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下,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寓教于乐”理念,很多学校开始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对“寓教于乐”思想的重视,简要谈谈语文老师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关键词:问题 寓教于乐 措施
一、小学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上课走神。多数孩子在上课开始即慢慢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将老师与课堂排除在思想之外,表现为盯着笔、书本或其他物体而眼神空洞。
2.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不感兴趣。不少孩子对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没有兴趣,完全没有获取新知识的兴奋与愉悦,学习主动性很差。
3.主动注意力非常差。小学生的主动注意力都有限,上课控制不住自己,就在这些不经意的动作中已经游离于老师讲授的知识之外,再回神已经不知老师说的云里雾里了。
4.厌学。不少孩子对学习有着反感厌恶的情绪,连带着对老师也深恶痛绝,导致学习成绩差。老师父母又逼迫学习,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究根溯源,若想改善这种状况,还得从课堂教学出发。娱乐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将学习与娱乐联系起来呢?那就是“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二、了解寓教于乐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寓教于乐”的思想。春秋时期的“投壶之礼”,将“教”与“乐”融为一体,是对古代寓教于乐教育思想的极好诠释。
在当代,我国也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寓教于乐”思想也被很多教育家所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愉快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运用音乐、绘画、表演等手段把学生带入课堂的“情境教学”,以及情感教学原则,都是这一思想的衍生与创新。
寓教于乐是把宣传和思想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是宣传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方法。如通过看电影电视、欣赏音乐美术作品等娱乐活动,开展宣传和思想教育活动。
三、学校教育该怎样实现寓教于乐
1.学校管理方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花园式的校园,花圃草坪,绿树红花,假山喷泉,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身心感到舒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激情倍增。
2.教师教学方面,教学方法上应突出一个“乐”字。
(1)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
(2)以情施教,以情育情。
3.教师从自身出发,提高讲课艺术。
(1)塑造良好的形象及人格魅力。教师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在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往往看到有的同学因为老师的原因而喜欢或厌恶该学科。所以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加强自身素养,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
(2)因势利导,巧于点拨激励。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地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认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的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要在课堂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至于答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多种手段让其自己认识并纠正,只要纠正对了就要赞赏,让他看到自己的成绩,以利再学。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思维活动中,不断获取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巧设疑问,创设合理的情境,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作业多样,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玩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可创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
总之,“教”,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文化开发。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寓教于乐”同时也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中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性化转化为个体感性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艺术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统一。一篇文章,只要识字的人都能读通,而语文老师,就是教学生读懂。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对学习感兴趣,这只能靠老师们不断地激励指导,“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不再惧怕学习、不再厌烦老师。
参考文献
[1]粟洪武 《学校教育学》第一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01。
[2]王有智 欧阳仑 《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第四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08。
论文作者:李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寓教于乐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思想论文; 作业论文; 孩子论文; 《教育学》2019年9月总第18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