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学科强调的是知识获得的过程,物理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从中发现真理,发挥创造思维过程。本文从课堂、习题、实践三个方向入手,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造思维 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
一、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给中小学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使学校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广大任课老师正在积极应对,逐步摸索出适合于新课程的教学、教研和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推广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在农村中小学,许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或学校条件的限制,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仍流于形式,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直接讲解,借助头脑中形成的物理规律,通过强化练习达到对概念和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形成所谓的“感性认识——理解概念——形成规律——巩固练习”的模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求
《新课标》倡导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师有目的地选择重演与再现内容,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并同化新知识。《新课标》提出让学生懂得科学思维的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老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规律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认真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对力、热、光、电、声进行研究,而是和学生一起感受探究过程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除教会学生思考外,老师还应融合知识到课堂中,把能力培养目标完成从“纸上谈兵”到“真枪实弹”的飞跃。因此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同时,我们不能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上,而是把新的知识转化到教学行为中去,深入研究。
三、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探究与措施
1.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战场,设计好一堂课很关键的。
(1)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更自信。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抛弃课堂上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消除差生的恐惧心理,师生间的交流才能互相启发和补充,依靠师生的智慧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通过尝试,可从每一堂课入手,采用“开放课堂”的办法,让学生愉快地获取知识,促进创造意识的培养。同时,课堂要做到关爱、宽容和理解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倾注的真情,对教师的依赖之情会油然而生,进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扩大心理相容度,达到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使他们更自信。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物理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课堂上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更多有关的物理情境,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思想与方法。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有了问题就有了思维的方向和动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求知欲,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作为物理教师应该从多范围、多渠道开发、启迪学生,可以利用小实验、故事来完成,也可以利用一些图片、漫画来引入新课,还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片,这些都可以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设计创新实验也可以激励学生的兴趣。
(3)循循善诱,精心巧设提出问题的角色转变。《师说》讲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课堂问题也应由教师提出过渡到由学生提出。首先在教师情境指导下让学生开口,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摆脱思维惰性,克服尽信书本和教师的思维控制;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深入地思考,诱导学生质疑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开放场所。提出问题其实就是一种创造,哪怕是一些错误的或是文不对题的疑问,老师也应及时地表扬和肯定,然后再加以纠正或扭转方向。
(4)联系学科知识,活跃创造性思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学科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文理相通、学科相融已是大势所趋。要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与融合,构筑整体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生产、生活、社会问题的能力。一是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二是要注重知识在自然、环境、生产、生活乃至高新科技中的运用,以更加贴近自然和社会。
2.实验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具体明确的直观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1)从生活中寻找物理,培养实验创造能力。初中物理新教材较好地利用了初中生好动善思的心理特点,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教材结构和体系,教材安排了许多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小实验、小制作,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这些小实验简单易做,取材容易,在路上、在家里随时都可以做,如易拉罐、保鲜袋、矿泉水瓶和小气球等都能成为实验的好材料。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利用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主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一双慧眼,培养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观察能力的培养。
(3)学生要多做实验,在实验中发现学习。物理课的教学重在“动手做”,必须从“亲自经历的科学、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让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和观察,从中不但能发现知识,还能发现探究方法、掌握技能。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再发现是建立在对探究过程的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上,所以能将实验探究行为转化为技能和方法,并成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3.充分利用教材,激发潜能,引导创造性思维。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开放性题型,这类题思维广阔,一题多解,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寻找多种解题途径。物理问题丰富多彩和千差万别使得各种题型也是千姿百态、各有不同的,但同一题型无非答案是相同的,理出思路,结果就一览无疑了。
(2)一题多解,探究创造发散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物理教学中对于好的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悉心探求多种思路和方法,可能激发学习兴趣,使思维得到创造性发散,能深层次挖掘智力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非常规解题。创造性在学习活动中往往表现为用非常规方法解题,要求学生平时学习中努力提高正确、熟练、巧妙地应用数学方法、物理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敢于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变革,勇于创新,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最大潜力,使学生获得终生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雷洪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物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吴文菊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2008年修订).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5,P6。
[3]课程教材研究所 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P6。
[4]张长斌 中学物理.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学物理》编辑部,2003,3。
论文作者:梁光豪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知识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造性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