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初探论文_李春梅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初探论文_李春梅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作文作为高考语文的重头戏,一直以来深受重视。因此,在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当下,去探讨高中作文教学,显得尤为必要。教师要有计划地从四个方面着手:课堂教学理念、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品德修养。 只有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着手全面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课堂教学策略

新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同以往,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发生改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问题化学习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化作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一般包括:教师的引导,学生问题的归纳,问题的交流解决。引导方面如:教师可促进学生提问的教学语言:"猜猜老师的问题是什么?"、"谁来向他提一个问题,帮助他思考?"、"谁来说说他想表达的问题。"、"请你上台,大声地向大家提问!"组织相关的情境活动,让学生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问题。学生们产生相关问题,教师引导从而生成问题系统。比如:细节描写常见方法有几种;动态的、简笔的、详略的、手法等等。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其它问题,比如:不同手法有区别吗?

所以,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但绝不是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表达是好的,然而每一堂课学生都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标有任务有条理地进行,从而完满地结束。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才是问题化教学的关键。

二、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思维是由人脑产生对 外在事物的分析、概括、比较、具体与系统化处理的过程。在高中作文的教学中,要抛 弃传统的只注重按照具体格式的写作特 点,让学生通过三段一式的模式进行自主 能力的发挥,提高思维的灵活度。在作文的立意与选材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方向与新意,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对文章进行立意。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 行观察与体会,将生活中的事和物进行结 合,发挥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在文章的立意上做到创新。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养 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 例如:就针对近期发生的重庆公交车 坠江事件,不断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那么通过这个事件,对生活中的我们有哪 些启示和警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 角度去思考,对于公交车司机、乘客或公 交车相关法规制度的建立,以及公交车内 针对乘客的攻击行为采取的有效防御机制 等等方面。从选材和立意的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主思考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作文思维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工作,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并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从个人应集体、国家,从外在到内在,从身体到心灵,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科技等等,只有在日常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方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辩证。

三、作文教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通过作文教学能够有效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实现语言的积累与建构。什么语言要应用在什么样的语境中,用什么样的文字进行修饰,这都需要充分的学习和锻炼。学生通过在阅读中对优美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充分理解其中含义,并在写作中进行充分应用,在组织书面语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但传统教学方式下,有效性较低,不但费力费时,而且激发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模式化地套作作文大量涌现。那么,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作文课更有效呢?基 于语文核心素养,改变当下作文 课的固有模式,变书面作文为口 头作文,让学生在语言的交流、沟通、梳理、整合中形成自己的作文思路后,再利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思路与同学们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利用语言刺激思维,激发学生产生自发的写作的欲望。

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如下做法:课后3分钟即兴演讲。在每天语文课结束前的3分钟,指名一位同学说话,内容根据当节语文课自己所感兴趣的某一点展开。每 次学生说话完毕,师生要进行简要的点评,说的精彩的及时鼓励。

口头作文是一项高效地作文 训练。在口头语言的听觉刺激下, 既能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又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语言训练,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教师指导学生积累、建构、运用,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作文教学中的品德培养

教育部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体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因此我们的教学追求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正义认同、理性精神、道德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奠定思想素质基础。 高中语文课堂要着眼关注学生品德培养的教育,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探究的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道德认同、自我提升的熏陶与教育。

作文学习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从"小悦悦"事件中我们可以正义凛然地对那些冷漠之人口诛笔伐,而在行动中我们也应有真正的落实。 教师的爱岗敬业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人格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爱和尊重、 平等的理念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也是一种正能量。 此外, 课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传递给学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虽然荒漠治理、退耕 还林我们不能参与其中,但是节约生活用水,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废旧电池的分类处理,避免使用一次性木筷等很多生活细节我们都可以注意。 有个学生写过一篇习文"筷子的自述",从小树成长开始说起, 浇灌了多少护林人的心血,接着树木被伐,加工成木筷,大 树流泪,支离破裂的心情娓娓道来,感情真挚,成功博得同学们的喝彩。

参考文献:

[1]余画凤.浅议对话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6).

[2]李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四种策略[J].广西教育,2016(22).

[3]刘会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愿景[J].语文教学通讯,2016(5).

[4]刘春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6(6).

论文作者:李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策略初探论文_李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