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逻辑性 会更受刊物欢迎
——说论文的说理论证
论文,论文,关键在“论”,论文包括论点、论证、论据,论文的整个内容就是一个说理的过程,论证是论文最重要的特征,也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然而,当前众多的论文缺乏这种思维,大多数是用发散性思维来写论文的,因而论文就缺乏深度。论证的逻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生物炭是由生物质材料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裂解形成的一种“富碳”物质,农业秸秆生物质是制备生物炭的常用前体材料(图1)。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生物炭具备发达的孔隙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表面电荷[20]等性质,能高效的吸附多环芳烃、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12]。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有水裂解法和热裂解法,水裂解法原料无需干燥但热解温度不能高于350 ℃,相对于水裂解法,热裂解法可制备100~900 ℃的生物炭。常见的热裂解法有限氧控温炭化法和无氧升温炭化法。无氧升温炭化法是将进行干燥预处理的生物质材料在N2或者CO2保护的管式炉中进行裂解,相较于限氧升温炭化法,该过程制备的生物炭产量高、灰分少。
一是论证有层次感,而不是平面感。好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的。世界是平的,这只是一种臆想,论文的论证逻辑是立体感的,这是一个刚性的现实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剥到中心,最后才知道洋葱中心究竟是什么。而平面性的论证逻辑缺乏新奇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样的论证不会给人遐想,也不会带来新奇。好的论文,同样要给读者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
二是论证的缜密性,而不是一盘散沙。论证缜密性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能力,也体现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不少论文,基本上就是用1、2、3、4……进行罗列,而缺乏缜密的逻辑推理和逻辑证明,这种状况很普遍。不能停留在碎片化的知识结构中,提出一些碎片化的观点。
三是科学性,而不是宣传性。研究无疑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或史料经过逻辑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正是这样,学术才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要泡图书馆、档案馆、做田野调查,而不是二手材料和二手数据,并且先预设一个价值立场,用这些材料和数据来证明这个预设的立场或观点。有时同样的材料和数据,可以证实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这样就失去了科学性和真理性。正确的方法是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而形成新的观点,然后再回到材料通过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的科学性。预设观点然后来找材料,这是宣传的基本方法。
四是具有学理性,而不是口语化。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而学术论文并不是要大众看得懂,而是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才能看得懂。如果都能看得懂,那就不是学术论文了,那就是日常的讲话了。当然,学术的思想肯定要进行大众传播,这时候就需要用通俗的口语化方式来跟大众交流。
五是具有严谨性,而不是随意性。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因而需要研究者必须在论文写作中要有严谨的态度。当前学术上的各种不端行为表现突出。随意使用数据,有的甚至因找不到数据的来源而随意改动数据,导致数据失去了真实性;或者所用材料和文献是手中有什么就用什么,结果把错误的文献内容引入自己的论文中,导致论文出现一些硬伤。
六是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论证,而不是天马行空。论文肯定有一个核心观点,论证过程中就必须是围绕这个核心观点展开,所有材料的目标都是指向这个核心观点的,而不是从核心观点延伸出去。一旦延伸出去就有可能偏离主题。然而,现在不少作者完全是为了凑字数,关键词多,几乎是每一小节讲述一个关键词,整篇论文很有可能是一个拼盘,而不是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核心观点统领之下的论文。结果,篇幅很长,但不知所云,完全是如脱缰的野马,怎么也拉不回来。这样的文章只可以说是学术散文,而不是学术论文。
11月23日上午,2018澜湄合作博览会暨澜湄合作滇池论坛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中国和澜湄国家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约300名嘉宾参加了此次论坛。
(根据“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