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对全球化的启示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对全球化的启示

摘 要:马克思以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为前提,通过分析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过程,得出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反映在当下现实中便是全球化。可以说,今天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要高度重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充分发挥其在全球化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帮助人们解开思想的枷锁,促进具体实践活动的进行,最终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世界历史;全球化;马克思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全球化发展和人们普遍交往的形成,使得各国各民族的地域性界限被打破,世界将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并不断保持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当前,以美国、英国等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逆全球化”浪潮,使人们不禁对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产生怀疑和否定。因而在此时,我们追本溯源地研究和探讨马克思科学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为存在疑惑的人们认清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有利于我们自身增强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深刻认知,进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清晰地论述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即“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①。从中我们可以整理出“世界历史”大致包含3层含义:一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日益完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升,并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发展起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成了更大范围的交往。二是随着交往的普遍扩大化,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冲破了地域和民族间的限制,原本封闭的内部交流逐渐演变成了世界范围的普遍交流。同时,这种广泛的接触也会反过来促进生产的不断发展及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三是交往活动范围的扩大使得原始狭隘的分工突破了区域界限向更广泛的地区拓展。一定区域空间内的分工转变为整个世界范围的分工,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分工有了被消灭的可能。生产方式、交往和分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各国各民族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最终推动着世界历史的形成。

另外,马克思还十分肯定了资本家在推进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因为资本家使得每个人需求的满足都依赖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新航路的开辟、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手中积累的财富不断向外开拓市场,赚取更加丰厚的利润。②资本家依靠资本和技术的全球化推动了劳动力的全球化,进而促进了各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沟通交流,使得全世界人们的交往愈加紧密。但是,也正由于资本家对利益无法遏制的胃口,资产阶级利用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不断地向工人阶级施以剥削压迫、榨取其剩余价值,二者之间固有的矛盾最终导致资产阶级成就了自己的灭亡,世界历史最终朝向没有剥削和压迫、人类得以解放并自由交往的共产主义前进。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从唯物主义观念出发,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演变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趋势,揭示了物质生产、分工、交往的普遍发展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科学的世界历史观。

小鼠免疫后尾静脉采血,以M2e为包被抗原,免疫小鼠血清效价如图3所示,取效价最高的3号免疫小鼠进行下一步的细胞融合工作。分别以合成的M2e多肽和纯化表达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进行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如图3所示,3号免疫小鼠针对M2e多肽的血清效价为1∶16 000,而针对融合蛋白(Flagellin-3M2e)的血清效价达到了 1∶256 000。

1.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基本前提

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涵盖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作为开创历史、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主体——人;二是作为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二者缺一不可。

另一方面,在实践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对我国参与和应对全球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强调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普遍交往的形成促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原本封闭孤立的各民族和地区逐渐成为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就启示我们,面对当前的全球化发展趋势,要想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就必须积极进行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积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市场和资源,不断扩大与世界的沟通交流,最终致力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步。具体到提升生产力的实际操作上面,就是要求我们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利用今天先进的科技成果积极促进新型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通过改革不断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组合及创新体制机制,从而实现生产效力的极大解放与提升。在扩大对外开放层面,我们不仅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还要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交流,通过多方位的沟通交往促进彼此的联系与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全球化是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对国内市场的挤压、不良思想文化的传播及国外意识形态的渗透等。对此,我们不能逃避,只有自觉主动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策略规避风险,才能借助全球化之力实现更好的发展。但是,归根结底,无论如何进行改革、如何实现开放,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现实的人”,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一切改革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应该落在“人”这一主体上。面对当前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充分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来发展自身,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扩大普遍交往,最终推动世界向共产主义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和慕尼黑说再见后,我们来到德国的首都柏林。柏林是一个复杂又经历了诸多伤痛的历史名城,三十年前还处于分裂状态。如今的柏林成了世界各国艺术家聚集的现代艺术之都,现代艺术治愈了这个曾承受无数重压的城市。

2.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现实基础

并非所有民族历史的简单相加就构成了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形成依赖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及交往形式范围的不断扩大。由此,各民族才从封闭的孤立状态中走出来,逐步扩大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联系。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来源于生产工具的进步,特别是工业革命完成后,机器的发明和广泛运用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的不断进步,建立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分工比原本的分工更加精细、具体,使得原有的地域性的简单分工逐渐向世界性的复杂分工转变,而这种复杂分工又会促使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人们接触不断增多,最终形成广泛的世界性交往。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产力和分工的巨大发展推动着人们普遍交往的扩大,各民族各区域之间由此加强了相互的依赖关系。假若各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那么极端的贫困只会致使人们囿于自己的内部斗争,忽视与外界建立广泛密切的交往。这样地域意义上存在的个人存在便无法更替为世界意义上的个人存在,世界历史也就无法顺利被推进和发展。反之,人们交往的发展也会影响生产力实际效能的发挥。如果交往仅限于在某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内,那么某一种发明就只能在这一块区域内使用,某个偶然发生的破坏性事件(比如,战争、地震等)就很可能将这个生产力摧毁,那么这片区域就只能面临着重新发明、从头再来的境地。因此,只有区域范围内单一的交往转变为整个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交往时,一切民族和地区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维持的保障。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种交往是建立在生产力与分工的巨大发展基础之上的广泛交往,不仅存在于经济层面,还存在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层面。生产力和交往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最终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前进与发展。

我们知道,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按资金来源划分为预算内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外商投资和自筹投资、其他投资五个部分,前三个部分都有明确的界定和相对制度化的融资机制,而自筹投资和其他投资则十分复杂。因此,要准确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游资总量进行测算是非常困难的。浙江省到底有多少社会游资,这是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目前,关于游资的度量,理论文献尚未提出合理的测算方法。二战后,经济学界曾试图对地下经济的规模做出估量,并提出了一些估算方法,如固定比率法、加特曼法、现金比率法等。我国学者运用这些方法对国内的社会游资总量进行了测算。

3.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

马克思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并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世界历史必然朝向共产主义方向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其固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人们的共同利益与私人间的特殊利益难以协调,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们随着其活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受到异己力量的控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和个人的发展,而起初作为推动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力量也逐渐成为了世界历史进步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可以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但并不能直接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只有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阶段,人们才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放。⑤这是因为在共产主义阶段,人们是无条件的联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创造的,一切旧的、不合时宜的生产和交往关系的基础都会被推翻,人们的一切行动完全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而非人为关系的牵制。因此,个人的解放与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保持一致的。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区域意义上存在的个人逐渐转变为世界意义上存在的个人,无产阶级不断壮大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充分展露。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消灭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最终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走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发展到了共产主义阶段时,社会将自发地调节日常的生产生活,人们可以真正地驾驭和控制异己的力量,任何人都没有限制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选择做任何事。这样,人就不会仅仅固定在某一特殊的活动范围中,而是彻底摆脱异己的劳动的束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解放和自由发展。个人的解放就是共产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

一方面,在认识上,研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有利于我们正确分析当前全球化发展的态势,坚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既定的事实,我们应当把全球化看作是世界历史在今天的特殊表现形式。当前,全球化变化只是停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将发展到高级阶段自动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也将向其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转变。因而按照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判断,未来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必定是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2016年以来,世界发展局势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实施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为标志的“逆全球化”浪潮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人们开始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内在逻辑产生了怀疑或持有否定的态度,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的论断。其实,只要我们对当前的“逆全球化”现象进行仔细分析和判断就可以得知,“逆全球化”现象只能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减速路障”,并不会对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起到真正的阻挠作用。因为,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双刃剑”。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固有的矛盾会在遭遇世界性的风险时得以显现,其掩藏的各种经济、政治、社会等内部问题就会在此时一一暴露出来。而当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想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规避风险和解决问题时,他们会做出类似于“逆全球化”的行为,即通过降低生产效率、减少经济支出、缩小进口比例等方式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进而保护国内市场不被国际市场所冲击。换句话说,只要全球经济得以恢复发展,国际市场带给一国市场经济的损失小于收益时,其贸易壁垒就会自然消失,“逆全球化”现象也就会恢复,世界依旧向着不可遏制的全球化趋势发展。⑥因此,我们无需对当前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现象过度担忧,应要坚信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坚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趋利避害,推动世界历史实现新发展。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当下全球化的启示

引文注释

另一方面,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历史发展基础的生产实践必定是物质性的生产实践,这是一种纯粹的物质行为表现。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是一项完全物质性的行动,可以通过人们日常的吃穿住行等行动来加以验证。马克思由此批判了黑格尔错误的历史观。黑格尔认为,“自我意识”“宇宙精神”等抽象行为是推动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动力,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漩涡。然而,世界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靠现实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而非精神世界的某种神力所支配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必定是由物质性的生产实践带来的,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累积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③马克思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出发,以现实的人为前提,把握世界历史的物质性,否定了黑格尔观念化的世界历史观,得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由人的物质性的实践活动推动而成,客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房地产金融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整个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房地产金融行业的发展,发展房地产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所以,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有力的宏观调控对房地产金融行业发展同样十分重要。然而,当前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存在不适应的情况。如房地产行业相关法规建设还不完善,市场资源配置不够优化,供求两端调控效果存在差异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并为其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另外,政府对于房地产金融行业的潜在风险的预判能力还不足,还需要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以及其发展状况和趋势的掌握。

(3)循环水质。常见问题为硬度过高,容易结垢,从而导致冷冻机冷凝器因管路结垢达不到应有的制冷量;在填料、塔板或者捕雾器上结垢会增加塔的阻力[7],从而加大能耗。常见的垢成分有: 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镁盐和硅酸盐[8]。

一方面,是主体性的人。马克思认为,历史是由人类创造的,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产生的基本条件。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建立起与自然的联系、与他人的联系及社会的联系。长此以往,随着这种联系、交往的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彼此共享资源促进相互间的发展。这种由交往的普遍扩大化发展带给人的自身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单个人将突破民族和区域的界限同整个世界发生广泛接触,并充分借助世界资源提升自我的生产和创造能力。人们依赖于这种全面交往的依存关系,自然地由自身的行为活动所创造的历史向世界性的共同活动所创造的历史转变,不断推进着整个世界历史的形成。

当前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趋势无疑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时代价值的验证。虽然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情况与马克思提出世界历史思想的时代条件大有不同,但是其思想的根本价值理念和归宿,即实现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始终对各国的实践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

②阚玉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沈阳:辽宁大学,2017:75-76.

③李卫平.“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及其对全球化的启示——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10.

④梁树发.从源头上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浙江学刊,2003(1):51-53.

⑤高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思想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6:23-24.

⑥胡建雄.本轮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经济逻辑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7(6):19-25.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9.009.011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

标签:;  ;  ;  ;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对全球化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