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有福[1]2002年在《基于RS和GIS的区域景观格局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首先对区域景观格局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规划设计和实例应用。区域景观格局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是结合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和监测的特点和生产实践的要求精心设计的,以景观生态数据的科学管理和动态监测为目标,探讨了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在可视化环境下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事件驱动编程机制,开发区域景观格局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法开发研制出来的,可以分为数据管理和专题应用两大部分,具有数据维护、信息查询、景观指标分析、景观格局预测、统计输出和用户管理等几个基本功能模块。各子系统可相互独立运行,同时又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数据管理部分既可以实现景观属性数据的维护、检索和更新,还可以实现景观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间的联动交互查询、定位查找、制作景观格局分布专题图等;专题应用部分能对景观基本特征、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和景观要素空间关系等方面共十几个常用典型的指标进行单期或多期分析,可动态生成统计图表,形象直观的反映出相应时期内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实现了科学计算的可视化;此外还可对若干年后的景观格局进行模拟预测。 该管理信息系统是具有景观格局动态监测、预测功能的专题信息系统,采用了Inprise公司的Delphi 5.0为主编程语言,利用数据库技术和MapInfo公司的地理信息系统控件MapX进行系统界面和功能模块的设计开发。通过应用系统对系统实例纸坊沟流域的景观构成现状、景观格局动态、未来景观趋势进行分析、模拟和预测,发现该系统实现了可视化和用户交互、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功能比较齐全,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和要求。预期本系统应用于区域景观格局分析监测,可以为区域景观生态研究中全面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提高研究水平和效率提供范例;可以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辅助决策服务,使区域土地利用、资源管理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王静戟[2]2004年在《基于3S的区域土地生态景观格局动态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四个不同时期的航空遥感图像、地面调查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综合分析了区域土地生态景观格局动态监测系统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后,依据管理信息系统的一般规则,按照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法,进行了系统规划设计及实例验证。本系统以土地生态景观格局科学管理与动态监测为设计目的,结合了区域土地生态景观分析、监测、预警与生产实践要求。以实例应用为基本指导思想探讨了与现代信息技术及3S技术有效接合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系统的主编程语言采用的是Borland公司的可视化编程语言Delphi6.0,以MapInfo公司生产的地理信息系统控件MapX进行子系统功能模块的开发。系统包括土地生态景观数据管理与专题应用两大部分,内含数据维护、互动查询、指标分析、景观预测、输入输出、系统管理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可独立或联动解决景观数据的维护、检索与更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交互式查询、景观专题图生成;可对典型指标如斑块特征、景观异质性等进行单/多期分析;可以对所选择数据进行各种常用图表的制作,分析指定时间内的景观变化特点与未来预测。应用本系统对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土地生态景观研究分析表明,纸坊沟流域的土地生态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地区在1987年景观要素构成中以坡耕地和天然草地占明显优势;但随后坡耕地的优势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尤以1995年到2000年间变化最为明显,裸岩和幼林地的优势度值也在降低;有林地、灌木林表现出稳步增长态势,梯旱地、改良草地和苹果园地的优势度也在缓慢增长;而其它景观类型的优势度变化则不太明显;在90年代末,天然草地在景观构成中占主导优势,景观的异质化程度降低。上述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在80年代末期以来加强治理,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目前土地利用格局趋于合理,形成了以天然草地占主体的景观格局。从对安塞县纸坊沟流域的实际应用中体验到,本系统在数据管理、景观分析、景观预测等方面具有界面友好、交互性好、操作便捷、模块设计合理、稳定性较高、易于维护等优点,基本实现了对区域土地生态景观格局的科学管理,可以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可应用于区域土地生态景观格局的动态监测与分析;可以为相关科学研究人员和生产决策者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对区域景观的监测与管理方法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岳峰[3]2015年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GIS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GIS因其强大的分析、管理等功能,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近些年随着GIS功能的强大,其应用迅猛发展。目前的研究以单个案例或某个方面为主,而对于该研究方向的整体情况论述较少,不够全面,距今时间较远。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GIS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根据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过程的不同阶段,通过现状调研、分析评价、规划管理反馈叁个阶段,对GIS在各个阶段不同方面的运用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促进GIS在国内的发展。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创新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框架,提出了研究的问题。第二章整理了国内外关于GIS的发展历程以及GIS在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综述,为介绍GIS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做铺垫。第叁章阐述了GIS在现状调研阶段的运用,包括现状数据的采集和管理以及辅助现状勘察。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章节,论述了GIS在分析评价阶段的运用,包括地形地貌分析、用地适宜性评价、可达性分析、可见性分析、景观敏感性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地效益评价、绿色基础设施、声景等方面的技术方法运用。第五章阐述了GIS在规划管理反馈阶段的运用。从辅助规划设计制图(场地填挖方、生态廊道规划、地理设计)、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公众参与叁方面论述了GIS的技术方法运用。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问题并对研究进行展望。
刘丹丹[4]2005年在《3S技术在森林公园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森林公园规划和管理工作从80年代初才逐渐展开,规划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和体制还存在不足之处。随着3S技术的发展和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有必要运用这项综合技术对森林公园规划和管理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3S技术的探讨及其在各相关领域的应用现状研究,结合中国森林公园的发展趋势,对3S这项综合技术在森林公园规划和管理两个方面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遵循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借鉴3S技术在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解决森林公园规划中复杂的地理研究、区域规划与决策问题的盲目性,完善森林公园的规划。同时通过森林公园管理中基于GIS的管理系统的建立,解决管理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使管理工作更为有效。为今后森林公园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从3S技术的概念、技术特点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现状情况并结合中国森林公园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为3S技术在森林公园的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借鉴3S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方法,对3S技术在森林公园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3S技术在森林公园领域的应用,对于森林公园健康有序的开发利用,促进森林公园及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作者希望籍此为今后森林公园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并引发更多的讨论,以及对现代科技手段在规划和管理过程中更广泛运用的关注。
郭丽娟[5]2006年在《基于GIS的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保存着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典型的火山锥、新老并存的熔岩流、稀有的火山堰塞湖、举世闻名的火山矿泉和丰富完整而又集中的火山地质地貌。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面临着很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巨大的旅游压力下,有效地保护风景名胜区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的遥感影像、规划图、地形图、森林界定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各种图片文字资料,利用Visual Basic可视化编程语言和GIS的MapObjiects控件,研发出具有良好外观效果和数据库管理功能的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本文阐述了系统设计原则,分析了系统需求及建立的可行性,设计了切合实际需要的系统总体结构,详细描述了系统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过程,这对今后其它风景名胜区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参考价值。系统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数据管理模块、监测模块、景观分析模块、打印输出模块和复杂编辑模块。实现了图形图像显示、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监测数据分析、数据转换到Excel中、与ArcView汉化系统的超链接以及打印输出等主要功能。 本文借助该系统,结合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基础信息源,对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标、景观空间构型指标及景观斑块特征指标进行了计算,全面、定量地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格局,指出了各景观类型在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中的现状,明确了今后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的优化方向。 本研究给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有助于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决策更加成熟化、科学化、规范化。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关瑞华[6]2011年在《基于3S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监控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依托“草型湖泊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与沼泽化效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0560029,2006~2008)和“浅水草型湖泊沼泽化安全决策分析的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批准号:20060129006,2007~2009)项目。本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建立了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包括:景观格局演变、湿地信息、牧户草场信息、林业信息、GPS动态监控等模块,在该平台上对景观演变进行生态学空间分析,实现保护区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监控。(2)利用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技术和最大似然法实现一级景观自动分类,基于LM算法BP网络分类混淆矩阵分类精度为90.71%、Kappa系数:0.8781,最大似然法分类混淆矩阵分类精度为86.59%、Kappa系数:0.8132。(3)利用1995、2000、2004~2009年TM影像获取了15年间的保护区水域面积变化,结果表明:1995~2009年湖泊面积由24670hm2减少至21800hm2,面积减少了2335hm2,水域面积减小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影响外,放牧制度和工矿用水是主要原因。(4)通过1995、2000、2004、2008年4期TM影像数据获取了保护区景观类型及动态变化特征:禾草草原景观、湖泊湿地景观和沙地景观是整个研究区的优势景观类型,禾草草原是整个景观的主要基质。1995~2008年,二级景观变化幅度较大的是:盐碱滩景观,增加了3564 hm2,湖泊湿地景观减少了2335 hm2;动态度最大的是沙地低覆盖草原景观,动态度为29.78%,沙地中覆盖草原景观动态度为8.56%。(5) 1995~2008年斑块密度指数由0.5702增加到0.5793,边缘密度由27.6743增加到27.8410,最大斑块指数由41.9764减小到28.8060,面积加权指数由1.2191减少到1.2011,景观蔓延度在58~61之间,说明该区景观团聚程度适中,多样性指数由1.6743增加到1.6909,均匀度指数由0.6039增加到0.6244,优势度指数由2.3257减少到2.3091,表明整个景观斑块向小型化发展,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异质性更加明显。(6)依据空间统计学定量分析景观格局叁维变化。高程1级(1230~1260m)区域面积占总面积60.2%,主要景观禾草草原景观、湖泊湿地景观的面积是29285 hm2、22132 hm2,1995~2008年变化较大的是高程1级的禾草草原景观、湖泊湿地景观演变为盐碱滩景观的面积分别为2175 hm2、1396 hm2,说明该区景观总体上的退化状态,高程2、3、4、5级区域景观变化不明显。坡度1级(<3°)区域面积占保护区面积90.46%,主要的景观为禾草草原景观、湖泊湿地景观和沙地景观,面积分别为47223 hm2、22325 hm2和12268hm2。坡度1级地区地势平坦,景观类型的相互转化较为频繁,主要是湖泊湿地景观、禾草草原景观分别减少了2334 hm2、1088 hm2,盐碱滩景观面积增加了3553hm2,应加强防治坡度3度以下地区的沙化和盐碱化现象。阳坡(顺时针90~270°)、阴坡(0~90°,270~0°)区域面积分别占保护区面积41.1%、6.50%,阳坡上的景观类型之间的转化面积3441 hm2,阴坡的景观类型之间的转化面积为453 hm2,阳坡上的景观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幅度大于阴坡,即阳坡上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强度大于的阴坡。(7) 1995~2008年,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功能区景观格局演变情况:核心区:宝音图柳灌丛湿地核心区主要是沼泽草甸景观向禾草草原景观转变131 hm2。沙里河河口湿地核心区主要是沼泽草甸向禾草草原景观转变49 hm2,禾草草原景观向盐碱滩景观转变54 hm2,其余核心区均无明显变化。缓冲区:缓冲区1、缓冲区3主要是湿地景观向禾草草原景观转变,转化面积分别为158 hm2、16 hm2;缓冲区2无变化;试验区:达尔罕山旅游区湖泊水域湿地景观向沼泽草甸景观转变39 hm2,湖泊水域湿地景观向盐碱滩景观转变47 hm2;凤凰嘴旅游区主要是湖泊水域湿地景观向盐碱滩景观转变116 hm2,其余旅游区均无变化。(8)通过无线网络实现GPS设备和保护区GIS平台的无缝集成,定制、开发集成GPS功能的智能巡检手机,通过后台程序控制GPS搜索卫星状态的开启与关闭,保障手机可以长时间处于定位待机状态,实现巡检人员利用手机野外采样并实时回传多种格式采集数据的功能。本论文创新点如下:(1)基于3S从二维、叁维两个方面定量研究1995~2008年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多种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时空演变,同时在GIS平台上对保护区内的生产活动给保护区带来的人为扰动进行监控,全方位研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为分析保护区景观演变及演变原因提供完整的基础数据,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管理水平。(2)通过无线网络实现GPS设备和保护区GIS平台的无缝集成,定制、开发集成GPS功能的智能巡检手机,通过后台程序控制GPS搜索卫星状态的开启与关闭,保障手机可以长时间处于定位待机状态,实现巡检人员利用手机野外采样并实时回传多种格式采集数据的功能,为自然保护区小尺度景观的实时监测和科学管理提供一项实用技术
娄全胜[7]2006年在《基于GIS的广州森林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全世界的人类达成了共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广州市作为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编制了《广州市生态城市规划纲要(2001-2020)》,把发展城市林业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以举办“绿色亚运”为契机,对广州林业发展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该研究以优化广州森林分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大量实地调查和野外试验工作的基础上,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以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及城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和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开展了广州市森林的空间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得到以下结论: 1、广州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各行政区土地利用格局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呈现从中心老城区向郊区圈层向外辐射逐渐减弱的趋势;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呈由低到高增加的态势。 2、研究区内森林分布不均,以有林地为主,占总林业用地面积的94.86%。林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花都和白云两区,两区林地斑块较大,但大小不均匀;边缘密度、形状指数和分维数比较大,形状复杂,可以和较多的异质性斑块相连接,能较好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番禺水网交织,森林分布较少,林业用地斑块连通性差,应结合该区特点大力发展农田防护林。中间带受人为干扰影响强度最大,斑块小且破碎,缺乏良好的连通性和聚集度,不利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急需改造现有林地,并在生态用地上建设契形绿地、环状绿地、廊道、林网,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3、研究区森林空间分布与环境质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热场分布集中地域森林等绿色植被较少且配置不合理;大气污染程度严重地带也是人口稠密、建筑密度高、森林及其他绿色植被分布较少的老城区;流溪河上游森林保存完好,其水质符合生活用水标准,说明森林可以有效净化水质,在加大森林保护力度的同时,进行人工污水处理,优化森林等绿色植被的空间布局,提高其数量和质量是解决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4、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森林的空间配置提出以下对策①花都区:在改善现有林地质量的基础上,在建设用地周边区域合理增设林带,使其与
王行风[8]2010年在《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煤炭资源开发活动所固有的强干扰性、时间持续性和空间扩展性等特点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较明显的累积效应特征。在矿区可持续发展要求下,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暴露了许多自身的缺陷。因此,开展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理论及应用研究具有必要性、迫切性及可行性。本文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模拟的主要手段,依据系统科学基本原理,选择潞安矿区作为剖析对象,充分考虑煤炭资源开发的特点,通过多学科协同与交叉,针对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1)在总结煤矿区、环境累积效应和生态环境等概念的基础上,解析了矿区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交互作用关系,剖析了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机理,并选择水土要素作为主要对象,构建了主要生态因子的累积效应表征模型。(2)考虑到区域生态环境管理的需要,基于景观尺度总结了煤矿区景观演变的累积效应时空特征,建立了由景观类型结构偏离累积度、景观格局干扰累积度和生态敏感性退化累积度叁个指数所组成的矿区景观空间累积负荷模型。(3)针对传统CA模型忽略矿区地下开采影响及转换规则静态性的缺点,基于矿区生命周期和煤矿资源开采理论,引入地下影响要素层和周期控制变量,对传统CA进行了扩展,建立了T-ANNCA模型,该模型能有效顾及煤炭资源开发活动和矿区生命周期的影响,可以实现元胞转换规则的动态获取和应用。(4)在归纳、分析和总结传统环境分析方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它们难以兼顾时间和空间累积效应分析的缺点,以GIS为基础平台,集成SD和T-ANNCA模型,建立了SD-CA-GIS模型,它能有效处理时间和空间累积效应问题,适合对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进行分析。(5)基于对矿区生态环境适应性管理的角度,剖析了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累积效应的关系,提出利用生态承载、冲击扰动和反馈响应变量来表征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状态演化和发展趋势,并基于累积效应理论构建了矿区生态承载力演化测算模型。(6)建立了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分析和评价概念框架,基于生态环境因子对资源开发的响应特性,从累积变权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累积信息的指标动态变权量化方法,建立了遗传投影寻踪累积效应变权综合评价的累积效应分析与评价模型。通过以上研究,明晰了煤炭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关系,总结了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形式、途径和特点,剖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机理,构建了主要生态因子的累积效应表征模型,初步建立了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分析和评价体系。
张建春[9]2009年在《基于RS和GIS的天祝县草原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建国后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属青藏、内蒙、黄土叁大高原交汇地带,是生态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区域。长期以来,天祝县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剧增,草原植被大量开垦,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严重匮乏,资源破坏严重,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加之生产能力低下,农林水牧矛盾突出,经济结构层次低,基础设施薄弱,人口与环境、建设与生态差距越来越大,农牧业经济举步维艰。本文从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两个方面对天祝草原区进行了整体的研究。先综合应用ArcGIS软件以及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 Version 3.3,从总体、高度、坡向、坡度等四个方面出发,对研究区的景观做了定量化的研究,发现了潜在的景观分布的规律性和有序性,认清了景观分布的空间结构,以期能对天祝草原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建设有所帮助。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景观整体构型呈现是以大的自然斑块板块为主,连续分布,主体景观类型是草地、林地、两者占总面积的78.79%,草地是整个景观的基质,其余景观散布于其间。2)研究区的景观指标分析可以看出,草地是研究区的优势景观,但是草地的是破碎化程度和形状复杂程度也较高,边界稳定性指数SK的值最小,表明草地的边界稳定性最差,容易受到干扰。草地破碎度和形状复杂程度高,边界稳定性差与人为因素干扰强度有一定的关系,且草地是天祝草原的景观基质,因此应对该区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给予关注。3)林地的破碎化、形状的复杂程度也较高,边界稳定性仅次于草地,说明林地也容易受到人为的干扰而发生变化,如果林地遭受人为的破坏或过渡采伐,都将有可能变化为草地,所以对于林地的,也应给予重点的保护,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4)从散布与并列和聚集度的指标可以看出水域、草地、耕地、居民地及工矿用地的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区域,主要是是属于植被过渡类型区内,未利用地的和林地的聚集度最大,受到垂直地带性的影响比较严重,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区域。5)整个研究区海拔变异大,自然要素组成垂直地带性分部明显,从山谷至山顶,景观类型的分布表现为居民地及工矿用地→耕地→水域→草地→林地→未利用地的顺序。6)草地和耕地的分布呈现由平地→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的面积逐渐增加的趋势,草地在阳坡的分布面积最大;林地的分布除了在平地上分布上较少的一部分外,则刚好与草地的分布相反,在阴坡的面积最大;其余的景观类型在各个坡向上都有相当的分布。7)草地和林地的分布都主要分布在坡度小于25°的区域内,草地在0°~8°的范围分布最多,而林地在15°~25°的范围内分布最多;居民地及工矿用地、水域、耕地在0°~8°的坡度上的分布面积最大,随着坡度的增加,面积逐渐的减少,而未利用地的分布则是随着坡度的增大,逐渐的减少。然后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中的评价体系,利用矢量面状评价单元和栅格点状评价单元相结合的评价单元,运用ArcMap的空间统计及分析功能,对天祝县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从天祝草原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图可以看出,全县的EI值介于18.95~46.20之间,全县EI平均值为:32.39。2)按照生态环境状况等级的划分,天祝县的生态环境状况整体水平处于: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明显制约人类生存的因素的状态。从EI值来看,天祝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整体是中部的哈溪镇及西北角上的毛藏、旦玛,祁连几个乡的一些地方最差,而生态质量状况在西南的西大滩、柏林、朵什和东大滩则相对比较好。3)从天祝草原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图能够明显的看到,沿着河流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的高于其他的地方属于比较好的地段。4)从天祝草原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分级图可以看出,整个研究区的面积为6454.34km~2。从分级图来看,差的面积为16.78km~2,占到总面积的0.26%,主要分布在哈溪镇,较差的面积为5173.15km~2,占到总面积的80.15%,一般的面积为1264.41km~2,占到总面积的18.59%,主要分布在西大滩、柏林、朵什、东大滩及旦玛、祁连和炭山林。
张学俭[10]2004年在《基于遥感和GIS的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宁夏盐池县是我国典型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特点和驱动力,对我国干旱半干旱风沙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以盐池县1991年Landsat/TM影像数据和2000年Landsat/ETM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提取了盐池县1991~2000年十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空间位置、数量和类型,采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Conversion Matrix)、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度、土地利用程度、景观格局等数学模型,研究分析了盐池县1991~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过程、特点和景观格局,揭示了导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0年盐池县耕地面积净减少39,853hm~2,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24.09%降低到18.18%: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27,055 hm~2和13,251hm~2,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由5.48%和66.64%提高到9.49%和66.60%;流动沙丘面积减少4659hm~2;但草原退化严重,中高盖度草场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51.21%下降到17.29%,而低盖度草场和极低盖度草场占地比重分别由4.09%和9.34%增加到36.40%和12.91%;生态环境局部有所好转,但整体继续恶化;土地利用整体处于不稳定调整期:叁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的实施、降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草畜产权矛盾是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参考文献:
[1]. 基于RS和GIS的区域景观格局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 董有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2]. 基于3S的区域土地生态景观格局动态监测系统研究[D]. 王静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GIS的应用研究进展[D]. 岳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4]. 3S技术在森林公园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刘丹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5]. 基于GIS的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 郭丽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6]. 基于3S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监控技术的研究[D]. 关瑞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7]. 基于GIS的广州森林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娄全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
[8]. 煤矿区生态环境累积效应研究[D]. 王行风. 中国矿业大学. 2010
[9]. 基于RS和GIS的天祝县草原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 张建春. 甘肃农业大学. 2009
[10]. 基于遥感和GIS的宁夏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 张学俭. 北京林业大学. 2004
标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景观格局指数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土地类型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gis论文; 森林公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