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英春 山东省荣成市第一中学 264300
社会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重要环节。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规定,高中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有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并且有个人实践记录,共获得2学分,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获得学分。为贯彻落实这一方案,每年寒暑假,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从学生交上来的社会实践记录看,这些记录五花八门,自我鉴定只有寥寥的几个字,几乎是空白,实践单位的鉴定也只有一个醒目的公章,很多学生的实践单位鉴定可以明显看出是先盖公章,然后自己填写内容。笔者调查发现,为了拿到社会实践学分,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是直接找熟人盖章了事。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分析。
一、影响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主要因素
第一,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较差,社区服务敷衍了事。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平日里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家长包办,许多学生虽然是高中生,但在家里从来没有自己洗过衣服、扫过地、做过饭,自理能力特别差,习惯了家长整天围着自己转的生活,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了家长早已替自己规划好的人生,很多孩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特别是社区服务活动中显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会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有的学生甚至把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件“苦差事”。
第二,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不支持,是主要原因之一。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纲(征求意见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在寒暑假里给孩子报了这样或那样的补习班,许多学生表示因为要上这些补习班,根本没有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家长的良苦用心,孩子并不领情。显然,家长的不支持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学校组织不力,活动单调,学生参入的积极性不高。“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发放社会实践登记表格,但并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去实践。”“社区活动不外乎联欢会、慰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清理小广告,没意思!”……从这些学生的话中,不难看出:现在的社区活动比较单一、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是他们不愿来、不想来的主要原因。
第四,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让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国外非常普遍,每到寒暑假,甚至双休日,企业、学校、医院、社区都会提供一些岗位让在校学生参与。但是,在我们国内,受活动场馆、资金、专业辅导人员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这样的岗位几乎没有,社会实践活动只能流于形式。许多学生反映,他们不是没有试过,而是一些单位或个体老板张口就是“我们不收短工”、“我们不要学徒”、“我们不收高中生”……一次次地“碰钉子”让孩子们的信心丧失了,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流于形式了。
二、引导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如何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本领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广泛宣传,让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全社会的支持。让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们这个小城市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学校要广泛宣传,一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而且可以从社会“大课堂”里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倘若中学生不接触社会,与社会“隔绝”,与社会实践绝缘,那只会成为“书呆子”,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非常不利的。二要积极宣传,让广大家长转变观念,学习成绩并非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标准,要提供机会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为孩子将来毕竟是要走进社会大家庭的。三要号召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方力量对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更多的关注,中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不只是学校的事,应该引起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足够重视,必要的时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统一联系企业、社区、居委会等配合提供活动场所或者建立专门的社会实践基地,统筹规划,协调各学校安排最恰当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组织方法,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进行。
2.家校联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相信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不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行动的矮子”或者是冷漠自私的“冷血动物”,家校联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从教育孩子关心关爱自己的家人做起,逐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性活动,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公德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感恩、团结互助、自立自强等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
3.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兴趣。其实中学生可以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多,有劳动技能型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如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的各种类型的参观活动和以各类人群为对象的社会调查活动)、为社区特殊人群服务的生活服务、家政服务(如到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助残助老等活动)以及学校或社区管理服务等等。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杨晓虹 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论文作者:向英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社会实践活动论文; 学生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社会论文; 中学生论文; 家长论文; 学校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