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横向波动引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引论论文,世界经济论文,横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50(2001)01—0002—06
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就希腊城邦兴衰史指出:“繁荣城市的衰亡与弱小城邦的崛起,雄辩地说明了一个结论:好景从来不长。”那么,国家为什么会有兴衰更替,不同的国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有些国家的经济能迅速增长,而有些国家的经济却走向衰弱?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什么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对于上述问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和波动理论都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理论解释或者将着眼点局限于个别国家,缺乏研究的广度而失去普遍意义,或者由于研究的历史时期较短,缺乏时间跨度而不具说服力。合理的解释只有在将全球经济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进程进行分析,并归结到其微观基础才能得出。本文从世界经济整体的角度探讨了世界经济存在横向波动的可能性,并由此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独特的分析和解释。
一、世界经济横向波动的存在性
首先,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绩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国之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水平有明显的差距。总的来说,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则是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对于这种差异,无论是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新增长理论”都不能给出满意的解释。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观点,经济增长是一个收敛过程,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应快于富裕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新增长理论虽然指出经济增长可能是一种发散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各国经济增长内在机制的某些差异,经济增长速度会表现出差异性,但按照新增长理论的观点,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条件优于其他国家,这种差异性应体现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国家,这明显与事实不符。
其次,对1820年以来世界近200年经济增长分析的结果表明, 世界经济增长是很不平衡的。没有一个区域或国家能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全球范围内高增长区域在不断变换,从而使世界经济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态势。我们归纳了1820—1992年世界主要区域的经济增长阶段情况(见表1)。
表1 1820~1992年世界主要地区的增长阶段
(年均复合GDP增长率,%)
1820-70年 1870-1913年 1913-50年 1950-73年
世界1.0 2.1
1.9 4.9
西欧1.7 2.1
1.4 4.7
西方衍生国 4.3 3.9
2.8 4.0
────
南欧1.0 1.5
1.3 6.3
东欧1.6 2.4
1.6 4.7
拉美1.5 3.3
3.4 5.3
── ──
亚洲0.2 1.1
1.0 0.6
──
非洲0.4 1.1
3.0 4.4
1973-92年
1820-1992年
世界
3.0 2.2
西欧
2.2 2.2
西方衍生国 2.4 3.6
南欧
3.1 2.1
──
东欧
-0.4 2.0
拉美2.8 3.0
亚洲5.1 1.9
──
非洲2.8 1.9
资料来源: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P32—33.
从上表可以发现,在1820—1992年的五个时间段内,连续保持两个时间段经济增长率前两位地区的演变为我们描绘出:西方衍生国——拉美——亚洲这一变化趋势。每一个地区的高速经济增长都无法长期保持,必然要传递到下一个地区。这似乎不能算作历史的巧合,而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体现。如果我们对每一时间段的世界经济增长进行分析,会发现即使在同一时间段内,经济增长也不是均衡的,存在着高增长区域的此起彼伏。例如,仅从战后经济高速增长国家和地区分析,便存在日本——“四小龙”——“四小虎”——中国的更迭。在这一点上,传统的经济理论既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也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
再者,从世界经济整体来看,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既非均衡收敛,也不是均衡发散,而是在收敛的过程中,收敛与发散趋势相间出现,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从世界经济200年的发展来看, 总体上甚至是发散的。这同传统的经济理论也有一定的出入,传统的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是收敛的。
1950年以前,最近的全球收敛时期是1870—1913年。实证数据表明要素的流动对收敛影响很大,要素积累(包括流动)是收敛的主要原因。相反,技术转移似乎影响甚微。需要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机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
图1表明,全球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既不是连续的, 也不是始终不变的,而是存在波动。
为对世界经济横向波动进行分析,我们对包括102 个国家的样本的战后GDP增长率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图1 1961—1995年世界GDP增长率的样本方差与5年移动平均
对102个国家1961—1995年GDP增长率样本方差进行分析,结果尚不明显。采用5年移动平均的预测值来分析以去除偶然因素, 则发现战后各国GDP增长率的差异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周期大约为50年。利用这些国家1961—1995年GDP 增长率敛散性的离差系数(样本均方除以样本方差)来分析,可以得到大致相同的结果。
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又无法为传统的经济理论所解释。那么,上述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是经济波动尤其是长波的表现吗?我们应当看到,这种此起彼伏的现象既不是传统的经济波动体现,也不应被看作是各国经济波动相干性的一种表现,它们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传统的经济波动是指一国或世界经济繁荣、衰退、危机和复苏周而复始的运动,这种波动是经济变量纵向时间序列上的波动。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经济交往使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波动得以形成。而横向经济波动理论是在经济波动理论尤其是长波论的基础上来探讨世界经济增长差异性的周期性变化的。这种波动是横向的,有着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经济波动规律和运行机制。
二、世界经济横向波动的定义与产生
由于世界经济横向波动的复杂性,如何给予它一个适当的定义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同充满争议的传统经济波动理论一样,从目前我们的研究来看尚难给横向波动下一个明确的形式化定义,而只能给出其描述性定义。
根据横向波动与经济波动理论尤其是长波论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可以借鉴经济波动的定义对横向波动进行阐述。关于经济长波的定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长波是指世界经济中约50年为一周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波动的主体是经济增长速度,不是其它经济因素。“波动”则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运动形式。为使横向波动的定义同经济波动理论相对应,我们定义狭义的世界经济横向波动,是指由重大技术创新所引起的,以大约50年为一周期的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差异的周期性波动。而广义的世界经济横向波动,是指世界经济中各国经济增长差异的周期性波动。其中,更具研究意义的是狭义的世界经济横向波动。那么,世界经济横向波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世界经济横向波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创新与扩散。
首先,重大技术创新在领先国内部产生。给创新者带来超额利润的重大技术创新的出现和其它企业的模仿将推动企业生产和金融业的发展,社会进入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上升波)。随着模仿的不断增加,超额利润逐渐减少,则模仿停止,经济进入“稳定时期”。随着采用新技术生产的产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价格下降,企业不景气,从而导致经济周期的下降(下降波)。社会经济的复苏与繁荣将有赖于下一个重大技术创新的出现。当然,将经济推向高潮的不单单是新的技术创新集群,还有这些技术创新集群的投资活动——技术创新的扩散。技术创新的出现由于规模很小,只能在企业或其分支机构中以很小的规模实现商品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十分微弱。而技术创新的横向扩散和通过“前向行业”和“后续行业”所产生的纵向连锁效应,将使经济进入繁荣时期,直到市场饱和,采用新技术的超额利润减少,技术创新停止扩散,投资者将减少投资,经济开始转入低潮。
其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技术创新不但会在国内传播,还会通过跨国公司等各种途径在国际上扩散。技术创新在国际上的扩散会影响各国发展水平变化的规律。技术创新国与模仿国的经济差异大小取决于模仿者的反应速度。任何技术创新速度的放慢和创新技术扩散的加快都将缩小这个差别,甚至导致创新国生活水平的降低。正是由于在技术创新方面国际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技术创新由领先者向追随者渐次转移,也带来了经济高速增长在这些国家间的渐次转移,从而导致世界经济横向波动的产生。
与经济长波一样,横向波动周期是由于重大或基本技术创新出现的成群性和不连续性所致。重大的技术创新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和开发后才能获得,这就决定了它很难连续地产生,而只能不连续地出现。德国经济学家门施(Gelhald Mensch)考察了过去两个世纪中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对世界、美国和德国申请专利的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门施断言重大的或基本的技术创新——能够导致新行业或新市场诞生的创新——大约每50年成群地出现一次。因此,世界经济横向波动的周期大约为50年,这同长波的周期基本一致。
为了深入认识世界经济横向波动,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横向波动与传统经济波动,特别是长波之间的关系。应当说,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世界经济波动。
表2 世界经济横向波动与传统长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经济长波 横向波动
联 系
研究内容 都研究经济波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经济波动理论
起因和根源重大技术创新
周期 50年左右
区 别
研究变量 宏观经济变量经济增长相对差异
分析范畴 时间序列横戴面分析
研究范围 各国经济世界经济整体
作用机制 国内经济机制国际经济机制
三、世界经济横向波动的经济逻辑性
世界经济横向波动的存在需要满足经济上的逻辑性,即为使技术创新产生横向的周期性波动,必须满足一系列逻辑上相互依赖的必要条件。它们包括:因果关系、时间关系、作用机制和重复性。
1.因果关系。如同长波论中“长周期是由世界经济的内部调节机制还是由创新过程引起的”的争论一样,在横向经济波动的研究中,首先要解决横向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我们认为,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可利用世界技术存量的增加是长期横向经济波动产生的根本和直接原因。创新在周期性不稳定和经济增长中处于中心地位。技术创新首先在领先国发生,导致经济高速增长。继而随着技术创新在国际上的扩散,技术扩散依次向模仿国和落后国传递,促使这些新的经济同步增长,从而形成了横向经济波动。
2.时间关系。有必要说明,为什么技术创新会导致50年左右的周期。即使重要的创新过程恰如其分地、长期地和逻辑地影响着扩散途径,且技术贯穿于加速增长的整个阶段并最终消失,但这不足以说明某个个别创新周期下降阶段的停滞不会被其它技术创新打断,并由此消除“部门性减速”的长期影响。经济波浪形增长所需要的条件还有:在原始的创新正常发展之前,其他主要的被替代创新就已被排除在外。如果没有这样一种间隔机制,创新的部分重迭就会造成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不成其为周期。同经济长波的形成一样,技术创新与国际扩散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力的证据。
3.作用机制。作用机制应表明新技术的扩散方式和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足以使世界经济以增长速度巨大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横向波动产生的根源是技术创新和扩散,而传导机制则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技术、产业、资本和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各国间高速流动。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些要素流动到哪里,哪里就可能出现高的经济增长率。而随着技术创新在国际上的扩散,领先国、追随国和落后国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会先发散(技术创新导致差距扩大)、后收敛(后起国优势使差距缩小),使技术创新的成果扩散到全球,这可以称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蠕动机制”。
4.重复性。波动之所以在一定时间内自我重复,是因为波动形成、表现为创新群的要素本身是周期性出现的(或至少按一定规则重复出现),因为在经济体制里存在一种内在机制,这种机制必然有规律地造成转折点的连续性。由于技术革命的周期大约是每50年重复发生一次,重大技术创新是重复发生的,横向波动也是重复发生的。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逐渐打破了国家的经济界限,整个世界正在日益变为一个统一的大工厂和大市场。对世界经济的研究也要打破由国民经济到世界经济的思维定式,更多地关注世界经济整体在新世纪的发展规律和变革。在这方面,对世界经济横向波动理论的研究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切入点。
收稿日期:200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