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监测预警机制研究_国家民委论文

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监测预警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预警机制论文,民族论文,评价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的大问题,其中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将建立民族关系监测系统,制定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该预案的实施基础是民族关系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通过指标体系来评估民族关系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民族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对民族关系的内涵、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调节民族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层面分析总结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个重要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的转型、民族政策的滞后、民族意识的因素、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宗教的因素、国际影响等方面。

在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方面,蒋立松通过对民族关系结构的分析,将民族关系的结构划分为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等。① 蒙小燕针对西北地区民族关系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认为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的转型与民族政策的滞后、民族意识的因素、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宗教的因素、国际形势的影响等。② 曹菁轶等通过对新疆民族关系现状和构成的分析,认为影响新疆民族关系导致社会关系不融洽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语言文字因素、宗教信仰、国际“三股势力”等等。③ 孙懿认为目前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主要还是经济问题、宗教问题和国际影响三大因素。④ 吴琼从族际互动、国家行为、利益变动、对外开放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西部开发给民族关系带来的影响,提出在开发中要注意处理宣传导向、预警机制、民族政策、文化冲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⑤

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意识对民族关系也有重要影响,民族认同意识对民族关系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陈琦等认为民族关系是和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各种现实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具体地说,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历史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以及地理环境基础。⑥ 徐黎丽对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之间的影响互动做了大量研究,认为各个民族对不同于自己的风俗习惯的态度构成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习俗习惯的态度。⑦

国内外关于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理论的研究还处在萌芽阶段。相比之下,社会预警调控则是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虽然其范围包含了民族关系,但尚无民族关系预警调控的独立理论体系构建。就国内而言,对于何为民族关系预警与调控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至于其理论体系基本上是雏形未立。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民委系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对民族关系调控工作机制的关注。以此为背景,武汉市民委和山东省委党校的杨珍等人进行了城市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研究的课题立项,并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⑧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试图从各个方面寻找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成果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宗教、心理等方面,探讨了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监测评价体系尚没有提出明确的认识,而且现有民族关系研究的内容仍集中在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以民族关系影响因素分析为主,或仅对民族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预测,而在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方面,较少进行理论探讨和预警实施机制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力图建立较完善的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机制进行探讨。

一、民族关系评价及监测预警基本构想

(一)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繁多,影响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具有相互联系的。民族关系的监测评价通常只有定性指标,难以对其进行量化表达,而且监测评价信息不容易获取。如果没有若干客观的、可具体测度的指标,仅凭主观判断,很难获得可靠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因此,需要构建反应民族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监测评价的复杂性,其指标体系评价设想应遵循四大原则:

1.综合性原则。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包含很多方面,涉及全国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各个侧面。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具有综合性、能反映民族关系本质特性的指标。

2.层次性原则。民族关系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包含多个层次,其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对民族关系的各层次进行评价。

3.相关性原则。评价指标间相互联系,在选取时根据其对各个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择重考虑。把指标归到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里,不再考虑指标之间的影响。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评价指标应该都能从某个侧面反映民族关系的状况,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对于定性指标,可分配相应的权重,达到便于量化、便于计算、便于对比的目的。

在现有社会稳定监测预警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影响民族关系的各个因素,有助于构建最能反映民族关系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和调研资料,笔者发现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很多,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国际大环境因素,又有国内小环境因素;既有物质的、经济文化的因素,又有人为的、政治的因素。为了把握当前民族关系特点,笔者认为民族关系的监测评价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逐步分析和总结,提炼出民族关系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宏观因素分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宗教因素、社会因素五大类。再依据宏观因素建立了五个评价指标子系统,从微观方面进行分层研究。同时,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一系列指标。对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的目的是:有效建立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构建指标体系框架,从而产生出有利于量化分析的民族关系信息。需要提出的是,在总结提炼五个指标子系统内的各个指标时,是以当今民族关系的总体状况和现有可调查的相关信息为基础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本文所涉及的指标都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二)民族关系信息来源的可供性

民族关系监测评价机制的作用是定量评价某一社会区域的民族关系总体状况,预测其发展趋势和走向,并对可能发生的重大民族关系事件进行有效的预警。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就需要获取真实有效的民族关系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处理并保存,将无形的社会现象变成有效数据,以备监测机制做出正确监测与预警,即是信息的可供性。实现信息可供性可以分两步完成:

1.信息采集与传递。这一过程是系统运作的前提,主要的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并且保证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经过分析民族关系信息的存在形式,可以通过纵向(国家民委与民族地区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和横向(国家民委与国务院其他部委)两大方向来获取信息。然后将搜集到的信息采用间接传递和直接传递两种方式,通过Internet等途径及时、有效、真实地传递给国家民委,使政府在第一时间真正了解到当前的民族关系问题。

2.信息处理。民族关系的监测指标数据来自方方面面,而且其中一些数据并不是可以直接得到的,更多的需要从各种信息中提炼,所以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以便转化为可以评价的指标数值。具体是通过专家与计算机结合的方式将搜集的信息进行预处理、标引分类、数字化加工等,最终以警源数据和警兆知识的形式输出。

(三)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总体框架

结合我国对民族事务管理的“十一五”规划相关政策,以科学化的信息管理为手段,运用信息组织、信息处理、统筹建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建立民族关系监测评价机制模型,即采用基于Internet的民族关系信息获取方式,构建民族关系数据库和知识库,建立以信息资源集成为基础的统计、分析、监测、预警机制(见图1)。

图1 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机制总体框架图

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机制的基础是民族关系信息采集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广泛收集反映民族关系影响因素的警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警兆(问题的隐藏形式以及冲突的缓慢发展过程)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民族关系信息处理平台中。经过处理后的警源数据就可存储到民族关系数据库中。而民族关系知识库存储着反映民族关系的隐藏形式和民族关系发展中产生的冲突问题的警兆数据。统计和处理后的民族关系信息,被传递到民族关系监测评价平台。最后,利用民族关系评价工具和方法,得到民族问题报警信息和民族关系评价结果。

二、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一)政治因素

社会离不开政治,而存在于社会中的民族也同样离不开对政治关系的维系。由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不同,所以就产生了具有民族特性的、形态各异的民族政治。民族政治又包括政治秩序、政治制度、政治参与和国际环境这四个方面(见图2)。各地区政治秩序的良好程度可以从民族冲突解决程度、刑事与治安案件结案率、政治管理效率三个具体指标来进行衡量,而民族政策法规的变动频率、制定数量、实施程度也关系着各民族地区的稳定关系,完善各种政治制度,有利于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直接影响到了国家对各民族的平等程度和对民族关系的处理。少数民族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关系的发展,而少数民族参与政治也能够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随着我国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国际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例如外部势力干扰程度、外交压力影响程度等同样也影响着我国的民族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各个政治微观指标反映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

图2 政治因素指标体系

(二)经济因素

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经济利益问题是少数民族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也是较容易导致民族纠纷和民族摩擦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少数民族方面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各种分散的微观矛盾,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民族文化聚集起来,演化为大规模的民族冲突。”⑨ 因此,从居民生活水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政府投入和经济结构状况这四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经济因素方面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见图3)。

图3 经济因素指标体系

通过消费水平差距和民族收入相对差距两个微观指标以反映民族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状况。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又通过民族地区城镇化率和民族地区GDP增长率以及人均资源占有率来反映,城镇化率越高、GDP增长率越快、人均资源占有率越均衡则说明经济发展越好,民族关系也就越和谐。政府基础设施投放量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地区的关心程度,这对于稳定民族关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结构分布比例、劳动就业率和产业流动比例反映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状况,如果经济结构分布不合理则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微观经济指标来综合反映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

(三)文化因素

文化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同时文化也具有负功能,它在文化滞后和负文化(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情形下发生。如果民族间的文化发生冲突,可能导致民族关系恶化,甚至引起民族冲突。在研究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时,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一条内在主线,影响民族关系和其他民族因素。在这一指标体系中主要将文化因素分成四个子指标系统:教育发展水平、民族习惯、民族意识和心理、民族语言和传媒(见图4)。

图4 文化因素指标体系

衡量教育发展水平,主要从人群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文盲率来考察,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由此产生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通过文化交流融合程度、生活习俗差异程度与民俗文化冲突程度可以考察民俗习惯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文化交流融合程度越高、民俗文化冲突程度越低,民族关系就越好。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关系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民族意识认同度越高,价值观念差异程度和族群偏见程度越低,各民族之间交往就会越密切,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而民族语言和传媒又包括语言差异程度、普通话覆盖率、媒体影响程度这三个微观指标,他们共同影响着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民族间的融合。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微观文化指标来反映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

(四)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社会结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的具体表现。它具有反映社会状况、评价社会政策、监测社会目标、比较社会计划、预测社会发展等功能,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制定社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在社会因素中设置了社会保障、人口结构、民族交往这三个子因素(见图5)。

图5 社会因素指标体系

社会保障方面通过享受社会保障人数比率、社会保障投入增长率、社会安全保障程度这三个微观指标来反映。人口是生产力构成的要素,是经济关系的体现者,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结构因素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相对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比例、人口流动率四个微观指标。它是从人口结构特征的角度来分析各民族集团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反映现实社会中民族间的关系。而民族之间的交往促进了民族关系的交融,有利于民族的和谐发展。所以,通过对民族混居比例、族际通婚的百分比、族际交往朋友平均数、族际交往频繁程度和民族封闭程度这几个微观指标来反映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此,通过对以上三个子指标的细分指标可以得出社会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五)宗教因素

宗教对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精神生活产生着久远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一种宗教都有不同程度的民族性,任何一个民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性。因此,宗教因素是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宗教派系复杂的边疆地区,宗教活动往往与民族关系纠缠在一起,错综复杂,相互影响。在宗教因素中设置了宗教发展状况、宗教自由水平、宗教交流状况这三个子指标(见图6)。

图6 宗教因素指标体系

根据宗教教徒数量、宗教场所数量、宗教组织数量和相关服务业数量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宗教的发展规模和状态,从而共同反映出民族地区整体的宗教发展状况。而宗教自由水平主要通过宗教干预程度、宗教刊物数量、非正式渠道宗教言论数量这三个指标来分析地区宗教教徒的信仰自由程度。另外,宗教交流状况也是反映民族关系的重要方面。其主要包含了信仰改变的人口数量、宗教活动的参与程度、宗教多样化程度、宗教的排外程度四个指标。因此,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细分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宗教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三、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的信息管理

(一)民族关系信息的来源及采集

人们对信息的采集、表示、传送、加工、提炼等各种操作都是在信息载体上进行的。信息的存在形式即是信息的载体,没有信息载体就没有信息的存在。民族关系监测评价的信息来源很广泛,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体育总局、文化部、商务部、宗教局等国家直属部门,以及各个专家、企业团体、地方相关部门,都拥有大量的与民族关系有关的相关文件、报告及总结、会议记录等信息。对部门机关一般进行定时的报告总结,可以把握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这些方面的相关信息。另外,政府文件,民族地区报刊文献,国内外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相关报道等都包含着能够反映民族发展状况和民族关系的信息。基于指标体系的民族关系监测评价机制,必须把握好信息存在方式,才能做出科学、及时的监测和评价。例如,对地方宗教因素的分析评价,首先是把握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思想意识状况这一信息存在形式。在进行一系列的信息加工、提炼后,可以通过总结分析,在总体上充分掌握当地民众的宗教信仰程度和民族宗教意识程度,转化形成监测预警的有用信息。

由于我国民族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各种民族资源、民族关系相关信息没能够实现及时的搜集共享,给民族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信息的采集需要以信息的深度、信息的广度、信息的真实性以及信息的及时性这几个方面为原则,因此要从信息采集的方式上赋予多样化,速度上赋予高速化,形式上赋予科技化。考虑到各部门之间传递信息的缓慢性,必须从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大各个团体之间的合作,加深社会公众的参与力度,加入高科技的利用等方面拓宽采集信息的渠道,以达到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因此,可以建立基于Internet的信息采集模型,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传递信息:

1.横向信息采集传递主要是基于国家民委与国务院其他部委之间工作的协同和信息的共享。例如,国家民委统计需要的经济因素有关信息可以从国家财政部的财政报告中获得,文化因素方面的有关信息也可以从国家文化部相关报告材料中直接取得,或者国家民委也可以从其内部的经济发展司等所编写的《中国民族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得相关数据。⑩

2.纵向方面又分为间接传递和直接传递两种方式:由各民族自治县(旗)收集的有关方面的信息上报给地、市、州政府部门,再由地、市、州统计部门进行分类、统计、整理,然后提交给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国家民委根据需要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财政部门等的政府文件或工作报告中提取相关信息,这就是纵向方面的间接传递方式。然而这种纵向的传递必然会造成信息的不完整流动和信息的缓慢传递。为了避免间接传递的单一性和不及时性以及信息缺乏完全真实性,还可开发其他几种直接传递的渠道,利用Internet在第一时间向国家民委传送信息。这些直接传递的信息来源主要有社会公众、专家、企业团体以及特殊渠道等。可以通过对社会公众做实地抽查、访问;也可以进行户访问卷,从这些问卷记录中统计汇总得出整体的信息;也可以对权威专家进行访谈,得出一系列信息;当然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团体等进行现场调查或问卷调查,直接获取信息并反馈给国家民委;还可以利用举报、私访等获取最真实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直接通过Internet传递给国家民委的相关部门。此外,民族自治县(旗),地、市、州,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可直接通过Internet快速有效地把信息传递给国家民委有关部门。

(二)民族关系信息的加工处理

信息的多样性、信息数量的巨大性和信息关系的复杂性在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通常所采集的信息是无序的、分散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本文所研究的民族关系监测机制对于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很高。因此,只有经过信息处理,才能将采集的信息处理转化成可以量化的指标和相关数据,为监测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源。信息处理不是针对单个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而是建立在对大量信息对比、筛选、归纳、综合、概括、推论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并融入了信息研究人员的聪明智慧的一种高层次信息组织与加工,使原有信息资源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凝结为全新的信息内涵,得到针对性更强、适用性更强、功能更具体的再生信息。因此,进行信息处理是评价民族关系、准确地掌握民族关系动态和及时监测、正确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突发性事件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民族关系监测信息的处理工作主要是信息选择、信息分析、信息描述与揭示,是对国家民委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和转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信息预处理。对信息库中的信息,以人工和机器智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提取有效信息。优化选择后采用地序排序法,即以信息的形成地区或信息内容所反映的地区为序化符号,按行政区划排列法来组织信息。这种方法能反映有隶属关系和横向联系地区的信息,可以依据每个不同地区的信息,分别反映各地区的民族关系状况。

2.标引分类。标引是对信息的外表或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得到的结果就是信息的标识。将提取的有效信息,按民族关系指标体系确定的各种指标进行分类、归纳和概括。由于在建立各个因素的子指标系统时采用的是层次模型,可以将信息按照各个子系统的所有指标分门别类地进行逐级逐层组织,用户则可以通过浏览方式层层遍历,逐级浏览。由于树型序化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严密的系统性,有利于今后添加以前没有考虑到或民族关系动态发展中出现的指标。

3.数字化加工处理。对初步处理后的民族关系信息进行深层加工处理,智能与人工相结合,通过数字化加工处理将信息适当量化和标准化,并做出适当改编和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优质信息产品,如综述、汇编、摘要等,以方便用户使用。

(三)民族关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由于对民族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时所用到的指标较多,而且所有的指标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如果只用定性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是难以完成的,同时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使得最终的结果不准确。为了能更好地对所有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确定民族关系评价各个指标的权重。层次分析法(AHP)是将评价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其特点是在对复杂评价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评价的思维过程数学化。

1.建立专家评分模型。根据已经建立好的指标体系结构可以发现,在我国,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使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各因素对每个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权重也就不能简单地定量赋值,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为了使各指标的权重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组织民族问题专家根据具体情况对每一层次的单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形成对比矩阵。

2.层次单排序。根据得到的判断矩阵可以求出矩阵对应于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然后将所得的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值,即为层次单排序。然后,可以由最大特征值来检验判断矩阵是否为一致矩阵,若是一致性矩阵则就可以认为专家评分的方案是可行的,否则就需要专家再一次对每一层次的指标进行重新评分,直到通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3.层次总排序。层次单排序得到了每一个层次的指标对上一层次影响的权重,然而,在对民族关系评价过程中涉及了许多微观的指标,只有最低层次的指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量化。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我们往往是通过最低层的微观指标来表现民族关系的程度,因此,要求出最低层的微观指标对总的民族关系的影响程度的权重。当计算出各指标的单排序权重后,然后按照层次结构自上而下逐层与所对应的上层因素权重进行加权,就可以得到各微观指标对民族关系影响程度的权重ω=

在对民族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时,由于影响民族关系的各指标在度量单位上和属性上都存在不一致,只有对不同属性的指标通过某种数学变换[用f(x)表示]来消除指标的量纲,将指标值转化为指数值,使得各指标值可以直接相加形成综合指数,才可用于民族关系综合评价。某地区的民族关系和谐程度可定义用“民族关系和谐度指数”来表示。它的基本含义表示某地区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评价指标综合作用所形成的民族关系实际状况,与各个指标均处于所有被评价的地区中“最先进”状态所应达到的“理想”水平相比所定义的指数。同时各个子目标指数也可以从某一方面来表示民族关系的水平。通过计算有各个指标的权数及相应数值的量化值组成的线性加权和函数,即可得到上述“民族关系和谐度指数”及其相应的子目标指数。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n个指标值及其权值,可以得出“民族关系和谐度指数”和各子目标指数的计算公式:

“民族关系和谐度指数”可作为某地区民族关系的量化评价,亦可用于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的重要信息来源。

四、民族关系监测预警的实施

民族关系监测预警框架的实施主要分为实时监测和定时监测两种。其实施过程分别为:

1.实时监测。若某地区的民族关系评价指数低于临界值,则有必要实时监测。首先将采集到的某地区民族关系信息经过处理存入数据库后,监测框架中的推理机就可以根据知识库中民族关系预警规则,再结合知识库中的民族知识、历史经验和专家建议推测出民族关系的状况。例如,当某个民族地区某一时刻出现民族关系紧张的警兆时,通过网络就能从各地区搜集到这样的警兆信息,然后存入民族关系知识库,再结合民族关系预警规则以及专家意见,便可以实时监测到各地区的民族关系综合状况。结合警情报告、专家建议和知识库就可以生成警情解决方案。这种快速及时的监测效果,有助于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各种民族突发事件。

2.定时监测。定时监测是指按特定的时间对民族关系进行监测,如一个月监测一次、一个季度监测一次等。其中又分为横向监测和纵向监测。横向监测是指进行监测时提取各民族地区的数据进行对比,并结合民族关系和谐度规则推导出民族关系状况;纵向监测是指进行监测时提取同一民族地区不同监测时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并结合民族关系和谐度规则推导出民族关系状况。定时监测是一个长期的统计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更为准确、更为客观的评价方法,它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及其规律。

注释:

① 参见蒋立松:《略论西南民族关系的三重结构》,《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② 参见蒙小燕:《论当前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10期。

③ 参见曹菁轶、虎有泽:《试论当前新疆的民族关系》,《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 参见孙懿:《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实践》2006年第4期。

⑤ 参见吴琼:《西部开发:民族关系的变动及原因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⑥ 参见陈琦、杨梅、张晓武:《浅谈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⑦ 参见徐黎丽:《论民族文化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⑧ 参见武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专题调研小组:《关于武汉市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调研报告》,《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杨珍、马银平:《重视发挥调控机制的作用——我国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研究简介》,《中国民族》2004年第5期。

⑨ 宁骚:《论民族冲突的根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夏季卷。

⑩ 参见吴春玉:《政府决策信息采集模型》,《情报科学》2006年第3期。

(11) 参见彭勇行:《管理决策分析》,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180页。

标签:;  ;  ;  ;  ;  ;  ;  ;  

民族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监测预警机制研究_国家民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