,转折前国内外钢材市场的价格和周收益率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然而,转折后由表4结果显示,中国与全球钢材市场不论是在价格还是周收益率上的互动关系均不存在了,转变为中国钢材市对全球钢材市在价格和周收益率上的单向引导关系。
1.转折前后,国内外钢材市场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也就意味着从长期来看,不论哪个市场价格的变化都不会过多地偏离于其他市场的价格;
2.转折前后,国内外钢材市场周收益率均值和方差相等。表明资本在不同的市场上逐利,其期望收益是同等的,也就是说并不存在资本倾向于流向某一个市场的可能性,且市场波动的风险也是相似的。这些都是国内外钢材市场互动的良好基础。
3.从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中,我们看到尽管在中国钢铁贸易转折前,国内外钢材市场在价格和周收益率上均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格局,但在中国钢铁贸易转折后,由于在国内外钢材市场上,仅存在中国对全球市场价格和周收益率的单向引导关系,并不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因此,这种互动性被中国钢价的单向引导所取代。
三、中国钢铁贸易转折前后国内外钢材市场价格波动关系检验
(一)VECM模型依据AIC规则,将式(2)和(3)整理可得转折前中国与全球钢价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4)、(5)式和转折后中国与全球钢价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6)、(7)式:
VECM模型反映了中国和全球钢价短期波动关系,与转折前相比,转折后中国钢价短期波动不再受到全球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而是受到误差修正项和自己的滞后一期差分的显著影响;全球钢价短期波动也仅只受到自己的滞后一期差分的显著影响。
(二)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图1、2分别为转折前后中国与全球钢价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其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周),纵轴表示钢材价格指数。
图1及图2中的全球钢价脉冲响应函数图显示,转折后全球钢价对其自身冲击的反应要大于转折前;而对中国钢价冲击的反应要小于转折前,只不过反应更迅速、持续期短。同样,图1及图2转折前后的中国钢价脉冲响应函数图显示,转折后中国钢价对其自身冲击的反应要大于转折前,且更迅速、持续期短;而对全球钢价冲击的反应也要大于转折前,且非常平稳,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图1:转折前国内外钢铁价格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图2:转折后国内外钢铁价格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四、结论
(一)中国钢铁贸易转折前,国内外钢材市场价格长期协整,且相互引导、互为因果这表明影响全球钢材价格的因素同时也在影响着中国市场,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形成了互动的关系。然而转折后,这种互动关系转变为中国钢价对全球钢材价格的单向引导关系,也就是说中国钢价的涨跌将预示着全球钢价的涨跌。这一方面表明,中国钢铁在全球市场有了“话语权”。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利于中国钢铁行业长期持续的开放发展的隐忧。
首先,从表面上看,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明显,然而,事实上中国钢铁产业除具备一定的劳动力优势外,在行业集中度、技术、产品结构等方面都不具有优势,仍然是“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考虑钢铁生产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目前的钢材价格与价值是严重偏离的,因此,在同世界主要国家进行贸易交换时,无法实现价格回归于价值,而是仍然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想要直接获取贸易利益只是一种短期行为;其次,钢材是一种具有销售半径的产品,出口产品的过度低价导致目前欧美市场和亚洲市场对我国钢铁业呈现了封锁和遏制的态势,贸易摩擦的加剧将会进一步阻碍我们去寻求较大的国外钢材消费市场。其结果可能会加剧国内企业的竞争,迫使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所付出的成本和阵痛是巨大的。最后,钢铁行业作为第二产业,过度的发展和投资,不利于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因此,钢铁贸易应遵循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兼顾各方利益的发展原则[9]。
(二)在长期协整的同时,国内外钢材价格也有着短期的波动中国钢铁贸易转折后,国内外市场的波动传导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市场的波动受误差修正项和自身的滞后一期差分的显著影响,全球市场的波动只受到自身的滞后一期差分的显著影响,两个市场波动均与对方市场的当期及滞后期差分不相关。此外,国内外钢材市场的波动中最明显的变化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的波动受到对方市场影响的反应滞后期都大大缩短,而持续期除中国钢价对全球钢价的冲击反应外,也都大大缩短了。这样的变化表明中国钢铁贸易转折后,中国钢铁市场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多地融入了国际市场。这对于中国钢铁企业在扩大开放和对外贸易中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