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农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为例论文

中职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农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为例论文

中职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以石家庄农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为例

杨建良

(石家庄农业学校,河北石家庄 050041)

摘要: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出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成为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基本措施,也是社会共识。石家庄农业学校作为58年建校的中等农业中专学校,为石家庄乃至河北培养了大批的农业人才。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义务,学校从2014年开始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从中职学校的角度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中职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

2014年,石家庄农业学校被河北省农业厅、石家庄市农业局确定为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2017年又被河北省农业厅确定为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学校2018、2019连续两年提出学历教育和职业农民培育并重的发展思路。学校参与新型职业农业农民培育不仅是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学校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也是教师走入农村、了解农业、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既拓展了学校的职能,又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仅有利于学校服务农业,更是培育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

2)培训的方式缺乏实践性,参与式与互动式形式稀少,主要采取的是讲授型教学模式。就如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过程中,其中80%的课程都是讲授型,即便是上机操作课也是培训教师在演示,参训者在模仿。主要原因是青年教师水平有限,采用参与式与互动式教学模式难度较大。加之培训现场条件有限,基本上采用100人的大班培训制,参训者人数过多,不适合互动式和参与式教学模式。除此之外,青年教师参与度不高,也是培训方式实践性不强的原因之一[5]。

1 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然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谁来种地”问题的论断及中央连续的“一号文件”的战略部署,农业部、财政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应运而生。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业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构建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石家庄农业学校是58年建校的国办全日制农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中等农业实用型人才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参与新型职业农业农民培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义务。

2 中等农业学校应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体

使用水泥土搅拌施工能够保证水稳定性,如果地基施工过程中,检测到现场水含量在30%~70%,pH值低于4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方法。因为使用连续搭接水泥搅拌桩在以上这些条件下会影响基坑止水效果,限制搅拌能力。

但这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农广校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体系,尤其县级的农广校,师资及教学培训实力有目共睹。刘天金说:“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系统性事业,包括申报遴选、教育培训和追踪管理等。各地农广校都在不断探索,也面临亟待解决的一些新课题”,其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仅是农广校的问题。作为专业优势明显、师资雄厚、辐射带动作用强、具有教学优势的农业中专学校不应缺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只有打破条块分割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校培育优势,才能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更有效率。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选择聘用合适的教师,选用符合本地实际的教材是做好培育的重要环节。现实中,学校只能聘用本单位以外的专家、教师作为师资。因为实施方案中规定,聘用师资可以按照规定取得相应的报酬,但财务管理上,本单位教师不能取得报酬的规定,这就从客观上就限制了基地单位人员做为师资。教材的选用上,各地在考核上把使用农广校教材作为优先选项。各种条块和制度的篱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自主优先选项。

但由于任务下达时间较晚,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要做到“分段培训与生产季节”相结合比较难实现,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培育较难覆盖整个生产周期。

4 培育师资教材的精准选择

未来职业农民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肩负着农业生产和供给,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明确职业农民的管理部门,建立职业农民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成为国家战略,这种情况下应统筹部署规划,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资源优势。学校在培育中采用“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实训服务”培育模式,打破了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的固定模式,采用先参观学习,亲眼看到自己与先进生产模式的真实差距,增强学员的主观认识和学习的动力;再结合集中学习与实习实训、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中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和案例教学方法,做到“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员参与互动”相结合。

5 应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制度

职业农民的认定是一个短时间内的过程,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往往是认定完职业农民,给其发放一个证书结束。职业农民的管理不是学校(培育基地)的职责,也没有能力对其进行管理。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承担的是宏观农业的管理,没有明确的管理职责。

农业部实施方案中明确,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农广校为主体、多方参与的“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我们国家的行政执行力是不容置疑的,这就意味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各级农广校为主,现实中农广校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培训任务。

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并不是统一的,各地要根据情况随机掌握。职业农民作为一个行业,现实情况下虽不能制定准入制度,但是否也应该从国家层面制定一个基本标准,以利于职业农民群体的有序规范建立。

创设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引导土地流转、产业扶持、人才奖励激励、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全程培育免费政策已落实,土地流转、产业扶持、人才奖励、金融保险等政策,各地情况不同,涉及到多个部门,还在探索创新阶段。

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除校内教师外,聘用农业、高校、科研、推广等单位的专家、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组成专兼职师资队伍,还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提高培训的精准度。教材的选用上,校本教材与符合本地实际的教材相结合,教材选用更合理。

6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

5)加强监理单位的监控管理职责。建设单位要在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整合现有质量监督力量,明确各方质检职能,重要的是加强被委托监理的职责,应严格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认真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手段,对工程实施监督,严禁监理行为不到位的现象发生。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建设单位不予拨款,不进行竣工验收,建筑材料、制品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和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要坚决给予处罚。但对工作负责,在工程质量管理上有贡献的人应给予奖励。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情况,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3]。

例如选择题:设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2)=13,若f(1)=2,则f(99)等于( ).

扶持政策应该是一个尺度,不应模糊或设定尺度。现在对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还需要跑、要,掌握政策的部门还在拿着当权力,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立标准普惠制。如果家庭农场按照规模或者产品贡献达到标准就给予补贴,权力就变成了服务,职业农民才能名副其实。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说,各地可出台针对性强的帮扶措施,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再过10至20年,新型职业农民将是现代农业主要依靠的力量,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政府支持体系,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农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探索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量化金融保险等各项扶持政策,探索国家补贴的形式覆盖职业农民群体,细化明确各种扶持政策,才能增强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职业感、获得感。

7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

2018年,学校进一步明确坚持“三个贴近”(贴近“三农”政策、贴近市委、市政府“三农”重点工作、贴近农民需求)办学,坚持全日制教育教学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并重、学校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举的工作思路。全年培训1 715人,其中承担省、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200人和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56人;同时,参照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标准,学校自筹资金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 356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多次在河北农民报、石家庄日报和石家庄农业学校网站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青年农场主和种粮大户培训中,学员分别给学校赠送了锦旗;部分学员还为李爱国老师赠送了锦旗。

参考文献

[1] 万芙蓉,范晓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6,(2):13-14.

[2] 贺浩华,蔡海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8,145(5):11-16,96.

[3]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15,(11):23-24.

作者简介: 杨建良(1968—),男,河北元氏人,大学学历,高级讲师、农经教研室主任,从事教学及管理工作。

标签:;  ;  ;  ;  

中职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以石家庄农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