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候涛,吴胜强

城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候涛,吴胜强

商丘市永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 476000

摘要:随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城市建筑行业的发展已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却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简述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管理机构等方面,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管理对策,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确保了工程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

关键词:城市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前言:近年来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市盲目扩张趋势有所加剧,这必然导致了建筑市场的发展迅猛,且竞争日益加剧。建筑行业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协调整个工程安全生产,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面对建筑业高强度、高难度作业、危险系数大的特征,安全管理问题已成为施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企业需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控制施工生产要素,加强各环节的施工管理,构建一个文明的施工场地,以实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目标。

1 城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建筑单位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对于城市建筑施工现场所引发的安全问题,首要原因是源于建筑单位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正确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平日里就算一直在强调要安全操作和文明施工,也只不过是口头上提下而已,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执行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建筑单位和施工人员都没有签署相关的安全责任保证书,缺乏书面的安全合约;单位未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来约束和监管操作人员的各种违章行为,造成施工现场杂乱无章;对一些未按安全生产规定进行施工的工人,没有进行强行制止和纠正,如施工现场未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未做安全防护等;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一些机器设备检查不到位,以上这些问题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长时间下去的话施工危险性将难以控制。

1.2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现如今,我国的建筑市场越发开放,大量的农民工力量涌入至城市建筑施工领域中。此种状况导致正式的施工人员较少,大部分参与管理工作的人员为临时工。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农民工已成为主体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难度较大。近些年来,在建筑市场中有一些具备一、二级资质的施工企业逐渐蜕变为管理型企业,虽然不可否认的是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但是专属化的劳务施工团队缺乏,在公司中标之后会将工程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这些施工单位未必具备一定的施工资质,施工质量及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而中标企业对于工程建设的管理也不过是指派几个公司技术人员至施工现场参与管理,未配备好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责任落实无法到位,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无法实现系统化管理。另外,还有部分企业所指派的项目安全经理缺乏实质性的管理作用,应急方案缺乏针对性及操作性。安全管理如同虚设,无法发挥自我作用及价值。

大部分的建筑行业人员为农民出身,其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较弱,在施工中对于安全因素的考量较少,时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的状况。这些农民工在施工开始前尚未接受系统化专业安全培训,对于施工技能了解较少,技术水准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偏弱。另外,由于建筑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因此即便对施工人员实施了安全技能培训,也无法获取到长久的效果,平白浪费了大量培训费用。正是因为如此,许多施工企业在工人上岗前未对其实施培训、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标准执行不到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将安全施工落到实处。国家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法律法规,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做了详细全面的规定,对安全生产的工作流程也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某些施工单位对个别违法行为还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例如,有些建设单位为赶工期,存在压缩合同工期的现象,这对安全施工必定造成严重影响,也必然存在着安全隐患,但有些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到位,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此外,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或勘察设计单位都或多或少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如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制度及安全教育制度,检查随意性大,严重的还存在不检查现象,对一些存在隐患的工程习以为常。法律法规及工作制度的不健全,势必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2.1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职业技能培训

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安全教育及相关技能培训是基础所在。在施工中,施工工人为主体部分,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是因安全装备、制度不完善导致,其主要问题为施工人员薄弱的安全意识及违规技术操作。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及进度。为了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及高效开展,需注意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及技术操作。针对现今的施工人员素质偏低,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施工管理方需在施工前对所有相关人员实施统一系统化的培训,不可将施工的所有目光放置于成本缩减上而完全忽视掉施工安全问题。在培训工作开展中,除却需对工程整体概况内容予以培训之外,还需注意对各员工的施工职责及范围;工作所需安全知识及技能;施工环境及现场勘测;施工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2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是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应结合城市建筑和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力量,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实行安全管理程序化和管理业务标准化,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权限,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避免造成职责不清、相互脱节、相互推诿等管理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出现。另外,为使企业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得到充分发挥,需建立一个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工作的综合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由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施工性质、生产技术特点、生产组织形式所决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监管单位作用;积极建立好四位一体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尽可能地实现对安全隐患问题的早发现、早防控,有效控制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及高效开展,全面保障施工进度、安全以及质量,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3(3):55.

[2]柯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4(21):161.

论文作者:候涛,吴胜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  ;  ;  ;  ;  ;  ;  ;  

城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_候涛,吴胜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