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雷达检测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杨旭杰

关于雷达检测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杨旭杰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 重庆 400060

摘要:我国市政建设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迅速,在现阶段,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它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存在很大关联。在科学技术发展之下,市政工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时候,雷达检测技术的合理也能用,就会让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拥有数据支撑。

关键词:雷达检测技术;市政工程;应用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市政工程的特点是施工场地狭小,交通影响大,施工项目多,包括道路交通设施,城市供水及排水系统设施,城市园林绿化,能源供应,通讯消防等。这就给市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增加难度。在施工路线上不可避免的遇到管线迁改,地下构筑物保护等,为了保护其它设施的正常使用,传统的开挖工艺是通过人工探挖来保证开挖工作的正常开展。

1市政工程和雷达检测

现阶段,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市政设施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市场工程的开展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这其中涵盖比较多的工程项目。和人们的生活存在了很大的关联。所以,为了让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要从排水系统、电力工程和桥梁工程等方面出发。在进行市政工程运行的时候,要对地面地址进行检查,这其中主要是从道路工程和地铁隧道工程层面出发。这些工程的检测层面都是处于地下,施工完成之后,道路路基和垫层等都是处于地面之下。这样,就呈现出了十分明显的隐蔽性。因此,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就难上加难。在直接取样检测形式下,就会出现损坏的现象。严重的可能会进行修补,这也是一种人力和资料的浪费。针对以上问题实行雷达检测技术,就可以让检测不会损害任何地方。同时,运用雷达检测技术,会对隧道、给排水和电力管线等进行重点检测,能够对沥青混凝土的铺设面进行检测。总的来说,雷达检测技术的合理运用,让市政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2雷达检测的基本技术原理

从本质来讲,雷达检测指的是凭借地质雷达来探测特定区域现有的地质状况,从而为后期的市政建设提供关键性的参照。雷达检测依赖于地质雷达,建立于超高频电磁波前提下的新型探测方式有助于辨认地下物体,对于天线信号也能予以精确发射。与此同时,运用雷达探测还能够简化原有的市政施工流程,针对施工时间予以全面节省并且保障了科学性以及精确性的施工数据。在涉及到支护施工时,运用雷达探测也能给出与之相应的地物信息。在开展探测时,技术人员应当能够辨别反射振幅以及电磁波的差异性,针对介电常数予以全面分辨,进而判断强弱各异的电磁波。在当前状况下,雷达检测正在被全面适用于监测地下埋设物、监控钢混结构以及其他类型的地下工程检测。此外,针对地下岩层通常也能借助上述措施予以全方位的检测。作为市政施工方来讲,运用雷达量测的措施应当能给出实时性的市政项目数据。具体在扫描时,应当将隧道表层作为其探测对象,而无损检测通常都是针对表层隧道的。在隧道的特定位置上应当布置垂直性的测线,然后切割表面的隧道衬砌。通过运用上述方式,应当能获得针对剖面的相关施工信息。因此可见,隧道围岩、混凝土物质以及空气都表现为各异的介电常数,而与之相应的地物空隙以及其他地物性质也将会被精确反映出来。在锚杆检测中,应当将其设计为d的圆柱体直径,借助锚杆检测来探查构件尺寸,归纳得到相应的等量关系。

3雷达检测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3.1路面结构层的检测

比如,针对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检测内容,检测的具体目标是明确沥青面层的厚度。在这其中,以道路设计方案作为对照,进行一段路面的检测。设计的厚度为150mm,则使用雷达检测形式,运用1000MHz和800MHz天线。在行车中运用天线,在短时间中对长距离的路线进行检测。在具体检测的时候,要选择两个位置,这要进行钻芯取样工作,对雷达波速进行校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得出样品厚度之后,得出校准之后的波速,运用雷达图像进行处理,进行检测,关注路段的沥青厚度,从上下极值和最大值出发,根据检测结果,检测出实际测值和设计值之间的差距。

3.2路基病害检测

以某道桥工程的台背填土的病害检测为例,该道桥工程的台背填土距地面的高度为4.5m,由于检测现场存在较多的电磁干扰,为了更为精准的检测上路床的病害,使用屏蔽天线,频率为250MHz,天线采用间距为38mm的分布方式,步距5mm,采样率0.4ns,测线的设置方式为沿道路布设,并采用滚轮触发。经过试验验证,采用100MHz的天线屏蔽性差,虽然理论检测深度大,但实际使用检测精度及深度均表现不好。通过检测分析,不密实的填土反映在雷达图上图像呈紊乱状态,没有形成连续的同相轴,甚至无法识别,该病害可能导致沉陷、脱空现象。沉陷的病害反映到反映在雷达图上,同向轴呈扭曲状,不连贯,有下凹的特点。如果雷达图中同向轴显示上凸状,则表明出现了图控的情况。如果雷达图中同向轴不连贯,并有断开的现象,则表明存在裂缝。

3.3不明道路沉陷的探测

很多城市中可能会出现道路沉陷的问题,而是原因不明确。这让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受到了阻碍。所以,运用雷达检测技术,通过天线进行路段全面检测。在数据分析下,如果在其中发现了预埋的雨水管道,在四周出现了很多的水量情况下,可能是出现了管道损坏的现象。这样,是会出现雨水渗透的问题。在进行修复的时候,可以针对道路进行挖掘,找出雨水管的接口,让雨水外渗,并以雷达检测结果为依据。

3.4地下管线探测

以某新铺道路的地下管线探测为例,在该路面的横断面上设置测线,数量为六条,采用500MHz和250MHz的天线进行作业,进行扫描时,每次均可获取两张雷达图,分别是250MHz及500MHz的自发自收雷达图,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的软件为Ground?Vision?软件,从雷达图上可以明确的显示出三条管线,第一条位置在原点,埋深为40cm;第二条据原点约一米半,埋深1.5m,第三条据远点3.2m,埋深80cm,将探测数据输入到AutoCAD软件中,得到了管线的分布图,并以三维模式显示,由此可以清楚的得到路面下管线的位置分布。

3.5雷达检测的关键点

隧道岩层整体上表现为发育的节理裂隙,而岩层本身并不具备较大厚度。处于破碎状的岩体很有可能伤害到施工人员的切身安全。因此在涉及到初期支护的全过程中,作为施工方需要监控实时性的挖掘隧道进度,同时也不能忽视潜在性的岩层变化动态。一旦察觉到某些岩层碎裂或者地下水涌出,那么就要予以适度的保护。除此以外,针对各个时间段表现出来的隧道涌水量也要予以全面监控。这是因为,初期开展的隧道支护存在较大可能受到地下水给其带来的干扰。通过运用地质雷达来展开全面测量,针对地下水应当能够予以全方位的监控,确保获得参考性与指导性更强的隧道监测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最近几年中,市政工程开展的时候经常会运用雷达检测技术。这展现出了较高的精准度,能够对物质的所在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合理运用雷达检测技术,就会找出工程之中存在的病害,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让工程不再受到损害。在进行修复的时候,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小的影响。从交通和环境等层面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周建国,赵亚军.浅谈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沥青路面工程中应用分析[J].门窗,2017(05):211.

[2]李磊.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大西客专2标隧洞工程中的应用[A]..大坝安全与新技术应用[C]: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2013:6.

[3]朱海城.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在寒冷地区客运专线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2(06):86-88.

论文作者:杨旭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关于雷达检测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杨旭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