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贸面临国际市场的形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市场论文,形势分析论文,外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主要就中国目前面临的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外经贸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简要加以分析。
一、外部经贸形势于中国不利的几个主要方面:
(1)区域化经济发展以及其区内贸易的持续增长。目前全球范围内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经济集团组织有109个,且还会不断增加。这些经济集团组织在其内部成员国之间都实行许多优惠政策,首先是商品贸易的相互减免税,还有劳务、资金、人员的自由流通等等。而我们的出口商品则被他们视为区外商品,要进入这些经济区域的国家,就会受到不平等待遇,就要付高关税。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增强。工业发达国家在贸易政策上的竞争愈加激烈,要求用反倾销和反贴补关税来反对不公平竞争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中国外贸被诉反倾销案件急剧增加,且投诉的国家和地区已不仅欧美发达国家,拉美、非洲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中国外贸反倾销。可见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使我们的外贸出口面临了更严峻的形势。
(3)世界经贸关系的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对中国来说,最突出的表现在中美经贸关系方面,如在给予最惠国待遇问题上,每年一次美国将此作为提案进行审议、表决等,这显然是由政治因素在起作用。再有中国历时10之久的复关、加入WTO谈判问题,也是由于同样因素的干扰。美国政府从其自身利益考虑出发,历来重视双边关系更甚于多边关系,所以美方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及中美知识产权的双边谈判等相当重视。在美方看来,中国晚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他们更为有利,因而他们想把时间拖得更长,迫使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其次是中日经贸关系方面,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采取两面手法,他们以中国进行前一段时间核试验为由,取消了对华无偿援助。与此同时,日本与台湾的各种经贸交往却有密切趋势。类似种种世界经贸关系的政治化倾向都将给中国外经贸工作增添不少麻烦和困难。
(4)由于中国目前仍处于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成员方地位,因而还在下述三方面受到不平等的竞争待遇:首先是在关税方面,世贸组织成员方之间的相互减让关税的优惠,我们不能享受,除非通过双边谈判;其次是在数量限制方面,如欧盟有些国家原已取消了纺织品配额限制,现因欧盟扩大,加入了联盟后,对我国的数量限制不但没取消,反而增加了;再则是在遇到贸易纠纷的解决处理方面,我们不能引用世贸组织中多边体系处理贸易纠纷的机制,而部分欧盟国家在对我国的反倾销税税率的裁定上,则不承认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以计划经济国家相待,按比照国来裁定,对中国很不公平。
二、外部经贸形势于中国有利的几个主要方面:
(1)1997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平衡发展态势,增长率将达到4.1%,为9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以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这三大类别来划分,经济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幅度。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表现最好,亚、非、拉三大洲的经济增长差距正逐渐趋于缩小,部分国家已从结构调整与改革中获得利益,整体经济实力有所提高。预计1997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6.1%,其中亚洲为7.3%、非洲为4.5%、拉美为4.8%。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显得比较平缓,其特点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又需要控制通货膨胀。预计1997年发达国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2.4%,其中美国为2%、日本2.2%、德国2.4%、英国3%、法国2.4%、意大利2.3%。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有明显改善,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经济都将恢复或已经恢复到1989年转轨前的水平。预计1997年经济转轨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达4%,其中俄罗斯约为3%。
(2)全球贸易随着世界经济复苏而强劲增长,无论从商品的贸易量或是贸易额的增长看,都要比其生产量或经济的增长更迅速、更强劲。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商品贸易量的增长已连续7年超过生产量的增长,1996年虽然商品贸易量增速有所减缓,但仍保持在6%以上,远远高于3%的世界生产量增幅。而全球贸易额的增长又始终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预计1997年全球贸易额将达到5.6万亿美元(此仅为商品贸易额,不包括服务贸易额),较上年增长7%左右。
(3)世界主要贸易地区的进口量持续增长,预计1997年发达国家进口贸易量的增幅将由上年的4.5%提高到5.2%,而发展中国家的增幅更将由上年的9.5%提高到11%,尤其对我外贸出口有利的是,我国的一些主要出口市场、周边国家,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市场情况较好。预计1997年亚洲地区的进口贸易量将增长11%,其中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四小龙的进口贸易量将增长9%。
在当今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中,资本、技术的跨国流动、服务贸易的迅猛扩展、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发展等等都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并研究探讨。应该说,在国际经济贸易的商战中,摩擦与竞争不可避免,挑战和机遇仍将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