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柔性控制系统(TCS)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陆佳瑜[1](2020)在《发动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取代传统凸轮轴配气机构,能够实现发动机气门的全柔性控制,包括可变气门升程、可变气门相位以及可变开启持续期等技术,从而显着提升发动机的节能环保性能以及动力性能,契合国家节能环保的发展战略,是汽车发动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为了实现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全柔性控制,充分发挥其特点以及优势,需要对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进行精密的运动控制。但由于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工作环境复杂,其本身又是一个多系统耦合的非线性系统,给其运动控制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针对一种基于动圈式电磁直线执行器开发的新型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仿真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精密运动控制方法以及能耗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应用电磁驱动进气门的发动机试验台架。对某四缸发动机原型机进行了改装,用电磁驱动进气门取代原有的凸轮轴配气机构,构建了基于电磁驱动进气门的发动机试验台架。为了实现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在发动机上的实际应用,设计了一个能满足八气门同时控制的运动控制平台。构建了基于具有优越运算能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硬件系统,通过CAN总线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进行通信,并构建了控制系统的软件框架。最后构建了电动直线负载模拟平台,为后续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动控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建立了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及其非线性因素的数学模型。针对电磁直线执行器电磁力在不同位置下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二阶多项式的非线性电磁驱动力模型。针对执行器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问题,提出了正反运动方向下不同模型参数的Stribeck摩擦力模型。对排气门在不同工况下受到的排气压力进行拟合,得到了其简化的数学模型。此外还对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在高频状态下的迟滞特性进行了研究。这些模型的建立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动态性能和控制算法的研究提供了依据。(3)研究了电磁驱动配气进气门的全柔性精密运动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能够根据目标行程和目标响应时间规划出运动轨迹的四阶轨迹规划方法,为实现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全柔性控制提供了基础。根据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系统特性,设计了一种改进型双闭环自抗扰控制器。最终实现了电磁驱动进气门在发动机上的稳定运行。仿真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轨迹规划与改进型双闭环自抗扰控制器结合,能够在不改变控制参数的情况下,实现电磁驱动进气门的全柔性控制。最大跟踪误差在0.04mm以内,稳态精度可达0.02 mm,并且不存在超调现象,同时具有很好的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抑制能力。(4)对电磁驱动排气门的精密运动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排气压力补偿的双闭环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用以克服排气压力对排气门运动的影响。针对电磁驱动排气门控制系统在受到大排气压力时出现的电流迟滞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预加载的迟滞补偿策略。最后以电动直驱负载模拟器来模拟排气压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排气压力对电磁驱动排气门运动的影响。在不改变控制参数的情况下,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能实现不同排气压力下的电磁驱动排气门的全柔性控制。稳态误差在0.02 mm以内,最大跟踪误差为0.38 mm,同时不存在超调现象,并且具有很好的参数在线辨识效果。(5)对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能耗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状态方程的电磁驱动气门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规划的电磁驱动能耗优化方法。并通过高斯伪谱法对电磁驱动气门能耗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最终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气门优化运动轨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轨迹能够有效减少气门消耗,能耗优化率最高可达40%。通过matlab/Simulink与发动机仿真软件联合仿真的方法,验证了优化后气门升程曲线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很小。
陈浩[2](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柔性化控制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化工行业蓬勃发展,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十分繁多,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食品和饲料、生物制品、塑料皮革及纺织品等多种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其蓬勃发展中,如何高效地进行精细化工生产成为了重要的问题,由于精细化学品工业的产业特点,促使精细化工生产过程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系列化的特点,显然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合精细化工的发展,因此精细化工行业在寻求智能化生产的道路。本文针对精细化工间歇生产反应釜在生产中存在的柔性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其生产能力浪费的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一套单元过程柔性化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为该柔性化控制系统增添了互联网远程监控的功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柔性化远程控制系统。论文针对该系统开展了如下工作:(1)系统整体方案设计。整体总体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过程控制站、操作站、数据中心及工艺工程师站,工程师通过在工艺工程师站指定不同产品的工艺路线,经过数据传递下放至操作站和控制站实现过程的柔性化。(2)过程控制站研究实现。以西门子系列PLC作为硬件基础,以Graph编程为主,辅以筛选逻辑实现顺序控制的每一步可自选触发工艺,进而实现工艺路线的柔性化指定,改善原有的顺序控制逻辑。(3)操作站研究实现。以西门子系列WINCC作为硬件基础,实现控制端各类控制指令的可视化操作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此基础上,运用VBS编程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完成工艺路线、参数等数据的传递。(4)工程师站及数据中心设计。以三层架构为基础,利用ASP.NET MVC框架构建工艺工程师站,并运用仓储模式构建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其次、针对系统的WEB服务从显示层、逻辑层、数据访问、数据模型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设计;最后,介绍了WEB服务的实现过程及应用程序部署到服务器的过程。(5)系统测试。对控制站及操作进行仿真测试,对各程序模块的运行结果及数据交互进行了仿真测试;其次对WEB服务部分进行了各项功能测试及兼容性测试等。
冯睽睽[3](2019)在《基于CNC的柔性集成单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制造的发展,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单一或相似产品的加工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产品柔性化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产品的柔性生产,使整条生产线具有较高的设备利用率、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强大的产品应变能力和灵活的产线运行机制,柔性制造过程中需要拥有强大的集成控制单元来满足产线的柔性生产。本文论述了柔性制造系统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某CNC制造企业的车间柔性生产线为研究对象,根据车间生产线的生产任务、工艺流程、生产过程分析,结合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建立控制系统的生产运作和工艺流程的信息模型及整体架构,构建了基于CNC生产车间的柔性集成单元控制系统ICC(Integrated Cell Control)。ICC主要包含生产任务管理、生产准备管理、过程控制、程序上传和下载、质量管理、统计分析和系统管理七大模块。本文从单个AGV多次处理调度请求的模式入手,分析了AGV小车在车间的调度机制,建立AGV小车车间调度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提出了基于多种搬运优先级下的AGV小车调度策略,并验证了其方法的可行性,从而解决了单个AGV小车在车间的搬运作业。另外,本文还介绍了该系统对加工工序与时间表的预先制订、加工前的刀具检验及处理、加工过程可视化监控以及车间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分析。论文从某机电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保证车间柔性化生产的前提下,为车间的生产控制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的多级分布式柔性制造系统,ICC将多级控制融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单独的PC机进行车间生产监控,集成各单元之间的信息流和物料流,直接控制CNC的加工过程。最后,该控制系统已应用于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既提高了生产线的柔性化程度,也保证了车间的工作效率,使车间生产更加智能化,在企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刘瀚[4](2019)在《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若干功率稳定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促使电动汽车得到各方广泛关注,目前电动汽车发展仍受到电能补充方式以及电能存储方式的影响,现行的有线充电方式面临着充电不灵活、操作复杂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此外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需求,电能存储依赖于庞大笨重高成本的电池设备。无线电能传输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电动汽车电能补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该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Electric Vehicle 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EV-DWC)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上述电能补充问题,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储能设备用量以及整车成本,提升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在EV-DWC技术领域,基于短分段结构的EV-DWC系统在发射端采用多个分段可切换控制的短线圈,系统根据电动汽车的实时位置监测对线圈阵列进行切换控制,仅与电动汽车位置相关的少量分段线圈处于通电状态,在发射端装置上的能量损耗较小。但是由于接收端的移动以及发射端的切换动作,采用单发射单接收切换控制模式的系统接收功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功率波动。为了应对接收端移动过程中的功率波动问题,本文详细研究了功率波动的产生机理,从多角度分别提出了多种EV-DWC系统功率稳定控制策略,对于提升EV-DWC技术的实用性和推进相关工程化实践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分析了EV-DWC系统特性及单发射单接收对称拓扑下的功率波动机理。介绍了两级分层分段式EV-DWC系统整体架构,研究并分析了多种情形下短分段结构EV-DWC系统接收功率随接收线圈移动的变化特性。详细分析探索了短分段结构EV-DWC系统在单发射单接收对称拓扑下的功率波动产生机理,最后提出了被动式和主动式两大类解决接收功率波动问题的基本思路。2)针对非固定接收位置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功率柔性控制策略展开了研究。建立了多相Class-D并联逆变器的电路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构造迭代求和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基于最大相间相位差调整的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在线监测和在线学习的非固定接收位置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柔性控制策略,实现了负载接入和退出识别以及接入后功率稳定控制。最后根据所提出的非固定位置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功率柔性控制策略,分析了EV-DWC系统被动式功率波动抑制方案的特点。3)针对基于分散式能量拾取模式的EV-DWC系统功率提升策略展开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分散式能量拾取模式的EV-DWC系统,基于能量分散拾取装置及定位探测线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圈仿中继结构的定位方案。综合能量分散拾取方案以及多线圈仿中继结构定位方案,最终提出适用于短分段结构EV-DWC的定位检测切换控制策略,从接收端能量拾取结构的角度解决接收功率跌落问题。4)针对基于发射端激励拓扑设计的EV-DWC系统功率波动抑制策略展开了研究。首先针对基于多发射单接收拓扑恒定模式的EV-DWC系统功率稳定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其中提出了基于变窗口宽度搜索的分段式发射线圈阵列切换控制优化方法。其次还研究了两种基于单发射和双发射拓扑交变模式的EV-DWC系统功率稳定控制方案,考虑到双发射拓扑下两发射线圈之间的互感影响,分别提出了基于拓扑交变和频率交变模式的功率稳定控制策略以及基于拓扑交变和补偿交变的功率稳定控制策略。5)针对多负载路口动静混合式无线充电系统分段线圈切换及其功率稳定控制策略展开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短分段发射线圈结构的路口多电动汽车动静混合式无线充电系统拓扑和原理,建立了包含多发射多接收的复杂交叉耦合电动汽车动静混合式无线充电系统通用电路模型,重点分析了多负载动静混合式无线充电系统关于负载个数以及各负载位置变化的特性。最后通过设计基于负载个数和负载位置的多级补偿电容组合控制方案以及发射端分散式拓扑模式交变控制方案,提出了适用于多分段发射多负载动静混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稳定控制策略。
刘海喆[5](2019)在《超临界供热机组调峰运行控制》文中提出大规模的新能源电源接入电网,其很强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给发电并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消纳新能源,增强火电机组的变负荷运行能力,特别是利用机组储热提高供热机组的调峰运行能力,是缓解当前发电并网困境的有效方法。以参与电网调峰的超临界供热机组为研究对象,设计柔性协调控制系统。在对机组的汽水系统储热(包括锅炉储热和凝结水储热两部分)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其中可用来参与调峰的储热能量。其次,分析了超临界供热机组的对象特性,锅炉侧沿用课题组的成熟模型,汽轮机侧在纯凝机组的基础上,添加了LV阀、EV阀和一个中压缸排汽回路,建立超临界供热机组模型。最后,对柔性控制理论进行归纳分析,将柔性控制分为变参数柔性控制和变结构柔性控制。机组采用变参数柔性控制时,通过改变相关参数来对控制效果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更优良的控制品质。变结构柔性控制则是通过改变整体的控制结构来满足控制目标的多样性。经过理论分析、公式推导、仿真及现场调试,验证了柔性控制的可靠性。将供热机组各个典型工况下的控制策略及品质进行对比分析,并以整体最优控制为目标,设计了内蒙KBS超临界供热机组柔性协调控制系统,现场实验及长期运行证明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于树增[6](2018)在《一种控制器柔性控制机制的设计方法》文中指出针对用户需求多变的现实考量,以及用户深度参与产品研发过程、产品个性化与规模化研发亟待融合的实际需求,传统控制系统主要在组态软件、现场逻辑编程和参数配置三个方面予以研究,该类研究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户需求自适应,但在开发-应用模式上,仍在沿用“甲方提需求,乙方来研发”的传统模式,而且普遍存在工具友好度不足、操作准入门槛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更好的实现用户需求自适应,本文论述了一种控制器的柔性控制机制的设计方法。柔性控制实现的理论基础为柔性处理系统模型(Flexible Processing System,FPS),该模型采用结构化分层设计,从上到下分为安全交互层、编译层、描述层、解释层、驱动层和硬件虚拟层,本文详述了各层功能以及相关结构体、数据帧格式等关键部件的具体实现。柔性功能除了端口柔性配置和参数柔性配置等基本功能外,还有逻辑柔性和策略柔性两大柔性功能,其中,逻辑柔性的实现需要逻辑柔性定位表的支撑,系统通过接收用户逻辑,对其编译并解析执行,以实现控制逻辑的用户自配置;策略柔性的实现需要对用户所配策略进行编译并对编译生成的HEX文件进行解析以提取相应的机器指令码,然后将其写入FLASH的对应存储区。此外,因为柔性控制器需要记忆的命令、参数种类多样,所以需要对FLASH内存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同时,本文设计了一套通用的数据上传帧格式,通过将上传数据进行统一封装,以提高柔性控制系统的易用性与可维护性。柔性控制器无需预置具体的控制逻辑和相关策略,而是通过实时接收用户逻辑和用户策略并对其编译和解释执行的方式完成系统控制。这样既方便用户自主变更控制逻辑和控制策略,又可将研发人员从以往系统功能变更的二次研发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效减少开发人员工作量。
张瑞亚[7](2018)在《超低负荷下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并网以及用电侧负荷的复杂多变,造成了电网的双随机扰动,需要火电机组频繁、大幅度的调整发电负荷以消除扰动。尤其是火电机组参与电网深度调峰,即在低于50%的超低负荷下长期运行,易导致锅炉燃烧不稳定、炉膛燃烧温度低、水循环安全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常规负荷段的协调控制系统,例如机跟炉、炉跟机控制,只能实现单一控制目标如功率或机前压力的稳定,但会造成燃料量、汽轮机调汽门的波动。超低负荷下燃料量的过大波动会造成炉膛灭火,而调气阀门的过大幅度变化则会造成汽轮机振动、胀差、轴向位移增加。因此,机组在超低负荷运行时需要避免燃料量、调气阀门过大波动,以保证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本文结合机跟炉、炉跟机的控制特点,设计基于机跟炉、炉跟机的柔性控制系统,并构建柔性因子,通过改变柔性因子实现系统在两者之间的无级切换,完成对多个控制目标的控制要求(AGC响应速率、锅炉稳燃),同时稳定机组运行。本文通过建模以及对机跟炉、炉跟机、DEB协调控制系统的等效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的推导来分析其性能指标与执行机构动作幅度间的理论约束关系,并通过仿真来验证推导出的AGC指令扰动下机前压力变化与燃料量变化的约束关系。同时搭建基于机跟炉、炉跟机的柔性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仿真分析柔性因子静态切换、动态切换时对柔性控制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对锅炉负荷、操作人员设定进行加权来构造柔性控制系统的柔性因子。仿真结果表明:稳定工况下柔性因子在控制器输入端进行切换时,不会对柔性控制系统造成扰动;变工况下柔性因子在控制器输入端或输出端进行切换时,均会对柔性控制系统造成扰动。柔性控制系统为超低负荷下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卓[8](2016)在《基于Q序列的玻璃堆垛生产线建模与柔性控制》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同类产品的制造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不但要保证产品产量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还要不断地压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保证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才能做到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制造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如何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生产中的工位的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柔性是所有企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此时,生产线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完成上述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方式。玻璃堆垛生产线是一种典型的离散事件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离散生产线系统的Q序列建模方法。文章对Q序列建模方法原理进行了阐述,利用Q序列建模方法,对玻璃堆垛生产线的生产过程进行直观的建模。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对玻璃堆垛生产线进行仿真并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为实际生产线的优化提供决策上的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生产线的常用建模方法,并且以Petri网建模方法为例与Q序列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对生产线的关键环节分别进行建模,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得出Q序列建模方法的优越性。利用Q序列建模方法对玻璃堆垛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然后简单介绍了Stateflow仿真环境,并将模型由数学表达式向仿真模型进行转化;论文最后通过对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数据的分析提出生产线的优化方法。
徐劲松[9](2014)在《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柔性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压共轨电控技术是唯一能够满足欧Ⅳ以上排放法规的柴油机控制技术,其控制策略也逐渐变得既复杂又灵活。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工作实质是把高压燃油喷射到气缸中,通过燃烧转化为对外的输出转矩,其最终是一种转矩需求的控制。此外,共轨管中的燃油压力对喷射到气缸中的燃油雾化和喷射速率有所影响,进而对燃烧过程产生影响。多次喷射的喷油起始点和喷油量是整个控制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控制环节。因此,通过分析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控制需求,提出了基于“转矩—轨压—喷油”的柔性控制策略的解决方案,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研究了转矩控制的综合柔性控制架构及各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策略发动机的转矩需求决定了喷油量的多少,而进气量与喷油量之间的空燃比是燃烧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转矩控制架构的信息流中采用主控通道和前导通道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进气与喷油量的控制能够相互统一、协调。主控通道是发动机转矩控制流的主要通道,通道中的数据是控制的基准值。前导通道是在发动机工况突变的情况下,对主控通道的一种动态补偿。研究了各控制子模块的控制功能和边界条件,建立了各自具体的控制模型,具备了一定的柔性控制特征。在怠速控制的相关模块中,采用“客户机一服务器”的控制策略,构建了怠速控制子框架。在转矩控制的一些子模块中,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设计了PI、PD或PID自动切换的控制算法,还提供了一种PID控制的多参数选择方案。(2)研究了轨压控制的复合柔性控制架构及各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策略针对轨压控制的需求分析,提出了轨压复合控制架构的解决方案,即:发动机起动时采用开环控制,起动结束后自动切换到串级控制。该架构具有一定的柔性特征:开环控制响应快,能够快速建立轨压,属于粗调,而串级控制相对复杂,属于精调。为了改变常规PID控制中的积分作用和微分作用,在某些工况下会显得其控制作用过强或过弱,串级控制中的主、副控制器采用了可分离积分作用、一阶微分和变PID参数的控制算法,使得控制过程能够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而改变,其控制响应快。(3)研究了喷油控制的准确柔性控制架构及各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策略通过多次喷射控制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多次喷射协调控制架构的解决方案。设计使用了一种带喷射状态字的多次喷射协调控制器来完成对预喷控制器、主喷控制器和后喷控制器的使能选择,解决预喷、后喷是否释放及多次喷射的组合模式等问题。主喷、预喷和后喷控制器对喷射释放审核、喷射起始点、喷油量以及喷射持续时间的精确计算,有助于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精确控制。这些计算过程都会涉及到当前某个具体的喷射组合与最小喷油量、最小喷射起始点、主喷油量之间的关系等内容。(4)高压共轨柴油机柔性控制策略的试验验证及相关硬件驱动的实现采用自制的驱动电路板、ES1000硬件设备等相关试验平台进行软件在环测试。在发动机的起动、怠速、加速和减速工况的试验中,分别对转矩控制、轨压控制和喷射控制的柔性控制策略进行了试验验证,其动态控制响应和稳定性较好。为了实现前面介绍的软件控制系统,重点进行了高压泵电磁阀和电磁式喷油嘴的驱动电路设计。通过高压泵电磁阀硬件驱动的研究与设计,把驱动电流反馈引入轨压的软件控制系统,从而完成串级控制中的副环控制。在喷嘴硬件驱动中,采用英飞凌的TLE6282作为驱动主芯片,研究了电磁式喷油嘴的“Peak-Hold"电流硬件驱动方案,并配合软件系统完成了发动机台架试验。
王运峰[10](2011)在《城市公路隧道柔性集散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隧道发展日益迅猛,城市公路隧道的控制系统存在很多问题,建立一个实施可行的隧道控制系统成为隧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二十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迅猛发展,80年代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控制器(PLC),进入21世纪,隧道系统控制逐渐从集散式控制系统发展为柔性区域现场控制,前端传感器应向数字化、嵌入式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系统的可
二、柔性控制系统(TCS)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柔性控制系统(TCS)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发动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研究现状 |
1.3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动控制概述 |
1.3.1 运动控制技术研究概述 |
1.3.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动控制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动控制试验平台设计 |
2.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试验台架构建 |
2.1.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
2.1.2 试验用发动机原型机 |
2.1.3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试验平台 |
2.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控制系统设计 |
2.2.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2.2 DSP控制器 |
2.2.3 电流及位移传感器 |
2.2.4 功率驱动器 |
2.2.5 dSPACE系统 |
2.2.6 CAN通信 |
2.2.7 控制器端口的多路复用技术 |
2.3 电动直线负载模拟试验平台 |
2.3.1 基于电动直线负载模拟器的排气压力模拟试验平台 |
2.3.2 基于电动直线负载模拟器的系统动刚度测试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3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及其非线性因素建模 |
3.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建模 |
3.1.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工作原理 |
3.1.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模型方程 |
3.2 迟滞动态特性分析 |
3.2.1 迟滞特性产生机理分析 |
3.2.2 迟滞特性测试试验 |
3.3 非线性因素建模 |
3.3.1 电磁驱动力建模 |
3.3.2 摩擦力建模 |
3.3.3 排气压力建模 |
3.4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仿真模型及参数确定 |
3.4.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仿真模型 |
3.4.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系统参数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改进型自抗扰控制的电磁驱动进气门运动控制 |
4.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全柔性运动轨迹规划 |
4.2 自抗扰控制器原理分析 |
4.2.1 自抗扰控制器概述 |
4.2.2 跟踪微分器 |
4.2.3 扩张状态观测器 |
4.2.4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 |
4.3 电磁驱动进气门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4.3.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4.3.2 基于轨迹规划的前馈位置环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4.3.3 基于滑模控制的电流环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
4.3.4 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 |
4.4 电磁驱动进气门运动控制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分析 |
4.4.1 高转速工况下气门运动控制结果分析 |
4.4.2 不同目标轨迹下的气门运动控制结果 |
4.5 系统鲁棒性分析 |
4.5.1 系统参数扰动抑制能力研究 |
4.5.2 外部扰动抑制能力研究 |
4.5.3 压力波动抑制能力研究 |
4.6 应用电磁驱动进气门的发动机试验研究 |
4.7 电磁驱动进气门的运行参数全柔性化调节试验 |
4.7.1 可变配气正时试验 |
4.7.2 可变气门升程试验 |
4.7.3 可变过渡时间试验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自适应鲁棒控制的电磁驱动排气门运动控制 |
5.1 自适应鲁棒控制理论基础 |
5.1.1 标准自适应鲁棒控制问题描述 |
5.1.2 确定性鲁棒控制 |
5.1.3 非光滑投影式自适应律 |
5.1.4 自适应鲁棒控制 |
5.2 电磁驱动排气门基于排气压力补偿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 |
5.2.1 位置环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 |
5.2.2 电流环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 |
5.3 基于电动直线负载模拟器的排气压力模拟 |
5.4 仿真与试验结果分析 |
5.4.1 试验说明 |
5.4.2 与双闭环PI控制算法的对比仿真与试验研究 |
5.4.3 参数在线辨识结果 |
5.4.4 不同目标轨迹下的气门运动控制结果 |
5.5 自适应鲁棒控制器鲁棒性分析 |
5.5.1 系统参数扰动抑制能力研究 |
5.5.2 压力波动抑制能力研究 |
5.5.3 外部扰动抑制能力研究 |
5.6 迟滞补偿策略研究 |
5.6.1 问题描述 |
5.6.2 迟滞补偿设计 |
5.6.3 不同初始排气压力值下的气门运动控制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轨迹规划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能耗优化研究 |
6.1 优化控制问题的描述 |
6.1.1 系统模型状态方程 |
6.1.2 边界约束与路径约束 |
6.1.3 能耗评价指标 |
6.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轨迹优化算法 |
6.2.1 求解轨迹最优控制问题的一般方法 |
6.2.2 高斯伪谱法 |
6.3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能耗优化结果与分析 |
6.3.1 气门运动轨迹数值优化结果 |
6.3.2 电磁驱动气门能耗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
6.4 气门运动轨迹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
6.4.1 联合仿真框架 |
6.4.2 仿真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情况 |
(2)基于互联网的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柔性化控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精细化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技术介绍 |
1.3.1 柔性制造技术 |
1.3.2 ASP.NET介绍 |
1.3.3 MVC框架 |
1.3.4 Bootstrap前端框架技术 |
1.3.5 SQL Server数据库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技术路线 |
2 柔性化生产过程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 |
2.1 概述 |
2.2 柔性化控制策略 |
2.3 控制系统结构 |
2.4 控制系统配置 |
2.4.1 硬件组态 |
2.4.2 网络组态 |
2.5 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控制实现 |
2.5.1 控制部分程序设计实现 |
2.5.2 工艺部分程序设计 |
2.5.3 执行部分程序设计 |
2.5.4 柔性化程序运行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3 柔性化生产过程操作站研究与设计 |
3.1 概述 |
3.2 柔性化操作站控制策略 |
3.3 操作站设备组态 |
3.3.1 操作站硬件设备组态 |
3.3.2 操作站网络组态 |
3.4 OS功能需求分析 |
3.4.1 主流程监控功能 |
3.4.2 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制定 |
3.4.3 参数调控及趋势分析 |
3.4.4 信息归档及报警功能 |
3.4.5 用户权限控制 |
3.4.6 非功能性需求 |
3.5 操作站实现 |
3.5.1 主流程界面 |
3.5.2 工艺路线及工艺参数界面 |
3.5.3 参数调控及趋势界面 |
3.5.4 报警及信息归档界面 |
3.6 数据交互实现 |
3.6.1 与下位机通讯实现 |
3.6.2 与远程数据库的交互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4 柔性化工艺工程师站研究与实现 |
4.1 概述 |
4.2 PES生产实现策略 |
4.3 PES系统功能需求简述 |
4.3.1 角色权限控制 |
4.3.2 生产工艺管理 |
4.3.3 现场生产信息监控 |
4.3.4 系统管理需求 |
4.3.5 非功能性需求 |
4.4 PES详细设计 |
4.4.1 项目文件目录结构设计 |
4.4.2 PES网址路由设计 |
4.4.3 控制器设计 |
4.4.4 依赖注入设计 |
4.4.5 权限设计 |
4.4.6 视图(View)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工艺数据中心设计 |
5.1 概述 |
5.2 数据中心工作策略 |
5.3 Entity Framework(实体模型) |
5.3.1 Entity Framework(实体模型)概述 |
5.3.2 EF的工作原理 |
5.3.3 EF的工作方式 |
5.4 数据中心设计 |
5.4.1 实体数据模型 |
5.4.2 数据表设计 |
5.5 数据访问层设计 |
5.5.1 数据访问层接口设计 |
5.5.2 数据访问层类设计 |
5.6 系统实现 |
5.6.1 登录实现 |
5.6.2 生产工艺管理实现 |
5.6.3 现场参数管理实现 |
5.6.4 项目系统部署及发布 |
5.7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概述 |
6.2 AS柔性化运行测试 |
6.2.1 柔性化顺序块测试 |
6.2.2 工艺触发块测试 |
6.2.3 完成信号触发测试 |
6.3 OS柔性化数据连接测试 |
6.3.1 与AS连接测试 |
6.3.2 数据交互模块测试 |
6.4 远程柔性化工艺网络平台测试 |
6.4.1 测试环境 |
6.4.2 响应式布局测试 |
6.4.3 生产工艺管理及参数管理测试 |
6.4.4 兼容性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CNC的柔性集成单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技术 |
2.1 引言 |
2.2 柔性控制系统概述 |
2.2.1 柔性控制系统模块 |
2.2.2 柔性控制系统控制方式 |
2.3 柔性控制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CC总体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运行机理 |
3.2.1 系统工作原理 |
3.2.2 系统业务流程 |
3.3 系统结构设计 |
3.3.1 系统硬件结构 |
3.3.2 系统软件结构 |
3.4 网络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CC功能模型构建 |
4.1 引言 |
4.2 加工系统 |
4.2.1 加工中心 |
4.2.2 加工系统辅助装置 |
4.2.3 加工系统功能信息模型 |
4.3 物料储运系统 |
4.3.1 物料存储装置 |
4.3.2 物料运输装置 |
4.3.3 主控单元、加工中心与AGV小车的通信业务流程 |
4.4 执行管理系统 |
4.4.1 执行管理系统概述 |
4.4.2 执行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AGV调度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算法设计 |
5.3.1 工序编码 |
5.3.2 确定适应度函数 |
5.3.3 选择、交叉和变异运算 |
5.3.4 算法解析 |
5.4 算法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ICC集成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接口技术 |
6.2.1 ICC-SAP接口 |
6.2.2 ICC-CNC接口 |
6.3 即时通讯技术 |
6.3.1 Web Service技术 |
6.3.2 WCF技术 |
6.3.3 系统服务架构 |
6.4 过程控制技术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系统实现与算法验证 |
7.1 ICC系统开发概述 |
7.1.1 技术指标 |
7.1.2 软硬件开发环境 |
7.1.3 平台架构 |
7.2 ICC系统功能模块 |
7.3 ICC系统功能实现与验证 |
7.3.1 加工工序的存储 |
7.3.2 刀具表的检查 |
7.3.3 托盘位置的修正 |
7.3.4 托盘加工业绩和加工计划 |
7.4 小车调度算法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若干功率稳定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分类概述及现状 |
1.2.1 磁场耦合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
1.2.2 电场耦合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
1.2.3 其他方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
1.3 EV-DWC技术分类及研究现状 |
1.3.1 EV-DWC系统分类及对比 |
1.3.2 EV-DWC技术研究现状 |
1.3.3 EV-DWC系统工程化现状 |
1.4 基于短分段线圈结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的关键问题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成结构 |
第2章 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单发射单接收对称拓扑功率波动机理分析 |
2.1 两级分层分段式EV-DWC系统整体架构 |
2.2 初级侧多发射线圈连接拓扑 |
2.3 基于单发射单接收对称拓扑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建模 |
2.3.1 负载端电路等效 |
2.3.2 初级侧串联-次级侧串联补偿拓扑 |
2.3.3 初级侧LCC-次级侧串联补偿拓扑 |
2.4 短分段结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接收功率波动机理分析 |
2.4.1 接收端移动条件下互感参数特性分析 |
2.4.2 接收端移动对系统特性的影响分析 |
2.4.3 接收功率波动机理分析及应对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固定接收位置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功率柔性控制策略研究 |
3.1 基于循环级联耦合电感的多相Class-D并联高频逆变电路建模及控制 |
3.1.1 多相Class-D并联高频逆变电路建模 |
3.1.2 多相Class-D并联高频逆变器输出电压控制 |
3.2 基于多耦合电感补偿拓扑融合的系统模型分析 |
3.3 非固定位置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接收功率柔性稳定控制 |
3.3.1 系统控制拓扑及参数在线监测 |
3.3.2 接收功率柔性控制 |
3.4 实验验证 |
3.5 被动式功率波动抑制方案的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分散式能量拾取模式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功率提升策略研究 |
4.1 集中式能量拾取结构和分散式能量拾取结构对比介绍 |
4.2 基于分散式能量拾取结构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建模 |
4.2.1 系统等效电路模型 |
4.2.2 系统特性对比分析 |
4.3 基于多线圈仿中继结构的定位方案及分段发射线圈切换控制策略 |
4.3.1 定位原理 |
4.3.2 多线圈仿中继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 |
4.3.3 能量拾取装置定位及分段发射线圈切换控制策略 |
4.4 实验验证 |
4.4.1 单周期内集中式能量拾取模式和分散式能量拾取模式对比实验 |
4.4.2 基于多线圈仿中继结构定位及发射端分段切换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发射端激励拓扑设计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功率波动抑制策略研究 |
5.1 基于多发射单接收拓扑恒定模式的功率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
5.1.1 多发射单接收拓扑恒定模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建模 |
5.1.2 多发射单接收拓扑恒定模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特性分析 |
5.1.3 基于多发射单接收拓扑恒定模式的功率稳定控制策略 |
5.1.4 实验验证 |
5.2 基于拓扑交变和频率交变模式的功率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
5.2.1 四种双发射拓扑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 |
5.2.2 初级侧双发射线圈拓扑选择 |
5.2.3 拓扑交变和频率交变模式功率稳定控制策略 |
5.2.4 实验验证 |
5.3 基于拓扑交变和补偿交变模式的功率稳定控制策略研究 |
5.3.1 基于拓扑交变和补偿交变模式的短分段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介绍 |
5.3.2 基于拓扑交变和补偿交变模式系统建模分析 |
5.3.3 拓扑交变和补偿交变模式系统控制策略 |
5.3.4 实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负载路口动静混合式无线充电系统分段线圈切换及其功率稳定控制研究 |
6.1 基于短分段发射线圈结构的多负载路口动静混合式无线充电系统概述 |
6.2 基于多发射多接收的复杂耦合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建模 |
6.3 初级侧LCC补偿拓扑下的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特性分析 |
6.4 多分段发射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控制及功率稳定策略 |
6.4.1 发射端分散式拓扑模式交变动静混合式无线充电系统控制设计 |
6.4.2 基于负载个数和负载位置的多级补偿电容组合控制 |
6.4.3 多分段发射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动静混合式功率稳定控制策略 |
6.5 实验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论文的创新性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超临界供热机组调峰运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火电机组急需深度调峰 |
1.1.2 控制系统目标的多元性 |
1.1.3 控制系统对象的复杂性 |
1.1.4 深度调峰工况下的控制目标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复杂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 |
1.2.2 热工对象多目标控制的工程技巧 |
1.2.3 柔性控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机组建模及汽水系统储热能力分析 |
2.1 供热机组汽轮机侧对象特性 |
2.1.1 纯凝工况下对象特性 |
2.1.2 供热工况下对象特性 |
2.2 超临界供热机组简化非线性动态模型 |
2.2.1 机组建模基础 |
2.2.2 深度调峰工况下对象模型 |
2.3 汽水系统储热特性 |
2.3.1 汽水系统储热计算方法 |
2.3.2 深度调峰工况储热能力定量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柔性控制基本理论 |
3.1 概述 |
3.2 变参数柔性控制 |
3.2.1 简单PID控制的多目标性 |
3.2.2 协调控制系统参数的优化选择 |
3.2.3 非线性柔性控制 |
3.3 变结构柔性控制 |
3.3.1 多变量对象的输入输出配对选择 |
3.3.2 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 |
3.3.3 柔性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柔性协调控制系统应用 |
4.1 传统协调控制系统仿真 |
4.1.1 供热机组运行方式 |
4.1.2 纯凝工况 |
4.1.3 供热手动工况 |
4.1.4 供热自动工况 |
4.2 柔性协调控制系统仿真 |
4.2.1 变参数柔性协调控制系统仿真 |
4.2.2 变结构柔性协调控制系统仿真 |
4.3 现场调试曲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一种控制器柔性控制机制的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方向及意义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FPS模型 |
2.1 FPS模型架构概述 |
2.2 FPS模型分层详解 |
2.2.1 硬件虚拟层 |
2.2.2 驱动层 |
2.2.3 解释层 |
2.2.4 描述层 |
2.2.5 编译层 |
2.2.6 安全交互层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柔性控制系统支撑 |
3.1 逻辑柔性定位表 |
3.1.1 逻辑柔性定位表的定义 |
3.1.2 位操作的临级最小原则 |
3.1.3 逻辑操作定位表的应用架构 |
3.2 HEX解析 |
3.2.1 HEX文件格式 |
3.2.2 HEX解析应用 |
3.3 内存管理 |
3.3.1 内存分区 |
3.3.2 柔性命令区详解 |
3.4 数据上传的通用帧格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 |
4.1 硬件设计 |
4.2 柔性核心功能的具体实现 |
4.2.1 逻辑柔性功能的实现 |
4.2.2 策略柔性功能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超低负荷下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特性分析 |
2.1 超低负荷概述 |
2.2 抑制控制输出动作幅度必要性分析 |
2.2.1 锅炉侧燃料量波动的不利影响 |
2.2.2 汽轮机调气阀门波动的不利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协调控制系统的理论推导及分析 |
3.1 对象模型 |
3.1.1 对象模型简介 |
3.1.2 对象模型线性化 |
3.2 “机跟炉”协调控制的理论推导 |
3.2.1 机侧等效被控对象 |
3.2.2 炉侧等效被控对象 |
3.3 “炉跟机”协调控制的理论推导 |
3.4 直接能量平衡(DEB)协调控制的理论推导 |
3.5 被控参数性能指标和执行机构动作幅度间的约束关系分析 |
3.5.1 常用对象输入输出间约束关系分析 |
3.5.2 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低负荷下的柔性控制系统 |
4.1 柔性控制概述 |
4.2 机跟炉、炉跟机控制特点分析 |
4.3 柔性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4.3.1 控制器输入端切换的柔性控制系统 |
4.3.2 控制器输出端切换的柔性控制系统 |
4.4 柔性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4.1 静态切换下的控制系统仿真 |
4.4.2 动态切换下的控制系统仿真 |
4.5 柔性因子的构造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基于Q序列的玻璃堆垛生产线建模与柔性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生产线建模仿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生产线建模仿真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论文总体组织结构 |
1.4.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2 论文总体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Q序列的生产线建模方法 |
2.1 常用生产线建模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 |
2.1.1 Petri网的基本元素与基本概念 |
2.1.2 基于Petri网的动作建模 |
2.2 基于Q序列的生产线建模方法 |
2.2.1 基于Q序列的动作单元建模方法 |
2.2.2 基于Q序列的动作序列建模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玻璃生产线堆垛系统概述 |
3.1 系统整体布局 |
3.2 玻璃成型子系统 |
3.3 玻璃预处理子系统 |
3.3.1 系统组成 |
3.3.2 功能描述 |
3.4 玻璃堆垛子系统 |
3.4.1 系统组成 |
3.4.2 功能描述 |
3.5 玻璃堆垛生产线的控制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Q序列的玻璃堆垛生产线系统建模与柔性控制 |
4.1 基于Q序列的玻璃生产线建模 |
4.1.1 玻璃堆垛生产线建模的基础数据采集 |
4.1.2 玻璃堆垛生产线建模 |
4.2 基于随机数的工位故障建模 |
4.2.1 随机数的性质 |
4.2.2 随机数的产生 |
4.2.3 基于随机数的故障发生机制 |
4.3 基于模型的生产能力统计分析 |
4.3.1 生产能力的概念 |
4.3.2 生产线生产能力的计算 |
4.3.3 工位生产能力计算 |
4.3.4 工位生产能力方差的计算 |
4.3.5 生产线生产能力的统计与分析 |
4.4 基于模型的玻璃生产线性能评价指标及缓冲区设置 |
4.4.1 生产线工位负荷统计分析 |
4.4.2 生产线平衡率的统计分析 |
4.4.3 生产线缓冲区大小的设置 |
4.5 基于模型的玻璃生产线柔性控制 |
4.5.1 柔性控制系统的概念 |
4.5.2 生产线生产速度的柔性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模型的玻璃堆垛生产线仿真优化 |
5.1 基于STATEFLOW仿真环境的玻璃堆垛生产线仿真模型 |
5.1.1 Stateflow仿真环境的介绍 |
5.1.2 玻璃堆垛生产线的仿真模型 |
5.2 仿真优化的概念 |
5.3 玻璃堆垛生产线工位间缓冲区设置的优化分析 |
5.4 玻璃堆垛生产线工位故障率的研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柔性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高压共轨柴油机轨压控制的研究 |
1.2.2 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控制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综合柔性的转矩控制策略研究 |
2.1 转矩控制的需求分析及总体架构 |
2.1.1 转矩控制的需求分析 |
2.1.2 转矩控制的总体架构 |
2.1.3 前导通道和主控通道的作用 |
2.2 发动机输出转矩组件的控制模型研究 |
2.2.1 油门踏板控制组件 |
2.2.2 车辆动态转矩控制组件 |
2.2.3 传动系转矩控制组件 |
2.3 发动机保护组件的控制模型研究 |
2.3.1 发动机机械保护控制组件 |
2.3.2 发动机冒烟限制保护组件 |
2.3.3 发动机保护总协调器组件 |
2.4 发动机总转矩协调组件的控制模型研究 |
2.4.1 发动机怠速转矩控制组件 |
2.4.2 发动机总转矩协调器组件 |
2.5 起动转矩及总喷油量组件的研究 |
2.5.1 起动转矩的控制模型研究 |
2.5.2 发动机总喷油量计算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复合柔性的轨压控制策略研究 |
3.1 轨压控制的需求分析及控制总框架 |
3.1.1 轨压控制的需求分析 |
3.1.2 轨压控制策略的总体架构 |
3.2 轨压传感器的信号采集模块 |
3.3 轨压作业点计算模块的研究 |
3.3.1 轨压限值计算模块 |
3.3.2 计算环境修正模块 |
3.3.3 计算轨压作业点模块 |
3.4 轨压主控制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
3.5 高压泵控制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
3.5.1 高压泵的工作原理 |
3.5.2 高压泵控制器的控制 |
3.6 高压泵电磁阀的硬件驱动研究 |
3.6.1 高压泵电磁阀的流量特性 |
3.6.2 高压泵电磁阀驱动电路设计 |
3.7 小结 |
第四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准确柔性的喷射控制策略研究 |
4.1 喷射控制的需求分析及总体架构 |
4.1.1 喷射控制的需求分析 |
4.1.2 喷油控制的总体架构 |
4.2 多次喷射协调器的协调研究 |
4.2.1 喷射状态字的定义 |
4.2.2 预喷释放 |
4.2.3 后喷释放 |
4.2.4 喷射限制 |
4.2.5 喷射优先级管理 |
4.3 预喷控制器的策略研究 |
4.3.1 预喷释放条件审核 |
4.3.2 预喷起始点的计算 |
4.3.3 预喷油量计算 |
4.3.4 预喷作用时间的计算 |
4.4 主喷控制器的控制研究 |
4.4.1 主喷起始点的计算 |
4.4.2 主喷油量的计算 |
4.4.3 主喷作用时间的计算 |
4.5 后喷控制器的控制研究 |
4.5.1 后喷释放条件审核 |
4.5.2 后喷起始点计算 |
4.5.3 后喷油量的计算 |
4.5.4 后喷作用时间的计算 |
4.6 喷油器硬件驱动的柔性研究 |
4.6.1 电磁式喷油器的需求分析 |
4.6.2 喷油器的驱动控制信号分析 |
4.6.3 电磁式喷油器的驱动电路设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高压共轨柴油机关键控制策略的试验验证 |
5.1 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开发平台简介 |
5.2 基于ES1000的高压共轨柴油机试验平台简介 |
5.3 综合柔性的转矩控制试验验证 |
5.3.1 起动及怠速时的转矩试验 |
5.3.2 加速工况转矩试验 |
5.3.3 减速工况转矩试验 |
5.4 轨压复合控制策略的试验 |
5.4.1 起动及怠速的轨压试验 |
5.4.2 加速工况时的轨压试验 |
5.4.3 减速工况时的轨压试验 |
5.5 准确柔性喷射控制的试验结果分析 |
5.5.1 喷油器硬件驱动电流试验 |
5.5.2 起动及怠速时的喷射控制试验 |
5.5.3 加速/减速时的喷射控制试验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城市公路隧道柔性集散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城市公路隧道的发展和应用 |
3. 城市公路隧道的分布式柔性控制系统 |
3.1 分布式柔性控制系统的描述 |
3.2 分布式柔性控制系统操控模式 |
3.3 分布式柔性控制系统的特点 |
4. 武汉水果湖隧道柔性集散控制系统 |
5. 总结 |
四、柔性控制系统(TCS)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动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D]. 陆佳瑜.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互联网的精细化工单元过程柔性化控制研究与实现[D]. 陈浩.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3]基于CNC的柔性集成单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冯睽睽. 南昌大学, 2019(02)
- [4]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及若干功率稳定控制策略研究[D]. 刘瀚. 东南大学, 2019
- [5]超临界供热机组调峰运行控制[D]. 刘海喆.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6]一种控制器柔性控制机制的设计方法[D]. 于树增. 山东大学, 2018(02)
- [7]超低负荷下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D]. 张瑞亚.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8]基于Q序列的玻璃堆垛生产线建模与柔性控制[D]. 杨卓.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9]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柔性控制策略研究[D]. 徐劲松. 昆明理工大学, 2014(11)
- [10]城市公路隧道柔性集散控制系统研究[J]. 王运峰. 科技信息,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