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一词的嬗变——“百科全书”定义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词论文,中国论文,百科全书论文,定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索中国“百科全书”定义问题,通过梳理它的来龙去脉,思考一下中国文化出了什么问题,笔者认为很有意义和价值。“百科全书”一词在百年前来到中国,并非“中体”所生,因而词意内涵应该干净,以中国人的聪明,只要认真去看看,给出一个“名正言顺”的定义,应该容易做到;此外,本研究是以文化学为本,一个专用词的嬗变过程,就是文化演进的过程,百年一词的嬗变过程,就是民族百年文化演进的一种轨迹。
(一)百科全书概念传入中国
中国和日本古代没有“百科全书”这个概念,而在20世纪的中国读书人,恐怕没有不知道有百科全书的了。但是“百科全书”是什么?对于百年间的中国人来说,是相当模糊的各种各样的印象。这个史实很难解释,但它存在,并且还纠缠着中国民族的文化素质,这里特作一些探讨。
西方百科全书源远流长。“百科全书”的词源出于古希腊文化,其词意观念也出于希腊。(Enkyklios Paideia)其词的原意,是指系统的知识,包容一切学术的内容,并非单指一本书。所以有人把古罗马普林尼(Pliny)著的《博物史》等书列为早期人类百科全书之一。把“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作为专门书名,首见于1541年,是林格尔保(J.F.Ringelberg)刊行于巴塞尔的书;1559年,德国作家斯卡里兹(P.Scalich)也写有一本。自此到18世纪中叶,欧洲出版相当数量的《百科全书》和《辞典》,形式各异,名称各异,但内容和编排体例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东方最早鼓吹百科全书的人,是日本学者西周先生,他在1870年讲学中,将“Encyclopaedia”翻译为“百学连环”,他的讲义就称为《百学连环讲义》。由于他的鼓吹,给日本文化吹进了一股新风。在西周之前的1811年,日本学者就已经开始翻译西方的百科全书,定名《厚生新编》,但由于该书迟至1937年才出版,当时没有社会文化效应。而在西周讲学后3年的1873年,日文翻译的《百科全书》第一部就出版了,该书是由当时日本文部省编译局长箕作麟祥负责指导,组织洋学者55人,翻译英国占弗儿兄弟编著:《I oformation for thee People》第4版。到1880年全部出版,共20册92篇1600页,以文部省名义发行。此书在当时日本掀起了巨大的科学启蒙热情,几年间就再版多次。
当时中国对邻居日本的文化变化,相当不重视。一直要等到中日武化的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被迫走上改革之路,中国的改革家康有为,在19世纪末带头鼓吹维新变法,在他的众多的活动中,包括在1897年发表的《日本书目志》一书。他的意图,写在序言中:“泰西诸学之书,其精者日人已略译之矣。吾因其成功而用之,是吾以泰西为牛,日本为农夫,而吾坐而食之。”[①]康先生为学习人类新知识,为中国人捉摸出一条学习捷径,即把西方新知识成果当做可以挤出的牛奶,而日本人老老实实地在挤牛奶,那么中国人只要去喝现成的牛奶,就可以获得人类知识的新精华了。这里姑且不论他的设想在百年来成绩如何?也难为他想得出来,因为总比“宁死不食周黍”要好得多了。他也总算看到“泰西诸学”是变革成功的关键。他的学生梁启超加以评论道:“今中国欲为自强第一策,当以译书为第一义矣。吾师南海先生,早睊睊忧之,大收日本之书,作为目志,以待天下之译者。……”[②]梁先生把翻译新书当做中国自强的第一策,这种见解很了不起,可惜空谷足音,百年来的中国人们把译书和文化交流安放在很次要的地位,反倒觉得民族自强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在这本《日本书目志》中,康先生除了把各种百科全书及辞书介绍20余种外,还把上面提到的日本翻译的《百科全书》92篇,按单行本分列名,每本上面写《百科全书XXXX》。如此强调“百科全书”概念,可惜不知道当年有多少中国人注意到了,更可惜到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百科全书”条目中,还是硬说:“百科全书概念是在20世纪才传到中国的。”[③]康先生有知,一定会很失望。
自19世纪末年到1911年,是中国新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一方面是封建体制行将解体;一方面是世界人类各种知识涌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相化合、相纠缠,卷起汹涌大浪,形成全新的难以定名的知识群体。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管制中国知识分子千年的科举制,被干脆地取消了,代之以考试新知识的“时务策论”,以内政、外交、理财、经武、格物、考工六事为取士程式。这样一来,成百万的知识分子不能再依赖旧的四书五经去应付考试,不能再依赖各种类书提供的旧知识作文字游戏了,只有到书商为他们提供的匆忙编成的百科全书及辞书中找答案。据作者了解,清朝末年出版以西方新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书籍,总数在3000—4000部以上,其中百科及辞书有40部左右。(以下总的简称为百科辞书)[④]后来在30年代、80年代,中国又有两次出版工具书的高峰。
(二)清末时期的见解
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监督严复,他醉心于新名词,但对百科全书,却要到1907年,才发表一篇文章介绍。他写道:“百科全书者,西文曰婴塞骨罗辟氐亚,正译当曰智环,或云学郛。盖以一部之书,包罗万有。举古今宇内凡人伦思想之所及,为学术,为艺能,为天官,为地志,为各国传人,为宗教神闷。下至草木、禽兽、虫鱼、药物、器饰、玩好,皆于是书焉。元元本本,殚见浃闻。录而著之,以资考检。泱泱浩瀚,靡所不该。唐乎奓乎,真人慧之渊海,而物理之圜枢哉。……西哲有云,自古讫今,凡人类之理想,如锒铛然,无中断而特起者;又如网目然,必联系而交相资。此诚见事理之会通,可谓不刊之论也已。……学者家置一编,备考览,则不出户可以周知天下。上至国家政法兵商之大,下至一名一物之微,皆可以开卷了然,究终本始。夫岂特馈贫之粮,益智之囊已哉。惜乎,吾国之《图书集成》,徒为充栋之书,而不足媲其利用也。”[⑤]
上海约翰书院教习,钦点译科进士颜惠庆,也在1907年写道:“百科全书者,……用集政界学界军界农工商界,暨乎实业美术图画歌舞,与凡游戏运动,一切科学之大成。俾从事于诸学者,知所率由,得所归宿。盖书为西国所仅见,尤为中国所罕闻,而实不可少焉者也。……方今中国自知贫弱,改官制、变科举、立学堂、实行新政,以期训致于富强,亦既率循泰西科学矣。……安见往日之退化,不将于此成为进化也哉。况中国地大物博,灵秀所钟。既得导师,造就多士。以科学为贤才根柢,以贤才为国家命脉。天荒既破,景远聿新,又何患富强隆盛,不英国若也。则夫是书即作中国进化券观亦可也。……百科全书深造诸科学之堂奥,而显有门径之可寻。故英首辅之言,谓求学者荀置是书,可减省无穷之劳悴,盖用少许精神,即能获多许粹美;而诸名流强思力索以得之者,亦可遽其隐赜。……是书与中国类书,类而不类,不类而类。不类者此为有用,彼为无用;类者同资参考也。”[⑥]
《申报》在1907年刊有评论道:“英籍中之有百科全书,犹中籍之有图书集成也。所以称为百科者,其目则分历史、文学、医学、卫生、哲理、心理、理财、政治、制造、工商学、宗教神学,及律例、人类、博言、地理、风俗、迷信、美术、传记、音乐、戏曲各门。其著者,皆欧美知名专门士。其字数则都四千万言,其项目则二万六千种。”[⑦]
郑绍谦在给1903年出版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写序,其中写道:“夫百科书,东邦巨籍也,亚欧菁英于斯荟萃。今发见于中国,则东西文明之程度,虽未足以尽其蕴,固已有学皆臻,无科不备,可以研精,可以互证,向学之士,始无遗憾矣。”[⑧]
以上四位的言论很有代表性,他们都向中国推荐传统缺乏的百科全书,他们都有百科全书的正确概念,明白其分类及编辑特点,并且与中国传统类书作了区分;他们更大声疾呼在中国现代化开始时,引进百科全书的重要性。但是他们都没有给百科全书下清楚的定义,以与其他图书区分。更没有人登高一呼,建议为中华民族编一本百科全书。只有严复对“百科全书”的译名采用了“智环”一词,颇与37年前的日本西周用的译名相近。“智环”一词很美,但也象严老先生辛苦挖掘其他许多词一样,没有为民族所共识。
早在1897年,思想家梁启超对“名物书”作一种介绍,他写道:“名物书。西人有书一种,此土译者,命之为典。其最备者,至数十巨册,以二十六字母编次,古今万国名物皆具焉。故既通文法者,据此编以读一切书,罔有窒矣。中土历古未有是书,杨氏方言,意盖近之。今宜用其意,尽取天下之事物,悉行编定,以助学者翻检之用。……大抵官制地理两事,最为繁博,其余各门,殆易易耳。学者既通文法,明大义,苟得此书,则可以读尽群书,无不能解者。”[⑨]据这段文字看,有点象是讲辞典,但他写的是“字典”,所以不好引用。
到1911年,东吴大学教授黄摩西,一位天才的南社诗人,他编写出版一部《普通百科新大词典》,书中对“词书”条目,给出如下义界:“排列词类一定次序,而解释其意义用法之书籍,与字书略异。盖字书逐字解释,而此则已成词类也。有普通词书、专门词书及对译词书等。或称词典、词汇。我国向无此名,而类书性质与相近。而东西洋人,其名每与字典、字书相混。”[⑩]文中对字典、词典的区分很清楚,可惜书中没有对“百科全书”下定义。
总之,清末时期的中国学者对百科辞书的宣传,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也有清楚的认识,尤其强调百科辞书的时代效应。但是,他们都没有给这种新工具书下一个清楚的定义,他们既没有翻查西方或日本所用的现成定义,他们更没有在百忙中想到自己下定义。这似乎是小事,但本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不求甚解”所造成的模糊。
(三)民国时期的见解
10—40年代的中华文化,已经基本与全人类现代文化相接轨,曾经出版一批工具书,其中也有李石曾等人在鼓吹百科全书的用处,也有中国人编写出版《日用百科全书》、《少年百科全书》、《中华百科辞典》等。如果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前一部百科其实是资料汇编,连“百科全书”本身都不在条目中,即名实不符,更没有给出定义。
“百科全书”的义界,在民国年间流行的辞书中,有一些介绍。例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中,义界如下:“百科全书:Encyclopadia。搜罗重要学说,分门别类,用简明之文载之,便检查者,即辞典也。又一种取程度体裁相类之科学书若干种,汇刊为一编,或亦以百科全书名之,实即丛书也。”[(11)]该书中有“辞典”、“词典”的条目。这种义界,把百科全书等同辞典、等同丛书,在今天看是很不准确的。
在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中,义界如下:“百科全书:Fncyclopadia。包罗各种知识,分门别目,依一定顺序排列,以便参考之书。亦称百科辞典。”[(12)]而对“辞典”则义界如下:“搜集各类学问中之单字片语及重要学说,逐一解释,以备检查者,曰辞典。”[(13)]这种对于百科全书的义界,今天看还是模糊。不过,总比《新辞典》中用的义界要强得多。《新辞典》中的义界如下:“百科全书:包括一切部门的学术的丛书。”[(14)]这种义界显然不妥,还有有名的《教育大辞书》中,“百科全书”是重要条目,但文中只是对百科全书史作了介绍,没有给出义界。[(15)]反倒是,在《重编日用百科全书》的“例言”中,给出了初步条件:“日用百科全书,既为供给一般人士之普通读物,则其本身至少须具备‘完备’、‘简明’、‘实用’三条件。”[(16)]可惜这三条件本身也是说不明白的。
总之,民国年间的新文化运动高潮,给中华民族带来现代化的新景象,管他“中体”也吧,“西体”也吧,中国人从中学习到空前多的知识。“拿来主义”是得到民众拥护的思想和行动,可惜也掺杂着消化不良症。本来中国知识分子最爱讲“名不正则言不顺”,但实践起来却是马马虎虎。小小一个“百科全书”名词的解释,就是证明。本来工具书的最强作用就是把清晰的概念传给民众,成为一种文化标准。如果给出错误的概念,将遗害无穷。前辈太不负责任了。当年就有人看到这一点,陆尔奎先生就说过:“尝言一国之文化,当与其辞书相比例;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17)]中国作为传统文化大国,对待新名词概念如此麻木,孔夫子如在世,该说“不仁”了吧?
(四)当代的见解
80年代以来,中华民族经过种种风浪,又快步走向现代化的世界浪潮,大量百科辞书的出版就是鲜明标志,连工具书的工具书都出版了一批。可惜的是,在如此美好的文化大事业中,中国人的老毛病又犯了,本文不打算讨论辞书的粗制滥造问题,还是以“百科全书”这个概念来分析。说奇怪也不奇怪,近十几年来宣传上成为“中国第一”的一些巨大部头百科辞书,在概念上实在难说比30年代进步了多少。这里选几部在广告上最大张旗鼓宣传的辞书为例:
1985年,台湾三民书局编写出版的《大辞典》,其“百科全书”条目中的义界如下:“工具书的一种。包罗各种知识,依据字母或笔划顺序予以汇集成编;也有对一门或数门知识作全面性而深入的探讨,然后把这些知识以字画顺序予以编纂成书的。”[(18)]把知识顺序汇编,就叫“百科全书”?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今天的读者究竟被搞清楚了还是搞糊涂了?天知道。
1986年,中国大百科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的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十卷本出版,其“百科全书”义界如下:“用简明方式介绍各门类知识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往往还包含其他各类工具书(如人名录、词典、地图集等)的成分,并附有参考书目和索引。”[(19)]这种说法对中国人来讲,真是简而不明。该条目内有“东方的百科全书”小条目,由于该书前言中写得明白,中国方面负责撰写纯属中国的条目,并且该书不附录条目撰写人的姓名,所以不知道该条目从何而来?至于“东方的百科全书”小条目内,本人曾经写出7条意见以商榷,也可见概念不准确会带来多么大的麻烦。现录如下:
(1)“东方的百科全书”条目中,自然应该介绍中国百科全书史,但是没有介绍,而是偷梁换柱地用中国类书史代替了。读者难以理解这样作的意图是什么?
(2)“东方的百科全书”标题下,头一句是:“中国编撰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有2000年的历史。”第二句是:“不同于现代西方的百科全书,类书基本上是……。”这两句话就互相矛盾,既然承认类书不同于百科全书,硬给类书加上“百科全书性质”就显得故意含糊其词。只要是百科全书,本质就相同,无论西方或东方。至于百科全书与类书如何区别?读者是无法从条目中得到答案的。想含糊地以类书代替百科全书,以便大讲光荣的两千年历史;又怕读者认为作者连类书与百科全书也分不清楚。这样的写法是不妥当的。
(3)第三句:“类书基本上有重要文献的选辑,分类编排,主要是供仕途举子采缀参考而编,……”这个类书义界颇不严密,回避了类书与百科全书的基本区别,连张涤华先生指出类书有“兼收众籍,不主一家。”[(20)个特点也回避了。……
(4)条目中介绍类书时,又写出几句结语:“《玉海》,是一部重要的百科著作”;“明初编成的《永乐大典》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佩文韵府》及其补篇《韵府拾遗》是中国文学百科全书”等等。明明前面总述为类书,这几部书也确是类书,撰写人又反倒称之为百科全书。这样会使概念更模糊。
(5)条目中写道:“中国第一部现代百科词典是民国初年陆尔奎主编的《辞源》(1915)。”这句话也要商榷。本人不能肯定哪一部书足以称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百科词典”,但是在1903年以前,汪荣宝、叶澜合编的《新尔雅》,肯定可以候选;还有1907年曾朴、徐念慈合编的《博物大词典》,也应该考虑;还有1911年黄摩西教授编的《普通百科新大词典》等,肯定都是中国现代百科词典型的书籍,时间早于《辞源》。
(6)条目中还有一句话:“《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包罗了中国的全部文化遗产。”这话未免太武断了,中国的全部文化遗产远不是一部《古今图书集成》所能包涵的。
(7)条目的第二段介绍日本百科全书,硬说日本《现代类型的百科全书》出于1926年以后。”此话差错太大,本人所见日本“现代类型的百科全书”第一部出现在1873年,到1920年以前,日本已经有现代类型百科辞书250部以上了。[(21)]
以上一个条目中如此多的差错,说明现代著名两大家百科全书出版社在自己专长方面都会把握不住,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
1990年,华夏出版社的《中国百科大辞典》出版,其“百科全书”条目义界如下:“以辞典形式编排的多种学科知识内容的大型工具书。其编排需搜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科专门术语、重要名词,分列条目,并加以详细的叙述和说明。”[(22)]这种以“辞典形式”来义界百科全书,说明条目撰写人自己就没有费神去搞清楚概念。
1993年,宣传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一版出齐了,副总编金常政在书中为百科全书义界:“概要记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全部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中文‘百科全书’一词是20世纪初才出现的。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几乎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此外,百科全书还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和帮助人们系统求知的教育作用。……百科全书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以条目为主体,全面系统地介绍知识。”[(23)]中国人经过100年的文化进步,在一个词的定义上,还是令人失望的。这部费了国家许多功力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上的定义,比前人下的定义,只有一点是新鲜的,即百科全书“几乎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隐含了百科全书是工具书之王的意思。但如果问都有什么“成分”?还是付之阙如。而且,本文前面已经证明,中文“百科全书”一词是在19世纪末就传入中国了。
那么,就没有一个中国人给出一个能够令人信服的定义吗?不是,197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姜椿芳就写道:“百科全书则是用条目的形式,编成一篇一篇文章,把各种知识、事物、人物原原本本地加以叙述,特别是把最新知识作系统的全面的介绍。”[(24)]以此作概念是合适的,清楚明白。首先说明条目是一篇篇文章,就排除了文摘和一堆资料;要“原原本本地加以叙述”,就是每篇文章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排除弄虚作假;还要“最新知识”,这是百科全书的生命力所在,排除旧知识。这三个特点,在前面所列的“义界”中,基本没有提到。不过,本人不明白,姜椿芳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第一任总编,由于他在1987年病逝,他的崇实思想在1993年的书中就被取消了,反过来以旧代新,以模糊代精确,以落后代先进,究竟有什么原因?
本人经过考虑,决定不再提出自己的百科全书义界,而是采用姜椿芳的义界,除了纪念姜老之外,他的义界对本人用在近代中日百科全书研究中已经够了。
总之,百年时光,一个民族对一个专用名词说过够多的定义,但总是不够准确,看来是非不能也,实似不为也。为什么似不为呢?如果去问那些历年下定义的人,恐怕问题更复杂,更不清楚。笔者认为,关键在民族文化素质。写的人,马马虎虎去写;读的人,马马虎虎去读,还互相传抄,欣赏古代传抄秘本的方式,费百年的时光,实在有问题。
笔者曾经提出文化标准问题,百科全书本来就是提供文化新标准的功能,但我们居然把许多概念本身模糊化,百年不变,恐怕一些百科全书就会成为妨碍新文化发展的工具。但愿这是杞人忧天吧。
改变这一点并不难,因为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改一些概念的定义。讲究博大精深,本来就是我们民族所宣传的优点,以达到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要求。办法之一,笔者建议,将每年的新出现词语,汇编成一部《当年新词语词典》,一年一部,连续出版。几年就会有小成吧。
注释:
①见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序,无出版项,中华书局重印本第4册,P3050。又见《时务报》第45册,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1897年11月15日)。
②见梁启超文:“读日本书目志书后”,同见《时务报》45册,同①,P3047。
③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卷》,“百科全书”条目撰写人金常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1月一版,P6。
④参见拙文:“西方科技东流书刊目录(1607—1911)”,刊法国《欧华学报》第二辑,欧洲华人学会出版,1987年1月,P131—140。清末科技书约有1800种。
⑤见《大英百科全书评论》,无出版项,估计为商务印书馆印,1907年出版。严复文见P1—2。
⑥同⑤,P5—7。
⑦同⑤,P15。
⑧见《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序,范迪吉等编,会文学社,1903年出版。
⑨见梁启超文:“论幼学”,载《饮冰室文集·丁酉集》,P17—18。
⑩见黄摩西编:《普通百科新大词典》申集,上海国学扶轮社,宣统三年(1911),P404。
(11)见《辞源》,商务印书馆,1915年10月一版,1935年5月二五版,午集,P108。
(12)见《辞海》,中华书局,1948年再版本,P935。
(13)同(12),P1310。
(14)见莜铮等编:《新辞典》,裕民印刷厂,1947年1月一版,1947年10月再版,P92。
(15)见唐钺等编《教育大辞书》,商务印书馆,1934年5月一版,6月三版,P416。
(16)见《重编日用百科全书》例言,商务印书馆,1934年5月一版,6月三版。
(17)见吴则虞著:《中国工具书使用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一版,P27。
(18)见《大辞典》,台湾三民书局编,1985年8月一版,P3222。
(19)见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卷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8月一版,P511。
(20)见张涤华著:《类书流别》(修订本),商务印务馆,1985年9月,P4。
(21)参见拙文:“清末百科全书新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1卷,1990年,P91—92。
(22)见《中国百科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0年9月一版,P393。
(23)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1月一版,P6—7。条目撰写人金常政。
(24)见姜椿芳文:“为什么要出版中国百科全书?”载《百科知识》1979年1期,代发刊词,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