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规划属于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完善的落实好乡镇规划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现阶段,该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结合社会发展和乡镇经济发展状况,对乡镇人口发展规模、用地面积、社会设施系统等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使之成为完善的有机系统,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乡镇规划的具体需求。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规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乡镇规划;新农村建设;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的城市及农村发展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之下,也对当前的乡镇规划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完善的落实好该项工作,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对于农村经济社会风貌的改善,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纵观当前的实际发展现状,发现仍存在较多问题,故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规划政策,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镇规划
各地区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状况不一,故农村建设也多种多样,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其地域景观、服务环境、生产建设等早已脱离了原始状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城市之感,如苏南地区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但在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目前的规划建设仍缺乏完善性,污染严重、设施建设不完善、资源闲置等问题尤为突出[1]。
以上问题的存在均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深入思考,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镇规划,需结合相应的指导方针,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的先进观点,努力实现“农村现代化”,在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呈现出城市所独具的自然环境,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人对于生活环境的实际需求[2]。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镇规划现状分析
首先,现阶段,在进行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各地村民喜欢临水而建,故直接导致用地混乱的问题。居住地与工业用地纵横交错,农村居民点和非农居民点混乱布置,增加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难度,与此同时,也对工业、企业发展建设产生了制约和影响[3]。
其次,农村居民点结构简单,住房质量低下,且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也不够完善,规划不合理,因此,直接导致各别村庄的水、电资源难以正常供应。因为该问题的存在,还降低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另外,由于各村之间的居民点建设未能进行协调规划,且道路衔接也缺乏合理性,加之各地的政策、财政规定不同,直接导致村镇交通混杂各异。
最后,各村镇地区在建居民点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监管不严、意识低下的问题,因而也对各地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如此也会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由于政府干预过多,使得各地居民严重缺乏规划积极性,规划人员素质低的问题也尤为常见,进而也对城镇规划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镇规划有效措施
(一)结合当地实况、选择规划方针
新农村规划建设一定要重点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如在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重点发挥乡镇的辐射功能和聚集功能,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有针对性的安排发展顺序,禁止“遍地开花”问题的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可重点发挥地域优势、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以此建立一个功能互补、规模有序、结构合理的发展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城镇规划建设质量提供保障[4]。
(二)遵循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基本方针
为确保新农村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和高起点,需改变以往规划过程中盲目追求效益、不顾客观条件的现象以及不切实际、胡乱规划等问题,而是要本着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基本方针,对绿色美化、排污、水电气等功能进行统一安排,将美观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与此同时,还应重点维护乡风民俗和自然景观的协调统一,重点突出各地的规划特色,遵循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环境优先等基本原则,引导并鼓励各地的乡镇企业向工业区汇集,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和乡镇综合开发力度。
(三)乡镇规划建设中的防火安全
纵观当前的农村规划建设现状,发展防火安全问题属于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甚至难以满足当前发展的实际需求,一旦在规划过程中发生了火灾问题,便会直接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因此,在今后的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完善的规划好消防给水系统,并在区域内的沿街街道、关键路口等建设好消火栓设施,与此同时,住宅之间也应预留出相应的安全防火距离,在做好各项规划的同时,房屋之间还要设置好相应的消防车道,以此为消防车应用提供便利条件[5]。
(四)将环境规划作为重点环节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乡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同时还应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升至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最大限度的提升资源的应用价值。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节约用地。基于此,在具体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要求,合理的进行区域开发,以此提升乡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为乡村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另外,通过乡镇规划的开展,还可对乡镇经济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便利条件,以此实现环境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稳定发展。
(五)完善规划方案
在当前的乡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矿产资源规划、生态保护规划以及地质灾害规划等尤为缺失,且相对滞后,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规划实施标准,故直接导致在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2008年的汶川地震便给当前的乡镇规划工作敲响了警钟,并提醒相关人员及部门,要在今后的规划中,重点考虑到地质灾害方面的问题。另外,相关部门也应给予必要的辅助和配合,完善的落实好调研工作,以此确保规划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六)提升人员素质、拓宽融资渠道
人员是落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乡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势在必行。现如今,农村规划建设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人员自身问题所导致,具体如,人员执行较差、缺乏职业操守等等,因此,各地可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出完善的人员培训方案,从而更好的适应地区规划发展需求。另外,针对我国乡镇资金紧缺的问题,还应努力建设出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如多方面吸引建设资金、成立项目公司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规划工作必须结合各地实际发展状况来进行,并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出完善的规划方案,从而更好的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各地相关部门也应给予必要的辅助,以此确保各项规划方案的顺利落实,为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家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规划的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4(17).
[2]李剑.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规划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13):159.
[3]李聆睿,俞益武.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规划的相关思考[J].城市建筑,2016,6(11):173,154.
[4]乡镇规划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7(9):1493-1493.
[5]陈芝莲.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规划原则及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9):578.
论文作者:张万信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新农村论文; 乡镇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农村论文; 居民点论文; 背景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