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哮喘采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的效果论文_杜珂

(崇州市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23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采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哮喘的患者66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33例患者行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33例患者行呼吸内科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行呼吸内科综合临床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136-02

重症哮喘在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重症哮喘是由于体内各种细胞的共同参与而导致出现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中参与的细胞有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等,会导致患者出现反复性的喘息发作,导致患者呼吸急促、剧烈咳嗽等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现今,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显著提高,临床上治疗重症哮喘的药物也越来越多,但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居多。本文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哮喘的患者66例,并对其中33例患者行常规临床治疗,另33例患者行呼吸内科综合治疗,发现行呼吸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哮喘的患者66例,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33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4.2±1.4)岁,病程4个月~15年,平均病程(8.2±0.7)年。实验组33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4.1±0.8)岁,病程5个月~14年,平均病程(8.1±0.5)年。经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方式治疗,如对患者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氧气流量设置为2~5L/min,对患者调整水电解质,若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则对其行抗生素治疗。

实验组组患者行呼吸内科综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行甲基强的松龙80mg,静脉滴注方式,每间隔12h对患者注射1次,持续注射3d[2]。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有效调整,并将药物逐渐改为口服药物,至发病前维持的药物剂量为止。氨茶碱0.5g,1次/d,静脉滴注方式。沙丁胺醇溶液1ml,将其加入到2ml的异丙托品水溶液中,利用雾化吸入治疗方式,3次/d[3]。另外,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利用20ml的25%硫酸镁联合10mg多巴胺加入到500ml生理盐水中,利用静脉滴注等方式,同时利用0.8g西咪替丁加入到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并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4]。所有患者均治疗3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使用药物12h后,临床症状、各项体征均得到显著好转,且各项监测指标也在正常水平;有效:使用药物治疗12~72h中,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各项症状得到改善,监测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均未得到好转,甚至病情出现进一步加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由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P<0.056,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以及峰流速变化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72h后的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呼出气体峰流速均得到显著好转,其中实验组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重症哮喘患者大多都会出现黏膜纤维增生、平滑肌增厚等症状,且病情通过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肺气肿以及肺心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心脏功能以及肺部功能。重症哮喘一般利用氧气治疗或激素治疗的治疗方式,但这种治疗方式同时也会导致呼吸道出现的阻力增加,导致肺泡充气过度,进而对患者的通气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酸中毒。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还应该加用综合治疗,进而显著降低肺炎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本文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重症哮喘的患者66例,并对其中33例患者行常规临床治疗,另33例患者行呼吸内科综合治疗,发现行呼吸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参考文献】

[1]张尚清.重症哮喘呼吸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7:1210-1211.

[2]韩松兰.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01:24+26.

[3]古尼沙·沙地克.分析研究重症哮喘采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2:65.

[4]哈日特别克,道勒特汉.探讨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9:66-67.

[5]何秀丽.呼吸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130例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09:70-71.

论文作者:杜珂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  ;  ;  ;  ;  ;  ;  ;  

重症哮喘采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的效果论文_杜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