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新时代的发展下,一些新型公共建筑的设计盲目追求大气、新颖、奢华、而忽略了其真正的实用和环保功能,这是我国目前在公共建筑设计领域存在的一大弊端。要想真正实现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就必须要重视公共建筑设计环节中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最大限度的降低耗能,实现建筑的绿色节能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绿色;公共建筑;设计要点
1.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概述
公共建筑即提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输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发展绿色公共建筑的现实意义
2006年6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是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并以此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各级政府、业主和管理人员而言,一套系统完备的公共建筑绿色设计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其开展公共建筑的绿色化进程工作,还能够不断的提高公共建筑的绿色化程度。要针对一些绿色化程度比较高的公共建筑给予及时的奖励与表扬,而对一些能耗比较低的公共建筑,则给出整改意见并且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2.1能够有效降低能耗,缓解资源短缺的局面
发展绿色公共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还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程度,从而有效的缓解当前国内能源供需出现失衡的状况,为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2.2 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任意的公共建筑而言,其都存在于社会环境中,都拥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因此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进行绿色公共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全面的考虑到这一点,不仅要对一项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也要从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和评价,来从中选择最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项目方案。这样一方面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提高了公共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
3 绿色公共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情况,本人在工作期间参与过多项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例如海南三亚海坡村棚改项目规划设计以及广州思科智慧城规划设计等项目。经过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绿色公共建筑项目设计的相关要点:
3.1公共建筑的规划和选址
选址是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公共建筑的位置要跟城市的整体规划想适应,要考虑对周围环境、交通、通信等的影响程度,最大程度的将公共建筑的作用最大化。公共建筑的选择位置不应对原因的水体、土壤、植被等有大的破坏。同时加强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区域内有价值的历史遗迹要做好保护和传承。
3.2公共建筑衔接着的院落
传统情形下的公共建筑,涵盖着独特院落。这一空间形态,带有多个层级内的绿色功能。院落的布设方式,可以依循场地内的空间状态,沿着周边去布设,以便限缩原有的占地。院落类的建筑,能阻挡住外界多样污染,维持住室内现有的气流洁净。敞开态势下的院落,可以吸纳特有的长波辐射,吸纳洁净空气。闭合情形下的天井,衔接着周边区段内的房屋,能搭建出特有的通风体系。经由风压这样的作用,能获取到很顺畅的气流,维持住院落现有的气候环境,院落内的房屋,也会获取到期待中的气候状态。
3.3建筑室外和室内环境设计
对于公共建筑的设计要处理好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要重点关注室外的环境,主要包括:光、风、声、热等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日然光,门窗是采光的主要通道,要根据不同地区合理的选择一些节能措施来进行调节。要消除公共建筑玻璃幕墙和场地照明带来的光污染。选择好照明方式和设备。在公共建设场地内不应设计强噪声源,同时对周围的噪音源做好遮挡等处理措施。城市的热岛效应日益明显,在公共建设的设计过程中要合理的设计集合外型和总体布局,最大程度的减小热岛效应的影响。
在室内装饰过程中要选择低毒和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利用好自然风来净化空气质量。要采用必要的隔离技术来消除室内的噪音污染。室内照明要尽量选择自然光,人工照明作为补充,要选择节能灯具,室内的照明系统要和谐统一。
3.4采用新型绿色能源系统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新型能源系统的应用已经在大规模试用和推广中,其中太阳能和风能以其无污染,能源可持续提供的优点受到建筑设计单位的青睐,太阳能转换设备可以通过收集吸收太阳所散发出的热能,使之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能源,风能则主要用于发电,实现电力系统零能源消耗。在未来,新型能源系统将继续被开发和利用,逐渐代替相当一部分高耗能能源转化系统,真正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3.5改善建筑物的门窗系统
建筑物门窗系统和玻璃幕墙都是围护结构中的能耗大户,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新产品的不断出现,窗及玻璃幕墙的性能已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新型高性能玻璃给窗及玻璃幕墙的保温及防辐射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新的结构形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新型型材及断桥技术的应用对窗和幕墙的整体热工性能及气密性都有很大的提升,是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过滤装置,幕墙设计属多功能的,除基本的防护功能外,还应考虑室内环境品质的调节,提高建筑节能效率。
结束语:总之,绿色建筑是时代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屡遭破坏严峻形势下的产物。它的应运而生,能够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与保护环境,并能重视生态效益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化发展。因此,绿色公共建筑设计一方面应能注重人们的实用性需求,另一方面应能合理设计,充分注重各类能源的高效运用,强调现代公共建筑产品能够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从而才可以通过公共绿色建筑来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共繁荣的持续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胡鹏飞.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及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吴清梅.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贾少昆.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例析[J].建筑.2014(01).
论文作者:邹佩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建筑论文; 公共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能源论文; 院落论文; 环境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