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藤”能否长青不败——电视剧如何走向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败论文,走向论文,电视剧论文,市场论文,长青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几年,电视上冒出的剧场实在不少,像“南方剧场”、“大宝影院”、“澳柯玛剧场”、“正大剧场”等等就能不假思索地说出一大串。今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又推出了个“长青藤剧场”,也许在普通观众看来,无非又是某个厂家或某个产品的一种广告形式。而在电视圈内,这个“长青藤剧场”却引发了许多关于“长青藤是否能长青”的议论。
亲手栽种了这棵“长青藤”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郑晓龙对此自然是充满了信心。他认为,由电视剧制作单位直接进军电视台,在“自己经营”的剧场里,成规模地推出“自己出品”的电视剧,也就是将出产与播出、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实行栏目化、规模化,集团化的生产方式,是我国电视剧事业的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电视剧生产总体规模庞大,1995年生产量已近8000集;1996年将超过一万集,而人们总在说电视剧生产不景气,数量虽多却大多属于粗制滥造而质量低下,因此有人讥讽道:如果说各行各业的增产大多值得庆贺的话,那么泛滥成灾的电视剧可能是个例外。
郑晓龙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所谓“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和犹如“大办钢铁”一样各行各业都来生产电视剧。而“长青藤”之所以能长青,就因为它代表一种现代化的大生产方式,它必然会取代那种落后的“作坊”方式:分散经营,编创人员、制作人员、评论人员水平较低,从而导致成本浪费、粗制滥造、过分追求短期效益,使得技术不能发展,产品不能更新。
郑晓龙的“长青藤”就是在看到了这种作坊式的小打小闹而成不了气候出不了好作品的问题后而推出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首先,它的优势在于规模生产。目前“长青藤剧场”已与20多家省级电视台签约,由“长青藤”每天提供一集电视剧在黄金时间播出,作为回报,电视台则提供一定时间的广告时段给“长青藤”。按照这样的播出形式,“长青藤”会在这些电视台垄断其黄金时段,也意味着它得每年生产出几百集电视剧。
郑晓龙说,生产出几百集电视剧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正是这样大规模的生产才能形成优势:成本下降,质量提高,有固定的播出渠道,有可靠的资金回收保证,能摒弃短期行为,推动技术发展和产品更新。
到1996年底,郑晓龙将会生产和购买25部447集电视剧, 并从中择其优而供“长青藤剧场”播出。已经播出或正待播出的有《血色童心》、《情殇》、《承诺》、《风华绝代》、《无悔追踪》、《风过耳》、《无言的旅程》、《耍叉》、《驼道》等。
“长青藤”的生产方式其优势还在于专业化。由于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电视剧生产的各个环节才有可能专业化。从剧本的组织与创作,到电视剧拍摄的实施,经费与制作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电视剧的宣传与发行,随片广告的组织与制作播出等等均由内行的具有突出能力的专业人士来操作,就一定会有那种分散经营,作坊式生产所不会有的合理成本和高效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周溥雄谈到这个问题时也说:“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吸引更多人才加盟创作阵容,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在人才、资信、经费等方面获得广泛指导和支持;会使专业分工更科学,创作环节更简化,有利于造就一批精通本职业务的专门人才;会促进管理工作,使生产流程严谨有序,运转正常;还有利于统筹兼顾,形成竞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但是郑晓龙特别强调规模生产能降低成本与他主张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是两个并行不悖的概念。他深知“长青藤”能否长青关键在于他能否为“长青藤”持续不断地提供优秀的电视剧,而只有高投入才有可能出精品。他不屑于那种低投入,目光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他以为“长青藤”绝不能用平庸的创作去维持其“长青”,伪劣和平庸决不是“长青藤”的风格。
尽管目前郑晓龙的高投入高产出还只是一种主张,但他还是为此作了一番大的努力。他与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达成了一项引资协议,打算引进资金7000万人民币,并利用这笔资金引进先进的制作设备,培训掌握现代化制作手段的人才,以期拍出具有震撼力令人耳目一新的电视剧。郑晓龙谈到了《纽约大劫案》谈到了《侏罗纪公园》,也许不久的将来,电视屏幕上便能看到郑晓龙的高投入所生产的大制作。
随着我国电视剧事业的发展,电视剧事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广大电视观众对荧屏上国产电视剧精品少而劣作多的现象也多有意见。从目前行情看,拍一集电视剧平均需要13万元资金,而许多非电视行业的机构争相投拍电视剧,虽然给电视剧事业注入了大量资金,但是也导致了优秀剧本、人才争夺的加剧、演员片酬的持续上涨和制作成本加大,并且给一些不懂艺术却又想玩玩艺术的人提供了更多的拍片机会,从而最终导致电视剧生产数量每年虽在增加,质量却成反比下降,粗制滥造的劣作充斥荧屏,精品电视剧难得一见的局面。难怪一些人感叹道:每年生产好几千集电视剧,而我们却仍旧在说电视剧生产不景气!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长青藤剧场”,无疑是对电视剧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从而将电视剧生产推向市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电视剧质量,多出精品,促进电视剧生产的良性循环,使电视剧更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然而“长青藤”是否就此奠定了我国的电视剧生产的新方式呢?许多从事电视剧事业的人士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而这些意见指出的也正是“长青藤”方式所急需解决或许根本就无法解决的难题。
著名电视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第一剧主任陈汉元就“长青藤”能否长青表达了他那不容置疑的怀疑:很难说“长青藤”是在真正走向市场。它搞的是一种不是计划经济的计划经济,不是垄断的垄断。
陈汉元的看法也许是一针见血的。电视剧走向市场是为了电视剧事业在市场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并在竞争中多出精品以质取胜,从而使整个电视剧生产走向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而“长青藤”的方式却是预先订下了几十个省级电视台的黄金时段,一年到头播出的都是“长青藤”的电视剧,而这种对电视台黄金播出时间的垄断不仅不是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竞争,而且在实践中也是根本行不通的。首先是“长青藤”很难保证一年提供365集优秀电视剧给各电视台。依陈汉元看, “长青藤”一年中能提供一两部像样的作品也就不错了。那么电视台又何必为你这一两部戏每天都播你的“长青藤”呢?再说你“长青藤”为了维持长青,除了自己努力生产一些好戏外,同时也收购一些优秀剧作以供“长青藤剧场”播出,而这恰恰说明了“长青藤”垄断不了所有好的电视剧却还想维持对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垄断:尽量把所有的国产精品电视剧收罗进来塞进“长青藤”,而这种办法却很难行得通:人家拍了一部好戏为什么非要卖给你“长青藤”而不直接卖给电视台呢?也许“长青藤”会出更高的价钱去收购,但这种不计成本的生意显然是在经济上得不偿失的,它只会使“长青藤”破产而不是长青。或许这样的高价买进低价卖出只是为了在“长青藤剧场”的其他播出时间里塞进其他一些低成本而质量也并不怎么高的电视剧,而电视台是否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呢?因些有人预言,只要遇上《宰相刘罗锅》那样的好戏,“长青藤剧场”就会卖不出门票。
为了摆脱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垄断的束缚,把电视剧推向市场,而采用某种变相的计划经济的垄断方式,这当然是行不通的。你能垄断一定的播出时间,也能控制一部分好的节目,但你垄断不了观众,因为不管你的生产规模有多大,提供的电视剧有多么优秀,你也不可能在一个“长青藤剧场”里满足所有观众日益增长的观赏需求。前不久,广播电影电视部孙家正部长明确表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一段时间里,我国不可能形成国外那样的广播网、电视网,因为那不符合我国国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一个或几个“长青藤剧场”垄断不了整个电视剧市场。
也许郑晓龙和他的“长青藤剧场”并没有去想什么垄断电视剧市场的问题。但是二十多个省级电视台每晚的黄金时间签约给了“长青藤”倒的确有一些垄断的意味,也引起了一些电视剧从业人员的担忧。一个明摆着的威胁是他们拍出的电视剧卖给谁呢?北京音像公司总制片人郭江就表示过这样的担忧,但他同时也认为只要电视剧拍得好,总是能顺利地进入市场的。因此“长青藤”的出现也许是件好事,它能促进电视剧创作讲求质量,多出精品。而许多已与“长青藤”签约的电视台也表示,与郑晓龙签约是为了有一个稳定的高质量的电视剧的供货方,但决不是郑晓龙给什么就播什么。
不管郑晓龙和他的“长青藤剧场”引起了怎样的议论,但这毕竟是一件具有开创意义的事情。目前大多数电视台已不再拍摄电视剧,而地方许多电视剧制作机构也因还没能将自己推向市场而很少或根本不再生产电视剧。倒是各行各业只要有点钱也都来制作电视剧,从而使得电视剧市场鱼龙混杂,劣作泛滥而精品稀少。在此情况下,郑晓龙的“长青藤”的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尽管困难重重,也许甚至有一天真的“长青藤”不再长青,但它的意义在于它的出现肯定会促进电视剧质量的提高。而“长青藤”能否长期坚持下去也在于它能否生产出优秀的剧作而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