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对于电能的需求在逐年增长。因此,国家加大了对电力事业的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为电力系统的完善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0kV配电线路的规划、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工作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特别其投入使用之后故障检修工作的开展状况,影响着电力系统效益的实现。基于此,本文立足于10kV配电线路的检修实况,探讨了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与防范策略。、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防范措施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不断提升。输电网络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大,这也使得故障检修工作的进行难度不断提升,增加了意外线路故障出现的可能性。10kV配电线路作为输电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故障频发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用电过程,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是当前电力设施建设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1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
1.1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人为监管力度不足方面。例如配电房的保护措施不完善、电缆沟积水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此外,一些使用年限过长的设备同样具有故障的风险。一方面这些设备的使用周期长,内部性能老化严重,一旦缺乏维护,必然导致各类故障。此外,某些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或恶意逃避电费,将一些关键设备拆除,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以某电力公司所统计的饼状图为例,可以得知,大多数的配网故障仍然是由于外力破坏导致,设备本身的故障和管理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因此在线路故障查找和防范工作上,仍然要以外力破坏作为主要工作方向。
1.2树害故障
除了意外天气以及恶劣环境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使用之外,树害故障也会造成配电线路的故障问题。当前在配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方人员的不谨慎,可能未能在施工中对施工区域中存在的障碍物进行清理,造成树木、建筑以及农业建设设施等对配电线路的运行造成影响。当前国家为了优化生态环境在城市之中进行了大量的绿化,其尽管优化了生态环境,但是大量树木的存在影响了配电线路使用中的安全性。除此之外,部分环境保护人员还会阻碍电力线路的建设和施工,使得电力施工受到影响。树木的存在可能会在恶劣天气中产生断裂,引起输电线路的大范围中断,影响输电网络的正常功能。
1.3恶劣天气
实践表明,外部天气的变化会对10kV配电线路运行状况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也是现阶段人力所不能规避的。具体来说,在一些极端恶劣的天气状况之下,配电线路会发生摇摆、形变甚至于损毁,如果未能在前期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固定,那将会为故障防范带来较大的挑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也会对该类型配电线路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例如各种盗窃电线、破坏配电线路、损毁电力设备的行为,严重影响了配电线路规划、设计以及建造价值的实现。
1.4外力因素
10千伏配电线路受到的外力故障中,主要体现在车辆事故和线路出现倒杆等现象。出现此类故障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基础建设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业、旧城区改造以及交通扩建等方面,都会对10千伏配电线路的建设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在城市的发展和硬性施工建设时,使原有在路边的10千伏配电线路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地转移,因此导致线杆出现一定地安全隐患。2)人为因素。相关工作人员在电缆铺设过程中,对电缆整体铺设工作不熟悉,导致对10千伏配电线路中的电子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
2 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
2.1提升线路管理工作的完成质量
首先,技术人员要加强对线路保护设施的日常检测和修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一般会安装避雷器以及绝缘子等防雷击设备,在日常检测中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这些元件的检测,针对老化元件进行及时的更换,保证这些设备可以高质量完成对配电线路的保护。其次,技术人员应当在配电线路上进行真空开关的加装,避免故障线路的出现影响大范围的供电网络,缩小故障区域不仅对优化供电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还可以方便检修工作的进行,提升检修工作的进行效率,降低故障的影响。再次,技术人员在配电网络的设计过程中有根据城市发展和用电情况设计网络密度,使得供电网络可以更为合理的符合城市居民。最后,供电网络管理部门要完善线路管理工作的相关条款,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针对部分工作质量不佳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提高技术人员对线路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视。
2.2重视线路定期巡视清理
要想将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就不能忽视对不同线路的定期巡视与清理,这也是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其运行问题的重要保障。基于此,自10kV配电线路竣工并投入使用之后,有关部门应当派遣专人定期对其进行巡视,及时跟进不同路段配电线路的运行实况,全面检查线路的开关、接地装置等要素,一旦发现存在破坏或者是损毁的现象,应当立即给予更换或者是维修处理,避免问题的扩大化。而就负责检修工作的有关人员来说,应当牢固树立定期巡视与检查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全面掌握不同部分配网的运行状况与实际宽度。如果发现线路通道处有树枝阻碍了其运行,应当及时对其进行修剪,确保线路绝缘体表面呈现出清洁的状态。对一些垃圾、鸟巢等杂物,有关主体也需要做到及时清理,避免影响线路的平稳、安全运行。除此之外,有关人员需要在配电线路周边设置相应的警示牌,从而提升他人对于该路段的认识,尽可能规避因随意乱丢杂物造成线路短路的现象,为配电线路的运行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2.3环境因素防范
环境因素防范需要考虑到设备的质量,提升耐雷水平。例如绝缘子的耐雷水平。由于故障通常发生在针式绝缘子之上,此时对于线路的防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安装线路避雷器也是有效的应对方案,在线路较长或是易遭受雷击、大风区域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4减少外力因素
采用科学运检的方法,保障及有效防止10千伏配电线路出现外力因素而导致出现线路故障,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应针对运检线路的工作,建立起完善的运检工作档案,并对突发事件做好全面的处理工作。例如:当出现暴风雨或雷电大雨的天气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及时对大风通道内的配电线路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在大风通道内的10千伏配电线路出现问题,应当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如果自己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出现的故障问题,需及时针对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上报,保障10千伏配电线路中电力设备和建设设施的安全。
2.5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
实践证明,现阶段各地的10kV配电线路之所以在运行过程中故障频出,很大程度上在于不同变电站以及线路的整体布局未能做到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这就给线路的投入使用埋下了较大的隐患。因而首先应在实际配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关主体应当加大前期统筹规划力度,全面提升变电站布点、配网布局的合理性,为其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应当尽可能使用绝缘导线以及其他绝缘设备,全面提升线路的绝缘化水平,从而有效降低外部要素对线路运行的不利影响。最后,在线路规划、设计以及建造的全过程,有关主体应当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开展原则,合理设置线路开关设备的位置以及疏密程度,从而在保障配网建设经济性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故障排查及检修工作的开展效率,降低线路故障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结语
在10kV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故障产生无法预知,但为了防止故障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产生的经济损失,就需要电力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故障,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应对,从环境、外界因素、管理、设备等多个方面对线路进行保护,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控制,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蔡明宪.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173.
[2]许广琦.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J].电子世界,2016(15):119.
论文作者:杨任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因素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外力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