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境教学之我见论文_刘琼

语文情境教学之我见论文_刘琼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刘琼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有人掉队,甚至到了最后,部分学生放弃了语文,成了语文学习的失败者。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很为他们心痛,究其原因,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是根本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趣味归还给学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升华呢?恰当的创设情景,对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说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景谈谈自己的认识。

初中语文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就无从谈起。语文课中,学生只有人人都动起来,去认真地读课文、议问题、辩是非、谈心得,才能不断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可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自问自讲等,这些做法忽视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语言,领悟文本情感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设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与体验的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文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一种快乐享受。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已引起普遍重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但遗憾的是,当前语文课堂情境创设的“行为现状”与“理念境界”的差距颇大。如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过于华丽,“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课堂缺少思维含量;情境的设置过于牵强,有的语文教师为寻找语文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从而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甚至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情境的设置过于频繁,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淡化语文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可见,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急需探究的问题。下面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谈谈自己的认识。

1 教学并重的教学方法系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要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家在写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以美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运用哪种教学方法,要视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而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一般说来,对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向学生示范的方向发展,把这些方法最终变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发挥这些方法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得纯熟而有成效。对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威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是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

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2 正确处理教学与学习的关系创新是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人类智力的开发离不开创造,教学方法的发明创造又赋予智力开发以新的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重在继承、贵在创造。我们在重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同时,善于学习中外先进教育理论,在继承的同时,注意创新。不管哪一位语文教师,对教学法的选择,既不能一哄而起的刻意模仿、生搬硬套,又不能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而应该经深思熟虑、反复摸索之后,慎重选择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体现自己教学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不管怎样,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学方法所永远孜孜以求的永恒的目标。恰当而有效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是正确处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现代语文教学严格区别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无不贯穿着这种统一。两者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是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发展,首先应注意继承。继承是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联结纽带,它客观存在于语文教学方法历史发展的全部进程中。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在此前的教育教学基础上逐步丰富的,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尤需重视继承,在批判的继承中严格选择,不能丢弃传统的精华。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爱心融入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进取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生活真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之中,才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投入、乐于探究,并获得主动发展。

论文作者:刘琼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语文情境教学之我见论文_刘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