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论文_尚琛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论文_尚琛

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54

摘要: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数量都在逐年加大,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工程施工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决定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本文主要论述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让建筑企业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管理措施

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仍然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想有效的解决问题,应该从根源入手,采用适当的方式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1.工程质量频繁出现问题的原因

1.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首先,建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体制不健全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形成足够的重视,导致相应的体制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建立,工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性作用,当前,正是缺少了这一体制的管理,才会造成出现社会上出现众多烂尾楼的现象,另外,建立工程管理体制还有助于节约工程成本,使得成本的投入能够获得最大化的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由于一些建筑工程中没有有效的工程管理体制进行管理,所以施工人员对于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在工作中出现懈怠的情况,因而造成工程质量的不达标,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工程的施工。

1.2监管力度不足

建筑施工中,为节约开支,就需压缩管理人员编制。但是工程质量中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大管理是施工活动开展的要素,但是很多施工单位没有认识这一问题,更没有重视这一岗位,即使设立监督管理人员,也存在专业度不够的状况,让工程的施工效率呈现下滑态势,不利于推进工程施工。如果这一态势不进行改善,任由其发展下去,就不能保障建筑行业的持续进步,所以良好的施工质量,需要良好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同时要求质量监管人员自身素养偏高,这才能在发展中确保管理水平呈现质的飞跃。

1.3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认知不够

建筑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要经过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前期由于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而水平较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长期都处在低水平的阶段,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认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在生产设备的管理方面,还是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亦或是工程质量的管理方面,都要形成一个整体,在紧密的联系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目标。

1.4基层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人员的素质是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这里需要重点提及基层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从事这项工作的部分属于农民工,因而本身的基础素养就很低,并且接收能力比较差,不能在统一基础上开展培训工作,导致安全重要意义也不能深入的融合进去,也难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进而很多安全事故的频发与基础人员素质有着较大关系,由此,建筑工程管理时,重视基础施工人员素质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推行的关键要素。

1.5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如钢筋的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撑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露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此外,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的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2.1完善管理体制

管理体系的健全以及完善对于防止恶性竞争有着积极意义,目前建筑企业中由于数目偏多,导致建筑市场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局面,因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谋求利益会运用不良的手段开展恶性竞争,这必然会扰乱正常市场秩序,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有效地规避这一问题,要求规范建筑企业自身形象,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提升企业的竞争意识,即使运用不当手段能获取一时成功,但是最终企业的名誉受损,那么对企业发展而言也将百害而无一利。知道这一道理后,需要加强对质量的监督以及管理,因而如果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成功,就需要运用质量说话,当质量达标以后,才能满足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良性竞争,这对企业自身发展而言有极大好处。具体言之,在建立完善质量监管的前提下,需要严格的评审工程质量,并且从不同的环节保管,保障建筑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2.2升建筑工程监管力度

由于当前建筑工程监管力度有限,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建筑工程监督的力度,这对于整个建筑施工工程而言意义重大,作为管理人员,应当多于监管人员进行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对于监管人员而言,即使任务繁重也应当认真对待,防止懈怠情绪的滋生,需要通过培训、安全案例共享、定期做报告等形式进行监督和自我提升。除此以外,作为建筑工程企业,还应当不断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定量的手段进行科学的员工管理,保证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监管的不断发展。

2.3工程质量监督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2.4施工队伍的选拔

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一项工程建设立项批准以后,必须经过招投标、或议标选择施工队伍,具体方法:一是听,即听取施工队介绍技术力量、设备、资金情况以及拟承担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看,看正在施工和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现场管理。三是查,即考察施工单位的设备、技术力量、企业等级、资格证书。四是访,即走访已交付使用工程的甲方,征求使用单位的对工程队伍的评价,以便了解期信誉。在此基础上,按照标价合理、工期短、质量优、信誉高、素质好的原则,综合比较。绝不能靠关系,走后门、搞“名投实定”,特别要防止通过私人关系决定施工队伍,严禁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徇私舞弊。

3.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环节,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监管力度有限、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认知不够等若干问题,作为从业人员应当在充分认识问题的基础上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整体上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推进建筑工程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海龙.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不足及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35-36.

[2]李祝江.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1(19):31-32.

[3]钟仕芳.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249.

[4]夏于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初步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3,19:89-90.

[5]温晓冬.有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若干认识问题[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1:138.

论文作者:尚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论文_尚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