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消费力理论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消费力理论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消费力理论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罗建平

[摘 要] 马克思消费力理论蕴含于其关于消费力的经典论述中。在马克思看来,消费力是消费的首要条件和手段,它表征着消费者的个人能力和某一社会的消费资料的发展程度,与生产力辩证同一。绝对消费力与社会消费力是需要分别纳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范畴进行考察的两种不同消费力。当前,如何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一个急需解答的时代课题。中国需要充分认识马克思消费力理论的价值,从消费力角度来寻求该课题的解答路径,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努力培育和发展当代中国的消费力。

[关键词] 马克思 消费力理论 内涵 当代价值

消费力理论是马克思思想宝库蕴藏着的尚待深入挖掘的瑰宝,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对于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正从“以生产为主导”向“以消费为主导”转型的当代中国来说,马克思消费力理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消费力理论的核心观点

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撰文对消费力进行研究,但是在其著作中却有不少关于消费力的精辟论述,它们构成马克思消费力理论的丰富内涵,成为马克思经济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消费力是消费的条件和首要手段

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手稿后半部分)中,马克思曾专门讨论到消费力问题,他指出,“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 在此,马克思明确地表达了消费力是消费的条件和首要手段的观点。从本质上看,消费是人们利用消费资料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过程,而消费力是人们获取消费资料以有效满足自身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的能力。要想满足自己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们首先要有能力获取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并将它们有效内化。没有消费力,人们就无法获取必要的消费资料,更无法有效满足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消费活动根本无法展开,因此,消费力是消费的条件和首要手段。

(二)消费力表征着消费者的个人能力

马克思上述“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的判断表明,消费力表征着消费者的个人能力:消费力水平高则说明消费者的个人能力强,反之亦然。这是马克思从主体角度对消费力的进一步论述。“个人”既是消费活动的主体也是消费力的主体,具体来说就是消费者。“才能”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消费者获取消费资料的能力,也包括消费者利用该资料有效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具体体现为消费者所掌握的消费知识和技能,以及从分配中获得的支付能力即购买力,进一步细化为消费需要能力(引起消费行为的需要是否为真正的需要)、消费选择能力、消费支付能力和消费满足能力(能否有效满足需要)等。从主体角度来说,消费者“个人才能”的高低是消费力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因此,要发展消费力就必须注重人的尺度,即努力提高消费者的素质和个人综合能力。

(三)消费力水平的高低标志着消费资料的发展程度

马克思上述“这种能力是……一种生产力的发展”的判断表明,消费力水平的高低标志着该社会消费资料的发展程度:消费力水平高,那么该社会消费资料的发展程度就高,反之亦然。这是马克思从客体角度对消费力的进一步论述。“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消费对象和更为新型、便捷、高效的消费工具得以生产和创造出来,也就意味着消费资料获得发展,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就是消费资料的发展。消费资料是消费力的客体,它包括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消费对象是消费者用以满足自身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和文化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就是消费者从市场中获取的商品和服务。社会上商品和服务的多寡主要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能力即社会生产力,同时,消费对象的多寡也客观上反映了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消费工具是将消费者和消费对象有效联结的媒介,是消费者实现消费行为的必要手段,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如何得以激发,消费者怎样选择、获取消费对象,如何将消费对象内化以有效满足自身的需要等。消费工具是一定社会消费力高低的客观标志。比如,消费场所和支付手段都是联结消费者和消费对象的消费工具,但是路边摊和购物中心、现金交易和电子支付所体现出的消费力水平显然是有所不同的。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力水平高、消费资料极其丰富,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力水平低、消费资料相对匮乏,这正是对马克思上述论断的验证。从客体的角度来看,消费资料的发展程度是消费力水平的客观衡量标准,因此,要发展消费力就必须注重物的尺度,即努力发展消费资料,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消费对象和更加新型、便捷、高效的消费工具。

第一,生产力决定消费力,消费力反作用于生产力。总体上来看,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该社会消费力水平的高低,而一定社会的消费力也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超越(过度消费)或滞后(消费不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消费均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导致经济危机。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作为生产出来的产品 会遇到现有消费量或消费能力 的限制。”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4页。 这就是说,社会的消费能力会限制该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总量即生产能力的发展。

(四)消费力与生产力是辩证同一的

第二,社会消费力是资本主义剥削得以实现的限制条件之一。社会消费力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之下,受到分配关系和资本积累动机决定的人们消费物质和文化资料以满足其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能力。根据马克思的上述论述,社会消费力是资本主义剥削得以实现的限制条件之一。因为只有把产品全部卖出去,资本家才能收回他投入的资本并获得增殖,而产品能否卖出去,受到社会消费力的限制。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7页。 消费使得商品完成了“惊险的跳跃”,只有通过消费,那些凝结着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商品之价值才可以得到证明,资本主义剥削才能够最终得以实现。社会消费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社会可能消费的商品总量,正是在此意义上,社会消费力是资本主义剥削得以实现的限制条件之一。

乱象归乱象,流量归流量。人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当前充斥于自媒体领域的“失范”现象,是媒体转型期的特殊现实。

多数城市河流都有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甚至以城市标志的地位存在,而一旦发生污染,会直接影响城市形象。为此,必须借助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河水污染情况进行处理,促使其恢复原有功能,而在处理技术的选择上,需要结合城市河流污染实际情况。多元化处理就是综合多种治理技术对城市河流水体进行处理,包括水体净化功能恢复技术、人工生物处理技术等,但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原则。

第三,发展消费力就是发展生产力。在讨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时,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48页。 由此可见,消费力会反作用于生产力,而只有发展“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能突破“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也就是说,发展消费力就是发展生产力。对于生产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消费主导型社会即消费社会来说,消费力就是生产力。从生产主导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社会的转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与一定生产力水平相结合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在消费主导型社会,作为生产的最终完成和再生产的起始环节,消费对于推动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消费力就是生产力。

第二,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消费力。在讨论节约劳动时间的价值时,马克思指出,“决不是禁欲 ,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因而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又是发展消费的资料。”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07页。 这里的“禁欲”是指主张限制人们消费的禁欲主义消费观。可见,马克思不仅反对限制消费,而且主张消费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在他看来,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消费力。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力将获得发展和提高,反之,生产力的停滞将不利于消费力的发展,从而使人们的消费水平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发展消费的资料”,即使社会生产出更多消费资料,这既包括作为消费对象的物质和文化产品,也包括作为消费手段的消费工具,“发展消费的资料”也就是发展消费力。

(五)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消费力理论为指导,充分认识消费力的理论价值。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发展消费力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当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虽然局部分布还有所不均,但是总体上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然而,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的“社会的绝对的消费力”并没有获得与之相应的发展,这已经为近些年来中国不少行业出现的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所证实。根据马克思消费力与生产力辩证同一的观点,在当代中国,发展消费力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提高全社会的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水平,才能打破束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破解当代中国消费不足的困境,需要注重培育和发展消费力。一边是产能过剩,另一边是消费不足,这是当代中国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面临的尴尬困局。虽然近两年消费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有所增长,但仍然不尽如人意,因此,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根据马克思消费力是消费的首要条件和手段的基本观点,培育和发展消费力是破解当代中国消费领域面临之困局的根本路径之一。马克思消费力理论告诉我们,要培育和发展消费力,首要的是关注人的尺度,即消费者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这需要从消费者教育上着手。其次是关注物的尺度,即消费对象是否符合消费者的客观需要、消费工具能否有效地将消费者和消费对象有机结合等等,这就需要在消费资料的供给侧上做文章。此外,还需要在影响和制约社会消费力的制度和机制上下功夫,使社会消费力获得解放和发展,既要消除制度和机制对其的不利影响和制约,又要激发潜在消费力,使之转化为现实消费力。

作为电器和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动机是一种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设备。它主要是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从结构来看,电动机主要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的。受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电动机在电枢鼠笼式铝框中有电流通过并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当我们环顾四周时,机械的运动基本都是由交流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产生的。所以,电动机无处不在。

第一,绝对消费力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绝对消费力是与“绝对的生产力”相对应的范畴,它是在一定的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的基础上,人们已经具备的消费一定的物质和文化资料以满足其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的能力。在一定的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的基础上,人们的消费能力是一定的,因而是绝对的。绝对消费力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生产力水平越高,绝对消费力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当今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消费力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消费力水平,同理,传统社会人类所拥有的消费力远远不如现代社会的消费力。从消费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即消费者、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来看,消费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消费对象的充盈与否,以及借以实现消费的必要手段之多寡,都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均是考察和衡量一定社会绝对消费力水平的要素。

虽然马克思并没有明确表达消费力与生产力辩证同一的观点,但是从马克思关于消费力和生产力之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二者辩证同一的论断。

第三,社会消费力受社会分配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分配决定了消费品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占有比例。不同社会阶级的人口数量及其在社会分配中所取得的消费品总量,对该社会的社会消费力有直接影响。在讨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资本补偿问题时,马克思指出,“投在生产上的资本的补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生产阶级的消费能力;而工人的消费能力一方面受工资规律的限制,另一方面受以下事实的限制,就是他们只有在他们能够为资本家阶级带来利润时才能被雇用。”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548页。 在马克思看来,投入到再生产中的资本量主要受非生产阶级即资本家的消费能力决定,如果他们将更多的资本用于个人消费,那么可用于投入再生产的资本必然减少,反之亦然。对于占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来说,其有限的消费力难以对社会再生产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73页。 这是由资本主义工资规律和资本主义产业后备军规律决定的。工人阶级的生活消费仅仅“是为了再生产现有工人的肌肉、神经、骨骼、脑髓和生出新的工人”,“不论在工场、工厂等以内或以外,在劳动过程以内或以外进行,总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一方面保证他们维持自己和再生产自己,另一方面通过生活资料的耗费来保证他们不断重新出现在劳动市场上。”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660、662页。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即剩余价值及其规律,决定了工人消费的性质和界限,他们的消费被限制在为再生产劳动力所绝对必须的最低界限以内,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对资本家来说就是浪费。在剥削阶级社会里,基于上述不公正的社会分配关系,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分别占有的消费资料形成强烈反差,由此,社会消费力的阶级对抗性也鲜明地呈现出来。

4.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优势展现得越充分、越鲜明,就越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第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绝对消费力不断得到提高,而社会消费力与生产力之间的张力不断增加。前文述及,绝对消费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然而,社会消费力却未必随之提高,因为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这种“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就是不公平的社会分配关系以及资本家不断追求积累的欲望。生产力与“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的冲突,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不断扩大的消费差距以及积累与消费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使得社会消费力无法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随着二者张力的不断增加,消费不足对生产过剩的报复必然发生。正是由于社会消费力滞后于生产力,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无法通过消费得以最终完成,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最终使得生产力遭到限制和破坏。

二、马克思消费力理论的当代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从“生产主导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社会转变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促进消费发展,进而发挥消费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急需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从根本上来看,对于如何发展当代中国消费力这一问题的探索,蕴涵着浓郁人本意蕴的马克思消费力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力,要分别纳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范畴加以考察。在讨论资本主义“进行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的同时,马克思涉及了消费力的类型及其影响和制约因素问题。他指出,“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其次,这个消费力还受到追求积累的欲望,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的欲望的限制。……但是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72-273页。 在马克思看来,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力,它们分别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对礼仪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课堂讲授时,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礼仪内涵”的教学过程中,先利用一些礼仪知识自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并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对错误观点进行纠正,并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比讲出其中缘由,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深刻。

第四,社会消费力还受资本积累动机的影响和制约。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资本家梦寐以求的是扩大“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规模”,也就是积累。“要积累,就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因此,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一部分由资本家作为收入消费,另一部分用作资本或积累起来。”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670、682-683页。 从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来看,积累主要用于扩大社会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因此,积累有利于消费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在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直接影响社会消费力水平的高低:积累得多则用于消费的就少,社会消费力就低;反之,积累得少则用于消费的就多,社会消费力就高。因此,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必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的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

通过上述算法可得f(u3u4)=1, f(v3v4)≥6, f(ut-1ut)≥6且f(vt-1vt)>1(若f(vt-1vt)=1,则有得与n≥6时,k≥7矛盾于是满足H(1,n)的所有2度点的正常边染色,而且此染色算法是关于H(1,n)的所有2度点可区别边染色。

第二,以提高消费者素质和个人综合能力为目标,开展系统的消费教育。根据马克思“消费力表征着消费者的个人能力”的观点和人是“消费力的主体和首要构成要素”的判断,培育和发展消费力就是要培育和发展消费者的“个人才能”,努力提高消费者素质和个人综合能力。教育既“会生产劳动能力”,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9页。 也会发展消费力。正如“最美的音乐”对“没有音乐感的耳朵”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5页。 毫无意义一样,琳琅满目的消费资料对于消费力低下的消费者来说意义不大。消费教育是提高消费者素质和个人能力因而也就是培育和发展消费力的重要手段。它紧紧围绕着消费力的主体(消费者)而展开,以提高消费者“个人能力的发展”即消费者素质和个人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消费教育,消费者可以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消费知识和技能,其个人才能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消费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消费需要能力方面,要着力于提高消费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养,因为科学文化水平“是影响消费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④ 尹世杰:《消费力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2、30页。 消费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养越高,其消费需要的能力越强,越有助于保障消费的合理、适度和科学性。在消费选择能力方面,要着力于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技能,包括对消费对象的感知辨别力、对商品及相关信息的分析和评价力,乃至购买商品过程的决策力等基本消费技能;也包括消费者权益的自我保护力,甚至一些特定领域的专业消费技能。在消费支付能力方面,要在“能赚”和“会花”两个环节上着力:“能赚”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从社会分配中获得更多的消费资料,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潜在的消费力;“会花”不仅意味着消费者将潜在消费力转化为现实消费力,更要求消费者能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在消费满足能力方面,要着力培养消费者充分消费的意识和习惯,努力做到“物尽其用”。

第三,坚持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价值指引,不断发展消费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消费领域的主要矛盾是消费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矛盾突出体现在人们的消费需求更注重在量的基础上有质的提高,也就是“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突显出人们在消费中对“品质”的追求。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矛盾突出体现在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在产品质量、品牌塑造上无法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消费力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一定社会的消费资料的发展程度”的观点,培育和发展消费力就是要不断发展消费资料,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消费对象和更加新型、便捷、高效的消费工具。发展消费资料,绝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旨归。这就要求我们对消费资料的供给加以深入的思考,生产部门供应的商品和服务是否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工具能否将消费者和消费对象有机结合,这些消费资料最终能否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等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①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这为我们推动供给侧改革,不断发展消费资料,引领消费质量提档升级指明了方向。

第四,以提升社会中下收入阶层的消费力为首要目标,完善社会分配关系。根据马克思“社会消费力受社会分配关系的影响和制约”的观点,培育和发展消费力就是要破除社会不公正分配的制度基础,并不断消解分配关系中影响和制约社会消费力发展的不利因素。当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它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公有制消除了社会不公平分配的制度基础,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充分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虽然如此,在具体分配关系中,还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社会消费力发展的因素。完善社会分配关系要以努力提升社会中下收入阶层的消费力为首要目标。前文述及,社会消费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而这种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大多数人”,就是指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广大工人阶级,正是他们有限的消费力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力发展的瓶颈。社会消费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并非取决于占社会人口较少部分的高收入社会阶层,而是由占社会绝大多数人口的中下收入阶层的消费力决定的。因此,要在社会分配关系上培育和发展消费力,就是要将提升社会中下收入阶层的消费力作为首要目标。

第五,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将潜在消费力转化为现实消费力。作为一种能力,当人们已经拥有它,但是并没有将它用于获取消费资料来满足自身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时,也就是说消费行为并没有真正发生时,消费力就是一种潜在消费力。一旦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以呈现、消费欲望受到激发、消费行为开始启动之后,潜在消费力就会转化为现实消费力。可见,消费行为是潜在消费力转化为现实消费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培育和发展消费力就需要通过各种举措促进消费,使潜在消费力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消费力。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生产主导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社会”的转变进程中,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凸显。然而,对于拥有13多亿人口的庞大国内市场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的增长速度来说,消费对于经济增长不到60%的贡献率不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需要。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六项重要任务,部署加快破解制约居民消费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要求我们从那些制约消费发展的体制机制入手。通过分配体制的改革可以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让人们能够消费。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极大地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敢于消费。通过扩大服务市场和服务产业的开放,可以破除限制和束缚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消费对象。通过消费政策如消费信贷政策的创新,可以丰富人们的消费工具,从而进一步刺激城乡居民消费。通过消费市场管理的完善,可以优化和创新消费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上述在具体体制机制上的完善和创新,都有利于促进消费活动的展开,将当代中国社会巨大的潜在消费力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消费力。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9)06-0037-06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危机时代西方消费社会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建构消费型社会的启示研究”(15BSH0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罗建平,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福建 厦门,361021)。

责任编辑:罗 苹

标签:;  ;  ;  ;  ;  

马克思消费力理论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