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及其重构趋势_财务会计论文

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及其重构趋势_财务会计论文

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其重构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务会计论文,重构论文,趋势论文,理论论文,工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会计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因经济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如通货膨胀的普遍出现而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跨国经济活动的扩大和国际间会计协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国际会计……由此可以预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也将给现行会计理论与实务带来深刻的变革。

一、衍生工具会计核算上的难点

金融衍生交易具有表外反映性、杠杆性、风险与收益潜在性、虚拟性等诸多特点,这对会计核算提出了不少难题:

1.衍生工具交易目前多属于表外业务,未能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

2.衍生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这使其表面的资金流动与潜在的资金盈亏大相径庭。

3.衍生工具本身是为规避商品价格和“金融价格”波动风险而产生的,但它同时因聚集了多种风险并集中释放而具有了高度的风险。衍生工具涉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结算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种风险,这还不包括政治风险以及各类衍生工具还涉及的独特风险(如互换交易所涉及差额风险、替代风险、兑换风险等),而上述风险都难以量化,难以准确核算。

4.衍生交易空间上的广阔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使会计核算难以进行。衍生工具本身就是国际经济系统日益密切条件下的产物,它在交易上也跨越了一国疆域,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SIMEX)与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联结,可以便捷地进行24小时衍生交易;今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和东京证券交易所达成了欧洲日元期货联网交易;1994年以来,LIFFE和CBOT就互接电子终端机事宜频频商议,这种世界范围内的衍生交易合作趋势使统一会计核算标准的要求更加迫切,统一的难度也大大加深。衍生交易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交易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不象一般交易活动,一次就可完成。这一过程时间,交易市价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有时预示着参与者的巨大盈利,有时又可能演变为巨额亏损,以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传统财务报表无法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

5.衍生交易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的特点,对衍生工具监管和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严峻考验。目前世界上普遍缺乏熟悉衍生工具运作与管理的监督管理人员。如巴林银行破产后,英国银行监督委员会监督员承认他们并不“真正懂得”巴林银行的证券业务。[①]既然连业务都不懂,监管便更无从谈起;也更加无从正确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核算。又如在衍生工具风险的评价上,一般认为当市价大起大落时,交易者承受的风险会很大,但对于双向期权(DualOptions)的购买者来说,只有在价格大起大落时才有盈利,风险才小;若价格波动不大,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很大,风险才大。由此可见,衍生工具的高度技术性和复杂性要求对衍生工具的风险和收益必须进行准确确认和计量,相关会计人员首先要熟悉并熟练掌握各类衍生工具的特性及交易策略,而衍生工具的交易策略非常复杂,仅只期权就有几百种交易策略,这无疑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

二、衍生工具对现行财务会计理论的冲击

数年来,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问题一直困扰着会计界,衍生工具的出现及迅猛发展,更加剧了这一状况。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可以归纳为四个特征:以复式簿记方法为核心,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原则为主线,以对外财务报告为目标。衍生工具的使用,对上述四项特征中除复式簿记方法外的三项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1.对会计处理基础的冲击。会计处理基础可分为现金基础和应计基础。现金基础又称收付实现制,应计基础又称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记帐基础,权责发生制以债权债务关系的确立与否作为记帐基础。这两种会计基础都以过去发生的交易事项作为基础,对未来发生的交易事项则不予确认。而衍生工具的发生都预示着将来一系列的财务变动,而这些事项在传统财务报表上是无法反映的,监管就更无从下手。

2.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财务会计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入帐后一般不再变动。金融衍生交易不象传统交易那样历经一个时点即可完成,衍生交易从合约签定到对冲,再到交割或换回原有资产,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衍生工具的市场价格在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动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传统财务报表中根本无法反映出来。可见,历史成本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财务会计的唯一计量属性。若从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出发,就应该分阶段及时地反映市场参与者所持有的衍生工具的真实价值,这就要求用“公允价值”来作为这类交易的计量属性,在会计报表中予以陈报。因此,今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将长期并存。”[②]

3.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财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目标就是要向外界提供合理、真实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核心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即财务报表要向现有或潜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而目前的通用会计报表在揭示会计信息方面又具有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③]:

(1)被纳入通用会计报表的只能是货币化的数量信息,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非货币化或非数量化会计信息无法反映。

(2)通用会计报表具有固定的格式、固定的项目以及较为固定的填列方式,无法反映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

(3)通用会计报表无法反映报表数字处理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方面的信息。

(4)通用会计报表反映的是一种以历史成本揭示的帐面信息,不能反映物价上涨或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情况下的会计信息。

可见,现行会计报表已无法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尤其是衍生交易迅猛发展情况下,无法满足报表使用者“决策有用”的需要,必须予以改进,改进的方法可能是[④]:

(1)改进现有财务报表的结构,使之符合报表使用者直接取得有关金融工具信息的需求。如资产不再按其流动性分类,而是按“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分类。

(2)增加报表的数量,编制一些适应金融工具特殊需要的报表,如增加“金融头寸表”。

但在现有的会计技术下,上述改进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因此,目前最为现实的做法是重视会计信息的表外揭示,提高表外揭示的质量。转变以往表外揭示就是对会计报表项目“附注说明”的观念,使之与报表本身共同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这是弥补通用会计报表揭示信息的局限性,提高财务报表总体水平和层次的一个重要环节。

4.对“资产”、“负债”等财务会计要素产生的影响。衍生交易对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产生的冲击,在会计要素的概念上体现得最明显。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按照传统定义,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它只能是过去交易事项的结果,而衍生交易的一大特点是合约所体现的交易将在未来发生。若把衍生工具列为企业资产,则传统意义上的资产概念必须改变。同样,若把衍生工具列为负债,它只是有可能将可能负债转化为现实负债。或者这种可能负债永远不能转换为现实负债(如看涨期权合约的卖方在合约期间内有义务应买方要求按敲定价格出售标的物商品,但若在合约有效期内买方未提出履约或该卖方未被抽中履约,则其义务就不用履行,过期即告废止),传统意义上的负债难以概括此点。一旦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概念发生改变,其他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都将发生一系列的改变。

另外,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中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确认问题、计量问题等都提出了更新要求,从而在国际会计界出现了财务会计重构趋势。

三、财务会计理论的重构趋势

鉴于原有财务会计理论已不能跟上以衍生工具为代表的创新金融工具发展的实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与美、英、日等国家的代表,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91年9月发表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简称E40);1994年元月1日发表了经过修订后的E40,即第48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简称E48);1995年5月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1996年1月1日起生效。正如准则所言:“本准则的目的在于增强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于资产负债表内和资产负债表外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重要影响的理解”。[⑤]该准则从范围、定义、列报、披露、条款条件和会计政策、附录等方面就如何披露、列报金融工具信息作出了规范要求。之后,IASC与国际证券监督委员会(IOSCO)密切合作,并于1995年7月在法国巴黎共同协议制订了一个工作计划,以达成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会计准则。按照该工作计划,1996年9月应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再出一个“征求意见稿”,然后经过充分酝酿,将于1997年11月最终将达成一份“正式稿”,作为指导国际间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统一准则。[⑥]届时,衍生工具将不再是驰骋于会计报表之外的“野马”,而可能作为表内项目接受合理的会计核算与监督。

注释:

①据英国《Financial Times》述评,转引自《中国期货》1995.9第34页。

②葛家澍、陈箭深“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5.8第7页。

③见郑卫“重视提高表外揭示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改革与会计管理》1996.3第30页。

④刘峰“金融创新与财务会计理论的重构”《当代财经》1996.2第58页。

⑤“国际会计准则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会计研究》1995.12第32页。

⑥王松年“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IASC工作计划草案”《上海会计》1996.4第7页。

标签:;  ;  ;  ;  ;  ;  ;  

金融衍生工具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及其重构趋势_财务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