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促进产业升级的技术政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升级论文,政策论文,技术论文,十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十五”产业技术进步环境的重要变化
“十五”期间,中国产业发展及产业技术进步处于一个新的发展环境中。全球化和新技术 革命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两股强大力量,从基本层面上开始重塑产业发展的形态和结构,改 变着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组织也在加快 调整,各国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以及市场需求,已经被国际产业体系所包围、渗透,在 原有结构下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许多国家积极应对这种全球性的 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变化,为寻求新世纪的产业竞争地位奠定基础。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中国产业与世界产业具有更强的融合性质。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及其产业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对原有的生产结构 和技术结构形成了直接冲击,对原有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冲击。随着新的技术创新机制 形成,拥有领先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各 国为取得更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竞相调整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对高新技术领域加大开发 投入、扩大应用领域,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 强国际竞争力。
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新秩序形成过程中仍处于有利地位。市场扩张的 冲动,使发达国家在控制核心技术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也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 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通 过参与国际分工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参与国际竞争 是以产业技术实力为支撑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大对传统产 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着力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技术,是我国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全方位参 与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
新世纪的前10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的时期。90年代中期 以来的普遍供给过剩,以及由此引起的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加之工业运行中的深层矛盾不 断激化,使中国工业在生产结构、技术体系等多方面受到挑战。消费需求的迅速变化,要求 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调整产业供给结构。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将集中在以通过开发和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价值,改善供给结构, 提高供给有效性为重点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上。
与之相应,中国产业的技术进步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特点。由于产业分工日益细化,企业需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前景寻找自己的技术定位和创新突破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的发展,使技术演进规律发生变化,新技术对旧技术的替代过程加快,技术生命周期和产品 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产业技术创新以技术群的形式出现,产业技术竞争日益趋向技术前端, 即技术竞争已由竞争性技术转入竞争前技术,甚至转入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竞争;产业融合导 致的产业技术融合,产业更新导致的产业主导技术和创新体系的变化日益明显。
“十五”时期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市场化进程加 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日益增强,也将对技术进步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产 业技术创新主体、动力以及技术进步方式,都将发生较大改变,技术创新将建立的市场机制 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必须适应这种深刻的变化,处理好市场导向与政 府引导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良性互动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体系。
二、产业发展面临技术瓶颈制约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无论是产业总体规模或产业技术水平都 有很大提高。产业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产品产量进入世界前列;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向工 业制成品为主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组织的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聚集效 应增强。特别重要的是,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中国产业界又在竞争、组织、技术、市场 营销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积蓄了进一步发展和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但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相比,产业技术进步却进展不大,或者说与日 益加快的国际产业技术进步的步伐相比,中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步伐还不大,以至于“十五” 期间技术成为真正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主要表现为:
(1)技术供给和技术储备不足。“十五”许多产业的共性问题是:缺乏能够支持结构调整和 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供给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如 在 信息产业,核心硬件、系统软件大量依赖进口;在制造业领域,缺乏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装备 的规模开发能力和重大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医药产业主要依靠仿制外国产品,缺乏自主开 发和研制能力,等等。实际上从“九五”后期起,由于缺乏可以带动投资的先进技术,企业 往往很难找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切入点,因而企业投资决策困难,投资增长不力,最 终抑制了经济增长。如何有效地建立起保证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经济长 期增长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2)产业技术状况与国际技术比较并不乐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技术也有了较快进 步,但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步伐加快,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技术都处于加速进 步的过程中,中国产业技术与国际产业技术的差距,并未明显缩小。在传统产业中,中国产 业技术水平整体上仍比较落后,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 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差距较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相对不足, 不少高技术产品及部分轻纺等耐用消费品仍需进口,主要工业产品消耗水平远高于发达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近年发展较快,但总体规模小,高技术密集度、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优势尚 不显著,国际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推动作用还很有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1993-1997年基本保持在1.5%左右,1998年为1.7%,1999年为1.94%。高技术产业产 值占制造业产业比重,1997年中国为7.7%,而美国则为14.7%,日本为15.7%,韩国为15.8% 。据估计,中国现有生产技术水平仍大大落后于国际水平。如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 水平落后5-10年,机械行业生产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15-20年,石化行业总体技术 和装备水平比国外落后20年,钢铁工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企业只有宝钢和钢管公司两 家,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不到10%。据一些产业的近期分析,许多方面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 距甚至拉大。
(3)技术投入不足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观。据1999年IMD世界竞争力报告分析,1997年中国 全国人均R&D经费支出只有4.7美元,人均企业R&D经费支出只有2.17美元。虽然90年代以我 国R&D经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1991-1997年R&D投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增长10.1%,但由于 基数过低,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非常低,基本维持在0.65%左右的水平(1999年R&D 支出有了较大增长,占GDP比重达到0.83%),发达国家的此项指标一般在2%左右。我国大中 型企业1998年R&D经费仅占销售收入1.28%,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要占5%-10%。常见的情况 是,中国一个产业的整体投入远不及一个跨国公司的投入能力。1997年全国R&D经费为482亿 元,而美国IBM公司当年的R&D投入为48.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产业技术投入不足的情况 不仅在传统产业比较严重,而且在高技术领域也同样存在。1999年高技术产业(以航空航天 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4个产业为口径统 计)的研发投入只占增加值的3.6%,而美国这一指标为27.9%,法国为27.8%,日本为19.1%, 以至出现了中国“高技术不高”的说法。
产业技术投资不足的状况很可能使中国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产业越是 落后,技术投入越低;技术投入越低,产业越是落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现代技术创 新及产业化的资金量迅速提高,一个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如软件、新车型的开发)动辄数亿、 数十亿美元。有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商业化所需要的支出相当 于以前的100多倍数以上。而在中国企业投资能力非常有限地情况下,企业技术投入实际处 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企业即使倾尽全力,也只能拿出“小钱”,与大跨国公司的大规模 投资根本无法相比。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明显转变,特别是技术投资增长没有一个更大的加速 度,提高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实力,将是非常困难的。
(4)产业发展存在着对国际技术装备的较高依赖。多年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装备对促进中 国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即消 化、吸收)却一直是薄弱环节。在引进过程中,主要资金和精力用于硬件设备和生产线的进 口,忽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综 合创新。由于多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我 国目前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 。许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产业及主导产品的生产,往往不是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 的基础上,而是依靠外国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一些已经形成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或产品 ,实际上仍存在着对国际技术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产业的核心技术和领先技术一般仍由国 外公司控制。机械工业中的加工机械、大型装备主要依赖外国,电子信息产业“缺芯”等, 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产业技术政策的新视角
1.采取更加积极的技术战略应对全球化。
在不断加速的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是,未来产业技术进 步 中,如何协调外来技术与本国技术关系,如何协调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一向受到发 展中国家认同的独立自主技术开发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在新时期受到严重挑战。中国遇 到问题与之相同。在全球化与国际产业重组的过程中,中国产业长期遵循的以引进技术、扩 大生产规模为主旨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传统的产业生产体系和技术装备因国际产业路线和 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而失去生存、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因为在一国国内需求成 为全球性时,本国内缺乏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能力将失去最基本的市场基础。
在全球化面前,中国产业的技术比较优势何在?中国产业技术合理的技术战略是什么?各种 不同的政策见解,可能对制定产业技术政策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主张,应该采取更加积极 的技术战略应对全球化。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和技术特性,进行差别性的技术政策设计 。不加区别的盲目赶超或悲观主义主张,都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如,国际上比较成熟、中国 仍属发展初期的产业和技术,宜以引进技术装备为主,从而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成果和 知识扩散的所谓“后起之益”;国内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产业,重点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努力培育自主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些国际上也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应该根据技术积累 和 人才储备以及相关产业基础情况制定相应战略,力争跟上先进水平,在某些领域形成竞争能 力;在一些重要的战略领域,即通常所说的“战略必得”领域,必须确立明确的战略思路, 集中力量,在若干重点项目上形成突破,以保持相对的技术独立与技术领先。
2.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建立技术基础。
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是为中国长期发展建立科技基础。中国科技战略不仅仅是着眼于 解 决现实中的经济与科技结合问题,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建立未来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上。特别 是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产业技术革命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些能够影响 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关键性技术,在产业技术进步中具有日益重要的 地位,因而国家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围绕那些战略性技术展开。
因此,科技发展战略应该着眼于长远,具有前瞻性安排。尽快开发和掌握一批对国家经济 发展和经济安全具有长期影响的国家战略技术,开发对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具有重要影响的 产品和技术,开发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高 先进技术装备的设计、制造和成套水平,增强能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以及大力支持高技术 及产业化的发展,是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家重点支持具有良好技术 前景和市场前景的定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中国产业技术的国际竞 争力,为长期发展打下技术基础,是“十五”经济发展的最根本任务。
3.在科技追赶中培育国家创新能力,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的国家。
创新是“十五”科技发展的重点之一,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的国家,是科技发展的战 略目标。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认为,作为一个技术落后的国家,只有使自己也成为一个技术 创新国家,才能真正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在创新问题上引起广泛关注的是,中国产业已卷入 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创新战略。特别是在 一些发达国家明显领先的领域,中国产业如何确定自己的产业技术进步路线与产业发展战略 。对此问题社会各界仍存在较大争议,焦点是在发挥劳动密集领域的比较优势时,还要不要 追求在技术前沿的国际领先地位;在市场经济发挥作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情况下, 政府还要不要组织重大技术创新活动;中国还要不要实施追赶战略。
我们认为,不能用静止眼光和简单化的方式处理国家的产业技术战略。无论是从理论上深 入分析还是回顾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拘泥于简单的或静态的比较优势策略,将无 法保证中国产业在未来发展上的有利的战略地位。应该采取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建立动态 的比较优势,并顺利实现比较优势的转换,培育高技术产业领域内的比较优势,实现比较优 势从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转换,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尤为重要。
4.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的综合比较优势。
尽管存在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压力与技术瓶颈的束缚,但也应该认识到,在国际产业 格局的变化中,中国产业动态竞争优势也在发生变化,并预示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值得 注意的是,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三个重要变化趋势已经形成或正在酝酿中国产业的新优势。
一是,以制造业系统综合加工能力为基础形成的新的比较优势日益明显,这将不断提高中 国产业整体的生产组织能力和技术支持能力,有利于中国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 这方面,与亚洲其他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充分利用在 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发展高附加值制造、高质量制造,努力形成中国优质制造品牌,形成新 时期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亮点。
二是,中国产业吸收新知识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明显提高。这一方面表现为产品仿制与技 术推进能力增强,时间缩短;另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日趋成熟,在各个产业 几乎都出现了若干具有一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商誉,并对国内产业有着巨大带动作用的骨 干企业。中国产业吸收新知识和接受新技术与管理能力的提高,正在为积蓄自主创新能力打 下越来越厚实的学习基础。
三是,在一些产业部门,如船舶、数控机床、家用电器等已出现了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 而在若干高技术产业内,如IT、生物、新材料等,也已出现了极快地增长势头和技术先导性 突破。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如给予更重要的关注和政策支持,极有可能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部门,并有力地带动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与结构升级。
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的几项政策
1.重视技术创新与各项政策的整合,建立更加积极的公共技术政策体系。
由于科技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国家技术政策将成为最基本的公共政策,客 观上要求进行宏观经济政策与技术政策的整合,以刺激技术创新为中心,建立促进经济增长 的政策体系。
首先,应切实落实“十五”计划提出的“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例提高到1.5%以上”的预期目标。在继续加大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同时,特别应在重点产业 部门实行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发政策,加大培育和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
其次,实行功能性产业技术政策,特别是以“技术工程”或“技术群攻关”为主要内容来 带动重点产业的技术进步。我们认为,在“十五”时期,由于信息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 益并涉及国家安全;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技术基础;重大和 成套技术装备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并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船舶工业在我国拥有十分明显的比 较优势和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因此,功能性产业技术政策应以这四个行业为主,以“技术群 ”为攻关内容,以政府与企业联合开发为基本方式,实行投资重点倾斜和持续支持。
最后,要注意协调好技术与产业政策、技术与贸易政策、技术与法规政策、技术与国家安 全政策、技术与对外政策等方面的关系。
2.调整国家投资结构,提高国家技术投资效率。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是国家的责任,特别是产业的共性技术和重大关键性技术,仍然必须在 国家财政上进行安排。要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强度,提高国家在重大技术领域的技术投入力度 ,体现国家“有所为”的政策取向。
调整国家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把国家投资的重点由生产性投资转向技术投资,由扶持特 定产业调整为扶持特定技术。“十五”期间,一些重点是:支持能够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 构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支持战略性资源的开发 技术,节能降耗、能源替代、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技术、产品的开发,以及公共设施技术及公 益性技术开发;对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和为保障国民经济运行急需解决的技术,包括重大技术 装 备研制和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的技术装备的研制开发,进行重点支持。
提高国家技术投资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投资 有限的情况下,部门的分散投资和缺乏项目计划之间的充分沟通,既会导致“重点不重”, 也会产生投资“拥挤”,造成投资浪费。因此,一方面,应在功能性产业技术政策指导下, 对重点产业领域实行集中投入;另一方面,应加强政府部门间的科技项目计划信息沟通,在 实行国库统一支付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加强预决算管理。
实施创新取向的公共采购政策。以扩大创新产品的市场为目标的公共采购政策是国际上最 通用的创新政策工具。通过政府的直接技术采购和重大工程项目采购,为重大技术创新提供 基础性市场需求。同时,可以加强对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引导和鼓励,降低企业技术创 新面临的市场风险,培育创新产品市场,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3.突破技术瓶颈,集中力量争取在战略技术上有所突破。
积极开发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突破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和技术升级。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基础, 以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国产化为突破口,促进高科技成果、先进制造技术和高效设备的应用, 集中开发和推广一批共性、关键性和配套性技术,提升和优化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国家集中力量,抓住若干战略产业和战略技术,进行攻关,力争占领产业战略技术制高点 。尽快开发和掌握一批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具有长期影响的国家战略技术,努力开发对重 点产业、重点区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并促进技术的产业化。
重视技术集成,通过重大技术创新活动,整合和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如:用信息化带 动工业化,以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 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以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为主攻方向,重点在大力提高装备工作的技术集成 能力和成套能力;以标志性技术和产品为目标,集中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共 性、关键性和配套性技术进行开发和推广,推进产业的技术升级。
将若干战略产业的战略技术作为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如集成电路的重点是突破集成系统 和工艺优化,扩大主流产品(0.25-0.28微米级产品)的市场应用,提高加工制造水平的国际 竞争力。数控机床要发挥数控制造方面的优势,在某些重点产品上突破数控系统设计,跟踪 国际数控机床发展的高速、复合、智能、环保的大趋势,为全面振兴中国的制造业奠定基础 。光电子领域,重点解决基本元器件及典型综合集成,重视产业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研究 ,强化工艺技术、规格化生产,注意质量、实用性及可靠性。船舶工业重点是突破曲轴等关 键配套技术、以及高性能和附加值船舶设计、开发和生产,扩大船舶生产规模,提高国际市 场份额。
4.建立技术创新上的新型合作竞争关系。
鼓励合作开发,建立产业技术联盟。要制定和实施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政府、企业 、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开发计划,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形式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方 式,促进社会科技力量与产业的结合,尤其要向形成联合研究开发主体和联合进行重大技术 开发的方向发展,为占领技术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重大攻关项目,把有关产业技术创新力量整合起来。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以及国 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建立起政府、科技界、企业的多种方式的技术联盟。 国际上这种由政府或财团法人研究机构主导,鼓励企业之间或财团法人之间共同研发计划愈 来愈多,如日本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发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美国的半导体制造协会 等。
积极探索战略性国际技术合作。全球化带来的技术流动为我们利用外国先进技术提供了机 遇。我国应更大范围地、积极参与技术开发的国际分工,通过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技术合作 带动技术开发,获得知识产权,获得国际技术创新参与者的地位,形成与国际产业分工相适 应的技术分工和配套技术开发。
在策略上,应该创造条件,争取加入各种国际技术合作计划,与发达国家大企业之间建立 技术开发战略联盟,鼓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大量吸引发达国家和 优秀技术人才从事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活动。要特别注意利用国家间战略平衡的机会,争取与 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围绕核心技术建立战略联盟。
5.促进技术扩散,扩大技术公共产品供给。
中国产业技术中的一个大问题,是技术扩散慢,而且范围小,技术进步的外溢作用小。因 此,促进技术扩散,尽可能地扩大技术和知识的外部性,是产业技术政策的重要任务。目前 重点是:
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形成技术成果利用和扩散的新机制。要 促进把国立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和国有企业科研成果向社会的转移,并创造条件使之制度化 、规范化。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制定促进研究成果转移、扩散和商业化的相关政策。
积极推广国家重大科研计划的成果。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活动出现了科学与技术的混合现象 ,产业技术开发向技术前端甚至向基础科学部分延伸,积极宣传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攻 关 计划等国家科学技术计划的成果,对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立军民互动的创新体系,实现军民产业的技术共享机制。通过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开发挖 掘民用技术满足国防需要的潜力;促进民用产业和军事工业的融合以形成有双重生产能力的 工业;尽可能在国防系统中置入民用产品、工艺和技术;推动国防采购制度的改革,强化对 民用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掌握,增强国家军工动员能力。
利用政府机构改革和科研机构改革的契机,建立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通过支持体系收集 、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行业技术进步的信息,促进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开发 与扩散。
6.积极培育风险投资,为创新与产业化拓宽投融资渠道。
风险资本是各国最基本的创新政策工具。目前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融 资结构不合理,缺乏风险投资支持,高科技产业投资基本上仍以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为主, 风险投资和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很少。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超过82% ,而风险投资介入仅占2.3%。这种融资结构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及产业化发展要求很不 相符。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 重要生力军,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脱颖而出。据统计,1999年底,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 已经超过了2.2万家,其中有意到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多达2000家以上。雄厚的上市资源不仅 能保证我国创业板市场在短时期内即可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更能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因 此,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健全风险投资体制,建立以风险投资为主体的融资 结构,建立良好的投资循环,才能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与此同时,应考虑允许一些符合功能性产业技术政策,自身成长性好、盈利预期稳定和急 需进行规模扩张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以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多种融资方式的选择和 组合,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7.形成产业精英人才队伍,改善产业人力资源结构。
决定现代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产业核心人物。一个核心人物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一个 企业决定一个产业的国际地位的情况极为常见。拥有一批了解国际产业技术前沿,熟悉国际 产业规范和产业发展规律,与国际市场保持密切联系的人,是能够在国际竞争领域中保持优 势地位的根本。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和现代服务业中,由于缺乏真正了解产业发展特点 和规律的人才,是阻碍中国有关产业发展的最大原因。许多行业人士指出,中国虽然缺乏各 种产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相比之下最缺乏的是产业领军人物,即缺乏产业领袖。同时 ,政府管理部门也缺乏熟悉产业规律的专家型人才。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思路的制定者, 通常并不精通或熟悉当代国际产业情况,许多设想(包括国家重大项目计划或企业重大项目) 与国际产业界的实际情况很不相符。
因此,国家应该制定产业精英人才计划,培养产业领袖,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产业的人力资 源结构。建议有关部门应该会同产业界,应该积极组织实施国家层次的产业人才采购行动, 物色和吸引一批有跨国公司技术开发和经营经验的高级人才,通过给事业吸引、感情投入、 提供发展空间等方式,吸引国际产业界有影响的华人和外国人投身中国产业发展。这是中国 产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