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市场详析与我国创业板建设及风险防范

创业板市场详析与我国创业板建设及风险防范

杨霖[1]2001年在《创业板市场详析与我国创业板建设及风险防范》文中认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创业板市场详析与我国创业板建设及风险防范主题词:创业板,风险防范,风险投资专业:国际金融

祁斌[2]2012年在《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中认为发端于荷兰、出现于十七世纪前后的资本市场,两百年来正以魔幻般的推力更新着世界的经济格局,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改革开放叁十年来,中国学习和借鉴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建设和发展资本市场的经验,开始创建和培育自己的资本市场,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作用影响以及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宏观背景和战略措施等

李进[3]2012年在《资源型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研究——以中色股份为例》文中认为资源型企业投入大、风险高,并且具有明显的行业周期特征,因此,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本文以中色股份为例介绍了资源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包括组织机构、程序进展、成果等,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

康晓丽[4]2019年在《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海外投资的环境和政治制度同国内完全不同,存在着很大的投资风险,因此各企业必须做好相应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保障企业的切身利益。

孟维福, 杨兆廷[5]2019年在《雄安新区资本市场支持体系与金融科技创新》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通过对雄安新区资本市场支持体系进行设计,提出应构建雄安新区企业生命周期融资体系,创新雄安新区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设立雄安新区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平台。此外,还提出应在雄安新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支持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在雄安新区银行业的探索应用等,从而有力支持雄安新区的发展。

邢会强[6]2019年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逻辑转换与法律因应》文中提出以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一直坚持从融资企业角度出发的资本市场改革逻辑。现在,我国正在走向从投资者角度出发的资本市场改革逻辑。前者集中体现在股票发行额度制和核准制方面,后者集中体现在股票发行注册制方面。我国资本市场改革逻辑转换之后,法律需要作出相应的因应,这既包括《证券法》的修改、《全国股转系统监督管理法》的制定以及相应的规章和规则的制定等,也包括法院和仲裁机构应否认上市公司定增过程中的保底保收益条款的效力,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刘迎[7]2019年在《委内瑞拉大规模停电事件对我国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是工业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工业信息安全作为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当今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高度关注。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全球工业信息安全的总体形势,然后介绍了主要经济体在维护工业信息安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最后从4个方面给出了做好工业信息安全布局的建议。

王小鹏, 许晓初, 许亦红[8]2019年在《刍议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能力的提升》文中研究表明区域性股权市场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政策支持下,已基本形成了“一省一市场”的格局。首先对全国各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成立时间、注册资本、主要股东、挂牌企业数量、融资方式、融资金额、区域分布等进行了基本统计。进一步,分析认为区域性股权市场存在诸如监管主体过多、转板通道不畅、信息披露不健全、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最后,政策建议:政府层面应明确地方政府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者”角色,鼓励金融资源向区域资本市场聚集,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参与国企混改;市场层面应探索转板机制,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中介机构层面扩大对外交流与舆论宣传;运营机构应加强股权融资研究,创新金融产品,做实增值服务等。

郑超[9]2019年在《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及效率提升路径》文中提出目前,在国内外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国资本市场承压明显,资本市场的监管责任显得愈发重要。然而,从实际监管的效果与绩效看来,当前资本市场的监管还存在监管越位、缺位、错位、失位等问题,其原因在于监管部门职责与监管目标定位不清、监管专业性和独立性水平不高、法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技术层面上监管手段相对单一、监管问责和激励机制缺乏等。监管效率的提升在于总体上以系统观为指导,统筹好监管与市场的关系;短期以金融科技和问责机制为抓手,加强有效市场监管;中期以补短板思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基础设施;长期以良好的投资文化为核心,建设资本市场长效发展机制。

骆露, 韩松[10]2014年在《互联网证券的探寻之路》文中指出不仅像阿里、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利用自己庞大的用户群体,高度的用户粘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正野心勃勃地向金融领域挺进,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开始抢滩这块新兴领地。虽然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中未能斩获先机,但经过短暂的喘息,看清形势后,他们也奋起反击,在稳守自身传统优势的同时,也调整战略,蓄势待发。

参考文献:

[1]. 创业板市场详析与我国创业板建设及风险防范[D]. 杨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1

[2]. 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J]. 祁斌. 全球化. 2012

[3]. 资源型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研究——以中色股份为例[J]. 李进. 中国有色金属. 2012

[4]. 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J]. 康晓丽.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

[5]. 雄安新区资本市场支持体系与金融科技创新[J]. 孟维福, 杨兆廷. 开发研究. 2019

[6]. 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逻辑转换与法律因应[J]. 邢会强. 河北法学. 2019

[7]. 委内瑞拉大规模停电事件对我国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的启示[J]. 刘迎. 保密科学技术. 2019

[8]. 刍议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融资能力的提升[J]. 王小鹏, 许晓初, 许亦红.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9

[9]. 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及效率提升路径[J]. 郑超. 江西社会科学. 2019

[10]. 互联网证券的探寻之路[J]. 骆露, 韩松. 当代金融家. 2014

标签:;  ;  ;  ;  ;  ;  ;  

创业板市场详析与我国创业板建设及风险防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