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结构演变、课程特征与教材建设_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结构演变、课程特征与教材建设_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地理的结构演变、课程特性与教材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特性论文,地理论文,结构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中国经济地理的内容与结构演变

对比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30余本中国经济地理书籍,可从中透视中国经济地理半个世纪以来内容与结构的演变过程,按时间阶段划分为4种演变方式。

1.1 “相对固定”的演变方式

1)经济布局条件。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研究基础,被较固定地放置在书籍的第1部分。有的称之为“生产力布局条件与原则”[1],有的叫做“我国的生产布局条件”[2];有的分农业布局条件和工业布局条件介绍,有的是在农业地理与工业地理中进一步细分。但近几年的《中国经济地理》都将其统称为“经济布局条件”,放在书籍的最前面。

2)农业地理。农业地理是中国经济地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956年开始,除了宫有生[3]、王钰筱[4]、吴传钧[5]的书籍中没有这部分内容,其他的都做了明确的标注。陈敦义分3章详细介绍中国农业地理概述、中国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中国农业部门生产布局[6];张迪祥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农业区划5章进行介绍[7]。20世纪90年代后的书籍中,都是把农业地理单独列章介绍的。

3)工业地理。所有版本的书籍都包含工业地理的介绍。安成谋的书籍甚至细分为能源工业地理、原材料工业地理、机械电子工业地理、轻工业地理、乡镇工业地理、我国主要工业区6章来介绍[8]。

1.2 “波动变化”的演变方式

1)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20世纪90年代,安成谋、刘秀丽[9]、马林[10]设立单章介绍此部分内容。这之后其他书籍介绍城市的部分都集合在“城市地理”中,单独以“规划”列章者罕见。

2)乡镇企业发展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对此内容几乎没有涉及,之后胡欣[11,12]、安成谋、刘秀丽、马林设专章介绍了乡镇企业问题,具体包括乡镇工业的内涵及发展、特点及布局、发展中的地域组合等。近年的书籍已很少再列单章论述乡镇企业问题。

3)区域部分的分析。1990年前的书籍大都把经济区列为单独一章,并分若干小节介绍各个经济地理区域,随后更多的是分章介绍各经济区的条件、产业、城市、区域差异等,形成各个分区完整的经济地理描述。1998年后,分区介绍所占篇幅越来越少,大部分取消了将每一个区域列出一章的描述方式,有一些书籍对分区的描述有较大创新,最具突破性的是吴传钧,选择了“地域范围大小不同、区域性质和特点不同、存在要害问题和发展方向不同的13个类型地区”[13],论述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的地域差异性。1998年后,除胡欣[12]和鲁峰[14]对经济分区介绍以外,其他均没有对此予以体现。由此可见原来中国经济地理普遍采用的H.H巴朗斯基的国家经济地理特征描述体系[15](总论—部门分论—区域)正在逐渐为多元化描述思维所取代,减少区域分析部分是一个大的趋势。

4)经济特区经济情况的描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经济特区倍受关注,张迪祥、李云明[16]、安成谋、郑洁华[17]、马林对经济特区作了介绍,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内地的全面开放,经济特区的介绍也相应减少了。

1.3 “由少到多”的演变方式

1)经济地理的对象与性质。建国初期的中国经济地理书籍中,只介绍了经济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18]。随着课程发展,经济地理学的性质已经由简单的对象介绍扩展到全面地对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学科性质、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介绍[19]。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除了韩淑珍[20]和戴娟萍[21]的书籍不涉及此内容外,其他的都有该内容出现,有的作为单独一章列出,更多的书籍是把这部分内容放到绪论或总论来说明,以对中国经济地理的课程特点做总体论述。

2)第三产业的描述。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地理的描述由少到多。有的把第三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章节介绍[22],其他对第三产业分章介绍的情况不尽相同:①旅游地理。陈敦义首先列专章介绍了中国旅游地理[6],随后大部分书籍都设章介绍了我国的旅游业、旅游资源和旅游区等。②商业地理。1994年之前主要有李云明、刘国永(对外贸易地理)、陆心贤[23]、李润田[24]、刘厚房[25]对商业地理做了系统介绍,以后除了吴传钧、韩进峥[26]、胡欣[12]没有对商业地理单独介绍外,其他的都有,有一些书籍还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商业地理,如王钰筱介绍了商品流通业地理、鲁峰介绍了市场结构与布局。③城市地理。曹祥深首先介绍了城市地理[27],随后李云明、熊筱红[28]、郑洁华介绍了中心城市经济区,其他如杨武、王钰筱和戴娟平也都介绍了中国城市地理。1998年后的书籍全部介绍了此项内容。

3)港澳台地区经济地理。香港与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引起了学者对我国特别行政区地理的关注。刘国永在其书籍的附录部分中介绍了台湾、香港、澳门经济地理简况。李云明专章介绍了港澳地理。李润田专章介绍了港澳台地区地理,熊筱红、郑洁华、张海如[29]、徐加明[30]、胡欣[12]、戴娟萍都专章介绍了港澳台的经济地理。

1.4 “由多到少”的演变方式

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的分析。20世纪80~90年代,很多中国经济地理书籍对这2部分内容都做了细分,如张迪祥介绍第一产业地理时分为第一产业地理概论、种植业生产布局、畜牧业生产布局、林业生产布局、渔业生产布局、中国农业区划概况6章;介绍第二产业地理时分为第二产业概论、采掘工业布局、原材料工业布局、制造业工业布局、工业基地布局5章。随着中国经济地理的发展,2000年开始,大多对农业和工业的介绍只分别设列一章作宏观论述。

2 中国经济地理的基本特性

中国经济地理所研究的地区经济发展与运行,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地理现象,深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限定了它的地域,“经济”反映了它的关系,“地理”决定了它的性质。区域经济地理的这些特性使中国经济地理具有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综合性、社会性、区域性、技术性等特点。

2.1 综合性

所谓综合就是把事物和现象的各部分联合成整体。区域经济地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揭示其经济地理结构、特点、成因、差异以及区际联系等。借助综合还可以将区域内外有关联的各个要素和部门在区域内整合。中国经济地理的综合性,即是对我国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要素、部门、联系、发展的综合。具体而言,中国经济地理的综合性主要有3方面。

1)经济发展与运行自身的综合性。经济发展与运行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总体战略,也有区域运行;有全国各生产部门的发展,也有区域内各部门的关系;有单个企业的选址,也有相关企业的布局。在实际操作中就必然涉及到企业间、部门间、地区间复杂的经济关系,还涉及到局部与全局、短期与长远、政治与经济、发展与养育等各种关系。

2)经济发展与运行条件的综合性。涉及到的条件包括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区域的和技术的等各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考虑相应的上层建筑、文化传统等。其中自然因素是物质基础和前提,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目的和原则,技术因素则是十分活跃的必要手段。任何区域和部门的发展与运行都是这些因素辩证统一的结果[31]。

3)经济发展与运行方法的综合性。一个层面是,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时要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自然学等学科的相关方法;另一层面是,中国经济地理应该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以利于有效参与社会实践[32],单学科解决区域问题越来越不可能了。

用综合性的观点来指导新教材建设,应当突出有学者曾经指出的地、理、人、哲、工5个具体涵义。“地”指要加强地理学属性,对有些经济学的内容要进行地理化;“理”的涵义指讲道理,切不可过多、过细的文字描述,也应避免大量使用绝对数字与地理名称;“人”的涵义是说它的社会学性质,在当前,就是要加强面向人本主义、关注以人为本的区域经济地理内容;“哲”的涵义是要在适当的地方补充中国传统哲学理念,特别是人地关系与持续发展等;“工”是适时增加工学的内容,这点反映在城市地理、区域规划、发展战略上比较明显。

2.2 社会性

中国经济地理综合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其核心是各种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无疑是社会经济总体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使得中国经济地理具有了社会性。

1)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运行,都是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区域上统一作用的过程。生产力水平对资源利用和区域开发有直接影响,从而决定了相应的布局方式;生产关系则决定了布局目的。因此,社会生产方式不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征不同。

2)社会背景的影响。由于各地区社会发展时间、地点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发展与运行情况。因此国家要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法令以对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趋势予以约束。社会背景的力量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在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建设中要体现社会性,就应该特别注意“中国”和“政策”两个概念。即针对中国当代问题、符合中国目前实际、领会当今国家政策与方针,关注经济活动与国家时事政治的一致性,实现服务于我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立的基本目的。这个特点要贯穿始终,作为统领全书的思想。

2.3 区域性

区域经济地理是以区域研究为对象的,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的一切结果都要具体落实在一定的区域或地点上。一定区域的环境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也是经济发展与运行的前提。区域条件是区域性存在的集中体现。

1)自然条件。具体指地理位置条件、自然资源条件、能源条件等。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必然形成地区间各种特色的经济活动。如发展对外贸易就要考虑海陆位置和对外交通等条件;资源依赖性强的产业在选择区位时就要以地区资源拥有为前提。

2)社会条件。具体指历史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经济需求及技术条件等。历史条件较好的地区在发展经济上有很多优势,能利用原有基础迅速发展;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各地区提供的自然条件能否直接在经济发展与运行中利用,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还要取决于人力条件;社会需求、技术水平不同,使同一种自然资源的利用价值也可能不同。

中国经济地理在研究经济发展与运行时要体现区域性就要突出5个字:图、位、布、区、划,其中“图”指要充分利用地图,用地图研究问题,用地图表达结果;“位”指产业区位分析和地点的落实;“布”既指加强中国经济地理的布局观念,也指加强产业布局的区域范围说明;“区”指的是运用区域对比方式,揭示各区域的个性,加强经济区问题的分析,指明产业经济活动的区域特点和区域差异;“划”指要科学地运用区划手段,把对于产业分布地区差异性的揭示建立在科学的区域界限的基础之上。由此可以看出,区域性是经济地理学与其他非地理学科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2.4 技术性

相对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运行产生的作用而言,技术因素更为活跃、更有影响力。这是因为,自然条件一般是被动的因素,而生产技术却经常主动地影响经济发展与运行,有时还可成为经济发展与运行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因素。经济发展与运行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无疑都蕴含了诸多技术性问题。如交通与通信产业,随着新的传输媒介的出现、发展、扩散,已经产生了新的空间组成与结构,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节点结构、网络结构和流的结构;再如钢铁工业随着冶金技术和运输技术的变化使其工业布局随之变化,由原来主要靠近煤产地变为趋向铁矿、港口附近。

2)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高技术含量的知识产业和信息产业等,在经济发展与运行过程中发挥潜在经济效益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形成了利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园区,也形成了综合性的技术开发地带。这些产业在选择区位时,与传统的工业区位有本质的区别,注重依托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靠近教育和研究机构、便捷的信息获取条件及优美的环境条件。这使传统生产布局接近性原则从根本上向新生产布局联系性原则转变。

在教材中突出技术性,即要突出上文所提到的“工”字。中国经济地理所研究的区域规划本身就具有工科的性质;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地理中都包含着技术成分,一些新产业所包含的技术成分更加明显;CIS技术也已大量被应用到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中来处理各种类型图件与数据资料。此外,预测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一个特点,区域经济预测大量出现在区域经济地理的论述中,它也需要一定技术手段的支持。

3 中国经济地理课程性质决定的教材建设问题

中国经济地理是高校地理专业的重要必修课,具有覆盖面广和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培养我国地理教育和科研人才起了积极作用。但原有的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体系的计划经济背景和传统理念仍有较多遗留,不能适应地理科学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体系需要改革。具体到教材问题,虽然经过多次更新,内容不断进步,但是针对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演变和基本性质的体现而言,依然有一些不适应之处。

3.1 从内容与结构演变看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

根据本文第一部分所列内容与结构的演变规律来分析现有教材的不适应性,可具体认知一种相对合理的内容与结构体系。对于“相对固定”演变部分的经济布局条件、农业地理、工业地理等内容,在现有教材中也大都是基本一致的,估计以后仍将作为教材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篇幅不会增大。其他3种演变方式较固定演变方式有一些不同。

3.1.1 “波动变化”演变

1)对于城市规划和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等内容,现有教材基本不再涉及。鉴于城市是近来很多经济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领域,城市生态维护、城市用地合理性、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城市规模建设等问题都倍受关注,所以新教材的内容与结构设计中应当加强城市问题的章节,侧重于中国城市地理,从而避免与经济地理学中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内容相重复。乡镇企业是我国特殊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区域产业类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在区域经济地理中,可以不再将其列为一个独立部分了,放在农业系统中予以论述已为大家所接受。2)区域的分析放置在教材的后半部分,用若干章节大篇幅详细论述各大经济协作区的资源基础、历史基础、产业结构特点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本地区在全国中的经济地位、区域经济的内部差异与联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分析之详尽可以算做H.H巴朗斯基区域经济地理结构运用的典范。而新的趋势是区域分析日趋减少,且要突出重点,重点透析区域差异的总体特征。3)经济特区内容的描述,一度在中国区域经济地理书籍中作为创新内容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专门的经济特区论述已失去了早期的意义,正在使用的教材的情况是或不再讲述这部分内容,或将其放置在某大区章中作为单独的一节,总的趋势是将对外开放的理念应用到整体中国区域经济地理系统中。

3.1.2 “由少到多”演变

1)第三产业发展与布局部分的内容在现有教材中大多是作为一章存在的,并分节介绍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布局、中国商业的发展和布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很强劲,而且在中国经济发展与运行中所占GDP指数越来越高,所以中国经济地理在课程建设上不能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未来的新教材也要系统分析第三产业发展与运行的规律。2)港澳台地区经济地理内容放置在东南沿海大区中予以描述,也有将其作为附录部分出现的。作者们分别介绍了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省的自然条件特点、经济发展的地理背景、历史发展轨迹、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生产布局变化等。对于这3个地区的论述应当与前述的分区描述的调整相一致,应当由注重分区的详细描述向高层次宏观考察区域差异转变。

3.1.3 “由多到少”演变

现有教材中大多对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的发展与布局做了十分详细的介绍,但篇幅是趋于压缩的,其结构设置强调了产业体系的总体特征,弱化了产业内各子部门的详细描述。总体上符合课程发展与演变规律,新教材应继续保持这种特征,并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加入新元素,如生态农业、工业园区等。

3.2 从课程基本特性看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

结合中国经济地理的课程特性,对当前教材的不适应性做如下分析:1)综合性方面。现有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整体性不强,各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介绍过于具体、琐碎,产业间、区域间的关联性分析薄弱,各部分内容间缺少主体连贯,前后内容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不清晰。对多课程方法集合的应用在教材中体现也不明显。2)社会性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仅限于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资源条件,对非生产力的文化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政策因素等)的关注不够且分析薄弱,很少涉及与经济活动有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人文现象,例如尽管在可持续发展对区域经济地理影响方面做了些有价值的探讨,但尚未形成明确、深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也没有在产业与区域运行中的积极应用;对中国经济发展与运行的战略问题,包括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意识不强,对日益突出的中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失衡、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农业和粮食安全问题、地区经济差异等问题的研究不是很深入。3)区域性方面。分区部分的比重太大,且对中国经济地理内部各区域的研究多是描述性介绍,资料陈旧,偏重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活动,对“条块”间的联系论及很少。4)技术性方面。中国经济地理教材整体上忽视经济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的技术性成分,在大多数教材中关于深入研究的二次加工生成的内容涉及很少,尚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解释和解决问题;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关注不多。

标签:;  ;  ;  ;  ;  ;  ;  ;  

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结构演变、课程特征与教材建设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