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转专业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论文,高校论文,我国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3—0033—04
一、高校学生转专业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专业都是由考生在填报大学志愿时选择,并在高校录取时根据招生计划确定的。由于高中毕业生、家长和中学教师对高校专业的设置并不十分了解,填报志愿时往往有社会热门趋同倾向,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时,由于高校专业招生指标的限制,很多考生进不了自己喜爱的专业学习。据厦门大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0.9%的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而高达69.1%的学生是非第一志愿录取的,其中被调剂专业录取的占了42.2%。① 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出与就读专业的不匹配性,使其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据一项全国高校的调查显示,42%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的学生有转专业的愿望。②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1%,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但高校的大规模扩招直接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2006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72.6%和70%,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社会岗位需求与大学毕业生总量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专业对口性一直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中有不少学生也想通过转专业来提高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只有3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从事与专业对口领域的工作,这种“专业—职业”的高错位率,无疑是对原本就非常紧缺的高校教学资源的浪费,学非所用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所以,我国高校学生转专业制度的实施非常迫切。
为了满足大学生转专业的要求,同时也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需要,全国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学生转专业的探索与实践。但由于受教育观念、教学资源的制约,成功转专业的学生比例总体不高,因此,构建一个现阶段相对完善、适合我国国情和校情的转专业体系尤显重要。
二、中美高校转(选择)专业的比较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教育文化中心,在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前20强高校美国就占了17所,百强中占据半壁江山。美国大学的各项制度建设已相当完善,因此对中美高校转(选择)专业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借鉴美国高校在学生专业选择上的一些成功机制,有助于我国高校转专业体系的构建。
(一)中美高校本科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情况
高校本科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好坏,不仅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也影响学生转专业实施的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的专业是借鉴当时苏联大学专业来设置的,此后,经过1953年、1986年、1993年和1998年几次大规模的调整有较大变化。其中,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与1993年相比,专业总数由504种减至249种,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专业划分过细、范围过窄,专业名称欠科学不规范,门类之间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③ 但由于我国高校必须依照国家专业目录设置专业,且专业名称统一,所以在同一领域的专业设置上各高校也基本相同。教育部只在2002年首次批准了北大、清华等6所高校拥有设置本科专业的自主权。此外,教育部还统一颁布了专业教学规范供学校参考,受规范限制,同一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别不大,表现在同一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差别很小,模式化程度较高。总的来说,我国目前本科专业及其课程设置刚性太强、弹性不够,这不利于学生转专业的实施,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美国高校专业设置比较灵活,没有像我国有国家统一的本科专业目录,各大学可根据学校和学科自身的特点、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情况来设置专业,专业名称可以不同。美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跨学科、跨系的专业比较多;二是同一领域内各大学的专业设置有很大的不同,宽窄不一,明显反映出该校教师研究领域的特长;三是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可以单独设置一个特别的专业。④ 美国高校专业名称的多样化,充分体现其专业设置的自主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美国高校也非常重视低年级通识教育与高年级专业教育的衔接,这些都为美国高校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美高校学生转(选择)专业情况
我国高校学生的专业一般都是在高考录取时就确定了,虽然高校学生转专业制度的实施,打破了“一高考定学校、一专业定终身”的局面,但绝大多数高校只有少数学生通过优秀生转专业等渠道,转到自己喜爱的专业学习,成功转专业的比例还不到10%。
而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主要由学生自己决定,如哈佛、耶鲁等大学,大学本科生都是在大学学习一至两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确定专业。对于有特殊兴趣与才能的学生,如果从现有专业中找不到完全符合自己的专业,还可以选择一些课程,形成一个围绕特定知识领域的课程计划,提交一个委员会讨论,经审核后开始学习,完成计划后可被授予特别专业的本科学位。这类专业称为非固定专业或个人专业,哈佛大学称之为“特别专业”。⑤ 这类专业的设置,为具有特殊兴趣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成才途径。选择专业之后,如果兴趣发生变化,还可以比较容易地改变专业。在哈佛大学,直到临近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提交学位候选人申请的截止日期之前,都可以自由改变专业。
美国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确实有很大的自由度,但任何大学的资源条件都是有限的,一个专业能够接纳的人数也是有限的。比如哈佛大学在学生选择专业时,就列出有人数限制的专业清单供学生参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把这种专业称之为“封顶专业”,⑥ 但在教学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学校都会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三、高校转专业体系的构建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与被教育、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特别是实行收费制后,学生的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包括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申诉权等,其中选择权就包含学生有选择专业的权利。所以,高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更多学生实现转专业的愿望。
(一)转专业模式
在市场经济调控下,专业计划招生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校必然的选择,但要彻底改变实行了半个多世纪按专业计划招生的现状,难度很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当前教育体制难以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高校当务之急就是要构建适合国情和校情的相对完善、科学的转专业体系。因此,笔者根据高校招生方式的不同,提出大学生转专业的几种模式。
1.按专业计划招生的学校应实施多样化的转专业制度
制定优秀生转专业制度。优秀生转专业是我国各高校广泛采用的制度,它既维护了高考的公平、公正性,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很好的举措。但纵观我国高校,允许优秀生转专业的比例一般都不超过20%,这只保证了部分优秀生享受转专业的权利,还有一大批成绩中游或中上游的学生,想转到自己更感兴趣或更热门的专业学习和发展,但苦于不符合优秀生转专业申请条件而倍感无奈。所以,在教学资源许可的情况下,高校应进一步扩大优秀生转专业的比例,甚至可以将20%的比例调至50%,以使更多学生转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去学习。
制定特长生、兴趣生转专业制度。由于受转专业比例的限制,对于仍达不到优秀生转专业申请条件,但确实有某方面专业特长或对现就读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高校也应为其开通转专业渠道,可通过建立特长生、兴趣生转专业制度来解决。学生的特长若不在于现就读专业,其特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一方面,学生必须将主要精力花在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上,没有余力顾及特长的发展;另一方面,现就读专业的教学资源满足不了其特长的进一步提升,所以,让学生转到其特长的专业学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同样,对现就读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若让其在原专业继续“混”下去,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毕不了业。如果学校不为其开通转专业渠道,就如医生未对病人对症下药一样,易使其病情进一步恶化。但为体现高考的公平与公正性,可允许其申请从当年省高考录取平均分高的专业转入高考录取平均分相对较低的专业学习,或允许其申请转入本校高职专业或成教学院的相关专业学习,其已取得的相关课程学分经认定后可免修,以达到人才立交培养的目的。
实行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制度。根据浙江工业大学的调查,学校在转专业、第二专业等制度同时实施的情况下,原本有转专业念头的学生中,有54.8%的学生仍选择转专业,而有45.2%的学生则选择了第二专业。可见,高校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制度的实施,不仅是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也是为有转专业想法的学生开辟了另一种学习渠道,可以通过选择与自己的特长或兴趣相适应的第二专业学习,从而省去了转专业的种种麻烦。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要求的,还可以获得相应的第二专业毕业证书或第二学位证书。
2.按大类招生的学校可全面实行学生自主选专业制度
在目前我国实行专业计划招生的大环境下,也有极少数高校实施按文理类或学科门类招生的制度,如北大、浙大等高校。这种按大类招生的方式也不失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渡阶段的良策,其优点体现在可全面实施学生自主选专业制度,既遵循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也能与国际化教育接轨。按大类招生的学校应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为了让学生在选专业过程中尽可能不受课程因素的约束,应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可结合大类来制定,各专业培养计划的第一、二学年应注重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及通识教育,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待自主选择专业完毕进入第三、四学年再重点学习专业知识。
实行学生自主选专业制度。新生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生活,对全校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也有了较正确的认识,对各专业今后的就业情况也有了大致的展望。所以,第一学年结束,即可让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专业,在专业人数的限制上可以借鉴美国高校“封顶专业”的做法。之后,还可以继续实施优秀生、特长生以及兴趣生转专业制度,为部分初次选择专业不满意的学生提供重新选专业的机会。
(二)转专业反馈机制
为检验转专业实践成效和转专业制度的科学性,高校应该建立良好的转专业反馈机制。
1.转专业学生成绩的反馈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转专业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转专业前后成绩的比较、转专业学生毕业率的分析来判断转专业的成效。比如,笔者通过对浙江工业大学两年来转专业的特长生、兴趣生学习成绩的分析,发现有80%以上转专业的特长生、兴趣生课程平均绩点得到提升。实践证明,高校中特长生与兴趣生转专业制度的实施很有必要,它有利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特长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
2.转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反馈
转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也是对学校转专业实践的有效反映,可从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专业与职业对口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特长的认可度、特长在工作中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等信息的反馈来分析转专业实践的效果。
四、启示与建议
(一)国家应当放宽高校专业设置权
目前,国家依然控制着专业的设置权,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高校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制约着高校转专业制度的实施。专业设置应当是大学自己的权力,教育部应当将其下放,同时,对专业名称也不应有硬性的规定。下一步改革应以下放专业设置权为重点,进一步增强高校自主办学的能力与活力。当然,专业设置权可以分批下放。例如,可先将该权力下放给一些重点大学,以观其效,而后再将权力逐步下放到其他高校。
(二)应深化高考制度和专业选择机制的改革
实行高考计划招生的实践表明,通过高中毕业生在填报高校志愿时选择专业,很多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与大学所学的专业无法实现匹配,给学生的大学学习带来很多困难,甚至带来很多心理问题。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深入改革,一方面高校应试行将考生的高考分数和兴趣特长相结合的录取方式,并放宽专业招生指标的限制,也可推行按大类招生并让学生自主选专业的模式;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探索一种能够使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大学专业特点相匹配的机制,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指导学生选择专业的重要责任。
(三)高校应对转专业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转专业实践成效取决于学校对转专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应充分认识学生转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学生转专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不能因为学生转专业可能会对学科和专业结构造成冲击,就削弱转专业工作的力度,相反应以转专业为契机,把学科和专业建设得更好。此外,如果实行大类招生,那么学校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经费分配制度等都要进行改革,工作习惯、师生观念等也要发生改变。
总之,高校学生转专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下,要全面实现学生自主选专业制度,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转专业的实践,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放宽学生转专业的限制,最终全面实现高校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制度。
注释:
①黄伟达.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58—60.
②刘彤等.浅谈高校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利与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32—34.
③④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2):18—23.
⑤⑥金顶兵.美国七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专业选择的比较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12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