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扩大其“软实力”_英特尔论文

英特尔扩大其“软实力”_英特尔论文

英特尔扩充“软”实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特尔论文,实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担任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4年多之后,欧德宁终于出手了。6月8日,芯片巨人英特尔宣布将以8.84亿美元收购嵌入式操作系统厂商风河(Wind River)公司。英特尔每股11.5美元的出价相当于80多倍的市盈率,比风河当天的股价也要高出44%。这笔交易已经得到了风河董事会的批准,预计会在今年夏天完成。

这家位于美国加州阿拉米达市(Alameda)的公司是一家100%的软件公司,虽然不显山露水,风河公司在嵌入式软件领域却是鼎鼎大名,它的VxWorks操作系统在包括美国海军无人战斗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风河公司大举进入Linux市场,并涉足手机领域。目前,风河是同时加入谷歌发起的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LiMo基金会、英特尔发起的Moblin社区三家主流Linux组织的软件厂商。上一个财年(截止到2009年1月31日),风河的营收为3.6亿美元,净利润1070.4万美元。

一家全部收入都来自芯片的公司,为什么要花80倍市盈率的代价,去收购一家“纯”软件公司?“风河对于英特尔意义重大,它能够帮助英特尔提升在嵌入式设备、手机和多核计算等多个领域的竞争力。”从事了多年嵌入式软件的北京麦克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庆认为,“随着制程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困难,芯片公司已经不能够独自解决问题了,未来芯片公司购买软件公司、软硬一体化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补齐产业链

如今,在通用处理器领域英特尔可谓独霸天下。通过不断改进制程工艺,不断推出更高性能的处理器,英特尔已经牢牢地掌控住整个产业的主导权。在这个领域,无论是AMD还是威盛,都只能从侧面对巨人英特尔做无足轻重的侵扰,而无法对其构成实质的威胁。

在去年的英特尔信息峰会(IDF)上,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数字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帕特·基辛格提出了“从千万亿次计算到毫瓦”的口号,这也意味着英特尔已经不只是满足于英特尔架构(IA)处理器占领整个PC领域,而是要将其覆盖到所有的计算领域,无论是有几个房间大的大型机,还是放到口袋里的便携设备。

依靠性价比优势,英特尔架构处理器已经大规模侵占了SUN等厂商把持的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市场,在“千万亿次计算”市场上可谓初战告捷。

但是,在“毫瓦”市场,也就是比PC更小的手机和嵌入式设备领域,英特尔架构处理器目前的进展并不大。在这里,占据主导地位的是ARM架构处理器。与ARM相比,英特尔架构处理器在功耗、集成度等众多指标上均不尽如人意,无法适应这些小型设备的要求。曾经有ARM的高层开玩笑说,如果要用英特尔的处理器来做手机,恐怕还要在手机里装上个大风扇才行。

英特尔已经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改进自己的处理器,去年英特尔发布的凌动(Atom)处理器采用了更小尺寸的封装技术,功耗也降到了10瓦以下,因而更适合小型设备。凌动处理器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并被广泛用于上网本,迅速击败了威盛等竞争对手推出的同类产品。而英特尔计划在今年年底发布的Moorestown平台,其功耗更是只有目前凌动处理器的1/10,已经与ARM处理器的功耗相差无几。显然,英特尔希望借助这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重新杀回已经觊觎已久的手机市场。

当然,作为平台领导厂商的英特尔也深知,英特尔架构处理器要想在新市场上取得成功,除了产品本身之外,很大程度上还要靠整个产业链的协作。没有整机厂商和软件厂商的强力支持,处理器的优势也就无从发挥。

因此,英特尔在软件领域早就布下了重兵。目前,英特尔在全球有超过一万名软件工程师。在上海紫竹工业园区的英特尔研发中心,数千名软件工程师不仅开发与中央处理器(CPU)关系密切的固件、编译器、虚拟化等底层软件,也在做操作系统、中间件甚至应用软件的开发,甚至连为互联网上的XML语言开发加速器这样的“小活”都不放过。“我们希望这个产业链能够更加完善。一旦我们发现产业链某个环节的创新速度放慢了,我们就跑进来,义不容辞地把它做好。这些软件不仅是和芯片有关的,和芯片无关的软件我们也做了很多。”英特尔公司软件与解决方案事业部副总裁王文汉表示。

Wintel联盟解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特尔自己挽起袖子做软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它昔日的合作伙伴微软已经不能够给它全面的支持了。

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微软一直都是英特尔的好伙伴,在英特尔不断推出新处理器的同时,微软也不断推出能够对英特尔处理器强大计算功能进行支持的新版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在PC领域,两家企业事实上达成了某种微妙的默契,从而形成了令人生畏的Wintel联盟。

但是,如果放眼PC之外,微软未必就是英特尔最好的合作伙伴了。例如,在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上,Symbian占据了主导地位,谷歌主导的Android(基于Linux内核)也依靠开放的商业模式异军突起,而微软的Windows Mobile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同样的,在嵌入式设备市场,风河的Vx-Works和Linux的市场占有率颇高,微软的Windows CE同样不是主流。更让英特尔感到头疼的是,即使是微软的Windows Mobile和Windows CE,他们在这个市场也是选择了支持最为主流的ARM架构,对英特尔架构的支持力度却明显不足。

而在上网本市场,微软的“三心二意”更是伤了英特尔的心。在英特尔推上网本(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初期,微软却并不是那么热心,以至于华硕等厂商最先推出的上网本均预装了Linux操作系统而不是WindowsXP。当上网本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以后,微软又匆匆忙忙拿着已经“超期服役”的WindowsXP杀了进来。

而且,微软对上网本的支持并不彻底。据了解,微软即将于今年10月推出的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7虽然也会推出针对上网本的Starter版本,但是它显然是个不完整的版本:Starter版本的Windows 7最多只能同时运行三个程序,也没有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界面美化、个人设置和网络设置功能。微软的这种“消极”策略已经遭致了英特尔的不满,前不久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欧德宁就曾经公开表示,微软的这种策略将会面临一大堆难以解决的麻烦。

其实,两家公司的关系并没有外界看来的那么和谐。早在1995年,英特尔曾经推出了一个NSP(本地信号处理)软件,它可以使得软件开发商在不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将指令直接传送到处理器。英特尔的举动遭到了微软的强烈反对,最后不得不彻底放弃。在此之后,英特尔将PC行业的指挥棒交给了微软:1997年之后,市值曾经超越微软的英特尔开始被远远抛在了后面;如今,其市值已经不到微软的一半。

如今,英特尔准备再次放手一搏,为了取得新增市场的主导权,它准备再次冒犯多年的合作伙伴微软了。

亲自出马

既然微软这个“老伙计”已经越来越不配合,其他操作系统厂商又一边倒地支持ARM架构,英特尔也只有自己亲自出马来解决问题了。2007年7月,英特尔推出了开源Linux操作系统MoblinV1.0,最近又发布了MoblinV2.0公开测试版。与其他的Linux项目有所不同,Moblin首先能够支持英特尔架构处理器,并能够在上网本、MID(移动互联网设备)、手机、嵌入式等更加小型的设备中使用。在上海的英特尔研发中心有一支100多人的Moblin开发团队,他们与分布在全球的英特尔研发队伍密切配合,为Moblin社区开发各种各样的软件,这些软件全部都基于Linux的开源模式,免费提供给Moblin社区。

严格来说,Moblin还只是一套能够很好地支持英特尔处理器架构的Linux半成品,而并不是商用的Linux操作系统。为了更大范围地扩张Moblin在整个Linux社区的影响力,英特尔在今年年初决定将Moblin社区的控制权交给Linux基金会。同时,英特尔还与全球第二大Linux分发商Nov-ell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在上网本和MID等领域合作推广Moblin。

对于英特尔来说,只要软件能够更好地支持英特尔架构的处理器,这个软件到底是微软还是谷歌提供的,其实都无所谓。但是,现有的各种操作系统都不能令英特尔感到满意,英特尔只好亲自出马。

收购风河同样是为了补齐短板,当然,同时还能够打击到芯片领域的竞争对手。之前,风河同时为Android、LiMo和Moblin三种不同的Linux版本开发软件,可谓Linux阵营中至关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风河还与众多的ARM处理器厂商如高通、飞思卡尔、德州仪器合作,为他们开发和测试Linux软件。收购风河之后,英特尔显然能够影响风河在Moblin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源,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持英特尔处理器的Moblin在种类繁多的Linux版本中脱颖而出。

此外,英特尔还能够延缓ARM阵营向PC市场的渗透速度。在此之前,无论是高通还是意法半导体,他们在推出ARM架构“类上网本”时均选择了Linux操作系统,而风河承担了非常多的将Linux移植到“类上网本”的工作。在被英特尔收购之后,风河对ARM“类上网本”的软件支持力度必然会下降,从而影响ARM阵营的产品推进速度。业内人士普遍预计,英特尔的收购会引发连锁反应,并迫使ARM阵营的芯片巨头们也去收购关键的软件厂商,从而在未来形成软硬一体化的格局。

再过几年,当我们回头来看的时候,英特尔的此次收购极有可能成为整个产业格局变化的战略转折点。

标签:;  ;  ;  ;  ;  

英特尔扩大其“软实力”_英特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