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王树文

(岭南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岭南)

摘 要: 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工业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逐渐普及,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培养出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人才。为了满足行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现状;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优秀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急迫。我国传统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气自动化人才的价值越来越高。因此,改革创新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十分重要。

一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

(一) 教学内容落后,不满足时代需求

电气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不断缩短,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不断更新。在现行的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问题。大多数学校所选择的教材在内容方面大同小异,内容上理论基础知识居多,缺乏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所选材料、案例大多年代久远,有些教学内容已经被时代淘汰。教材更新速度慢、周期长,而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的意识不强,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高校学生管理规范模式的制定应该广泛、充分的征求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建立新的管理机制。也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学生社团,让社团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组织。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运转,也可以通过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的双面性非常明显,因此,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和监管,并对信息数据进行监督,学生之间也应该互相监督,避免接触不良网站,产生不良动向,造成不良影响。

(二)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

在我国的教学中采用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主导下的灌输式教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也是如此。这种教学方法长期存在是因为其有很多优点,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愈发突出,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电气自动化教学当中,教师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用合理高效的新兴教学方法;在教学理念方面,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教师很少接受和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创新能力不足,在教学中墨守成规,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存在问题。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对于课程的实用性考虑不足;在教学内容方面往往求大求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程的结构上面,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比例失调,在教学当中主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课程开展较少。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涉及面广泛,但是重点不突出、不深入,有些课程重复建设、理论性过强、内容落后。在学校教学体系中,只注重传授电气自动化理论,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1]

(四) 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从业人员除了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有其他相关的能力。复合型、综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现阶段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理论基础,学生毕业后理论知识雄厚,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其他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学校很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创新性不足、个性不突出,在职业道德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五) 实践教学开展存在问题

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不能跟上行业发展速度,对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了解,培养出的学生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重新进行学习。电气自动化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必须扎根基层,深入了解市场,把握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改革和调整教学方向,把教学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市场对人才提出的不同要求,定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校应针对市场发展趋势,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向。

(六) 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足

电气自动化是专业技术较强的一门学科,对教师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很多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我国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重增加。青年教师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同时,青年教师一般直接进入学校,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行业的了解不足,无法及时掌握企业、行业的技术更新变化情况。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高,教师队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少有机会进入企业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学校实践教学队伍有待加强,由于时间、地点等因素,兼职实践教师较少,不能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

二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具体实施策略

(一) 优化教学资源,完善教学环境

要改革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必须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学校应该抛弃传统上单一、落后的教材,积极引入新教材,结合学校的特点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同时应该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新兴的理论、技术。最后,改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境,建立完善的实践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二) 针对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改革

第一,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缺乏整体规划,各实践环节之间联系不紧密,逻辑性有待加强。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应该进行整体的科学规划,形成科学、高效、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实践可选择的项目较少,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脱节。学校开展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设备,学校由于资金等原因设备不多且较为陈旧,能够开展的实践项目十分有限,教学设备更新缓慢,不能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第三,实践效果不好,考核体系有待完善。实践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但是现行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不够重视,实践考核形同虚设,不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应该改革教学的方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构建出有效课堂,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积极进行改革。其次,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入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加强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 不同b值下鉴别肺部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分析 将不同b值下ADC 3组鉴别肺部结节良恶性的情况作ROC曲线,ROC曲线显示同特异性情况下b值为400 s/mm2时的敏感度最高,见图1。b值为400 s/mm2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不同b值间ADC阈值及敏感度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四) 改革教学方法

要把握市场发展的趋势,立足于岗位需求,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电气自动化发展变化速度快,学校应该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及时修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学校应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使学生不仅熟练掌握未来就业需要的各项专业技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拓宽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

校园足球是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不应仅局限于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内部事务。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应将我国体育的发展方式从行政主导型向行政服务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从完全由政府办体育向扶持和引导社会办体育转变,从完全由体育单部门管理向多部分联合管理转变。

知识发现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结果表达和解释。在数据准备阶段,首先需要确定用户需求,根据需求制定目标,根据目标采集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数据挖掘是整个过程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合适的算法处理数据,并在此过程中随时调整算法,以得到更为满意的结果。概括、分类、聚类、关联分析、评估和预测是数据挖掘过程中的主要环节。结果表达和解释是指将数据挖掘的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向用户进行展示的过程[8]。

(五)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电气自动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高要求。学校应与有关企业进行长期有效的深度合作,建立紧密关系,依托于企业资源,发挥领域作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人才培养当中,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及岗位实习提供更多机会及优质平台。[3]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环境优势,开展实践教学,改善实践教学的环境,缓解学校资金压力。校企合作办学有还利于学生有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熟悉工作环境,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开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进行教学改革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慧.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5):148-149.

[2] 赵洪洁.基于岗位能力“多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04):125-127.

[3] 刘玉玲.分析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39):122-123.

[4] 赵晓峰.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职业体能培养方法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3):306-307.

[5] 严其艳,刘建元.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03):54-55.

[6] 孙梅.Matlab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改实践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06):37-38.

本文引用格式: 王树文.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78):52-5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8.023

基金项目:

项目资助 编号:LSJGZH1903。

作者简介: 王树文,男,汉族,黑龙江肇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标签:;  ;  ;  ;  ;  

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