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论文_邬冰结

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论文_邬冰结

武汉沃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为了确保生态环境能够与人类发展达到和谐的状态,降低城市化进程对生态资源的影响,现代景观设计都会将生态设计理念加入到其中,期望实现生态化的景观设计,从而找到现代化景观设计方式。通过对生态设计理念的了解,探索出生态设计理念与景观设计的有机融合方式,并分析应用实践,旨在促进景观设计生态化发展,确保景观设计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设计;景观设计;节能能源

1.生态设计理念

所谓“生态设计”就是在设计之中融入环境因素,整体设计方向以绿色环保为主的设计理念,也被称之为“生命周期设计”、“环境设计”或者“绿色设计”。该设计理念要求每位设计人员必须要将生态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个设计环节之中,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有效降低设计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证整体设计能够与生态环境达到平衡的状态。生态设计理念的诞生,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实现绿色化设计,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降低整体景观成本,降低潜在责任风险,确保设计单位的竞争实力,因此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

2.生态主义景观的设计原则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景观的形象。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多方面,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一个或几个方面。如:麦克哈格对生态设计的分析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系统可以承受人类活动所以带来的压力,但这承受力有限度。二是某些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特别敏感,因而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危。他的设计只有两个目的:生存与成功。这需要每个生态系统去找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之后,改变自己和改变环境去增加适合程度。适合的意思是“花最少的气力去适应”,这是他的设计手段。不同学者的看法差异显著,但核心内容是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浓厚的生态理念。

2.1 尊重自然的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生生不息,不知疲倦,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让自然做功这一设计原理,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的合作,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2.2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设计理念强调景观设计与生态的和谐性,倡导设计人员要降低景观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影响,认为每个设计师都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改变以往先设计后施工的习惯,要对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按照现场的生态系统来设计与规划景观。例如,原场地存在着大量的河漫滩与沼泽,这时设计人员就可以保留这些元素,将整体景观偏向亲水性进行设计,可以以此为中心设计出配套的景观,从而保证整体景观的协调性。

2.3 对资源与材料进行再利用

现代景观设计工作极为推崇对物质与能源的循环性利用,认为在生态化景观设计时,要加大对再生原料的使用力度,并要对场地上的资源与材料进行最大限度的循环性使用,从而充分发挥出其隐含的作用与价值,避免对材料与资源不必要浪费。例如设计人员如果在对一座废弃工厂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选择性保留工厂厂房以及其它相应的资源,并改造工厂的污水排水管,在对整个工厂赋予新艺术定义的同时,还能确保对废弃物品的再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投入与资源消耗。使每一个设计环节,都能够彰显出绿色环保的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再利用的方式,减少对材料生产以及加工等能源性的消耗,将生态设计理念落到实处。

2.4注重创新原则

人最初是在大自然环境中观察和发现到美的,所以在设计建造公园生态环境时,一定要注重人类与大自然的交融,人是否能够非常舒适地参与其中。首先,关注公园的各个功能是否满足人类观赏和体验的需求;其次,在布局方面,要想办法设置一些设施,让人一看就能够联想到一些有趣的事物,进而能够主动参与进去。任何事物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所创新,对于现代生态公园的设计也是如此。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考量,把大自然中存在的一切美好事物作为参考,在此基础上用创新的思想和设计吸引人们。创新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贴近人类生活,而不是见不到、摸不着的虚无缥缈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享受自然和生态带来的美好体验。

2.5节约型原则

现今为止,景观设计中的节约型绿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设计中应注重近、中、远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是否适合等一切因素。在绿地设计时,不能因为绿地面积的增加、维护成本的提高而使绿地的设计变得粗糙。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历程中,曾在生态绿化上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和代价,因此应该尽量选择推广耐旱、耐寒、耐瘠薄的适生优良树种,而非盲目选择名贵花卉、珍稀树木或过大规格的苗木,以建立节约型滨水景观。

3.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方法

3.1生态优先

减少对原生态系统干扰的景观设计设计师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因此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每个设计师都应做到。佐佐木事物所设计中成功地运用和发展了这一设计方法,设计师不仅保留而且扩大公园沿河一侧的河漫滩,用以保护具有生态意义的沼泽地,同时,为满足人的亲水性,公园设计了一条 120m 长的平台布道,布道尽端为一大钓台。

3.2 遵循“互惠共生”原理

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互惠共生”原理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依存,双方获利。

3.3 变废为宝

对材料和资源进行再生利用的景观设计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彼德·拉兹在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原钢铁厂的历史信息,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特收集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将地表水汇聚于高架桥下,通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并通过水的跌落形成了欢快的落水景观。在这些出色的作品中,设计师们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出发,通过对材料和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了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也减少了施工中的废气物,体现了生态的设计理念。

4.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生态景观设计相关内容的介绍,使我们对生态设计理念以及景观设计的整合运用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代设计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生态化景观设计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不断掌握生态设计理念,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景观设计之中,进而设计出与生态理念更加相符合的景观作品,为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庞珺.基于生态文明的干旱区湖泊湿地景观环境综合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

[2]林墨飞.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王正超.以川北河为例的北京河流生态景观设计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4]邢晨晨.基于场地特征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邬冰结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实践论文_邬冰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