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泵站机电运行过程中,会有许多变化因素,会影响工作效率,导致正常运行的失败。因此,机电设备维修人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对机电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
关键词:泵站机电设备;维修;原因;对策
前言
现如今,水利系统的构建使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合理与跨流域分布的问题得到了缓解。通常情况下,泵站机电设施都在比较繁琐的条件中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机电设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较高,由此可见,有关技术人员应当对机电设施的维修质量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当前而言,尽管我国泵站机电设施的维修方法不相同,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解决方法基本都相同。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使用和维修泵站机电设施时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1泵站机电设施维修质量的影响因素
我国大多数泵站的运行管理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虽然维修人员能够找出设备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但却难以对各项设施参数进行较好的掌握。此种管理模式造成双方人员在开展交接工作的过程中无法顺利完成。此外,做好机电设备的常规维护工作有利于确保泵站工作的正常开展,然而在工作过程中,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对其进行维修时往往会存在部分质量问题,从而严重地影响到了泵站的正常工作。首先,泵站机电设施维修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未落实好监督工作,泵站机电设施包括许多型号较大的系统化的作业设备,往往会由于某个部位发生的故障造成整个系统无法继续运行。然而,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一些维修人员并未根据设备维修要求来开展维修工作,操作方法不当极易造成机电设备再次发生故障,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维修质量;其次,泵站机电设施运行人员在工作中缺乏严谨性,通过开展实际工作可以得出,在起初运行管理泵站机电设施的过程中就存在大量的疏漏之处,并且大型机电设备需要投入的资金非常多,导致了负责维护运行的人员常常会由于只重视资金方面的投入却忽视了设备的常规检修工作,以为花钱购置的设备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样就无法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对其加以解决;再次,未明确维修质量问题责任负责人,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维护泵站的大型机电设施,但是,由于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常规的运行管理工作和维护工作并不隶属于同一个部门,从而造成了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于维修技术人员,而且维修技术人员也不能做到较好的理解管理运行系统的规定,因此,一旦在设备质量方面出现了问题,就会相互推卸责任,很难切实提高维修质量;最后,管理人员本身具备的能力良莠不齐,在维修泵站机电设备时,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坚持正常工作的原则,未能对设备出现的问题加以充分分析,造成了维修不全面。而且设施的类型非常多,不易操作,维修运行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较低以及不能全面掌握设备参数等问题均属于对我国当前泵站机电设备维修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因此,有关人员必须高度关注此问题,一起研究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合理措施。
2提高泵站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质量的有效对策
2.1提高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度
针对泵站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问题,需要泵站工程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认识,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度。应该建立一个专业培训机制,在一定的时间对维修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任务,从根本上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机电维修工作的质量问题。
2.2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完善管理机制
在工程运行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工作运行的有效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立工作考核的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机电维修人员自主的学习新技术,提高维修工作的质量。定期的进行工作质量的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不合格的人员,应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部门,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管理。在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应予以奖励,激发维修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2.3加强对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监测
温度是影响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状态最大的环境因素,因此,在泵站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现象,维修人员必须要进行温度诊断。检测机电设备的运行温度,从而进一步判断机电设备在该运行环境下最适宜的温度,当机电设备发生异常时,温度监测系统会由于故障设备温度不符合标准的参考温度而产生自动报警,这样一来泵站设备监测人员就会即时的发现设备运行出现的异常,进而及时的赶到现场做进一步的分析处理。要加强对泵站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严格监测,重点要对设备动力传送动能的损耗情况进行监测,还要加强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振动失常现象的监测。同时也要定期监测设备动能传输结构的稳定性,并利用数理处理系统精确的找准故障出现的位置。
2.4建立机电设备维修档案
在泵站机电设备的维修中,需要运用的机械、电器、水利等多方面的知识,技术性要求严格。将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进行存档,有利于其他工作人员的学习与借鉴。对于机电设备维修资料的存档,可以完善工程资料,为机电维修的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支持,有利于今后的学习与查阅。机电维修的工作人员,通过存档的数据可有发现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时间、周期、规律,以便提前发现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
2.5建立责任制工作体系
在机电设备的维修中,需要对每个工作人员的维修项目进行记录,建立工作责任制,增加工作人员对于维修工作的重视度,增强责任心。责任制管理体系,可以促进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认真度,在维修工作中可以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的质量。将机电维修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分配,完善责任制体系,对于维修技能较差,工作态度不积极的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误差的,需要进行批评教育工作。
2.6及时更新设备并引进先进技术
有的泵站机电设备经过长期的使用,已经不堪重负,维修起来也已经十分困难,此时就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以保证水利工程能够继续发挥效益。为了能够确保泵站机电设备更加顺利的运行,应及时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地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以及教训,引起新型的设备代替那些陈旧老化的设备,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泵站设备的运行效率,还能够大大的减少设备维修的几率,使维修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泵站不仅在我国的农业灌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泵站机电设备的质量是否达标直接影响着农业灌溉以及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在检修泵站机电设备的过程中应该对其存在的质量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提高泵站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性,从而有利于确保泵站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泵站机电设备维修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泵站工作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尹进,潘荣光,赵英明,戚佳妮.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J].辽宁农业科学,2016,(6).
[2]覃圣云.移动互联网时代农业期刊发展策略研究[J].学术论坛,2015,(12).
[3]梅林,郭凤丹,田淑慧,等.山东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探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5,(2).
论文作者:田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泵站论文; 机电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设施论文; 维修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