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

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

邱嵘[1]2001年在《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说明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借助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进步、高尚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净化心灵、提高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开发智力和增强体质的目的。美育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优化,有着至关重要、无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离不开美育。 我国古代的美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曾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但是,美育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地被提倡和论证,则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那时起到“五·四”运动前后这段时期,我国近代几位在教育界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教育家或思想家,分别为我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启蒙、拓展和深化做了重大的贡献。他们既受到我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滋养。着名的政治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美育倡导者。清末民初的着名学者王国维首先从西方引进了“美育”这个概念,并把美育作为培养“完全之人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和鲁迅还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出发,对美育的作用、价值和审美认识的机制等方面做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大大拓展了美育的研究范围。我国近代着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历史上第一个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方针,并全面论述了美育的性质、作用、地位和实施方法等。另外,“五·四”运动前后,许多美学家、思想家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美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的美育思想,有一个逐渐系统、逐渐深化的过程,并且染上了这个时代的强烈色彩,焕发出反帝反封建、振兴中华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代具有代表性的美育思想的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美育在当前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并对如何继承和发展我国近代美育思想,以及如何在当代更加有效地实施美育提供了几点个人看法:(一)要重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二)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作为美育的指导思想;(叁)要实施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系统工程;(四)要建立美育的评估体系。从而开创我国二十一世纪审美教育的新局面。

徐程[2]2016年在《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让·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尽管“美育”的概念不是卢梭提出的,但是他所强调的以培养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自然人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而伴随着对儿童的发现,卢梭的美育思想中的主要部分是对儿童的美育。在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都空前严重的当代,卢梭的儿童美育思想更突显出其教育价值和生态价值,对我国当前儿童美育工作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学术背景和个人背景。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产生与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教育状况紧密相连,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法国思想家们纷纷提出建立新世界的主张,启蒙运动中的对“理性”强调和对“人”的发现在思想上给了卢梭很多启发。同时,卢梭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也与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部分分析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和宗教基础。在卢梭的哲学体系中,自然哲学和性善哲学是其根本原则。正是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卢梭提出了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的儿童美育思想。第叁部分探讨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内涵、目标和实施的原则、方法及途径。“自然”是卢梭儿童美育思想的核心概念,所以卢梭的儿童美育围绕着培养“自然人”进行。第四部分整理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对近代儿童教育、近代美育思想以及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卢梭儿童美育思想中对儿童善良天性的尊重,对儿童内在自然的顺应,对于外在自然的重视,对感性和理性完善人格的塑造都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五部分结合当前儿童美育现状,讨论了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让儿童美育回归自然,不仅是让儿童回归到真正的大自然中成长,让儿童回归自然本性,更是要让儿童美育回归最原初的目标——对理性和感性完善人格的保持和塑造。

骆静禾[3]2017年在《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旨在对20世纪迄今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各层面的主要观念作系统的考察与全面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评价和学理探讨。论文围绕音乐教育哲学、音乐课程内容、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育评价等四大核心领域展开。在这一过程中,论文首先从历史之维对音乐教育各领域的主要观念作客观梳理与深入分析,以此揭示基础音乐教育诸领域的观念转变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总体特点。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这些观念的影响、实施和应用作出当代审视。同时,围绕当前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理念、新主张,论文从学科视角予以呈现、分析和回应。最后,结合当前国际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我国音乐教育实际出发,基于“面向现实与未来的音乐教育”的立场,提出了论文作者的些许个人思考。作为“音乐教育观念”的“元问题”,立足于探讨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音乐课程的实施、音乐教法的应用、音乐教学评价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是一切音乐教育问题先导与前提。本论文对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考察主要围绕以“音乐审美教育观”及其延伸的一系列相关观念展开,涉及历史和社会的维度。同时,本文也对当前热点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给予呈现和评述。由不同音乐教育哲学观延展出的各方观念的探讨和争鸣,是我国音乐教育领域长期以来的热点话题,亦是百年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历史进程的综合呈现。20世纪以来,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内容及其历史实践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从传统封闭到多元开放的课程观念转变: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为从奉行“主义”到关注“主体”、从囿于“双基”到发展“素养”、从借鉴“他者”到构建“特色”。围绕“教什么”的深度追问,则产生了“学科本位”与“学生本位”、“知识技能”与“审美人文”、“开发范式”与“理解范式”等当前基础音乐课程实施中的叁对辩证统一的核心问题。纵观百年音乐教育史,音乐教法观念转变可以大致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本文认为就当前而言,基础音乐教学实践存在“过分设计”、“过分综合”和“主体偏移”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在一些教法“新”观念的提法中,在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具有广泛的普遍性。而基于经验性情感体验的“元素—整体”教学论和音乐人类学影响下的教法“新范式”是当前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兴起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法新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其给予了扼要呈示。在音乐教育评价观念的历史演进中,“课程主导”和“学生主体”分别主导了音乐教育评价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对这些评价的不同理解和应用,反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则存在“泛化与笼统”、“局限与盲目”、“限定与制约”等问题。本文认为,解决之策应首先围绕以“技术策略”为导向的音乐教育评价观念展开充分探讨。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和实践,对当前的基础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如何最大化的发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给基础音乐教育带来的具有指向性的变革力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西方学者提出的“音乐教育文化心理观”主张将音乐教育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从社会文化视角考察和研究教育主体的心理行为,在当前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引发热议。这一观念对我们进一步审思当前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渠道。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梳理、考察、分析、研究和探讨,本文力图在鸟瞰中国百年基础音乐教育艰难而又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主导和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音乐教育观念作出综合的反思性回顾,在忠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呈现各家之言,分析其内在的学理机制和社会动因,以期为当下基础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考与理论支持,并推进当前基础音乐教育多层面、多维度的纵深发展。

张婷婷[4]2016年在《近代家庭美育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在此背景之下,近代中国的教育也呈现出一种变革的时代特征。可以说,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轨迹表现出一种从传统到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过程,家庭教育也实现了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而作为近代家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近代家庭美育,长期以来却鲜有人研究。本文选择以近代的家庭审美教育为研究对象,正是因为这段时间家庭审美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下、在新旧文化的相互碰撞下也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和体系。本研究拟对近代家庭美育进行探究,希望在对该历史时期的家庭美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寄望于为我国现当代家庭美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历史经验和借鉴。笔者通过图书馆、档案馆等搜集相关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对古代传统家庭美育的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近代社会变迁和教育变革的特点及背景,对近代家庭美育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通过个案分析,总结这一时期家庭美育的内容、方法、特点、目标等,阐述了近代家庭美育的转型,辩证地揭示了近代家庭美育的价值性与局限性,以期探讨出对当下家庭美育发展的现代启示。本文共分五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由、关于家庭美育以及近代审美教育的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设计。第二章概述近代家庭美育的发展阶段分期,考察我国家庭(族)美育的历史溯源及近代家庭美育转型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围绕近代家庭美育观念、内容、方法、特点、目标等方面分析近代家庭美育转型的阶段性分期。第叁章重点对近代家庭美育的目标、主要内容、教育方法及特点四方面进行考察。第四章节以曾国藩、梁启超、丰子恺的家庭美育实例作为案例分析。第五章通过前四章的分析,对家庭美育个案进行分类定位分析,总结其在变迁与更新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价值及若干启示。

黎鹏[5]2018年在《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对我国美育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审美教育书简》是德国美学思想史上一本重要的着作,在书简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美育”一词并界定了其概念,在思想史上也很少有人像席勒一样重视审美教育对人培养的重要意义。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人不仅有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更有一种一直以来被人所忽视的冲动---游戏冲动。一方面,就人的人性而言,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都是不自由的冲动,感性冲动要求物质满足,而形式冲动要求精神满足,只有游戏冲动也就是审美冲动才是自由的冲动,它可以平衡人的感性与理性冲动,使人达到天性的和谐;另一方面,就人的现实而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在社会中由于分工出现人的完整性已经分裂,人的发展仅仅是其天性中的某个方面,唯有审美教育才能恢复人的和谐天性并使之成为完整的人。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对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思想进行研究,力图研究其审美教育思想对我国美育实践的启示。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从四个方面阐述选题缘由:第一,国家对美育的积极倡导;第二,学校对美育的急切呼唤;第叁,家庭教育中美育地位凸显;第四,个体全面发展的美育不可或缺。第一章阐述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对美及美育的界定,以及美育与艺术教育、美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从席勒审美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概念辨析开始,引入席勒审美教育的基本态度,突出席勒美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第二章阐述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理论指导价值。主要表现为:第一,美育观念需要美育理论的指导。分别从美育功利思想泛化、美育思维存在盲目性以及美育地位边缘化叁方面来阐释。第二,美育目的需要美育理论的指导。分别从个体完整性的分裂、缺少生活美学维度以及缺失对生命的关怀叁个方面来阐释。第叁,美育实施需要美育理论的指导。分别从重技艺而轻美育审美素养、实践与体验性不突出以及美育与德育未成合力叁个方面来阐述。第叁章阐述了《审美教育书简》的贡献与核心内容。首先概述了《审美教育书简》对美育的贡献,分别从《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对美育的倡导、世界美学思想史上的着作以及近代中国美学思想发展之源泉叁方面来论述。进而从《审美教育书简》文本中抽离出其核心要义:“以人为本”之美育观念、“美德相谐”之美育态度、“完整的人”之美育目的以及“游戏”为桥的美育方法四方面来具体阐述该着作的核心内容。经过文本分析与思考,试图建立席勒美育思想与中国美育的联系,从而思考席勒美育思想对中国当前美育的指导与启示意义。第四章阐述了《审美教育书简》对我国美育的启示。对席勒美育核心思想进行分析后,得出在美育观念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美育理念、重视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培养以及促进美育与德育和谐互进;美育目的方面,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启示,回归陶冶个体素养的美育以及促进个体成为“完整的人”;美育方法方面,实施自由游戏的美育方法,创造美的环境实施美育以及注重美育实践与体验性。《审美教育书简》中的美育思想,不仅树立起了美育的独立地位,更是将美与人性以及美与生活、美与个体全面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突出了人性在个体现实生存以及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对我国美育观念、目的和方法等方面以及目前逐渐苏醒的美育的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姜殿坤[6]2016年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上半叶,清末民初的中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封建王朝的解体与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教育步入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民国时期,中国近代新式美术教育开始萌芽,中国美术人才培养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艰难转型。民国时期,曾经是一个大师层出不穷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美术不断探索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模式,在继承中国传统美术人才培养优长的过程中,西方培养体系中有借鉴意义的部分也被成功移植和本土化。可以说,民国时期是中国美术教育继往开来,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黄金时期。论文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美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交叉的视野,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力求还原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面貌。论文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理念、口标、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期望以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为重要的历史镜鉴,为当下创新我国的美术人才培养提供历史智慧和参考。尽管当前的美术人才培养的环境、条件与民国时期已经迥然相异,但是,当前美术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所要迎接的挑战却与民国时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论文主体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就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历史溯源、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与目标驱动、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民国时期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与方法以及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展开论述。论文在结语部分对民国时期的美术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培养体系与师资、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研究跨度是1912~1949年而重点研究的是1912~1937年间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史实,特别探讨影响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涉及到清末及民国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美术家对美术教育的见解和思考,廓清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分析其主要特征,总结其经验,同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为当下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历史智慧。因此本文所侧重的重点在于民国时期与主流美术发展相适应的美术教育问题,而美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美术人才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围绕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和教育实践发展历程的厘清总结,并对我国当下的美术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历史参照。虽然本文初衷为尽可能还原和再现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美术人才培养的经验,探求美术人才培养中所呈现的特殊规律性,但是局限于个人理论水平和客观规律呈现的复杂性,本论文还存在着众多不足,需在今后持续研究中努力改进。

万竹青[7]2018年在《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历史的认识和反思,美术教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着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教育史犹如教育科学的实验园地。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美术教育史与美术教育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美术教育史亦是美术教育的实验园地。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史的研究,可以知晓美术教育在历史上是如何发生的,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进行美术教育实践的,其实践的状况又是如何的。这是了解美术教育这一现象所存在的原因、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发生的必然性等方面的重要途径,进而帮助理解美术教育的本质、性质及其时代特征,从而为当代美术教育服务。本研究的考察时间范围为晚清至建国前,即从《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的前后时间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以学制内的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即主要包括小学堂、中学堂,但为了研究的系统而深入得展开,幼稚园、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也包含在内。对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进行历史研究,是为了探明近代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情况,包含宏观的基本脉络特征和微观的学校美术教学具体案例。在具体的考察上,本文将之分解为具体的问题开展研究,如近代学校美术教育是源于何种原因产生的?有哪些因素促进或制约着它的发展?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怎样的美术教育思潮?这些美术教育思潮又是如何指导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的?教育当局所颁布的法令又是如何规范和监管学校美术教学开展的?等等。借鉴历史学、美术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变革的需求、时代思潮的迁嬗、学术思想的演进、教育宗旨的变更、学校制度的改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等多个维度出发,将横向的研究视点贯穿于纵向的研究线索,从而探索系统性且兼具内在逻辑的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全景图谱。本研究分为六章,章节要义如下:绪论内容: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对下文亦起到引导性作用。第一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晚清至民国前图画课程进入学校教育系统肇始期的史实面貌。晚清动荡的社会变革使救国图强成为最现实的问题,而美术教育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便是实用技术为主的图画课程。《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从法制上确定了实用技术目的的图画课程,本章通过对图画课程、图画教材、图画教学方法的分析,探究肇始期美术教育发生、发展的缘由和实施情况。第二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民国建立至30年代之前的发展期美术教育史实面貌。民国建立以后,蔡元培推出的教育宗旨使美感教育上升为国家政策,同时在新文化运动、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了有所未有的发展。通过对历年颁布的美术教育相关条例、美术教材、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分析,可知发展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普及美感教育”,与晚清的美术教育特征有着本质区别。第叁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20世纪30年代左右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美术教育进步期的史实面貌。这一时期在日本自由画运动和奥地利西泽克美术教学的影响下,我国美术教育逐渐走向自由和开放,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儿童自由画运动。通过对1932年美术课程改革及相应的美术教材、美术教育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在美术教育上的落实程度,从而诠释进步期美术教育的特征和实施情况。第四章内容:本章主要描述和分析抗日战争爆发后至建国前特殊时期美术教育的实施情况。抗日战争爆发后,保家卫国成为全国人民努力的方向,因此在这一时期学校美术教育主要围绕抗战宣传展开。通过对当时学校美术教育的特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美术教育案例进行探究,得出较为具体的特殊期美术教育状况。结章:本章主要对以上四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近代以来学校美术教育变迁的特征,审视和反思历史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密切联系当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对当代美术教育进行展望。

吴舸[8]2010年在《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打破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模式而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据《光明日报》显示,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研究生比上年增加6.4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9086人,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毫无疑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大改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不断增扩,办学规模持续膨胀,教学改革此起彼伏,校园内彩旗招展、横幅飘扬。然而,大学校园欢歌笑语的表面下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国家财政投入比例持续锐减、学校贷款居高不下、办学层次盲目攀升、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就业前景日趋严峻、学校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等。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有鉴于此,必须以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要点,进而促进我国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蔡元培是我国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杰出代表,是我国资产阶级新教育体制的奠基人,是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拓者。蔡元培在出长北京大学期间,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使其成为当时全国的一流学府。蔡元培博大精深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不仅在当时领先于世界,而且对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对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体系进行相对完整的介绍,以纠正和避免在缺乏对人物整体把握的情况下造成的或将会造成的对人物思想的“误读”,从而,藉此完善与丰富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尤其是有关高教管理方面的内容。并且,从历史发展的视域,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蔡元培以北京大学为试点淋漓尽致地展示其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为此,总结出对现在我国大学改革的启迪与昭示,为我们今天的高等院校管理提供良好的范例与借鉴。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主体,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为蔡元培的教育人生,对蔡元培的成长历程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介绍。从清末名翰林到新教育创办者,可以看出得志于科场的蔡元培无心于官宦仕途而矢志于革新思想的新教育。他长期游学欧洲,广泛吸取世界高等教育的成功之道,为其日后的教育改革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首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再到担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是蔡元培把其教育理念付诸现实的具体过程,尤其是他在北京大学的改革经验可以说为以后的大学管理提供了一面镜子。第二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渊源。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来源于叁个方面,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其二是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熏陶,其叁是受清末民初严复、胡适、王国维等进步知识分子的影响。第叁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本文通过对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的追溯以及对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剖析认为蔡元培内容丰赡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二元论的世界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价值取向以及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第四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的办学理念:兼容并包;大学的办学目标:五育并举;大学的管理体制:教授治校;大学的职能:研究高深学问;大学办学的保障:教育独立。第五章为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即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出现问题的矫治与启示。第叁部分为结语。该部分总结了蔡元培先生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进入高等教育强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的助益:为当代大学正确合理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对现代大学的民主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对现代大学理念进一步廓清,对遏制教育行政权力泛化、提升现代大学学术权力,对培养现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等的启示。

莫小红[9]2014年在《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文中研究指明弗里德里希·席勒(Schiller1759—1805)是德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美学家,他与歌德并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与莎士比亚并称为世界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在美学史上,他创造性地使用了“美育”的术语,开启了审美现代性批判之先河,被誉为“现代美育之父”。早在20世纪初,席勒的美育思想就随王国维、蔡元培、张君劢、朱光潜、宗白华等学者传入我国,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推动了中国美育思潮的形成、发展。本文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从发生学的视角去审视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的关系,考察近现代中国接受席勒思想的历史缘由与具体史实,清理席勒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影响的方式,并选择了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郭沫若、田汉作为典型个案研究,探讨这一文化事件所呈现出的思想资源和基本规律。全文由导论、正文、结语叁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写作的缘起、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对美育、美育思潮进行概念界定;并从人性与人格完善的角度阐述席勒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探讨席勒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译介、接受与影响。席勒进入中国是在传统文化现代转换、旧式教育体制革新、大众传播媒介兴起的历史语境下,近现代中国的席勒译介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发轫期、新文化运动至30年代的繁荣期、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的沉寂期叁个阶段;席勒接受表现出选择性过滤、中国式改编、镜像式想象叁种倾向;席勒美育思想伴随着中国美育思潮兴起、发展、流变的全过程,改变了中国传统美育的从属地位,张扬了审美的自由理念,并将美育引向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对理想社会的构建。第二章考察王国维、蔡元培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王国维是中国现代美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尊为“吾国之希勒(即席勒)”,早在1903年他就开始引进西方现代美育理论,挖掘中国传统美育理念,确定美育的情感教育本质,倡导美育独立。王国维的美育思想深受席勒的影响。20世纪初王国维通过自学西学,了解了席勒的美学、美育思想;后来担任《教育世界》杂志主编,他多次撰文介绍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席勒的美育目的论、价值论等;王国维还以席勒“游戏说”为理论基石,肯定艺术的游戏本质,强调文艺功能的“无用之用”,批判传统“文以载道”思想;依据席勒《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对艺术创作手法的区分,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创新传统意境论。蔡元培是中国的“现代美育之父”,他以毕生精力推行美育。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将美育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第一次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作为北大校长,他身体力行,亲自指导美育实践。在蔡元培的倡导和引领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美育思潮得以形成并迅速发展。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深受席勒的影响,他接受席勒以全面发展为旨归的美育目的论、以情感教育为内涵的美育本质论、以中介调和为功能的美育价值论、以艺术教育为手段的美育实施论,构建中国现代美育理论体系。蔡元培的接受在本土化过程中又呈现出创新发展之势:他赋予美育启蒙性,较之席勒更重视美育实践,强调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整体美育观,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王国维、蔡元培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启蒙的大背景下,他们试图通过美育培养“完全之人物”、养成“健全人格”,改造国民劣根性,使美育成为了“立民新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叁章考察朱光潜、宗白华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朱光潜是我国20世纪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他的美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作为席勒美学、美育思想的重要中国译介者,朱光潜的美育思想也受到了席勒的影响。他吸收席勒的人本主义美育观,重视美育“怡情养性”的功能,将人生的最高价值指向美,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命题。宗白华也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他在研究席勒美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构建理想人格的救世方案,并将境界的研究与人格的探求结合起来,提出了“艺术生命化”与“生命艺术化”的课题。朱光潜、宗白华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并峙双峰,他们都关注苦难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试图以美育解除人生的烦闷,人内心的压迫感、寂寞感、空虚感,提升人的美感修养,以审美的态度观照人生,视鄙俗的社会生活为艺术品,以实现生命的活跃,生活的情趣化,心灵的自由解放,赋予了美育“救赎”的功能。但是,朱光潜、宗白华的“审美救赎”论又不同于之前的王国维,王国维认为人生的苦痛源于“欲”,解脱之道便是“拒绝生活之欲”,呈现出悲观厌世的情调。在朱光潜、宗白华的视野中,人生的最终目标不是“超脱”而是积极地“参与”,培养“出世的精神”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入世的事业”,超脱现实仅仅是在恶劣环境中实现诗意生存的手段。第四章探讨郭沫若、田汉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接受。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文化巨人,在戏剧、诗歌等领域成绩斐然。郭沫若曾与田汉以“中国的歌德和席勒”相期许,虽然郭沫若被文艺界视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中国的歌德”,但是,郭沫若是席勒戏剧《华伦斯坦》的中译者,他早期曾接受席勒“游戏说”,强调艺术的无目的性;接受席勒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手法的区分,将“摹仿的艺术”与“表现的艺术”相对立。郭沫若的史剧创作也呈现出“席勒式”倾向:宣传时代精神、遵循“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表现殊死斗争的悲剧精神。田汉是我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代宗师”,曾立志做“中国的席勒”,早在日本留学时,田汉就曾介绍席勒的美育思想、接受席勒“游戏说”、审美调和论,此时的席勒是他心中崇拜的“浪漫主义诗人”;回国之后,他译介了席勒戏剧《奥尔良的姑娘》、《威廉·退尔》的故事梗概,称席勒是“为自由而战的人”;1950年代,他又将席勒视为“民主与民族自由的战士”大加赞赏,田汉的席勒接受凸显出我国时代精神的演进。田汉的历史剧创作也同席勒一样表现民主主义与爱国主义的主题、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展现人物性格、遵循“诗意真实性”创作原则、在剧中大胆融入自我形象抒发自我情感。郭沫若、田汉是4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他们接受了席勒通过美育改造社会、实现政治自由的理想,但是忽视了艺术的“中介”形式,让艺术直接为集团吼叫,为政治呐喊,中国的美育由此失去了形而上的慰藉功能,走向了服务政治之路。结语部分主要总结20世纪上半叶中国席勒接受的特点并展望未来的席勒接受方向。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席勒接受呈现出美育启蒙、审美救赎、政治诉求叁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今天,科技迅速发展,机械化大生产带来了分工的精细化、专门化,这种工具理性的统治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生命的主体性丧失,自由个性遭到扼杀,如何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提升人的生存质量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理论课题,席勒的美育思想必将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成为解救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危机的思想资源。进入新世纪,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席勒将美育视为一种而向未来的和解力量,席勒的美育思想在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定能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马春影[10]2007年在《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量考察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本文对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蔡元培的美育思想的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历史地位;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是他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容,吸收包括康德、席勒等在内的西方先进的美学思想,并加以发展创新的产物。此外,就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而言,他认为扭转中国贫弱受欺现状的道路之一,就是教育救国理念的美育理论倡导。他以审美的普遍性和超脱性为理论依据,将美育结合到培养健全人格和改进社会的实践中,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蔡元培美育思想主要包括美育的本质与特征、以美育代宗教、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以及美育的实施几个方面。他以民国教育总长的身份,将美育以独立的地位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大计,并最终得以国家法令的形式通过,从而第一次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法定地位。自此以后,蔡元培几乎终身都在倡导美育,并身体力行,贡献良多。他汲取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和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的有益养料,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合、创新,从而实现了传统美育的现代转换。今天,美育重新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又一次载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当代美育理论和实践的建设与发展既要从传统美育思想中汲取养料,更要从近现代美育思想中吸收营养。蔡元培对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历史性创建,为我们当代美育思想的发展理路指明了方向。也即要与时俱进,融贯中西,有所创新。同时,美育的发展应该坚持其应有的独立品格。而他的美育思想中重视全面教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观点,则可为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 邱嵘. 西北师范大学. 2001

[2]. 卢梭儿童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徐程.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3]. 20世纪以来中国基础音乐教育观念研究[D]. 骆静禾. 福建师范大学. 2017

[4]. 近代家庭美育研究[D]. 张婷婷. 江南大学. 2016

[5].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对我国美育的启示[D]. 黎鹏. 北华大学. 2018

[6]. 民国时期美术人才培养研究[D]. 姜殿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7]. 历史的审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D]. 万竹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8]. 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 吴舸. 西南大学. 2010

[9]. 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D]. 莫小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10]. 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 马春影. 安徽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