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我国水稻种植十分广泛,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的种类比较多,一旦发生病虫害,将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防治的目的,进而保证水稻正常的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及质量,减少种植户的经济损失。本文概述了水稻,分析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问题,对水稻种植过程中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水稻;种植;病虫害;原因;问题;策略
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是病害和虫害的统称,根据相关的田间调查可知,当前主要的水稻病害有稻白叶枯病、稻纹枯病等。水稻主要的虫害有水稻螟虫、稻飞虱、稻苞虫等。
1、水稻的概述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作糖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作物。据考古发现,水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世界上的栽培稻有2个种即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其中亚洲栽培稻种植面积大,遍布全球各稻区,所以称之为普通栽培稻。中国栽培稻可分成籼、粳两个亚种,并根据品种的温光反应,需水量及胚乳淀粉特性等在籼、粳亚种下又分为早、晚,水、陆,粘(非糯)、糯等不同类型。
2、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病虫源基数比较大,对于水稻种植区来说,如果连续几年均出现病虫害,那么该地区的病虫源基数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由于近几年冬季的气温比较高,导致虫源、病菌的存活率提升,进而在种植水稻时,极易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二是气象环境。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环境密不可分,如果水稻种植区的温度比较高,湿度比较低,易产生虫害。但如果水稻种植区的温度不高,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就会导致水稻发生病害;三是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差。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抗病能力高的水稻品种被种植,但在部分水稻种植区中,选择的水稻品种抗病能力依然比较差,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低,易发生病虫害;四是种植方式不当。种植水稻时,种植时间的选择、后期氮肥的施用等均要保证具有科学性,如果种植时间提前、氮肥施用量过高,会增加水稻发生病虫害的风险。
3、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忽视病虫害的前期防治。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病虫害没有出现之前,没有强化病虫害的预防。等到问题一出现,才去开展防治工作。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前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困境。
3.2不合理的选择和使用防治药物。一些农户却没能按照政府规定的药物去购买,为了节省一点经济花销,在一些不正当机构,去购买非正规的病虫害防治农药。另外就是在使用药物喷洒的过程中,喷洒不均匀,药物和水的配比不合理等问题,都会严重降低药物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3对药物防治的依赖程度高。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中,人们往往都是采用药物进行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发生,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够很好的防治病虫害,但是长期下来,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可能就会对药物产生抗性,对其治理造成麻烦。过分使用药物还会造成水污染,环境恶化问题,不利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持续开展。
3.4病虫害防治失衡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意义上,农户们会认为水稻生病一般都是由虫所引起的,忽视了病害对水稻的威胁,这就造成了2者在工作上的失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水稻虫害现象发生的特点比较明显,比如出现白叶现象时,一般就知道是纵卷叶螟这种虫害造成的,枯心就是由螟虫所引起的等等。然而,病害初期就不会产生这种明显的特征,无法引起人们对病害的防治工作不够重视。
4、水稻种植过程中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4.1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对于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的防治来说十分重要,科学的田间管理可有效的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水稻的质量及产量。选择秧田地块时,要充分考虑病虫害的影响因素,确保最终选择的秧田光照充足,雨水丰富,排灌方便,且与村舍、草堆等距离比较远,避免淹苗问题。秧田要选择健康的种植地区,将早稻种植区与晚稻种植区分开,避免早稻种植区发生病虫害之后影响晚稻种植区。秧田要进行合理灌溉,避免大水漫灌,采用浅水灌溉的方式,保证秧田的湿润性。肥料对于水稻秧苗的生长,作用重大,因此,还需要注重科学施肥,保证施用的肥料氮磷钾成分齐全,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能量,避免诱发病虫害。
4.2加大水稻种植者的教育和技术支持力度。提高病虫害防治就要重视它的前期防治,通过一些技术下乡的助农活动,对农户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和支持,解决水稻前期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出现前期,农户应该注意这些问题,推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向农户传播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比如网络、电视的使用等等,提高水稻种植者的防治意识。
4.3严格监管农药市场。农民由于相关知识的欠缺,对一些假、次品防治药物的辨识度不高,使得其经济造成很大损失。要加大对农户教育和技术的支持;还要严格农药市场的监管制度。采用农药公司连锁经营的形式,可以让农户买到质量有保证的放心好药,使一些卖次品药、假药的商户失去其市场空间;对一些贩卖假药的行为也要严厉惩处,依法治理农药市场。
4.4应用化学防治。就是利用药剂来科学的预防和治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化学防治能够快速的消灭病虫害,很多种植户在采用化学方法防治时,直接采用杀灭害虫的药剂,但这不能杜绝病虫害的发生,只是消灭当前存在的病虫害。因此,在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合理的选择化学药剂,实现治理与预防。在下药和施药之前,要对药剂的适用对象及防治范围清楚的了解,从而在选择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对病虫害的治理效果。同时,使用过程中,还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高药剂使用的合理性。选择农药的过程中,含有剧毒、高毒的农药应避免,以此降低农药对环境、人员以及水稻的影响。
4.5采用生物防治。任何一种生物都存在天敌,因此,在防治水稻虫害时,可利用害虫天敌的方法,以虫治虫、以菌治菌,达到防治的目的。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时,要准确把握害虫种类,适当引进害虫天敌,比如寄生蜂、农田蜘蛛、蟾蜍等来消灭害虫。对于水稻病害可利用微生物来治理。生物防治的方法无污染、无害、安全性高,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应用比较广泛。
结束语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对水稻的产量及质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并且水稻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与收获对粮食的生产安全存在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保证水稻生产的安全性,对水稻病虫害提出针对性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农程.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4(07)
[2]温少彬.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5(02)
[3]时伟.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农业,2015(05)
[4]吴庆华等.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01)
论文作者:王红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水稻论文; 病虫害论文; 过程中论文; 病虫害防治论文; 发生论文; 病害论文; 药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