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鴒
栖霞市牟氏庄园管理处 山东 烟台 265300
摘要:我国历史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是文物。它不仅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同时还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以及艺术价值。较高的文物保护意识,不但可以提升文物保护的效果,延长文物的展示年限,而且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以文物保护为研究对象,从保管和陈列文物的问题出发,进而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文化保护;意识;文物陈列;保管
前言: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文物资料蜕变的自然规律以及环境对其蜕变产生的作用,进而从中探索保护措施技术的应用科学。大部分文物的破坏通常发生在陈列或者保管的环节中。为尽早发现文物的破坏以及环境恶化,并及时处理与实施控制手段,应当强化文物陈列与保管过程中的保护意识,并适当普及文物保护的基础知识。它不但研究文物自身,还探究关于文物的陈列与保存环境。因为文物大多都处在陈列与保管这两种状态中,所以其保护也拓展至馆内相关文物的其他专业部门及其人员。譬如保管部与社会教育部的讲解员等,他们是实施文物整体有效保护的第一道防线。保管员与讲解员每天都要出入库房及展厅,无法避免地接触文物,在文物布展及讲解等诸多环节中,他们时刻都在观察和接触文物,因此可以更早地了解文物的蜕变情况及其保存环境发生恶化的现象。
1.保管和陈列文物因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而出现的主要问题
1.1不科学的文物保管的条件
一些基本的文物保护机构及其建筑面积较小,古老的文物显示设备。这通常建立环境条件,使文物的地方不是标准,人员收集的文物经常将随机放置,使一些具有研究价值的文物“裸放”在不满灰尘的地上和桌子上。
1.2文物保管和陈列中保护不到位
文物存储和展示过程中,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照明的需求是不同的。水平近年来已得到改进,区域经济,保护文物的机构进行了改造和扩张,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保护文物的意识,甚至对文物保护的面积增加,但文物保护的技术并没有改善。
1.3不能及时发现文物自身的蜕变
文物本身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的质量变化。文物的变化是缓慢的,需要经常接触员工的文物展览和文物保护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发现微妙的法律文化变革。文物保护机构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态度不是很严重。在文物保护机构,例如:没有人注意书画掉粉现象,更没有人维护的过程。处理的书,画,因为字画很长一段时间在一起会出现粘连现象,员工不注意这个问题,在休闲阅读的内容将撕开字画、文物受损的相关内容。各种文物保护机构每年都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1.4投入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过于滞后
文物保护的科学技术属于非主流的边缘研究对象,所以较少有专项研究。当前,较大规模的博物馆中已经运用保护文物的高精尖技术,部分基层馆舍由于资金匮乏,尚在应用原始传统的白灰吸潮与脸盆去湿的保护方法。
2.文物陈列与保管的方法
2.1加强文物陈列与保管意识
文物保护人员的意识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各个博物馆应该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保护意识。博物馆可以在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向工作人员讲解本馆陈列的文物的基本知识与保管方法,并进行定期测试,促使工作人员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提升自己的文物保护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认真观察陈列室的文物
文物保护人员应该对自己所管区域的文物进行认真观察。首先,保护人员应该熟知文物的特性及文物发生变化后的特征,比如对青铜器而言,会存在一些不同的锈迹,而这些锈迹有的会对青铜器造成损害,而有的却不会。其次,保护人员应关注陈列室内文物的变化,尤其要注意文物是否发生了病变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应该立即报告上级管理者。
2.3控制陈列室的温湿度
文物保护人员对陈列室中的温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做到定期监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对陈列室内文物的适宜温湿度非常熟悉,并能够将所知道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比如,将不喜潮的文物存放于比较干燥的环境中进行保存。在保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保管的温湿度超过了规定标准,那么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汇报,并配合温湿度的调节工作。
2.4防止文物中的虫害
文物保护人员对各种文物可能受到损害的虫类进行充分了解,并了解其适宜生存的环境,掌握灭虫方法。当文物保护人员发现虫害的时候,应及时采取措施,特别是对以纸质、布料等为载体的文物进行重点保护。工作人员在消灭害虫的时候既可以用灭虫剂等产品,还可以调节害虫所处区域的温湿度,抑制虫类繁殖。
2.5保持文物清洁
文物陈列与保管的清洁程度对文物的病变等情况具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包装上可能会存在害虫,同时在文物搬运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工作人员手部不卫生,影响文物保管。这就要求陈列室内不能存在相关的包装,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个人卫生,戴好手套,降低文物损害。
2.6注重文物陈列环境
文物陈列工作要调整好文物展示的环境,定期监测其周边空间的温湿度及照明等因素的改变。从事文物陈列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对于文物知识的熟悉度,细致了解各种文物的陈列环境。应包括布艺、纺织品的保存与清洁手法,以及在自然氧化的状态下部分铜锈可以保护铜器等,以保证各类性质的文物均能陈列在恰当的环境中,延长其文化研究的寿命。
2.7添设大型文物保护设备
对于国家与社会而言,文物的价值和功能不言而喻,因此要切实妥善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我国需要增加文物保护的财政投入与支持,为文物保护机构购置增设一些大型设备,诸如恒温、恒湿的机器设备。并为参观群众提供两种温度类型的设备等,通过科学方法强化对文物的保护。
结束语:
在整个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文物保护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文物保护人员需要逐步提高自己的文物保护意识,还必须采取各种不同的保护措施。掌握现代博物馆先进的保护技术的前提下,应加强文物保护意识,使文物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传承中国文明。
参考文献:
[1]崔玉洲,吕晓萌.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09):106-107.
[2]韩立伟.浅谈馆藏文物在展览过程中的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4(19):77.
[3]宋丽萍.论陈列展览过程中馆藏文物的保护[M]//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2005:3.
[4]次仁卓玛.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的文物陈列与保管[J].经营管理者,2017(18):370.
论文作者:王彦鴒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文物论文; 保护意识论文; 温湿度论文; 环境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